查文庫>論文> 口腔醫學學生專業論文

口腔醫學學生專業論文

口腔醫學學生專業論文

  口腔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學科,臨床實習是引導學生從理論學習過渡到臨床實踐所必不可少的步驟和重要階段。請欣賞口腔醫學學生專業論文!

  口腔醫學學生專業論文:特殊口腔護理資訊科技教學思考

  1、設計思想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加快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支撐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培養。”作為一名中職護理專業教師,如何利用資訊科技手段推進中職護理實訓教學改革,提高護理實訓教學效果,以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這是新形勢下中職護理教師必須面對的一個課題。本次護理專業實訓教學以“特殊口腔護理”的教學設計為例,遵循“以能力為本位,以發展技能為核心”的職教理念,充分利用微課、多媒體課件、智慧手機、網路等多種資訊化教學資源,採用以案例教學法為主的行動導向教學法,讓學生獨立自主地完成“特殊口腔護理”的學習,並在此基礎上完成技能強化訓練,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活躍了課堂氣氛。

  2、設計依據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指出:“強化資訊科技應用,提高教師應用資訊科技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資訊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資訊科技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因此,本次課的教學設計就是把資訊科技作為工具和手段滲透到護理專業實訓教學中。目前中職學生以“90後”為主,他們思維較為活躍,表達慾望較強,對智慧手機、網路、影片等資訊科技和實踐活動有著濃厚的興趣,不喜歡“滿堂灌”的理論講授式學習,因此我們傾向於實踐操作。

  3、教學過程

  課程結束後採用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瞭解學生對該教學設計的滿意度及學習收穫,採用無記名方式答卷。共發放調查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50份,有效問卷回收率100%。具體結果見表1。上述調查顯示,學生對這次教學設計的滿意度較高,資訊科技在特殊口腔護理教學中的運用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鍛鍊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愛護患者的.意識及協作精神,同時樹立了學習自信心,並收穫成就感與快樂。

  4、教學體會

  本次教學設計藉助網路、智慧手機、微課、PPT教學課件等資訊科技平臺,設計了融課前、課中、課後三段教學於一體的教學過程,使學生透過“課前看、思、寫—課中做、練、評—課後說、思、問”達到學習目標,完成學習任務,真正體現了“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崗位能力。透過案例匯入,讓學生圍繞案例學習,在資訊化條件下,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困難,培養學生解決臨床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

  4.1充分應用資訊科技,使其更好地服務於教學

  本次教學活動充分體現了資訊化教學的優勢,學生透過觀看形象、直觀的操作影片和動畫,更容易學習和掌握操作技能;透過影片錄播回放,瞭解學生技能掌握的程度,及時調整實訓方案。口腔護理操作影片、操作流程和多媒體課件使課堂教學變抽象為具體、變單調為生動,學生可形象直觀地學習護理有關知識。透過分組討論、影片錄播回放、角色扮演等優化了教學過程,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4.2教學理念新,運用“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模式

  “做中學、做中教”的教學模式打破了過去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明確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路。在本教學設計中,透過“做中學、做中教”調動了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使教師轉變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此過程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加強了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也為今後的醫療護理團隊合作打下了基礎。

  4.3教學直觀性增強,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透過案例設定、分析與探究,學生既收穫了知識,又增強了動手操作能力,在練習過程中透過影片錄播回放,讓學生看到自己練習的情景,讓學生明白操作中做得好的地方及需要改正的地方,讓學生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透過個別指導和集中釋疑,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提高了自我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4.4有利於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

  為了加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採用“案例匯入—互動點撥—感悟反思—教師點評”的模式,讓學生展開討論,從而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的能力。綜上所述,將資訊科技運用到護理實訓教學中是中職護理實訓教學的必然趨勢,它與中職護理實訓教學的整合必將帶來教師教學模式、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對教師而言,能促使其不斷提高應用資訊科技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對學生而言,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利用資訊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資訊科技、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