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大班科學樹教案

大班科學樹教案

大班科學樹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要怎麼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樹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樹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秋天的樹,知道幾種常見樹的名稱,感受樹與季節發生著同步的變化。

  2.學習用簡單的圖示記錄自己發現的樹的不同特徵,感受樹的多樣性。

  3.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並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掛圖。

  活動過程:

  一、出示掛圖,幼兒觀察桂花樹、橘子樹、玉蘭樹、梧桐樹。

  1.提問:你認識這些樹?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說說這事一些什麼樣的樹?它們的葉子各是什麼樣的?(如桂花樹枝頭墜滿小小的桂花;橘子樹屆滿了果實,玉蘭樹長著綠綠的葉子,梧桐樹樹葉變黃了等)

  2.秋天到了,你發現這些樹有什麼變化?(引導幼兒從樹的開花、結果、落葉這一明顯的變化角度來進行描述)

  3.你還知道關於這些樹的特別的秘密嗎?(引導幼兒說出這些樹有先長葉再開花、先開花再長葉之分)

  二、幼兒觀察《小朋友的書 秋天多美好》第16-17頁的畫面。

  1.提問:這些樹你認識嗎?你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你是用什麼辦法認識它的?

  2.這些樹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三、幼兒進入樹林,在尋找認識樹的過程中,鞏固對各種樹的名稱和特徵的認識。

  1.教師出示幾種樹葉,問:"這些樹葉分別是從哪棵樹上落下來的?你能將這些樹葉送回到樹媽媽的身邊嗎?找到後站在這棵樹媽媽旁邊。"

  2.幼兒說出判斷的理由:你是怎麼知道這片樹葉就是這顆樹媽媽的寶寶呢?(引導幼兒從樹葉的形狀等特徵來判斷、推理)

  3.觀察樹媽媽:這顆樹媽媽長什麼樣?(引導幼兒按整體外觀、樹幹、樹枝、樹冠、樹葉的順序觀察)

  4.給樹媽媽製作名稱標牌你知道它叫什麼名字嗎?說出樹媽媽的名字。老師在小卡片上寫名稱,並掛到樹上。

  5.遊戲"摸摸ⅹⅹ跑回來",鞏固對樹的認識。

  幼兒聚集在教師身邊,教師說出一種樹的名稱,讓幼兒跑去找,找到桂花樹後摸摸樹幹跑回來,看哪個小朋友的速度快。

  四、收集自己最喜歡的樹葉帶回幼兒園。

  並說說喜歡的理由教師收集幼兒對樹感興趣的問題,指導幼兒將有關樹的問題用圖畫的形式畫出來,張貼在主題牆上。

  五、繪畫:我眼中的樹。

  1.幼兒繪畫。

  2.分享交流,感受樹的多樣性。

  教學反思:

  這次活動我結合主題和幼兒一起到戶外觀察各種各樣的樹,我們一起從教室出發,一路走一路看,和著春天的氣息,孩子們對這次親臨活動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在公園,我們看到了垂柳,看到了羅漢松,看到了柏樹,看到了梅樹……在幼兒的作品中,他們把自己看到的,想象中的各種各樣的樹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了。王伊諾小朋友一個內向的小姑娘,她把柳樹畫成了一個俏姑娘,有著長長的辮子,隨著風在左右擺動,因為在她眼裡柳樹姑娘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是她的好朋友。心儀的桃樹上開滿了五顏六色的花,紅的,黃的,紫的……因為在她心中桃花是最漂亮的,是她最喜歡的。

  小百科:樹木是木本植物的總稱,有喬木、灌木和木質藤本之分,樹木主要是種子植物,蕨類植物中只有樹蕨為樹木,中國約有8000種樹木。分為榕樹;楊樹;柳樹;柏樹等。

大班科學樹教案2

  樹木的多樣性、神奇性給孩子帶來無盡的聯想,像有一些樹如麵包樹、紡錘樹、奶樹,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究興致,從孩子進一步提高情況看,幼兒園大班孩子探索研究慾望提高,能較佳地用語言與小夥伴、大人開展交流與溝通,會用自個兒喜愛的方法表述自個兒的認知與感情。

  一、設計用意:

  時下,恰恰是春光燦爛、天地間的所有事物甦醒的時節,花開草綠,小樹苗發芽啦,林子裡一派鬱鬱蔥蔥的情景,叫人心情愉悅。日常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樹,它們長得均不一樣,從形狀上看有些粗、有些細、有些直、有些彎、有些高、有些矮。從葉片上觀測和察看,亦是千姿百態,樹的類別亦有許多,有常綠樹、落葉樹等。樹是我們人們的好夥伴,可美化、綠化環境,沒樹就沒人類幸福的家園。因此,設計這一教學課題既吻合孩子的現實需要——探索研究樹的形形色色與神奇性,啟發孩子的好奇心,又有助於孩子的長期進一步提高。培育孩子的環境保護觀念與熱愛自然界的幸福感情。

  本教學材料的要點、難點是:清楚形形色色的樹及樹木給小動物、人們帶來的好處,教育孩子愛惜、保護樹木。

  二、孩子情況研究:

  樹木的多樣性、神奇性給孩子帶來無盡的聯想,像有一些樹如麵包樹、紡錘樹、奶樹,很容易吸引孩子的好奇心與探究興致,從孩子進一步提高情況看,幼兒園大班孩子探索研究慾望提高,能較佳地用語言與小夥伴、大人開展交流與溝通,會用自個兒喜愛的方法表述自個兒的認知與感情。

  三、教學目標:

  融合新大綱中教育要“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滿足孩子的認識和感知能力與感情進一步提高的需要,依照《幼兒綱要》涉及的5大教育目標,確定這一次教學目標為:

  1、很好的調動孩子數種感官,瞭解形形色色的樹,啟發孩子用完好無損、流利的語言述說自個兒的發現,明白樹木與自然及人們的關係。

  2、嘗試用自個兒喜愛的方法(畫畫、泥工、摺紙、製作等)協作構建“樹林公園”,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觀測和察看力、創造力與動手能力。

  3、啟發孩子探究自然科學的慾望,培育孩子愛惜、保護樹木的感情,提高孩子的環境保護觀念。

  四、教學預備:

  為順順利利的做好上面教學目標,在教學預備方面,特作如下佈置:

  1、孩子知識經驗預備:請爸爸媽媽們帶著孩子到林子或公園看形形色色的樹,爸爸媽媽們與孩子一致查詢閱覽樹木的有關知識(科學畫冊、網路上)。

  2、教學用具、學具預備:為顯現學具、教學用具是孩子學習的課本,在這一次教學裡,要求孩子、爸爸媽媽們、幼兒教師一致蒐集葉子的標本、像片、圖片以供觀測和察看。與此同時蒐集各色彩紙、花布等以供製作時用。

  3、心理環境預備:為讓孩子在生態環境下學習,幼兒教師可選取旁邊的公園或林子,讓孩子在實地觀測和察看形形色色的樹,並在教學室內出示種種樹的像片、圖片。

  五、這一次教學,總體設計思路是以《新大綱》為指導,融合玩中學、學中玩的思想,從找尋樹——瞭解樹的數種多樣——探討樹的有關談論的主題——樹林公園——綠色世界5大塊,循序漸進,由表及中,從瞭解到體會到創造,使已有經驗與新經驗間創立有機聯絡,讓孩子在互動式、Open式、探索研究式的教育教學裡,自己獨立地、能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從中進一步提高孩子的觀測和察看力、瞭解力、聯想力與創造力。

  各過程的具體教法、學法及時間分派如下:

  1、過程:播放光碟。古老樹林中,恐龍等數種野生動有趣物在林子裡在自由地嬉鬧,根本目的是將孩子注意力吸引到這一教學中來。

  2、過程:使用數種感官瞭解樹形形色色,生生互動、教師跟幼兒互動,互相談發現。

  新大綱思想要求我們,在教學裡,要協助小孩運用場景商議、談話等環境要素,施展小孩的積極性、踴躍性,因此,我讓孩子在林子中,透過自個兒看、摸,很好的瞭解樹的形形色色,得到樹的有關經驗,“你還看見過哪一些樹,它們有何不同?有何一樣的地方?把自個兒的發現告知好夥伴。”幼兒教師、孩子在教師跟幼兒互動、生生互動裡,構成協作學習體制。

  3、過程:播放光碟,因為古老樹林的損壞,很多樹木被損壞,恐龍及許多小動物被滅亡啦。此刻非常大都市出現沙塵風暴。

  4、過程:孩子探討:為何講樹是人們的好夥伴,樹木對人們有哪一些協助,你喜愛樹嗎?為何?

  這兒,一則充足調動孩子已有經驗,教師跟幼兒互動、生生互動,與此同時憑藉當代教學中介,處理好難點,使用光碟補償孩子直接經驗的欠缺,透過真實、生動有趣形象的場景出示樹木與自然及人們的關係,進而讓孩子體會到愛惜、保護樹木,植樹造林的關鍵性。

  5、過程:融合植樹節,孩子自選教學材料,嘗試用自個兒喜愛的方法構建“樹林”,新大綱提示我們,要進一步提高孩子的智慧優勢,開發智慧弱勢,要面向一個又一個不一樣的、有差別的小孩,使用不一樣的方法,適宜不一樣的小孩,在此中,我們讓小孩按自個兒喜愛的方法(摺紙、畫畫、泥工、拼搭——)選取自個兒喜愛的專案,做自個兒喜愛的事來表述自個兒對樹木的認知與愛惜、保護。幼兒教師一直參加孩子的教學,及時地予以支援、啟發、協助。

  上面教學充足顯現《新大綱》裡“科學教育應緊密聯絡孩子的實際日常生活開展,運用周圍的東西與情況作為科學探究的物件。”使孩子真正在玩中學,學中玩,互相溝通,互相商議,培育了他們的創造性與動手能力,環境保護觀念由此提高。

  結束:孩子在“小樹苗快長大”的Music聲裡,載歌載舞,把自個兒聯想成小樹苗,讓孩子愛惜、保護樹木,熱愛自然界的幸福感情進而提升。

大班科學樹教案3

  活動目標:

  1、透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引導幼兒初步瞭解樹對人,對環境的主要作用。

  3、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感情。

  4、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活動準備:

  ppt(圖片)、木製實物

  活動過程:

  1、提問幼兒知道每年的3月份有一個關於樹的節日嗎?(3月12日植樹節)為什麼要種樹呢?就是我們今天要了解的《樹的作用》。

  2。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瞭解到的關於樹的用途的一些知識。

  3。組織幼兒觀看蒐集到的一些圖片ppt,引導幼兒討論樹的作用。

  教師小結:(1)淨化空氣:樹木多的地方空氣清新。

  (2)美化環境:樹木可以把環境打扮得很漂亮。

  (3)減少噪音:樹木可以讓噪音減少。

  (4)擋風固土:樹木可以為我們遮擋風雨,樹的根可以穩住泥土鬆弛。

  4。認識常見的木製品。

  教師出示木製品實物(圖片)提問:你認識這些物品嗎?

  它們叫什麼名字?

  它們是用什麼製作的?

  教師小結:這些物品都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木製品,都是用樹木製成的,樹木對人類的貢獻是很大的。

  5。瞭解保護樹木的方法(幼兒互相討論,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

  (給樹澆水、給樹施肥、給樹修剪枝丫、給樹防蛀防凍等等……)

  6。教師評價總結。

  7。活動延伸:

  觀察周邊的環境,與同伴、爸媽、老師分享你的感受。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鬆、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大班科學樹教案4

  一、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府山公園的樹,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感知各種各樣的樹,知道樹木與自然及人類的關係。

  2.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科學的慾望,培養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二、活動重點、難點是:瞭解各種各樣的樹及樹木給動物、人類帶來的好處,教育幼兒愛護樹木。

  三、活動準備:

  1.幼兒知識經驗準備:請家長帶領幼兒到府山公園觀看各種各樣的樹,家長與幼兒共同查閱樹木的相關知識。

  2.教具、學具準備:要求幼兒、家長、教師共同收集樹葉的標本、照片、圖片以供觀察。

  3、心理環境準備:為讓幼兒在自然環境下學習,教師可選擇府山公園,讓幼兒在實地觀察各種各樣的樹,並在活動室內展示各種樹的照片、圖片。

  四、活動過程:

  (一)播放碟片,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原始森林裡,恐龍等多種野生動物在樹林裡在自由地玩耍)

  (二)以談話形式,幫助回憶府山公園的樹,相互談發現。

  1.師“你府山公園見哪些樹?”(根據孩子的回答,教師依次出示府山公園拍下的圖片)

  2師:“.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鼓勵孩子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

  3.教師總結:府山公園,是我們的城市公園,公園內植物種類豐富,古樹名木眾多,數量繁多,有20萬株本地植物種資源,涉及50多個科、80多個屬、160多種木本植物。經普查和鑑定,公園內有古樹名木近50株、10多種品種,古樹名木後備資源(樹齡在80-100年間的樹木)近100株、30多種品種,是衢城最大的植物資源庫。20xx年,公園內的160餘種木本植物均掛上了標有名稱、種屬、類別、習性等的植物“身份證”。

  (三)幼兒討論:

  1.府山公園有那麼的樹,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為什麼說樹是人類的好朋友?

  2.樹木對人類有哪些幫助,你喜歡樹嗎?為什麼?

  3.教師小結:樹木對於保護自然界生態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樹它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氧氣;它吸收空氣中的灰塵、二氧化碳等有害物質,清新空氣;它還減少噪音;它為野生動物提供棲息場所、提供食物;它美化環境所以我們要從保護環境的高度科學認識愛護花草樹林的重要性,自覺地愛護花草樹木。積極參加植樹。

  (四)延伸活動:畫畫自己府山公園最喜歡的樹

大班科學樹教案5

  設計意圖: 深秋正是季節交替進行的時節,幼兒園裡原先的一些樹葉都紛紛掉落下來。在平時外出散步的時候,孩子們會在落葉的草地上打著落葉仗,觀察著樹的變化。因此,選擇在這個時機進行這樣的一個教學活動是再恰當不過了。

  其次,這個活動內容選自新教材學習活動中的內容,在整合的引導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身邊的直接可探索的材料,來激發孩子們的觀察比較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在探索周圍世界的過程中與優美的音樂和詩歌渲染成的一個有意思的活動。

  活動的難點在於孩子們需要在具體的樹葉間做對比的過程中,建立起一個下位概念--落葉樹和常綠樹兩個特徵的概括。我試圖運用實物觀察比較、同伴共同驗證的方法幫助孩子區分落葉樹和常綠樹的明顯的普遍性特徵,在認識周圍的世界的同時慢慢習得一些邏輯思維的方法。

  活動目標:

  1、關心樹朋友的變化,學習比較、概括落葉樹與常綠樹的明顯特徵。

  2、活動中能積極交流並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ppt、各種樹葉

  活動過程: 一、說說樹朋友的變化 1、最近我們都在觀察瞭解你的樹朋友,那就說說你的樹朋友吧!

  (透過已有經驗回憶,引導幼兒進入主題。)

  2、詩歌(進一步幫助幼兒感受樹朋友的變化及生活中的美景。)

  二、議議兩類樹的不同 1、剛才有的孩子說樹朋友落葉了,那你們的樹朋友是不是都落葉呢?

  (瞭解幼兒已有經驗。)

  2、聽聽落葉樹和常綠樹的話。

  3、你能聽出落葉樹和常綠樹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嗎?交替是什麼意思?

  (關注孩子們的傾聽理解能力。)

  三、找找兩類樹葉的不同特徵 1、這些樹葉你們都認識嗎?這三片落葉樹和三片常綠樹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2、觀察要素:

  關注幼兒在觀察比較操作中是否指向-----類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葉樹和常綠樹不同特徵。

  4、驗證表述各自的想法。

  :如果看到樹葉比較薄、暗、脆的樹葉可能是落葉樹;比較厚、亮、韌的樹葉可能就是常綠樹。

  (由於孩子們是針對具體的樹葉進行比較,挑戰點是對兩類樹種的主要特徵進行歸類概括。我試圖運用實物觀察比較、同伴共同驗證的方法幫助孩子區分落葉樹和常綠樹的明顯的普遍性特徵,在認識周圍的世界的同時慢慢習得一些邏輯思維的方法。)

  四、延伸活動 你對樹朋友還有什麼想了解的?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提出問題,為以後進一步探索活動做好延伸。)活動點評金曉燕執教的集體活動《落葉樹與常綠樹》則激勵幼兒調動多種感官,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多角度深入觀察、細膩體會、專注探索落葉樹和常綠樹樹葉的不同,並充分利用"電子白板"等高科技媒體將靈動的PPT、悠揚的散文詩作為手段激發幼兒大膽表達、深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精彩活動離不開多年的積累和磨練。

大班科學樹教案6

  設計思路:根據大班幼兒好奇好探索的特點,所以我選擇生活中孩子們常見而又感興趣的大樹作為活動題材。讓幼兒透過一些自然物來測量大樹的粗細,透過教師準備的材料如捲尺、紙條、繩子,進行操作和探索發現結果,讓幼兒在操作探索中思考。

  活動目標:

  一、 初步掌握用自然物測量樹的粗細的方法,並能夠根據測量的結果進行排序。

  二、 在測量活動中鼓勵幼兒互相幫助合作完成任務,讓幼兒體驗到夥伴間合作學習的樂趣。

  活動重點:

  重點是正確掌握用自然物測量樹木粗細的方法,以及對樹木進行排序。

  活動難點:

  掌握用繩子測量的方法。

  活動準備:

  提前創設了適合本次活動主題的環境:自制四棵粗細差異不太明顯的樹並標有1—4的序號;測量用的工具:捲尺、長紙條、繩子;每組一張測量記錄表。

  活動過程:

  一、 播放音樂《郊遊》,全體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扮演小司機做開車的動作進入活動室。

  二、 課程主體:

  (一)幼兒用目測的方法說出這四棵大樹有哪些地方不同

  教師:小朋友們看我們這裡有幾棵大樹?它們有什麼不同呢?

  幼兒回答(有四棵大樹,它們有的粗有的細,它們身上的數字不同……)

  教師:你們說這四棵大樹哪棵最粗哪課最細呢?

  幼兒回答(三號大樹最粗,一號大樹最細。)

  教師:你們是怎麼發現的?

  幼兒回答(用眼睛看出來的)

  教師:有的小朋友說是用眼睛看出來的,老師告訴你們這種方法叫目測,可是在兩棵大樹粗細差距不明顯的時候這種方法就不實用了,那誰知道還可以用什麼方法來測量大樹的粗細呢?

  (二)鼓勵幼兒大膽想像說出還可以用什麼方法去測量。

  教師講解每位幼兒想出的好辦法。引導幼兒說出用各種自然物去測量樹木。

  (三)教師為幼兒準備幾種測量工具(捲尺、長紙條、繩子)還有記錄結果的筆和記錄表。

  1.幼兒自主的去選擇測量工具,讓幼兒在活動中自己去探索和研究如何去使用自己手中的測量工具,並會把測量結果正確的記錄下來。

  教師:老師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幾種測量大樹的工具,現在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測量工具,我們分組去進行測量,測量以後你們小組的幾名成員一起把測量結果記錄在記錄表上,比一比幾號大樹最粗,幾號大樹第二粗,幾號大樹第三粗,幾號大樹最細。

  2.注意讓幼兒在測量的同時應該互相幫助互相合作,體驗到夥伴間合作的樂趣。

  (四)教師總結幼兒的測量結果。

  教師:現在我來檢查一下看哪組小朋友測量後得出的結果是正確的。

  三、 活動延伸:

  教育幼兒要學會保護樹木。教師為幼兒提供測量工具,帶幼兒到戶外用學到的測量方法進行測量練習。

  教師:今天我們學習瞭如何測量大樹的粗細,現在我們拿著自己的測量工具到外面去給我們幼兒園的每一棵大樹量一量,比一比哪棵大樹最粗,哪棵最細,好不好?(帶領幼兒去戶外進行測量)

  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根據大班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設計安排。按照《綱要》的指導精神,使活動環節緊緊圍繞教學活動目標,注重在活動過程中每個幼兒的發展與提高。

  整個活動中幼兒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教師精心設計的自然環境使幼兒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目測觀察法有的放矢,在引導幼兒動手操作、自由探究環節,教師提供豐富的可操作材料供幼兒自主選擇。幼兒在自己動手、動腦、觀察或幫助同伴操作過程中有不同的體驗。師生互動自然而默契。自由寬鬆的探究環境使幼兒身心放鬆,在參與合作互助的氣氛中逐步實現了教學活動目標。

  在每一小結中教師能夠針對幼兒的不同表現進行適時適當的講解或指導,使幼兒的態度、情感、技能上有所發展。幼兒之間形成了和諧、友好、互幫的關係,營造了一種互相討論、互相補充、互相啟發、互相合作的學習氣氛。

  本次活動存在許多不足。教師語言語調有時把握不當,語言組織的不夠靈活;在幼兒選擇測量工具尺子時對尺子的刻度使用方法上欠缺講解,這些都是在以後的教學中可以改進的。

大班科學樹教案7

  大班科學:四季的樹

  活動背景:

  初秋,馬路上、小區裡、幼兒園內,各種高高低低的樹都還鬱鬱蔥蔥,樹葉挺拔地迎著陽光搖曳著。但是,不久之後,有的樹葉漸漸泛黃掉落,而有的樹葉依然挺拔,並保持著綠色迎接寒冬。

  樹的千姿百態、悄然變化,孩子們是否能感受到、觀察到?於是,我詢問了孩子們,他們告訴我:“春天,樹開始長葉子;夏天,樹葉長大了;秋天,樹葉落下了;冬天,樹變得光禿禿的。”聽了孩子們的回答,我順手指著一棵樹問:你們能不能告訴我,這棵樹的樹葉過一陣子是否會落下來?“孩子們紛紛搖頭,他們的行為引發了我以下兩點思考。

  思考一:在初秋,是否可以預設有關常綠樹、落葉樹的集體學習活動呢?

  基於二期課改教師用書中“常綠樹和落葉樹的公告欄”的設計,我將本次活動開展時間設在初秋,即所收集到的樹葉大部分還沒有變色,以增加孩子們觀察的難度,讓孩子們在比較樹葉的不同的過程中,掌握一些觀察方法,透過對樹葉的觀察,判斷出哪些樹是落葉樹,哪些樹是常綠樹。

  思考二:各種樹在一年四季中變化是相同的嗎?

  只有對樹的認識是全方位、深入而多角度的,才能引起孩子們的積極思考,並對樹產生好奇。所以,我重點選擇周圍生活中常見的香樟樹、廣玉蘭和柳樹,運用照片排列同季節比較等手段豐富孩子們對樹的感知,從而讓他們對樹有全面的瞭解。

  活動目標:

  1、透過觀察比較,感知常綠樹和落葉樹樹葉的明顯特徵。

  2、感受四季中樹的不同變化,產生主動探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利用散步等環節,觀察不同的樹;熟悉園內的香樟樹、廣玉蘭和桂花樹等。

  2、物質準備:剪一些樹葉(各種樹),洗淨或擦淨;許多樹的照片;柳樹、廣玉蘭和香樟樹三種樹的四季照片各一張;一些樹四季變化的PPT。

  活動過程:

  一、交流經驗——突出樹與人類的關係

  1、說樹名

  提問: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樹,我們周圍有哪些樹?

  (幼兒一一報出樹名:水杉、廣玉蘭、香樟樹、桂花樹、柿子樹、橘子樹……等)

  2、議作用

  (1)提問:我們周圍有那麼多樹,人們為什麼要種那麼多樹呢?

  (幼兒回答:橘子樹可以結出橘子;樹可以抵擋沙塵暴;樹可以吸廢氣,給大自然提供新鮮的空氣……)

  (2)提問:有道理,仔細看看我們周圍有哪些東西是用樹木做的?

  (3)小結:是呀!樹上會結出果實,我們可以享用;樹還能為大自然提供新鮮的空氣、美麗的風景;樹還能抵擋沙塵暴,為一些動物提供住所,樹還能做成很多我們的生活用品,所以,樹是我們的朋友,我們需要樹。

  二、觀察比較——感知落葉樹、常綠樹樹葉的明顯特徵

  1、啟發引導

  (1)再過一陣子,隨著天氣變冷,有點樹會掉葉子,而有的樹不會,你們知道不掉葉子的是什麼樹?掉葉子的是什麼樹?

  (2)樹可以分成落葉樹和常綠樹(出示PPT,許多樹的照片)。你能看出哪些樹是落葉樹,哪些樹是常綠樹嗎?

  (3)有沒有辦法現在就能判斷呢?

  2、著手比較

  (1)教師拿出標著落葉樹、常綠樹標誌的籃子,裡面放著一些樹葉。

  (2)提問:兩個籃子中分別放了落葉樹、常綠樹的樹葉,請你各拿出一片,左手拿落葉樹,右手拿常綠樹,千萬不要換手,比一比,它們有什麼不同?(幼兒上來取樹葉,並作比較。)

  3、梳理不同

  (1)落葉樹樹葉和常綠樹樹葉有什麼不同?

  (一片樹葉摸上去很粗糙,另一片樹葉摸上去很光滑。)

  (2)哪隻手拿的樹葉摸上去比較光滑呢?(右手)

  (3)是常綠樹,你們認為呢(教師舉起樹葉面向全體孩子)?

  (幼兒再次觸控,都表示贊同。教師在記錄紙上用圖夾文的形式予以記錄。)

  (一片摸上去很厚,另一片摸上去很薄)

  (4)讓我們一起對著光線再來看看、比比,這樣會比較清楚。

  (5)看著圖表小結(由教師或幼兒小結):比較之後,我們發現落葉樹樹葉粗糙,而常綠樹樹葉光滑,像塗了一層油一樣;落葉樹樹葉薄,而常綠樹樹葉厚;落葉樹樹葉軟,而常綠樹樹葉硬……

  4、再次比較

  (1)我們找到這麼多區分落葉樹和常綠樹樹葉的要點,如果將樹葉混在一起,你還能區分嗎?

  (2)教師將所有的樹葉混在一起,拋撒在地上。

  (3)孩子們自由取樹葉,並進行辨別,分別將它們放置在標有落葉樹、常綠樹標誌的兩個籃子中。

  (4)大家一起檢驗放得是否正確。

  三、激發思考——進一步感受樹在四季中的不同

  1、圖片排序

  (1)落葉樹到了秋天開始落葉,樹在四季中還會有什麼變化?它們的變化一樣嗎?

  (2)教師提供柳樹、廣玉蘭、香樟樹三種樹的四季照片,讓孩子們根據樹在四季中的生長規律進行排序。

  2、共同驗證

  (1)小結柳樹的特徵(落葉樹,春天發芽長葉,夏天枝繁葉茂,秋天落葉,冬天沒有樹葉。)

  (2)小結廣玉蘭的特徵(常綠樹,春天開花,夏天枝繁葉茂,秋天不落葉,冬天還是有綠葉。)

  (3)小結香樟樹的特徵(常綠樹,春天樹葉換綠葉,夏天樹葉長大,秋天不落葉,冬天還是有綠葉。)

  小結:原來不同的樹在四季中有著不同的變化。

  3、延伸探究

  欣賞一組分別以“春夏秋冬”為主題的樹的PPT,感受樹在四季中的不同和美麗。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的選材來源是學習活動《有用的植物》這一主題中的第一個小主題“街心花園”,根據其線索“常綠樹和落葉樹”的這一要求,設計了本次的集體教學活動,意在將這一個線索要求融入到“四季的樹”這個集體活動中來。整個活動執教下來,有以下幾點思考:

  1、雖然活動內容的量十分豐富,既有主題要求的“常綠樹和落葉樹”的認識,又有一年四季中根據樹的不同變化進行排列,孩子們在活動中的表現是十分積極主動的,也樂於去探索的,可是部分孩子的前期經驗不是很足,如一些常見樹樹在一年四季中的變化,孩子們對此有些陌生,在排列的時候出現了困難,因此我想是否整個活動的量有些大,意圖是好的,但是沒有完全達到本次活動中所預設的第二個目標。

  2、活動中的提問和小結我都能比較注意,比如提問方式的多樣,開放,追問的及時,當孩子們說到:“白玉蘭”時,我會及時的追問:“你知道白玉蘭是哪個城市的市花嗎?不經意中豐富了孩子的知識。小結能做到簡潔明確,但是在評價時,我又出現了難題,當孩子們根據樹在四季中的生長規律進行排序完後,我只是讓四組幼兒排序的結果呈現在黑板面前,一個人在講評他們的結果,這一點我做的還是很欠缺的,作為大班的活動,應該適時的給予幼兒自主講述的機會,而不是老師一個人的舞臺。

  3、活動中我比較注重細節的處理,如在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這一環節中我強調要讓幼兒右手拿常綠樹,左手拿落葉樹,意在不僅要區分常綠樹和落葉樹,還要讓幼兒逐漸認識左右手,無意的操作,有意的設計。但是如何能處理好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這一環節,又成了我本次活動中的一個難題,在區別混在一起的時,孩子們明顯亂了,有個別的幼兒爭搶樹葉影響了這個環節的設計,我應該用一些提示的話,如女孩子先撿幾片,再讓男孩子撿幾片,或者是學號單數的先撿,雙數的後撿,這樣來緩解因為人多而出現爭搶樹葉的情況。

大班科學樹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細緻觀察並感受秋天樹木的細微變化,體驗幼兒園環境美麗。

  2、願意和同伴合作,完成測量的任務。

  3、能用多種方式記錄和測量。

  活動準備

  1、教師要認識全園的樹木和它們的基本特徵。

  2、事先讓幼兒自備可以測量樹木粗細的工具,如,軟尺、軟繩、毛線等。

  3、做記錄的本子(最好可以掛在脖子上)、筆、相機。

  活動過程

  匯入:

  1、透過話題交流,引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現在是什麼季節呀?(秋天)你看大街上都有什麼變化呢?我們身邊的樹木也發生了變化,誰發現了它們的變化,請說一說。

  教師提議幼兒去看看樹木的變化,並記下來。請幼兒自由結伴,商量分工,帶好本子和筆。

  2、帶幼兒到戶外,分組觀察記錄。

  教師與全體幼兒一起在園內邊走邊說,引導幼兒發現樹木的變化,自由表達。

  教師佈置觀察記錄的第一項:幼兒園有多少種樹,你認識幾種,說出它們的名字,並拍照做記錄。

  第二項:數一數幼兒園裡有多少棵樹,大樹有多少,小樹有多少。

  第三項:量一量幼兒園裡最粗的樹和最細的樹,並記錄分別有多粗多細。(測量前告訴幼兒測量時應注意什麼,如每次測量注意軟尺首尾相接,在接到的地方用筆做標記。)

  第四項:找一顆自己做喜歡的樹,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

  3、組織幼兒逐項交流觀察結果。

  請幼兒圍坐一起,說一說自己所做的記錄。(幼兒園裡有多少棵樹,說出它們的名字;分組說一說自己記錄的結果,透過核對結果,讓幼兒考慮為什麼有的答案和大家的不一樣。)

  4、再次帶幼兒觀察樹木,邊走邊說。

  (1)走到幼兒不認識的,未說出樹名的樹前,教師說出樹名,請幼兒觀察並說一說它們有什麼特徵。

  (2)教師隨機指樹木詢問,如果這顆樹是某幼兒最喜歡的樹,請他說出他給這棵樹起的名字,大家一起分享。

  (3)如有落葉,可以請幼兒撿起帶回班級。

  活動延伸:

  1、教師可將拍攝的樹木照片做成PPT,在餐前或者是離園前播放,並請幼兒說出樹名。

  2、帶回的樹葉放在美工區,可製作樹葉標本。

  3、提醒幼兒常去看看自己喜歡的樹,觀察他們有什麼變化。

大班科學樹教案9

  大班科學:樹的作用大

  活動目標

  1、瞭解樹有美化環境、調節氣溫、淨化空氣和防風、防沙、防洪等作用。

  2、認識3月12日植樹節,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意識。

  3、體驗在不同環境下人們所產生的不同情感,知道環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

  活動準備

  電子課本、幼兒用書、沙漠等等圖片、自制節日牌一個。

  活動過程

  一、故事引入活動。

  1、教師講述《大森林的故事》。(故事內容見附頁)

  2、引導幼兒思考故事的啟示。

  ——師:村子被風吹垮了嗎?被沙埋了嗎?被洪水淹沒了嗎?(沒有)

  ——師:剛剛的故事告訴我們,樹可以防風、防止水土流失,還可以防止土地沙化。

  ——師:請你們再想一想如果沒有了樹,還會怎樣呢?

  二、教師藉助圖片和多媒體,引導幼兒認識樹的其他作用。

  1、美化環境的作用。

  ——教師出示兩幅不同的畫面,請幼兒說一說喜歡哪一幅?為什麼?(一幅有花草樹木、一幅是沙漠)

  ——師:如果這兩個環境不同的地方讓你選擇,你願意住在哪兒?為什麼?

  ——師:樹木(花草)可以把周圍環境打扮得非常美麗,使人們心情舒暢,這是樹的其中一個作用。這種作用我們叫它“美化環境”。

  2、淨化空氣的作用。

  ——教師選擇兩幅空氣差別比較大的圖片。(一幅綠樹成蔭,蔚藍天空,人們的臉上有笑容;一幅有人在霧霾的天氣裡咳嗽,看不到任何的樹)

  ——師:兩幅圖中的人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表現?

  ——你願意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嗎?為什麼?(幼兒討論)。

  ——師:如果人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裡,就會嗆得咳嗽、噁心,時間長了,還會生好多疾病呢。

  ——師:後來,人們發現了一個秘密,樹多的地方,空氣特別新鮮,經過科學家研究發現,樹木可以吸收有害氣體和煙塵,排出氧氣,使空氣變得新鮮乾淨。於是,人們就在不同的地方種很多很多的樹。

  ——師:這是樹的另一個作用,這種作用叫“淨化空氣”。

  3、調節氣溫的本領。

  ——師:天氣炎熱,我們戶外活動時,你們喜歡在哪裡玩?(樹下面)

  ——請幼兒說一說在樹下面玩和在太陽底下玩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有樹的地方就會涼快呢?原來夏天天氣炎熱,樹木裡的水分大量蒸發,帶走一部分熱量,可以使溫度降低,這種作用叫“調節氣溫”。

  三、激發愛護樹木的意識,認識植樹節。

  ——師:樹有很多作用,我們該怎樣愛護樹呢?鼓勵幼兒大膽發言。

  ——師:樹有很多作用,為了使我們生活的環境更美好,人們就共同選擇了一個很重要的節日,來宣傳努力保護我們的環境,並鼓勵大家多種樹、愛護樹,這個節日叫“植樹節”,就在每年3月12日這一天,以後有機會,希望小朋友能和家人多植樹,保護我們的環境。

  區角活動

  語言區:投放幼兒用書,鼓勵幼兒閱讀,瞭解樹的作用。

  科學區:將樹的作用的圖片與“美好環境”“淨化空氣”“調節氣溫”等詞配對。

  美術區:鼓勵幼兒畫愛護樹木、植樹的情景。

  家園互動

  有條件的可以請家長帶幼兒去種一棵樹,並給幼兒講解植樹的意義,引導幼兒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隨機教育

  戶外活動時,教育幼兒不折樹枝、不摘花,愛護綠色植物。

  相關連結

  《大森林的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美麗的村子,它的周圍種了好多好多的樹。

  但是在離村子不遠處,住著三個惡魔王,風魔王、雨魔王、沙魔王。

  有一天,這三個惡魔王湊到一起要比試本領,風魔王說:“我的本領最大,我可以把村子吹得稀巴爛!”雨魔王說:“我的本領大,我拼命下雨形成洪水,把村子全淹沒!”沙魔王說“你們的本領都不如我大,我可以把村子用沙全埋了!”

  他們的話被過路的小喜鵲聽到了,小喜鵲趕快把這個訊息告訴了全村的人,人們聽了非常害怕,,可是又沒有辦法,決定離開這個美麗的地方。

  這時,忽然聽到大森林裡樹葉“嘩嘩”作響,一個聲音在喊著:“別害怕,我會保護你們的!”

  風魔王來了,它鼓起腮幫子“呼呼”拼命地吹;雨魔王來了,傾盆大雨“嘩嘩”地下;沙魔王來了,狂風捲著黃沙“嗚嗚”地刮……可是不管三個魔王用多大的力氣,這個美麗的村莊依然沒有被破壞,因為它有大樹的保護。

  三個魔王很生氣地走了,美麗的村子沒有被風吹垮,沒有被洪水淹沒,也沒有被沙子埋起來。

  後來,人們為了感謝大樹的保護,又種了很多很多的樹,而且一直在種樹。

  附錄:植樹節的來歷

  為了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特定每年的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鼓勵全國各族人民積極參與到綠化祖國,改善環境的隊伍中來。同學們也要積極投身到植樹的活動中,爭取每位小朋友每年都能夠親手種一棵樹!中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後作了三次改定。

  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辛亥革命後,民國四年(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准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總局局長羅玉川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對“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進行說明後,大會予以透過。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次年,國務院頒佈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

大班科學樹教案10

  一、活動目標:

  1、透過各種感官感受周圍各種各樣的樹,比較它們的異同。

  2、瞭解樹木的組成。

  3、嘗試用肢體動作來表現樹的各種姿態。

  二、活動準備:

  請幼兒收集樹木的圖片,幼兒用書、磁帶等。

  三、活動過程:

  1、觀察校園中的樹木

  (1)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樹木,瞭解它們的組成(樹木一般由樹冠、樹幹、樹根組成)。

  (2)讓每個幼兒用手摸一摸,用鼻聞一聞,用眼看一看,用耳聽一聽,用不同的方法感受樹木的異同。

  (3)請幼兒用優美的語言描述觀察到的樹木。

  2、樹真好

  (1)你喜歡的樹是什麼樣子的?

  (2)你知道樹有什麼好處嗎?幼兒討論。(如樹可以淨化空氣、可以乘涼、可以做材料、可以擋風沙、是小鳥的家等)

  (3)欣賞散文詩《樹真好》。

  3、用肢體動作表現樹的姿態。

  (1)師提問:在不同的(如颳風、下雨、打雷、風和日麗等)情境中,樹分別會表現出什麼姿態?

  (2)請個別幼兒用肢體作示範。

  (3)幼兒合作或單獨用身體做各種樹的造型。

  四、活動延伸:

  幼兒用畫筆畫一棵自己喜歡的樹。

大班科學樹教案11

  設計意圖

  深秋正是季節交替進行的時節,幼兒園裡原先的一些樹葉都紛紛掉落下來。在平時外出散步的時候,孩子們會在落葉的草地上打著落葉仗,觀察著樹的變化。結合我班的“田園”特色主題活動《親近大自然》,根據主題深入開展,很有必要在孩子認識各種各樣的樹葉的同時,讓孩子更多關於樹的一些秘密。因此,選擇在這個時機進行這樣的一個教學活動是再恰當不過了。

  活動目標

  1.關心樹朋友的變化,學習比較、概括落葉樹與常綠樹的明顯特徵。

  2.活動中能積極交流並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重難點

  重點:區分常綠樹與落葉樹

  難點:在具體的樹葉間做對比的過程中,建立起概念--落葉樹和常綠樹兩個特徵的概括。

  活動準備

  PPT,各種樹葉

  活動過程

  一、說說樹朋友的變化

  1.最近我們都在觀察瞭解你的樹朋友,那就說說你的樹朋友吧!

  2.詩歌小結。進一步幫助幼兒感受樹朋友的變化及生活中的美景。

  二、議議兩類樹的不同

  1.剛才有的孩子說樹朋友落葉了,那你們的樹朋友是不是都落葉呢?

  2.聽聽落葉樹和常綠樹的話。

  3.你能聽出落葉樹和常綠樹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嗎?交替是什麼意思?

  三、找找兩類樹葉的不同特徵

  1.這些樹葉你們都認識嗎?這三片落葉樹和三片常綠樹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2.觀察要素:

  關注幼兒在觀察比較操作中是否指向-----類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葉樹和常綠樹不同特徵。

  4.驗證表述各自的想法。

  小結:如果看到樹葉比較薄、暗、脆的樹葉可能是落葉樹;比較厚、亮、韌的樹葉可能就是常綠樹。

  四、延伸活動

  你對樹朋友還有什麼想了解的?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活動反思

  課堂上帶孩子到幼兒園裡去找園裡的落葉樹和常綠樹,孩子們找到了幼兒園邊上的梧桐樹、水杉樹等是落葉樹,香樟樹、桂花樹等是常綠樹,結合課件裡的各種樹,松樹、柏樹,使孩子對常綠樹和落葉樹有了更好的認識。有好多的問題,我都讓幼兒自己來回答,讓他們共同來分享各自的經驗,讓孩子們去了解、去知道各種各樣的樹還是會隨著季節的變化而變化的。透過這種方法獲得的經驗,孩子們記憶深刻。如果能更清楚的歸類,單從葉子的顏色上,就能很快的進行區分。以後,我會更加註意這些細節方面的問題。

  本次活動只在幼兒園內進行觀察比較區分常綠樹與落葉樹的,如果帶孩子去田野,讓孩子觀察更多的樹,感知樹,那麼可能孩子積累的經驗會更多。

大班科學樹教案12

  活動目標

  1、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感知認識各種各樣的樹,引導幼兒用完整、流暢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知道樹木與自然及人類的關係。

  2、用幼兒自己喜歡的方式製作構建“森林公園”,發展幼兒的觀察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

  3、激發幼兒探索自然科學的慾望,培養幼兒愛護樹木的情感,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4、發展動手觀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簡單的實驗記錄方法。

  5、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重點難點

  瞭解各種各樣的樹及樹木給動物、人類帶來的好處,教育幼兒愛護樹木。

  活動準備

  樹葉的標本、各種樹木的照片、相關樹木的.影片、彩紙、彩筆、蠟筆、橡皮泥

  活動過程

  1、觀看影片,原始森林裡,恐龍等多種野生動物在樹林裡在自由地玩耍,目的是將

  幼兒注意力吸引到這一活動中來。

  2、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樹各種各樣,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相互談發現。

  在教學中,幫助孩子利用情景協商、對話等環境要素,發揮孩子的主動性、積極性,為此,我讓幼兒在樹林裡,透過親自看、摸,充分感知樹的各種各樣,獲取樹的相關經驗,“你還見過哪些樹,它們有什麼不一樣?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把自己的發現告訴好朋友。”教師、幼兒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形成合作學習機制。

  3、觀看影片,由於原始森林的破壞,大量樹木被毀壞,恐龍及很多動物被滅絕了。現在很大城市出現沙塵暴。

  4、:幼兒討論:為什麼說樹是人類的好朋友,樹木對人類有哪些幫助,你喜歡樹嗎?為什麼?

  這裡,一方面充分調動幼兒原有經驗,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同時藉助現代教學媒介,解決難點,採用碟片彌補幼兒直接經驗的不足,透過真實、生動形象的畫面展示樹木與自然及人類的關係,從而讓幼兒感受到愛護樹木,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5、:結合植樹節,幼兒自選材料,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構建“森林”,在這裡,我們讓孩子按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案,做自己喜歡的事來表達自己對樹木的認識和愛護。教師始終參與幼兒的活動,及時地給予支援、引導、幫助。

  結束部分:幼兒在“小樹苗快長大”的音樂聲中,載歌載舞,把自己想像成小樹苗,讓幼兒愛護樹木,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進一步提高。

  教學反思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靈活多樣的活動方式是增長知識的手段,動手動腦是探索發現的途徑。這次活動課,孩子們興趣盎然,積極性極高,不但知道了各種樹木的名稱,而且對其特點和功用也有了大致瞭解,更是滿足了好奇心和求知慾。就是有的幼兒對觀察到的不能運用比較合適的語言來表達,還有待於在日常生活中多看多說多教多引導。

  小百科:世界上樹木年齡最長者,當數原產於中國的銀杏樹。山東省莒縣定林寺中的銀杏樹,據稱已生長達3700多年。貴州省福泉市有棵古銀杏樹,經專家考證,樹齡達4440年,樹齡之長,堪稱世界之最。樹齡達千年以上的樹木還有圓柏樹、側柏樹、紅豆杉樹、香樟樹、桑樹、龍血樹、紅杉樹、黎巴嫩雪松樹等。

大班科學樹教案13

  設計意圖:

  深秋正是季節交替進行的時節,幼兒園裡原先的一些樹葉都紛紛掉落下來。在平時外出散步的時候,孩子們會在落葉的草地上打著落葉仗,觀察著樹的變化。因此,選擇在這個時機進行這樣的一個教學活動是再恰當不過了。

  其次,這個活動內容選自新教材學習活動中的內容,在整合精神的引導下,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身邊的直接可探索的材料,來激發孩子們的觀察比較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在探索周圍世界的過程中與優美的音樂和詩歌渲染成的一個有意思的活動。

  活動的難點在於孩子們需要在具體的樹葉間做對比的過程中,建立起一個下位概念——落葉樹和常綠樹兩個特徵的概括。我試圖運用實物觀察比較、同伴共同驗證的方法幫助孩子區分落葉樹和常綠樹的明顯的普遍性特徵,在認識周圍的世界的同時慢慢習得一些邏輯思維的方法。

  活動目標:

  1、關心樹朋友的變化,學習比較、概括落葉樹與常綠樹的明顯特徵。

  2、活動中能積極交流並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

  3、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4、透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ppt,各種樹葉

  活動過程:

  一、說說樹朋友的變化

  1、最近我們都在觀察瞭解你的樹朋友,那就說說你的樹朋友吧!

  2、詩歌小結

  二、議議兩類樹的不同

  1、剛才有的孩子說樹朋友落葉了,那你們的樹朋友是不是都落葉呢?

  2、聽聽落葉樹和常綠樹的話。

  3、你能聽出落葉樹和常綠樹相同的和不同的地方嗎?交替是什麼意思?

  三、找找兩類樹葉的不同特徵

  1、這些樹葉你們都認識嗎?這三片落葉樹和三片常綠樹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2、觀察要素:

  關注幼兒在觀察比較操作中是否指向xxx類的概括。

  3、交流梳理落葉樹和常綠樹不同特徵。

  4、驗證表述各自的想法。

  小結:如果看到樹葉比較薄、暗、脆的樹葉可能是落葉樹;比較厚、亮、韌的樹葉可能就是常綠樹。

  活動反思:

  一次成功的活動,最主要是能吸引孩子積極參與,主動獲得知識經驗,體驗快樂。引導孩子們對身邊常見的事物和現象的特點變化規律產生興趣和探究的慾望這正是科學教育的首要目標。

  讓孩子在探索的過程中慢慢地習得一種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透過關注樹木變化,初步形成常綠樹落葉樹的概念,知道“像柳樹這樣春天樹葉都發芽了冬天樹葉一下子都落光的樹,我們叫它“落葉樹”,一年四季都有葉子的,叫常綠樹。”教學活動重過程、重情感體驗、重能力的培養。

  活動前要充分做好材料的準備,要充分考慮材料能在活動中發揮的作用和價值,以及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形式。那樣孩子就能在活動中獲得更多的經驗和收穫。整個活動圍繞著“葉子”,孩子在愉快、輕鬆的氛圍下學習、感知,滿足了他們的好奇心,對他們能力的培養:如觀察、比較、語言表達、傾聽等方面都提出了挑戰性的學習要求。

大班科學樹教案14

  活動目標:

  1、 瞭解樹的作用,初步瞭解一些保護樹的方法。

  2、 運用已有的觀察經驗,選擇合適的觀察方法進行觀察。

  3、 激發愛護樹木、保護樹木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 白紙、筆每人一份。

  2、 小樹苗一顆、種樹工具。

  3、 激發愛護樹木、保護樹木的環保意識。

  活動過程:

  1、 以猜物遊戲匯入。

  (1) 教師:今天老師想請你們猜一樣常見的東西。他是一種植物的總稱。它有根、枝幹和葉子。

  (2) 教師:你見過的樹是什麼樣子的?你喜歡樹嗎?為什麼?

  2、 遷移幼兒生活經驗,說說樹的作用。

  教師:你知道樹有哪些作用呢?

  3、 出示教學掛圖,引導幼兒進行觀察。

  (1) 鼓勵幼兒獨立看圖,並將觀察結果用繪圖的形式簡單的進行記錄。

  教師:樹的作用有很多。這裡有一幅圖,上面說了一些樹的作用,但請你仔細觀察,找找樹的作用在哪裡?觀察到一個樹的作用就請你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一會告訴大家,看誰找到的樹的作用最多。

  (2) 幼兒獨立看圖觀察並記錄。

  (3) 集體進行交流。

  教師:你觀察到的樹的作用有哪些?你是怎麼發現的?還有沒有其他的發現?

  (4) 討論用什麼方法能不遺漏地看圖。

  教師:如果我們要看圖說出樹的作用,避免遺漏,該怎麼樣做呢?、

  觀察這種圖時用什麼順序比較好呢?

  (5) 幼兒自行看圖並用兩兩相互交流。

  教師:現在請你們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觀察圖片,瞭解樹的作用,並和你的同伴相互說說。

  4、 討論怎麼樣保護樹木。

  教師:樹的作用這麼大,你們怎麼保護他呢?

  5、 觀察並認領自己的樹。

  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找樹朋友。

  教師:幼兒園裡有許多樹,現在我們每人去找一課自己喜歡的樹,照料它、保護它,和它做朋友!

大班科學樹教案15

  設計背景

  秋季,許多樹都發生了變化,而這一變化是孩子們日常生活常見的,活動“常綠樹和落葉樹”不僅符合季節特徵,而且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剛要》中指出內容的選擇應來源於幼兒的生活,又有利於拓展幼兒的視野和經驗,大班幼兒對周圍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初步運用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他們在生活中已經觀察到了有的樹回落葉,有的樹一年四季常青,卻不知道形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幼兒的經驗是淺顯的、零碎的,因此,透過此活動,幫助幼兒提升應驗。

  活動目標

  1.知道冬天裡有哪些樹落葉,有哪些樹不落葉,瞭解兩者的簡單道理。

  2.教幼兒初步懂得觀察、分析、比較事物的方法,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5.培養探索自然的興趣。

  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知道樹常綠和落葉的原因。

  活動難點 提高幼兒觀察、概括的能力。

  活動準備

  1.常青樹、落葉樹的圖片若干存入隨身碟。

  2.常青樹、落葉樹的樹葉若干。

  3.有隨身碟介面的CD機、電視。

  4.小滑鼠娃娃和奇奇頭飾各一張

  活動過程

  一、感知青樹和落葉樹

  師:今天我們班來了兩個小客人,它們給我們帶來一個非常好聽的故事,一起來聽聽。

  (教師講述故事使幼兒理解常青樹和落葉樹)

  小結:

  落葉樹:秋天天氣慢慢乾燥、樹根喝的水少,樹葉大而薄,失水快,樹葉就變枯黃了,樹葉就會慢慢的一片一片落下來。

  常青樹:常青樹是因為樹葉很厚,葉面上有一層象蠟一樣的東西,保護著葉子中的水分,所以不怕太陽曬也不怕北風吹,有的樹葉成針形,樹葉面積小,水分不容易散發,這些樹一年四季是綠色的,所以我們叫常青樹。

  觀察、比較、感知常青樹和落葉樹

  師:今天,我們的奇奇和滑鼠娃娃不怕辛苦,帶來許多常青樹和落葉樹的圖片,想考考小朋友們,認識他們嗎?

  (教師播放電視收集的各種青樹和落葉樹圖片,讓幼兒分辨它們是常青樹還是落葉樹。)

  教師小結:重複再說一遍落葉樹(梧桐樹、楊樹、柳樹)和常青樹(冬青樹、柏樹)落葉和常青的道理。

  三、遊戲活動玩“我來請你做遊戲”

  老師和小朋友一道拍手念兒歌一二三,三二一我來請你做遊戲,請到誰誰就拿起桌上的樹葉,向全體幼兒說出是什麼樹葉、外形特徵、是常青樹還是落葉樹,為什麼?

  四、 結束

  老師:邊重複常青樹的道理,引導幼兒接下句共同創編兒歌(兒歌:冬天到天干燥,樹葉枯黃往下掉,楊、柳、梧桐是落葉樹,我們大家要記牢。冬青樹葉面積小,又有蠟衣失水少,一年四季都常青,冬季天寒不怕冷,綠衣威武顯英豪.)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教學效果很不錯,因為這些植物都是幼兒平時生活中經常看到的,幼兒不陌生,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運用動手、動腦、比較、觀察、分析的同時獲得答案,直觀具體的教學方法,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他們對活動都非常感興趣,在玩中學、在學中玩,遊戲讓他們積極愉快的學習,讓幼兒充分感知和操作,既要再現幼兒的生活經驗,又要有所提升。本課自始至終愉快積極,學習興趣很高,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同時又為他們以後的創編提供了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