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科學教案模板合集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科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用網狀圖展現對事物的認識;熟練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發表有根據的見解;意識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在識別水的活動中,學會小組合作。
二、教學重點:
認識水的性質及特點。
三、教學難點
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四、教學準備
給每組準備:7個黑色塑膠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個透明塑膠袋(應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來裝四種液體)1塊石頭、1塊木頭、1片樹葉、水、白醋、牛奶、空氣;袋外貼上1到7號標籤。
給每個學生準備:網狀圖記錄紙1張。
給全班準備的材料:有關水的課件資料。
科學教案 篇2
我從事科學研究是出於一種不可遏止的想要探索大自然奧秘的慾望,別無其他動機。——愛因斯坦
幼兒科學教育重在感官的充分運用與訓練。只有讓幼兒不斷地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又動腦,才能讓幼兒不斷髮現科學奧妙,激發其學科學的興趣。今天小編推薦一個“磁鐵找朋友”的科學活動,希望能夠為大家所用。
遊戲準備
配套材料:條形磁鐵2塊、環形磁鐵2塊、分類盒1個、鐵屑2盒、魔法盒1個、骰子1個、迷宮圖卡1套、太陽系圖卡1套、操作記錄表32張、探索圖冊《磁鐵找朋友》。
園所自備:其他形狀的磁鐵(如U形磁鐵)、鐵球、回形針、布條、白紙等。
遊戲方法
玩法一:淘寶
取一些自然界的沙粒,用磁鐵在其中來回移動。看能找到哪些可以被磁鐵吸住的“寶貝”。
玩法二:找好朋友
(1)將分類盒裡裝滿物品,如回形針、小圖釘、羽毛、布塊、石頭、紙片、細繩等。
(2)用磁鐵分別靠近物品,看看哪些會被磁鐵吸引,哪些不會(如圖2)
(3)根據磁鐵與分類盒中物品不同的反應將材料進行分類。
玩法三:回形針走迷宮
將回形針放在迷宮圖上,把磁鐵放在迷宮圖卡的反面,透過移動磁鐵帶動回形針走迷宮(如圖3)
玩法四:太陽系
將鐵球放在太陽系圖卡上,把磁鐵放在太陽系圖卡的反面,透過移動磁鐵改變小球的位置(如圖4)
遊戲價值
1.在遊戲中培養分類與比較的能力。
2.透過探索瞭解磁鐵吸鐵的特性,透過遊戲與實驗的方法瞭解磁的穿透性。
3.激發探索磁力現象的興趣,培養關注周圍事物的習慣。
4.在探究中發展溝通能力。
科學教案 篇3
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認識實驗是化學學習的重要途徑,學會細緻、準確、客觀地觀察、描述和記錄實驗現象。
2、過程與方法:能有意識地發現生活中值得探究的問題,並能進行實驗,透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3、情感與價值觀:體會化學與人類進步以及社會發展的密切關係,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認識學習化學的價值。
實驗準備:
1、澄清石灰水,水
2、蠟燭、小刀、火柴、燒杯(乾燥、潔淨)、集氣瓶、玻璃片、水槽。
課時:
二課時
第一課時:
回顧舊識:
請舉出你瞭解的生活中的可以燃燒的物質。
思維聯想:
怎樣觀察和描述實驗現象?
實驗探究:
探究1:觀察和描述——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
探究指導:
觀察方法:運用味覺以外的感覺器官對蠟燭燃燒前、燃燒時和熄滅後進行詳細的、客觀的觀察、描述和記錄。
記錄方法:課本第九頁探究實驗報告。
探究觀察提示:
1、點燃前:觀察色、味、狀態,形狀,硬度,溶於水的性質,是否浮在水面,水裡或沉入水底。
2、點燃時:發生了哪些變化?火焰的層次怎樣,亮度怎能樣,溫度高低怎樣?怎樣證明它的生成物是什麼?
3、熄滅時:有何現象?迅速用火柴點剛熄滅的白煙,蠟燭能否重新燃燒?
探究參考:
1、點燃前:蠟燭為圓柱形,白色固體,半透明,有輕微的氣味,質地柔軟。用小刀可切割,指甲可劃出痕跡,中心由細線擰成的燭芯,把切下的小塊蠟燭放入水中,不溶於水且浮在水面上,說明密度比水小。
2、點燃時:蠟燭能被點燃,燃燒時較安靜,並能持續燃燒,有火焰產生,火焰會隨氣流閃爍、搖晃,火焰上有黑煙向上衝,火焰分層次,上層火焰黃色且明亮,中層較暗,內層底部淡藍色,把火柴梗放入燭火中,外層火焰處最先碳化,說明外焰溫度最高。加熱物體時應用外焰。
3、熄滅時:有白煙從燭芯飄出,迅速用火柴點燃白煙,火會順白煙將蠟燭重新點燃。
實驗中注意的問題:
1、點燃蠟燭時要仔細觀察前、中、後的所有現象。
2、火柴梗放入火焰中時間為2S左右。
3、點燃蠟燭熄滅後的白煙時,最好選粗蠟燭且速度要快。
小結:略
作業:探究實驗報告。
科學教案 篇4
“我喜歡吃香蕉。它彎彎的,像大海里的小船,又像天上的星星,還像奶奶笑眯眯的眼睛。”、“我最喜歡吃石榴。一粒一粒的,真好看。我真想用繩子把它串成項鍊,掛在媽媽脖子上,一定很漂亮。”、“我喜歡吃蘋果,又香又甜,紅紅的就像過‘六一’時,小朋友抹的紅臉蛋一樣。”天氣漸漸地暖和了,現在每天回家後孩子們都愛吃一個水果。上了幼兒園,還爭先恐後地告訴我他們的喜愛。
小朋友對水果的喜愛,促使我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水果”的活動。在活動中,我幫助幼兒進一步認識水果,瞭解水果的作用,激發了幼兒在已有經驗和能力的基礎上想透過各種方式表達對水果喜愛之情的願望。
本次活動透過為幼兒創設寬鬆的可選擇的環境,以師生共同遊戲的形式貫穿始終,讓幼兒在自由、自主的遊戲情境中主動參與、積極表現、樂於交流。由幼兒自己動手設計、構思、創造、製作等一系列的活動後,充分調動了他們活動的積極性,滿足每一個孩子表現與表達的慾望和需求。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進一步認識水果,瞭解水果的作用。
2、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3、培養幼兒合作意識和能力,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描述探究的過程,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
教學重點:
幼兒在一個寬鬆、可選擇的環境下,能主動參與,樂於表現。能夠運用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活動。在具體的製作過程中,幼兒能充分發揮想象,體驗發現的樂趣。
教學難點:
當幼兒已操作完成後,能大膽、清楚地描述活動過程,並對於別人的作品提出問題,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經驗。
活動準備:
1、蘋果、香蕉、梨子、草莓、橘子、葡萄、菠蘿等水果若干,水果沙拉,水果的圖片及相關漢字。
2、榨汁機、碗、盤子、調羹。
3、錄音機、輕音樂磁帶一盒。
活動過程:
一、讓幼兒先參觀教室裡放置的各種水果,引出活動的內容。
1、出示實物水果,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說出水果的名稱。
師:“你們看,今天我帶來了什麼?”
2、讓幼兒選一種自己最喜歡的.水果並說出它的名稱。
引導幼兒認識一些不熟悉的水果,如:荔枝、龍眼、獼猴桃等。
3、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師:“那你們知道這些水果有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有什麼相同之處呢?”(顏色不同、形狀不同,但都有水分,都能生吃,都是果實。)
4、讓幼兒瞭解水果的作用。
師:“你最喜歡吃什麼水果?為什麼?”
梨子能使我們的喉嚨變滋潤;橘子能補充維生素C;蘋果可以補充水分;荔枝能解渴;葡萄能製成酒,品味很好;香蕉可以做成香蕉幹(片)、香蕉粉等,有著降血壓的作用。
水果含有豐富的營養,多吃水果可以使我們的身體更加健康。
二、教師給幼兒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幼兒在以“水果”為中心情況下,進行各式各樣地活動,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和探究慾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1、向幼兒介紹周圍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動手試試。
師:“在你們的周圍有著很多水果,你們想象一下,如何將水果做成一個美味的食品。”
2、教師宣佈本次活動規則,幼兒可以自由結伴分組活動,教師在活動中進行幫助指導。
幼兒可以做水果沙拉、可以將水果榨成汁、也可以在水果上進行一些裝飾。
3、幼兒開始進行具體操作,培養幼兒間合作意識和能力。
三、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描述探究的過程,促進幼兒語言的發展,介紹自己是如何做的。
1、“你做的是什麼?你是怎麼做的?”
2、“你做的水果拼盤看上去怎麼樣?為什麼很漂亮?”(色彩和圖案很美)
3、師生共同小結:各種水果放在一起,加上色拉拌勻,就能做出水果色拉;用各種水果在盤中拼出美麗的圖案和色彩,就會讓你覺得捨不得吃;把水果放進榨汁機裡,開動開關,就會榨出新鮮又好吃的果汁。
四、師生共享。
1、鼓勵並表揚有創意的水果拼盤。
2、互相品嚐,體驗成功的快樂。
《各種各樣的水果》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有興趣地觀察比較數種常見車輛,發現它們明顯的不同。
2.瞭解特殊車輛各有不同的本領,體會它們都能為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活動準備:
1、幼兒對消防車、灑水車、救護車等特殊車輛有初步的認識。
2、製作多媒體課件。
3、收集各種特殊車輛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辨聽車的聲音,引出特殊車輛
1、聽聽是什麼聲音?(喇叭聲)
今天開來了許多不同的汽車,你們想認識嗎?
2、那我們就做一個聽聲音猜汽車的遊戲。猜對了,汽車會開來的;猜錯了就沒有汽車,想玩嗎?聽仔細了……
3、聽聲音猜汽車。幼兒猜對了,出示車輛。
消防車:
1、它有什麼特殊本領?
2、消防車在滅火的時候,水是從哪裡來的?(消防車上面有一根管子,把馬路上的消防栓門開啟以後,水就會流動起來,就可以滅火了。)
3、為什麼消防車上有梯子,它有什麼用處?(因為樓房太高,人爬上去很危險,用很長的梯子就可以滅火了)
4、為什麼消防車的身上塗上紅色?(因為紅色是很鮮豔的,人家很遠就能看見消防車身上的顏色,別的車子就知道是消防車開過來了,趕快讓開,讓它開過去救火)
救護車:
1、救護車有什麼本領?
2、為什麼救護車上的燈會閃,還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因為救護車裡的病人病得很嚴重,所有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讓人家讓開,這樣救護車開得快讓病人早點去醫院看好病)
3、你們知道救護車裡面有什麼嗎?它們有什麼用?(因為救護車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車上要放一個床,讓生病的人可以躺下來)
灑水車:
1、為什麼馬路上需要灑水車?什麼時候你們會看到灑水車?(因為天熱的時候,馬路上的溫度很高,灑水可以讓馬路降溫,保護馬路)
2、為什麼灑水車可以灑水?水藏在哪裡?怎樣撒水?(因為灑水車有兩根像排氣管一樣的小孔,這裡面可以灑水,灑水車的水就藏在車上的桶裡)
3、灑水車為什麼會有音樂?(如果灑水車沒有音樂,人家就不知道了,水噴出來就會灑到人的身上,衣服都溼了,有音樂,別人就不會灑到水了)
三、特殊車輛大換班
1、著火了——迅速趕到的是灑水車。
討論:灑水車也有水,為什麼不能救火?
2、受傷了——迅速趕到的是消防車
討論:消防車為什麼不能救人?
3、天氣太熱,地面溫度升高,誰能來降溫?
四、尋找會唱歌的朋友
1、出示三種車, :我們都是特殊的車輛,都有自己特殊的本領,都會“唱歌”,可是我們還想多交一些朋友,你們還知道哪些會唱歌的車?你們還見過哪些特殊的車呢?
2、幼兒介紹,演示。
科學教案 篇6
電磁鐵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根據所給的材料製作一個電磁鐵;
2、能夠在探究過程中比較永久磁鐵和電磁鐵的異同;
3、能夠對電磁鐵的兩極變化進行探究;
科學知識:
1、知道什麼是電磁鐵;
2、知道電磁鐵的兩極變化;
3、瞭解電磁鐵的應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能主動對電磁鐵現象進行研究,體會探究的樂趣;
2、意識到電磁鐵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3、樂於合作交流,善於發現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本課重點是認識電磁鐵的性質,研究電磁鐵磁力大小與什麼有關係;知道電磁鐵也有兩極,並且是可變的。在學生假設猜想的基礎上,加以指導,提高學生探究的能力和水平,再由學生設計實驗加以研究,彙報交流,總結出規律來。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導線、釘子、電池盒、大頭針、回形針、指南針、資料圖片
學生準備:電池
教學時間: 1 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認識電磁鐵:
展示長鐵釘:它能變成一個像磁鐵一樣能吸引鐵的工具麼?你有什麼樣的辦法?
除此以外你還有什麼別的辦法?
師:老師能讓它變成一根磁鐵,你們相信麼?
演示製作電磁鐵, 並用電磁鐵吸引大頭針。
師:你還想用哪些磁鐵具有的特徵來驗證它?
師:你覺得它是一個普通的磁鐵麼?該起個什麼樣科學的名字呢? 板書:電磁鐵
二、製作電磁鐵
師:想製作一個像老師一樣的電磁鐵麼? 你認為需要哪些材料? 在製作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學生領取材料,進行製作活動。
三、初步分析電磁鐵的磁力
1 、比一比,你們的電磁鐵,誰吸引鐵的本領比較強呢?
2 、估計一下,你們的電磁鐵要增強磁力,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3 、總結並且板書學生意見 :導線圈數、 電池多少、鐵釘規格等
四、探究電磁鐵的磁力大小。
師:你能根據自己的推測設計一個實驗來試試看嗎? 在實驗過程中要注意些什麼?
總結整理: 1 、只能改變一個單一因素。
2 、如何改變這個因素。
3 、怎樣記錄。
探究活動、教師巡視指導。
學生總結匯報;
師:你透過實驗,發現你猜測的因素和電磁鐵磁力大小有關麼?
你們是怎樣操作的?比較了哪些資料?
教師將學生的研究成果板書在黑板上。
五、瞭解電磁鐵兩極的變化:
師:我們透過剛才的比較,知道了電磁鐵的一些特點。現在我們來比一比,磁鐵和電磁鐵有哪些相同?
學生比較。
師:用磁針測一測你的電磁鐵的兩極。再和其他小組的電磁鐵比一比,你發現了什麼?
師:你能解釋一下你發現的現象的原因麼?怎樣才能使你們的兩個電磁鐵磁極相同麼? 請比較一下兩組組裝的電磁鐵有什麼不同?
小組活動,要求:改進組裝的電磁鐵,使同組兩個電磁鐵磁極一樣。(相同的小組則改變成不同)
總結活動過程,板書學生改裝的經驗方法。
師:電磁鐵的兩極是可以改變的,可以透過……
六、全文總結:
師:透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瞭解了一種新的磁鐵,我們來看看它有什麼用處!
指導學生看書第 44 頁,簡單介紹電磁鐵的各種應用。
師:希望同學們把學到的知識廣泛地應用到生活中去,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