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科學教案> 【精華】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科學教案

【精華】科學教案模板彙編六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常見的昆蟲——螞蟻的外形特徵以及吃食情況等生活習性,為以後建立“昆蟲”概念打下基礎 。

  2、透過觀察螞蟻的合作活動,萌發幼兒團結互助的意識。

  3、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螞蟻教學掛圖(或自制幻燈片);

  2.螞蟻若干(把捉到的螞蟻放在瓶內待用);

  3.放大鏡;

  [活動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常見的昆蟲——螞蟻的外形特徵以及吃食情況等生活習性,為以後建立“昆蟲”概念打下基礎 。

  2、透過觀察螞蟻的合作活動,萌發幼兒團結互助的意識。

  3、瞭解螞蟻的外形特徵、生活習性。

  [活動準備]

  1.螞蟻教學掛圖(或自制幻燈片);

  2.螞蟻若干(把捉到的螞蟻放在瓶內待用);

  3.放大鏡;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引出課題,從而引發幼兒興趣

  遠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驢運米,

  不怕山高道路陡,

  只怕跌進熱鍋裡。

  教師引導幼兒猜出動物的名稱(螞蟻),從而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引出課題。

  二、出示幼兒觀察螞蟻的課件,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觀察到的螞蟻的外形特徵和活動情況。

  教師提問:

  (1)你從哪兒找到了小螞蟻?

  (2)螞蟻長得什麼樣?

  (3)小螞蟻是自己單獨出來活動還是一起出來?為什麼?

  透過觀看課件,讓幼兒大膽發言,回憶觀察到的情況,教師及時進行鼓勵和指導。

  三學習新課

  1.指導幼兒觀察螞蟻身體外形的特徵。

  (1)講述:我們來觀察一下螞蟻的身體是什麼樣的。在觀察時,我們可以先從整體上觀察一下它的大小、顏色,然後看看螞蟻的身體可以分成幾部分,再從前往後按順序一部分一部分仔細觀察,螞蟻身體的各部分是什麼樣的,可以使用放大鏡。比一比,看哪個小組的同學觀察得最細緻,最準確。

  (2)幼兒分組觀察,教師巡視指導。

  (3)彙報討論觀察的結果:

  ①從整體上看,螞蟻的大小怎樣,都有什麼顏色?(有大有小,黑色的,褐色的)

  ②螞蟻身體可以分為幾個部分?(經過討論後引導學生把螞蟻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

  ③螞蟻的頭部是什麼樣的?頭部長有什麼?是什麼樣子?

  ④螞蟻的胸部是什麼樣的?胸部長有什麼?是什麼樣子?

  ⑤螞蟻的腹部是什麼樣的?

  四、出示課件,教師總結,讓幼兒鞏固認識螞蟻的外形特徵和生活習性。

  五、欣賞並表演歌曲《螞蟻》。

  六、教師提問:我們應該像小螞蟻學習什麼?讓小朋友知道團結起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七、遊戲:“螞蟻搬豆”,鞏固認識。

  教師扮螞蟻媽媽,幼兒扮小螞蟻,四散地站在場地一端。

  遊戲開始,教師說:“孩子們,咱們快去搬豆準備過冬吧!”“小螞蟻”自由地(可不按順序)鑽過皮筋,爬過紙箱和墊子,跑到場地另一端,拾一顆小豆跑回家中,將小豆放進小籃。如此反覆進行,直到把豆全搬完。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對人的一生劃分為幾個時期進行探究,並且有依據地自行劃分人的一生;

  2、能夠用不同的方法預測自己長大後的身高;

  3、能夠探究嬰幼兒和老年人的生活,寫出調查報告。

  知識與技能

  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劃分為幾個時期;2、知道怎樣劃分人的一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願意與他人合作交流;2、意識到尊老愛幼是一種美德。

  教學準備教師準備:獅身人面像圖片;人一生中各個時期的圖片;有提示語的記錄單。

  學生準備:課前問一問自己爸爸媽媽的身高;收集嬰幼兒和老年人生活的資料。

  教 學 預 設教學生成

  (一)匯入新課

  1.談話:同學們,你能說說蠶寶寶的一生是怎樣的嗎?前兩節課我們一起從出生看到了將要經歷的青春期,這節課我們再看遠一點,看看人的一生又是怎樣的。(板書:人生之旅)

  2.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斯芬克斯是常見於埃及和希臘的藝術作品和神話的獅身人面怪物,據說,它用繆斯所傳授的謎語難人,誰猜不中就要被吃掉。“哪一種動物開始用四條腿走路,後來用兩條腿走路,最後用三條腿走路?”奧狄浦斯終於猜中這個謎語,這是人,因為人在嬰兒時期匍匐爬行,長大時兩腳步行,年邁時拄杖行走。

  (二)學習新課

  1.劃分人的一生

  匯入:同學們,這裡老師帶來了一個人不同時期的照片,我們來欣賞一下,請看大螢幕,認識這些照片中的人嗎?

  提問:(1)看看這幾張照片,誰給它們排個順序?

  (2)這些照片組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一生。你能給這些照片取個名字嗎?人的每個階段又有哪些特點呢?(觀看相關的錄影同時教師板書)

  嬰兒:爬行、說話不清楚、很需要大人照顧……

  幼兒:需要大人照顧、需要學習很多東西……

  少年:需要大人照顧、有一定的自覺性、能照顧自己……

  青年:能做自己的事、獨立自主……

  中年:獨立自主、不需要大人照顧……

  老年:行動不便、蒼老、需要人照顧……)

  (3)小結:人的一生可以大致分成六個階段:嬰兒、幼兒、少年、青年、中年、老年。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歷的。

  2.預測未來的身高

  匯入:大部分學生都是13歲,想知道未來你能長多高嗎?

  (1)講解每種演算法的要點:明確預測方法,查表方法;進行預測活動,任選一種進行預測;預測並非絕對,身高受到後天生活的影響,如:環境、鍛鍊、營養等,鼓勵預測不理想的孩子不氣餒。先天不足,後天彌補。

  (2)統計班級最矮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來,以及最高的男生、女生的身高和未來身高。

  3、周圍的嬰兒和老人

  匯入:同學們,你們的周圍有嬰兒嗎?他們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他們的?

  你周圍有老年人嗎?在你眼裡,他們是什麼樣的?我們要注意尊老愛幼,做一個有愛心、有責任心的人。

  (三)拓展

  匯入:同學們,下面請你們拿出你們從出生到現在的照片,還有你們家人的照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1.來隨意談談你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你們的。你的父母是怎樣照顧你的爺爺、奶奶的。

  2.請你們想象一下,60年後自己的生活會是怎樣?

  3.同學們,我們的家人為我們付出了很多,我們該如何來報答他們呢?

  4.每一年同一時期和父母合個影,留給未來一份美好的回憶。

  體會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學會正確對待身邊的老年。

  (四)小結

  結束語:同學們,透過今天這一課,談談你的收穫與感想吧。最後老師送給你們一句話,關愛他人,就是關愛你自己。

  教學評價及反思

  執筆教師授課教師總課時數1

  備課時間2.17授課時間2.28本課時數1

  教學內容1-4踏上健康之路年級六學科科學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用做統計圖的方法統計全班同學的身高;

  ●能夠根據統計圖對全班同學的身高情況作出解釋;

  ●能夠對自己的生長髮育做出評價。

  知識與技能

  ●知道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

  ●知道自己的生長髮育情況;

  ●知道可以用做統計圖的方法瞭解事物的狀況。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意識到健康在人體生長髮育中的重要作用;

  ●珍愛生命。

  教學準備學生課前收集各種影響健康生活的資料,統計好全班同學的身高。

  教 學 預 設教學生成

  一、研究資料,製作身高統計圖

  (一)研究身高規律

  1.出示教材第11頁上的統計表和統計圖,講述:上面這一張是一組12歲兒童的身高統計表,下面是根據這組資料所做的統計圖。

  2.談話: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研究這些資料和相關的統計圖,看看大家有什麼發現?把你的發現在小組裡交流一下。

  4.彙報:誰願意把從這張統計圖上了解到的資訊告訴大家?

  5.小結:是呀,在同一年齡組中,中等身高佔多數,矮個和高個差不多一樣多,相對較少,分佈在兩頭。

  (二)製作班級身高統計圖表

  1.提問: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是怎樣的呢?你們想不想也來製作這樣一張統計圖?

  (1)課前,老師已經讓大家統計了我們班同學的身高情況,把統計表拿出來,誰來彙報一下統計結果?

  (2)學生彙報統計結果。

  2.(教師出示一張空白統計圖)談話:下面就請大家根據課前統計的結果,在這張空白統計圖上分別製作我們班的男、女生身高統計圖。

  3.學生製作統計圖,並展示自己製作的班級身高統計圖。

  4.談話: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張統計圖,看自己處於哪個位置上?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瞭解等級價表,進行自我評價

  1.談話:透過剛才的研究,我們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生長髮育在班級中的狀況了,下面,我們再來根據書上為我們提供的身高等級評價表,來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髮育。

  2.教師指導學生看錶。

  3.學生活動: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級表中所處的位置,同時評價一下自己的生長髮育情況。

  4.學生彙報、評價自己的生長髮育在班級中的狀況。

  5.教師小結: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國兒童和青少年的生長髮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較大提高。突出表現為生長幅度猛增,促進青春期發育和性發育年齡不斷提前。

  三、討論、交流,瞭解健康生活方式

  1.談話:那麼,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我們都應該怎樣做?

  2.學生交流討論。

  3.彙報討論結果。

  4.思考: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還有哪些需要改變的生活方式?

  5.小結:我們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培養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對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著極大的作用。

  【說明】雖然教材從個人衛生、營養及膳食衛生、學習衛生、體育鍛煉、睡眠情況、電腦使用和科學用腦幾方面介紹了“要想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的正確做法,但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根據本班實際情況,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討論活動。這樣才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四、應用拓展,養成良好的習慣

  1.談話:透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

  2.提問:你能根據今天學到的知識,為自己製作一張健康作息表嗎?

  3.佈置作業:課後繼續收集有關影響身體生長髮育的其他資料,與同學交流。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設計背景

  冬天到了,我們也隨著進入了《冬天的故事》這一主題活動。孩子們對人和動物怎樣過冬已有了初步的瞭解,但是對樹木是怎樣過冬的還知之甚少,因此我設計了《樹木過冬》這一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透過故事簡單瞭解落葉樹和常綠樹,及常見樹木的不同過冬方式。

  活動目標

  1、透過故事簡單瞭解落葉樹和常綠樹。

  2、瞭解常見樹木的不同過冬方式。

  3、懂得要愛護樹木。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難點: 瞭解常見樹木的不同過冬方式。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認識柳樹、楊樹、松樹等幾種常見的樹。

  物質準備:幻燈片、故事錄音、遊戲音樂

  活動過程

  一、引趣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了?

  師:誰知道我們是怎樣過冬的?

  師:那你們知道我們的大樹朋友是怎麼過冬的嗎?

  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樹木過冬》的故事,小朋友要仔細聽,故事裡都講了哪些樹,它們是怎麼過冬的?

  二、欣賞故事

  (一)邊出示幻燈片邊分段欣賞故事邊提問:

  1、欣賞第一段故事,提問:

  ⑴小白兔在去小松鼠家做客的路上看到了什麼樹?

  (2)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像柳樹、楊樹這樣到了秋冬季節就落葉的樹叫什麼樹?

  (4)小結:像柳樹、楊樹這樣到了秋冬季節就落葉的樹叫落葉樹。

  小白兔都著急了,他還要到小松鼠家去做客呢。我們看看它走到哪裡了。(繼續放幻燈片和錄音)

  2、欣賞第二段故事

  (1)小白兔又來到哪裡?

  (2)小白兔來到了松樹林中又看到了什麼樹?

  (3)松樹在過冬的時候落葉嗎?

  (4)像松樹這樣不落葉的樹叫什麼樹?

  (二)再完整欣賞一遍故事,使幼兒加深印象。

  師:這個故事主要講了什麼事情?

  師:這個故事的名字就叫《樹木過冬》。那為什麼到了秋冬季節落葉樹就要落葉,而常綠樹卻不落葉呢?讓我們再仔細聽一遍故事。

  (再完整欣賞一遍故事。)

  提問:

  (1)像柳樹、楊樹這樣的落葉樹為什麼到了秋冬季節就要落葉?

  (2)為什麼像松樹這樣的常綠樹不用落葉就能過冬?

  (因為松樹的葉子像針一樣,外面包著一層像蠟一樣的東西,水分不容易散發掉,所以,松樹不用落葉就能過冬。

  (3)常綠樹是一直都不落葉嗎?它們是怎樣落葉的?

  三、小結

  師:聽了這個故事後,你知道了一件什麼事情?

  師:除了柳樹和楊樹外,你還知道什麼樹是落葉樹?

  師:我們小朋友還有好多不認識的樹,不知道它們是怎樣過冬的,我們回去問問爸爸媽媽,然後再來和老師和小朋友交流,好嗎?

  情感教育:

  師:冬天天氣又冷又幹燥,我們的大樹朋友的樹枝很容易折斷,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大樹朋友呢?

  幼:我們應該保護大樹,不折樹枝。

  四、遊戲:

  師交待遊戲規則:小朋友自己選擇扮落葉樹或常綠樹的樹葉寶寶,我們一起隨音樂翩翩起舞,音樂停止時落葉樹的樹葉寶寶飄落。扮常綠樹停止搖擺,但不落葉。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我以“冬天來了,我們是怎樣過冬的?”“你們知道我們的大樹朋友是怎樣過冬的嗎?”自然地匯入主題,然後邊出示幻燈片邊放錄音分段欣賞故事,並提出問題,讓幼兒帶著問題去聽故事,使幼兒初步瞭解了落葉樹和常綠樹,以及樹木不同的過冬方式。從整體上看基本完成了活動目標,但在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不足:

  1、我在活動中採用了邊出示幻燈片邊放錄音欣賞故事的方法,沒有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我想如果採用邊出示幻燈片教師便聲情並茂地講故事的方法,也許會更吸引孩子,活動的效果就會更好一些。

  2、在活動中提出的有些問題有些難,比如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小白兔是怎樣問柳樹公公的?柳樹公公又是怎樣說的?”因為故事中柳樹公公說的話很長,幼兒很難聽兩邊故事就能複述,因此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只有一名幼兒能較好地複述出了柳樹公公的話。這是我在備課的時候沒有充分地考慮幼兒的能力。

  3、在活動中幼兒回答問題的時候我沒有要求幼兒說完整話,這不利於幼兒的語言能力的發展和提高。

  4、在活動中沒有面向全體幼兒,只是對舉手的幼兒給予的較多的關注,忽略了沒有舉手的幼兒,使他們的注意力不能集中到活動中來。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我會多向其他的教師學習,透過各種方式學習更多更好的教學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

科學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物體可分為固體、液體、氣體三類,它們之間的區別在於,固體有固定的形狀,液體和氣體都沒有固定的形狀。

  過程與方法:用網狀圖展現對事物的認識;熟練運用各種感官對物質進行觀察對比,對觀察結果進行分析,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積極參與有關水的.已有認識的研討,發表有根據的見解;意識到水是地球上的重要資源;在識別水的活動中,學會小組合作。

  教學重點:

  認識水的性質及特點。

  教學難點:

  根據物質的相同點確立分類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給每組準備:7個黑色塑膠袋或其他不透明的袋子、4個透明塑膠袋(應是可封口的密封袋,用來裝四種液體)1塊石頭、1塊木頭、1片樹葉、水、白醋、牛奶、空氣;袋外貼上1到7號標籤。

  給每個學生準備:網狀圖記錄紙1張。

  給全班準備的材料:有關水的課件資料。

  教學過程:

  情境匯入

  1、觀看《水的故事》,問:剛才同學們看了《水的故事》,水是一種重要的物質。它對我們的用處可多了。關於水,我們知道些什麼呢?板書:水 看一看、聽一聽

  活動(一)

  我們知道的水

  1、小組內先交流有關水的知識。

  2、填寫網狀圖指導:我們要把你所知道的有關水的知識填寫在這張網狀圖上。填寫時要注意對水的知識進行分類。比如:水的用途有哪些,先畫一個氣泡,填寫用途,再在用途下面畫個氣泡,填寫洗衣。

  3、班級交流有關水的知識。交流時,要發表有根據的見解。如果要對其他同學的意見進行評判,也要用事實進行說明。(板書:將學生回答的內容填寫在網狀圖的一邊,然後師生共同從四個方面進行概括處理。)

  1、小組討論

  2、聽懂,填寫網狀圖

  3、交流水的知識

  4、觀看,開闊視野

  活動(二)

  水在哪個袋中

  1、水與我們息息相關,我們每天都需要水,都見到水,對水熟悉嗎?

  出示袋:這裡有幾個袋子,裡面分別裝著石頭、木塊、樹葉、水、白醋、牛奶、空氣等。在不開啟袋子的情況下,我們能不能將袋中的水和其他物體也一一分辨出來呢?

  出示問題:

  邊分辨邊小組交流:

  1、比較容易辨別的物體有哪些?用什麼方法分辨出來的?辨別的依據是什麼?

  2、比較難以辨別的物體有哪些?原因是什麼?

  2、小組實驗分辨。

  3、小組彙報實驗結果、分辨理由。教師板書:實驗方法:耳:聽一聽;手:摸一摸、搖一搖、捏一捏;眼:看一看;……

  鼓勵:我們的方法越多,觀察得越仔細,辨識的準確性就越高。

  哪幾種物質沒有辨別出來,為什麼不易辨別?

  4、對不易識別的這幾種物體,如果可以開啟袋子,但不能用眼睛看,可以用什麼方法來辨別呢?(聞)

  強調:為了安全,我們做實驗時,禁止把鼻子湊到容器口去聞氣味,更不允許品嚐實驗用品,那麼我們該怎麼聞呢?(“扇聞法”)

  5、學生分組活動聞一聞,彙報分辨結果。

  如果不聞,只看一看,能分辨出這三種物質嗎?

  6、小結:我們藉助鼻、手、眼等感官,透過仔細觀察,分辨出了這七種物質,同學們真了不起呀。

  1、明確任務

  2、小組實驗、交流

  3、彙報

  4、思考說方法

  5、小組實驗、彙報

  活動(三)

  給物質找同類

  1、那麼,你們能將它們分類嗎?為什麼要這樣分呢?你們有幾種分類的方法呢?

  2、小組分類,學生彙報交流。

  3、指出液體、固體、氣體這樣的分類方法是科學的分類方法,為什麼這樣分呢?

  4、生活拓展: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的液體、固體和氣體,看誰的知識最豐富,舉出例子來。

  1、明確任務

  2、小組分類、彙報

  3、談科學分類的看法

  4、學生舉例,同學互評

  小結拓展

  1、同學們,透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對水有了更深的認識。能說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嗎?

  2、水和油同樣是液體,它們有什麼不同呢?讓我們下節課來研究。

  3、同學們,讓我們在《節約用水》的小動畫中結束這節課吧。

科學教案 篇5

  (一)過程與方法:

  ●能夠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不同的能量。

  ●能夠區分不同的物品可以產生的能量。 科學知識:

  ●知道不可再生效能源和可再生效能源。

  ●知道不可再生效能源和可再生效能源的區別。

  (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能意識到能源的重要性。

  ●能保護不可再生效能源,開發新能源。

  (三)教學過程:

  一、匯入

  出示P47的圖片。

  師問:請指出圖片中的物品名稱。

  學生回答圖片中和物品名稱。

  問: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請學生回答。要求說得明白具體,並一一對應,不能隨便說。

  師小結:生活中,有許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們把能產生能量的物品稱為能源。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能源一課。

  二、新課

  1.瞭解能源的來源

  師問:在生活中,我們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裡來的?

  學生可以盡情地說,師要有規律地板書在黑板上。

  師問:同學們說了這麼的物品,你們找找看,它們之間有沒有相同的地方,並給它們分分類? 學生討論並彙報。

  師小結:我們生活或生產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來自煤炭、石油、太陽能、風能等這些能源。但它們有著很大的區別,像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它們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稱為不可再生效能源,像太陽能、風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稱為可再生能源。

  師問:對於不可再生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學生表達自己對不可再生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

  2.瞭解能源的重要性

  請學生閱讀P48的資料,並思考你有什麼啟發?

  學生閱讀資料。

  請學生說說對閱讀資料後的想法。

  師小結:人們在生活生產中都離不開能量,而其中礦物燃料所佔比重相當大,而這些能源都是要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能形成,這些能源只要用一點就會少一點,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臨到枯竭的危險。所以,我們在使用能源時要注意保護這些能源,並且多開發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製作可再生效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書中的一種再生能源的模型。

  各小組自行製作,教師巡視指導。

  各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並動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科學教案 篇6

  (一)、設計理念:

  在進行“點亮我的小燈泡”這一課的教學設計時,主要想體現這幾個基本理念:

  1、體現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學生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在指導學生探究小燈泡的連線裝置時,“為什麼有的會亮,有的不會亮”的問題是在學生“玩”了小電珠等材料後根據“玩”的結果自發提出來的。提出這一問題後,按照兩個研究方向展開下一步的探究,也是在學生小組交流、進行充分猜測設想後自然歸納出來的。教師只是學生研究問題的嚮導、引領者,在學生獲取知識方面起到點撥的作用。

  2、體現科學學習以探究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在“試一試:小燈泡能否亮起來”這一環節中,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進行“玩弄”,這種“玩弄”其實是一種探究,一種經歷,一種體驗。讓學生在強烈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探究,讓學生像研究者一樣親身去經歷研究過程,讓學生在“點亮”與“點不亮”中體驗“成功”與“失敗”,進而逐步養成科學的探究素養。

  3、體現教學設計的動機情感原則。

  學習動機是影響學生學習探究的重要因素之一,學習興趣與學習需要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在教學設計時要注意到學生的情感需要。如:在開始部分,從“介紹材料”到提問“看到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麼?”,再到“試一試:小燈泡能否亮起來?”。充分抓住了小學生好奇心強,急於動手的心理,迎合了他們的情感需要,因此引入相當順利。避免了這類課引入時很容易出現的“學生不顧教師反應,卻急於動手玩弄材料”的現象。在教學觀察小燈泡內部秘密時,抓住學生很想搞清“看不清的部分”(也就是小燈泡的關鍵結構:兩根金屬柱下端到底連線到哪裡?)適時提供材料,使學生帶著強烈探究欲進行觀察,而這種觀察的投入程度就是建立在學生興趣情感之上。在課的結束部分,點亮小燈泡的環節安排,其實是想再次滿足學生的情感需求,讓其體驗成功的快樂。總之,教師對學生在探究活動中的情感變化,應及時引導、鼓勵和啟發,從而創立一個更有利於滿足學生探究情感需求的環境。

  (二)、學習目標:

  1、經歷用一根電線、一個電池,使一個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

  2、學會對發光小燈泡的連線裝置進行觀察和用筆畫出電流在燈泡內的流動路線。

  3、學會畫一個發光燈泡的連線裝置圖。

  4、經歷多種簡單電路的連線過程。

  5、學會檢查電路裝置,避免短路現象的發生。

  (三)、學習重點:

  觀察小燈泡的連線裝置,懂得小燈泡點亮的道理,養成科學的探究素養。

  (四)、學習難點:

  畫出電的流動路線。

  (五)、學習準備:

  學生材料:放大鏡、電線、電池、小燈泡、剪刀、紅藍黑水彩筆各1份、小燈泡電池實物圖和白紙各6份。

  教師材料:課件(電流在電路中的流動路線圖)

  (六)、學習過程:

  1、引入:

  師:同學們,課前我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誰能來介紹一下?(指名回答)看到這些材料,你最想做的是什麼?

  師揭題:這節課的任務就是點亮小燈泡(師板書課題“點亮我的小燈泡”)。

  2、試一試:小燈泡能否亮起來。

  (1)、師:好,現在給大家幾分鐘時間來玩一玩,要求是:①用一根電線將電池、小燈泡組裝起來,②無論會亮、還是不亮都用實物圖畫出來。注意:會亮的打“√”,不亮的打“×”。

  (2)、師巡視,選取典型圖例請學生按“亮”與“不亮”兩類分別張貼到黑板上,師標號。

  (3)、全班討論張貼的圖例,發表個人意見。(師不作具體評議,只適當鼓勵)

  (4)、師板書:為什麼 亮 不亮

  3、想一想:為什麼有的會亮,有的不會亮?

  (1)、小組交流後,推薦代表猜測性發言。

  (2)、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歸納出兩個研究要點。

  師板書:A、材料結構 B、連線方法

  (3)、按照以上兩個要點展開研究

  A、 材料結構:

  ①(板書:電線)觀察電線,你有什麼發現?(內部是金屬,兩端去除了包皮),想一想電線與實驗結果有什麼關係?

  ②(板書:電池)觀察電池,你有什麼發現?想一想電池與實驗結果有什麼關係?

  ③(板書:小燈泡)用放大鏡觀察小燈泡,它由哪幾部分組成?(師張貼小燈泡實物圖,與學生共同給各部分取名,並板書)

  ④ 以上這些部分可以直接看到,哪個部分我們卻沒法看清?(兩根金屬架的下部)你想不想看?你認為有沒有必要了解這一部分?為什麼?

  ⑤ 師提供剖開的小燈泡(每組1個),讓學生藉助放大鏡觀察後在自己實物圖上畫出兩根金屬架下端的走向。(指名一生板畫)

  ⑥ 畫一畫,電流在小燈泡裡是怎樣流動的?(指名一生板畫)

  ⑦ 想一想,小燈泡與實驗結果有什麼關係?

  B、 連線方法:

  ①師補貼電池,組成放大的典型電路。小組討論流動路線,然後指名一生用粉筆畫出電的流動路線。(師課件演示)

  ②選幾個代表性圖例,指名多生同時上臺,用黑筆畫出板示圖例中的電的流動路線。全班評議糾正,調整張貼位置。

  ③比較,你有什麼發現?(哪些圖例中電是流過燈絲的?哪些沒流過?)(板書:正確——亮不正確——不亮)

  ④從不正確的電路中挑選典型圖例認識短路與斷路兩種現象。並說明短路的危害。(師板書:短路斷路)

  斷路:將放大圖中的電線切斷,小燈泡會怎樣?從而引出斷路。

  短路:選一典型錯圖,觀察電線的連線特點,從而引出短路,指出注意點。

  ⑤改一改,錯在哪裡?(a、b同時進行)

  a、指名將張貼的不正確的電路用紅筆糾正錯誤。

  b、其他學生在自己的圖紙上畫一畫電的流動路線,不正確的改正。(師巡視指導)

  (4)、小結:透過剛才的研究,誰來解釋一下小燈泡為什麼有的會亮,有的不會亮?

  4、說一說,你的最大收穫。

  透過今天這節課,你認為最大收穫是什麼?

  5、結束:請同學們再次點亮自己的小燈泡。下課。

  (七)、板書設計:

  2、連線方法

  正確——亮

  不正確——不亮

  短路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