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教案:紙寶寶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科學教案:紙寶寶,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科學教案:紙寶寶1
設計意圖:
在小班開展科學活動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是由於小班幼兒年齡較小,耐性較差,目的性較不明確,知識經驗較平乏,較難使活動開展得生動又具有科學性。於是,我將如何讓一個看似簡單的內容打造成有趣的適合小班年齡的科學活動為嘗試的重點,使幼兒能在遊戲中自然的探索、學習並讓幼兒在"玩中學"從而掌握初淺的科學知識。
“科學並不遙遠,科學就在身邊”這是《綱要》中對於科學生活化的最精闢的闡述。於是,我選擇"紙"這個利用身邊經常看到的事物作為科學活動的內容。透過多種不同形式的遊戲貫穿整個活動,讓幼兒去感受"紙"的不同特性;透過最簡單的.實驗去體驗科學最初的實踐性,從而達到愚教於樂的最終目的。
活動目的:
1.激發幼兒參與科學活動的興趣,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2.透過看、摸、猜、撕等多種形式,讓幼兒在遊戲中認識常見的三種紙(瓦楞紙、手工紙、面巾紙),並瞭解它們簡單的特性及功用。
3.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並豐富幼兒簡單的詞彙。
活動準備:
1.創設一個神奇的"紙世界"(紙箱、紙製品、紙玩具等)
2.三個紙寶寶(三種不同的紙質);每組準備三種不同紙質的紙若干(人手一份);人手一份不同紙質的掛牌。
3.音樂《玩具進行曲》
4.實驗記錄紙一份。
活動過程:
一、進入新環境,引起活動的興趣。(音樂背景)
老師帶你們去一個神奇的世界,看看裡面的東西,"猜猜是用什麼做的?"
二、介紹新朋友,記住新名字。
1.出示三種不同紙質的:"紙寶寶"介紹他們的名字並與小朋友問好。
2.遊戲:看誰拿得對又快。
我們一起來玩遊戲。老師說到哪個紙寶寶的名字就把哪個紙寶寶拿出來。看誰又快又好。
三、瞭解新朋友,感受紙質的不同。
(一)透過摸紙,瞭解三種紙質"感受"的不同。
1.邊看邊摸,說說自己的感受。
2.不看只摸玩遊戲:百寶袋--《猜猜是誰》(摸紙並說出名稱及感受)
(二)透過撕紙,瞭解三種紙質"牢度"的不同。
1.故事引入:三個紙寶寶在吵架,都說自己的本領大,瓦楞紙說:"要不咱們來比一比?""比什麼?"手工紙說。"比比誰比較不容易破。"瓦楞紙說。"好"兩個朋友一起說。"怎麼比呢?"請小朋友來幫忙。(科學家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表示叫"牢度")
2.幼兒討論"什麼辦法能知道誰的最不容易破。"(剪、撕等)
3.請幼兒用撕進行實驗,體會不同紙質的牢度。
4.幼兒講述實驗結果,教師根據大部分幼兒的結果進行記錄。(記錄在實驗記錄紙上)
5.教師現場簡單驗證實驗結果。
(三)透過討論,瞭解三種紙質"功用"的不同。
"面巾紙和手工紙都很不服氣,都說雖然我們覺容易破,但是我們也有你比不上的本領。小朋友知道嗎?"(手工紙可以用來幹什麼?面巾紙呢?那瓦楞紙呢?)所以,雖然牢度不同但是都有自己的用處。
四、變成紙寶寶,一起做遊戲。
1.幼兒自由選擇,每人佩戴不同紙質的掛牌,變成紙寶寶做遊戲。
2.遊戲:聽口令做動作。(配樂行進《玩具進行曲》)
跟隨音樂,教師唱不同的詞,紙寶寶做不同的動作。
"瓦楞紙,瓦楞紙請你快快來,一個一個排好隊伍向前進。"等
五、延伸活動--《會變魔術的紙寶寶》
你們帶上紙寶寶到教室,動手為他們變形,變成"新模樣"。
小班科學教案:紙寶寶2
活動目標: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
2、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報紙、超市的廣告紙;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這是——出示紙袋。可以放什麼?我在紙袋裡放了,寶寶喜歡
的紙,猜猜看是什麼紙?
2.看看講講。
(1)餐巾紙(生活)---邊出示邊說這是---餐巾紙。
提問:餐巾紙幫寶寶擦什麼?你是怎麼擦的?
兒歌:餐巾劍?
(擦過的餐巾紙放哪裡?)
(2)我的紙袋裡還有——出示手工紙(顏色)
提問:這是什麼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手工紙可以幹什麼?(可以
剪、可以撕)
遊戲:手工紙變變變,變架飛機飛飛飛……
(3)超市的廣告紙(認說日常用品)---
提問:小朋友在廣告紙上看到了什麼?
討論:你想到超市買什麼東西?
(4)我們再看看,紙袋裡還有——報紙(新聞)
提問:報紙是誰看的?報紙上有什麼?
小結: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3.玩報紙
(1)超級捏捏捏!(團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小?誰的球大?
(2)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4.送紙球寶寶回家。
小班科學教案:紙寶寶3
活動目標: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瞭解不同的用途。
2、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各色)、報紙、超市廣告紙;垃圾筒、紙箱。
活動過程:
1、出示紙袋,引出課題。
“這是什麼?”“它有什麼用呢?”
“我在紙袋裡放了許多小朋友喜歡的紙,我們來看看有哪些?”
2、出示餐巾紙。
“這是什麼紙?”
“餐巾紙有什麼用呢?”
“你們會用餐巾紙擦鼻涕嗎?”我們來擦擦鼻涕吧。
幼兒人手一張餐巾紙,學擦鼻涕。
(念兒歌:餐巾紙四方方,天天帶在我身上,又擦鼻涕又擦汗,真是我的好夥伴。)
“餐巾紙用完後送到哪裡去?”
3、認識手工紙。
“你們真能幹,老師獎勵你們一個小禮物。”發給每位幼兒小禮物。
“你拿到了什麼禮物?”“仔細看看你們的小禮物是用什麼紙做的?”
“它叫手工紙,可以用來摺紙、撕紙、剪紙,還可以在上面畫畫呢。看老師帶來了許多手工紙,有些什麼顏色?”
“我們就用這些漂亮的手工紙撕個綵帶跳個舞吧!”
教師與幼兒一起撕紙,舞蹈。(音樂)
“你們跳得真好看,我們把綵帶送回家吧,看清楚它們住在哪個顏色的籃子裡。”
4、出示超市廣告紙。
“我的紙袋還有好多紙呢,誰來摸一摸?”
“你來把它們發給好朋友,好嗎?”
幼兒人手一張廣告紙,“小朋友看到了什麼?”
“這些東西你在哪裡看見過?”
“這張紙可真神奇,超市裡賣的東西都在上面呢,它也有個好聽的名字—商品廣告紙,它能告訴我們這些東西賣多少錢呢!”
“你想到超市買什麼東西?”
“我們把這張商品廣告紙疊好了放在袋子裡,回家給媽媽看,讓媽媽去超市買這些東西吧。”
5、認識報紙。
“我們再來看看,紙袋裡還有什麼紙?”
“你們知道它的名字嗎?”
“它的名字叫報紙,你看到誰喜歡看報紙?”
“報紙上有什麼?”“報紙上的字和圖片告訴我們許多新聞故事,等我們長大認識了許多的字也看新聞看故事。”
6、玩報紙。
“現在我們來和這些舊報紙玩個遊戲。”
“我說變,看誰先把報紙變成球。”
幼兒將報紙團成球,比一比誰大誰小。
“紙球可以怎麼玩?”
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7、送紙球寶寶回家。
“紙球和小朋友玩累了,要回家了,我們來送它回家吧。”
“你們累不累?我們也回家歇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