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語文小學四年級課件

語文小學四年級課件

語文小學四年級課件

語文小學四年級課件1

  一、學習目標

  1、能聯絡上下文,理解“靜謐、精神大振、枉費心機、浩如煙海、飛渡重洋’’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3、學習讀文後能將自己的感受說給大家聽。

  二、教學重、難點

  在讀文中感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重要意義。

  三、教學時數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讀題設疑

  板書課題,讀題。

  一張普通的世界地圖會引出什麼發現呢?讓我們帶著這個疑問去閱讀課文。

  (二)自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聯絡上下文理解詞語。

  2、自學反饋。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師生共同幫助解決。

  3、指名分節朗讀。

  4、解釋從課題中提出的疑問:是誰在什麼情況下發現了什麼?

  5、找出課文的相關段落,再次朗讀。

  (三)觀察、讀文,相互印證

  1、分組觀察世界地圖或地球儀,找到南美洲巴西的陸地和非洲西海岸的幾內亞灣看看是否像魏格納說的那樣。再看看其他陸地與海岸線是否相似。

  2、熟讀第五自然段“嶄新的奇想”。說說這個奇想與我們剛才觀察所得是否相同。

  研讀證據,探究過程

  過渡:魏格納為了證明自己的發現是否正確,他做了大量艱苦的考證工作,從浩如煙海的資料中尋找證據。結果發現一份非常有說服力的資料。

  研讀第七自然段,對魏格納的`推理過程進行梳理。

  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歸納:

  中龍是一種爬行動物,它既見於巴西,又見於非洲。爬行動物是不可能飛渡重洋的,由此證明:當時中龍是生活在同一塊大陸上。

  (四)熟讀課文,交流感受

  1、學生再次默讀全文。

  2、魏格納的重大發現靠的是什麼?你從這件事中感受到什麼?

  讓學生圍繞這一問題說一說。

  (五)佈置作業

  1、《黃岡》第8課。

  2、同步閱讀。

語文小學四年級課件2

  一、教學目標:

  1、讀文章,發揮想象力,描述文中情景。

  2、理解“這裡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裡桂花。”一句話意思。

  3、體會作者表達濃濃思鄉之情。

  二、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1、#課件# 導語:童年是美好,那一幕幕童年往事會給人以永久回憶。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篇回憶童年生活文章。(板書課題)

  2、齊讀課題。

  3、教師:讀了課題,你有問題要問嗎?

  (學生自由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方式讀課文,想怎麼讀就怎麼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1)請學生選讀感興趣段落。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3)提出自己不懂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交流、討論。

  (三)細讀課文,探究解疑

  引導學生重點探究以下問題。

  1、“我”為什麼喜歡桂花?

  (1)從文中找出“我”喜歡桂花句子讀一讀,說說“我”為什麼喜歡桂花。

  (2)有感情地朗讀這些句子,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

  2、重點理解搖花時樂趣。

  (1)為什麼說搖花對“我”來說是件大事?(理解“總是”)

  (2)畫出“我”搖桂花句子。

  ①理解“這下,我可樂了,幫大人抱著桂花樹,使勁地搖”。

  ②想象“桂花紛紛落下來,我們滿頭滿身都是桂花。”情景。

  ③為什麼說桂花紛紛落下來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雨”?

  (3)指導感情朗讀。

  3、理解“於是,我也想起了在故鄉童年時代‘搖花樂’,還有那搖落陣陣桂花雨”。這句表達了作者怎樣思想感情。

  (四)課堂總結

  1、課文透過回憶小時候搖桂花時有趣情景,表達了作者對童年往事無比懷念以及對家鄉熱愛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五)拓展延伸

  回憶一下自己童年生活,有沒有不能忘懷人和事?如果有,說給大家聽聽。

語文小學四年級課件3

  一、教學目的: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理解字詞。

  2、初步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教學重點:

  理清條理,掌握內容。

  三、教學準備:

  課件。

  第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匯入課題: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秀麗的山川,我們作為中華兒女為此感到驕傲。今天,我們就要跟隨著作者到長城去飽覽這一偉大的奇蹟。

  (二)初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1、老師範讀課文,注意課文中的生字詞,老師朗讀的語氣語調和停頓。

  2、你聽朗讀時注意了些什麼?

  3、學習生字詞。

  (1)、出示課件1,讀準字音,指生讀,開火車讀,齊讀。

  (2)、組詞,一字組多詞,理解詞語:蜿蜒崇山峻嶺瞭望屯兵堡壘互相呼應凝結陡峭氣魄雄偉奇蹟

  4、齊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三)再讀課文,瞭解大意。

  1、默讀全文,思考:課文大概講的是什麼?

  2、細讀每個自然段,思考:每個自然段各講什麼?

  (1)、寫遠看長城的全貌,長城雄偉壯觀。

  (2)、寫近看長城,長城高大堅固。

  (3)、寫作者由長城聯想到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

  (4)、寫長城在世界歷的偉大地位。

  (四)佈置作業。

  1、組詞。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圖文對照,逐段學習。

  1、觀察遠景圖。(見課件)

  (1)、長城的遠景是什麼樣子?

  (2)、課文是怎樣具體寫長城的長?

  (3)、課文寫“長”,突出了長城的什麼特點?

  2、看近圖,學第二節。

  (1)讀後思考:課文的哪句話表現了作者的觀察點?

  (2)這一節有幾句話?介紹了長城哪些建築?

  (3)圖文對照,指出它們各在什麼地方。

  (4)小結。

  3、綜觀兩圖,學第三節。

  (1)人們為什麼會想起古代修築長城的勞動人民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築長城的艱難?

  (3)為什麼說長城是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結成的?

  (4)想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怎樣發揮自己的指揮來完成這個艱鉅浩大的工程。

  4、讀第四段。

  (1)長城為什麼在世界歷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2)這一段表達了作者對長城怎樣的思想感情?

  (二)總結全文。

  1、學生畫出課文中最能表現中心思想的一句話。

  2、總結談話。

  (三)佈置作業。

語文小學四年級課件4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生活中只有將心比心,才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與理解。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懂得在生活中與人相處應將心比心。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當你坐在擁擠的公交車上時,這時突然上來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當你在路上行走時,身旁的一位小朋友突然摔倒了。面對這樣的情形,你會怎麼做?今天,我們將學習《將心比心》這篇課文,學完課文以後,也許你就會毫不猶豫地告訴老師答案了。

  預習探究合作交流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讓生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同桌互相幫助解決。

  2、同桌之間相互進行朗讀檢查,糾正讀錯或讀不好的句子。

  3、全班交流,課文主要講了哪兩件將心比心的事?

  4、齊讀課文。

  (三)細讀課文,探究明理。

  1、四人小組合作讀課文後,合作自學課文第一自然段,想想從這一段中你瞭解到了什麼?

  2、自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想想這一段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用橫線標示出來。

  3、齊讀第三自然段,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對這一段的理解。

  4、用波紋線勾出文中阿姨和母親說的話,仔細讀一讀,你體會到了什麼?

  5、學完課文,你對課文中的阿姨和母親想說些什麼嗎?

  6、全班交流:生活中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事?你是怎麼做的?

  7、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鞏固延伸

  1、以“將心比心”為題,寫一寫生活中遇到的類似的事情。

  2、創設情境,補充對話。

  ①在擁擠的公交車上,一位小朋友給抱著孩子的阿姨讓座。

  ②在人來人往的超市裡幫素不相識的老奶奶找她所需要買的東西。

  ③大街上,幫助一位殘疾的叔叔撿他掉在地上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