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五下美術課件

五下美術課件

五下美術課件

  美術:泛指創作佔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

  五下美術課件

  課題:第一課形的魅力

  課時:1課時

  課堂型別: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解形狀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狀的概念和形式,並學會應用各種形狀來組成藝術畫面。

  2、透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運用構成原理創造各種畫面。並從中體會到樂趣。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形狀的概念和形式。

  2、學會運用各種造型組成畫面。

  教具學具:彩紙、掛曆紙、剪刀、膠水

  教學過程

  一、匯入階段

  1、欣賞各種平面形狀

  師問:看了這些形狀,你們能給它們歸類嗎?為什麼?

  2、匯入課題:《形的魅力》

  二、發展階段

  1、《形的魅力》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形狀。

  師問:請找一找它們有什麼規律(學生討論)

  師小結:形是構成美術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點、線、形狀、色彩等)

  2、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橢圓形、多邊形等)自由形(隨手畫的形狀)

  3、形的特點(外形和骨式的變化):

  有規則:幾何形、幾何直線形、幾何曲線形、

  無規則:不規則形、自由直線形、自由曲線形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形狀組成畫面(小組討論)。

  師小結:首先要創造出各種形狀(剪出形狀)

  2、製作步驟(教師示範)

  四、學生作業:設計、製作一幅畫。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迴輔導。

  六、作品展示

  1、小組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六、收拾和整理: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七、教學延伸與拓展:用各種形狀還可以創造什麼作品或運用裝飾像框等方面。

  課後反思

  這個課程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形的概念,感受不同的形狀所呈現出來的魅力,之後充分展開想象,採用不同的形式,將幾何形和不規則形組合成各種畫面。

  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欣賞了不同畫家的抽象性的繪畫作品,帶領學生分析作品中的各種形狀,感受不同的組合表現出的不同感受,並且在黑板上使用抽象的不規則形狀演示了創作的過程,同時在作業前提出作業要求,要用各種形狀進行任意的排列組合,形成抽象的畫面。

  整個課堂都在力圖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大膽的運用形狀進行抽象畫的創作。但是作業效果並不理想,學生的畫面內容還是趨於雷同,模式性的東西很多,學生有意無意的都在描繪具象的東西,沒有放開膽子去畫抽象的畫面。

  課題第二課形體的組合

  課時:1課時

  課堂型別:造型表現設計應用

  教學目標

  1、透過教學活動,讓學生了形體是具有三維空間的立體實物。掌握形體的基本知識,並學會應用各種形體來組成藝術作品。

  2、透過學習活動,學生初步在學習中體會形體的魅力,嘗試自己動手,進行雕塑創作。並從活動中體會到樂趣。

  3、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利用廢棄物進行再創造,美化環境。

  教學重難點

  1、認識形體的基本特點。

  2、學會運用各種形體進行雕塑創作。

  教具學具:各種形狀的盒子、塑膠瓶、易拉罐等、膠、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匯入階段

  1、欣賞幾何石膏形體

  師問:看了這些形體,有什麼特點嗎?為什麼?

  生答:是立體的

  2、匯入課題:《形體的.組合》

  二、發展階段

  1、形體的特點:是指具有長、寬、高三度空間的立體實物。它可分為"自然形體""幾何形體"。

  2、《形體的組合》的特點(學生討論找規律)

  展示各種建築、雕塑形體等。

  師問:請欣賞找一找它們有什麼特點(學生討論)

  師小結:形體是建築、雕塑基本結構形的分類(知識窗內容)

  幾何形體(人工創造的有三角形、正方形、矩形、圓等)

  自由形體(自然界存在的)

  三、拓展階段

  1、怎樣運用各種形體組成立體雕塑作品(小組討論)。

  2、讓學生把自己準備好的廢棄物--立體形的實物,展示並思考再創作。

  3、製作步驟(教師示範)

  四、學生作業:作業要求:設計、製作一件立體作品。

  五、教師巡迴輔導

  六、作品展示

  1、小組單位展示、評述學生自己的作品。

  2、學生代表向全班同學展示並評述自己的作品。

  七、收拾和整理:收拾並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八、教學延伸與拓展:用立體形狀還可以創造什麼作品。

  課後反思

  本節課是建立線上描畫的基礎上的造型活動,是學習立體造型的基礎和過渡,具有承上而啟下地位。在教學中,我打破教材的規定,聯絡學生生活的現實,尊重學生的選擇,滿足學生的需求,體現教育的人文性。不刻意追求學練的形式,創設寬鬆愉快的課堂氛圍,構建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激發學生動手的興趣,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非常出色,學得開心,學得認真、畫得不錯、評得更棒;別小看這些小小的基本形體,他們可是一切設計造型的基礎,透過大家的不斷地學習和努力,美好的生活、宏偉的建設藍圖還要靠他們來描繪和創造。他們在課堂上,自由表達,放膽想、放膽做、放膽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和完善人格與個性,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充分享受美術學習的快樂。透過學習,促進和培養了概括能力、空間思維能力和表現能力。提高了學生對物體形體的感受能力、觀察分析能力和學習興趣。初步學習了簡單物體結構的表現方法。加深了對物體基本形體組合的理解,並懂得了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