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音樂優質課課件
音樂——是人類進行感情表達和情緒交流的手段與工具,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小學音樂優質課課件,供參考閱讀!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古詩詞創作的歌曲《詠鵝》,感受樂曲中描繪鵝的悠閒自在的音樂形象,體味中國古詩詞的韻味。
2.引導學生能用輕鬆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3. 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音樂創造意識和想象力。
教學重點
體會歌曲中鵝的悠閒自在的音樂形象,引導學生用優美的歌聲來表現歌曲,並邊唱邊演。
教學難點
瞭解休止符號和反覆跳躍記號。
養成教育訓練點:鍛鍊學生能用輕鬆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歌曲。
教學準備
琴、多媒體、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匯入部分:
謎語
頭 戴紅 帽 子,
身 穿白 袍 子,
腳 蹬紅 靴 子,
唱 歌伸 脖 子。” 學生猜(謎底——鵝)
(二)講故事
透過圖片配合,講訴唐代詩人駱賓王在7歲時創作《詠鵝》的故事。引出本首歌曲的歌詞。
在唐代貞觀年間,有一個聰明的孩子叫駱賓王。他讀書很用功,也很努力,在他7歲的時候呢,就顯示出了不同凡響的文學才華。7歲的小駱賓王很聰明,每當老師提出問題時他都是很積極的回答問題,而且答案回答的也很準確,經常受到老師的鼓勵和誇獎。有一天放學後,小駱賓王和小夥伴們相約到小河邊玩耍。在河面上他們看到了一群鵝,別的小朋友看到鵝後,他們都歡呼雀躍,有的跳了起來,有的學著鵝走路時的樣子,有的'學著鵝的叫聲,有的則伸出手指數著他們到底有多少隻。小駱賓王卻不同,他認真、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鵝,看到了鵝白白的羽毛,紅紅的腳掌,閃動著水波,在藍天的照耀下,顯得特別好看。洛賓王太喜歡了,於是情不自禁的寫下了一首詩。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波清波。
(三)1.朗誦背誦詩歌《詠鵝》。
2.簡單講訴詩歌裡面的含義內容。
大白鵝呀大白鵝,你彎曲著脖子仰天歡叫,潔白的身軀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紅的和腳掌波動著清清的水波。
(四)1.聆聽歌曲,使學生初步瞭解歌曲內容。
2.讓學生簡單瞭解休止符和樂曲中的反覆跳躍記號。
3.學唱歌曲,由老師領唱學生跟唱。
(五)邊唱邊演
要求學生髮揮自己的想象力,邊唱邊演《詠鵝》。
(六)拓展
欣賞其他音樂家創作的同名歌曲《詠鵝》,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音樂鑑賞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