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氧氣的製取說課件

氧氣的製取說課件

氧氣的製取說課件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為《氧氣的製取》。我將從以下四個方面對這節課進行具體分析和闡述:說教材,說教學方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

  一、說教材

  教材分析,氧氣的製取位於人教版新課標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二單元課題三。學生學習本課的目標不光是簡單的掌握製取氧氣的原理和裝置,更重要的是能掌握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研究思路,包括原理的研究,裝置的選擇,收集方法的選擇,操作過程等。從而能舉一反三,為後面二氧化碳的製取和氫氣的製取奠定基礎。

  學情分析,在知識儲備方面,學生在上一次課剛剛學習了氧氣的性質和用途;在學習方法方面,學生初步學習了實驗基本操作,有了一定的探究意識和方法。總體來說,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的綜合應用還處於初級模仿階段。因此,學習本課的重點是氧氣的實驗室製法。難點是對催化劑、催化作用的理解。

  教學目標,首先知識與技能:練習儀器裝配的基本操作,瞭解催化劑、催化作用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透過探究性實驗,逐步學會利用實驗研究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科學方法。透過實驗、觀察等獲取資訊,提高分析、歸納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透過探究實驗,激發學習興趣,獲得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態度。

  二、說教學方法

  教學目標的達成,需要優選一定的教學方法,本節課將採用教師演示實驗與學生自主實驗學習法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多種能力的培養和訓練,提高學生的素質。

  三、說教學過程

  這堂課我將分為:新課匯入,演示探究,分組實驗,鞏固練習四個步驟進行教學。

  新課引入

  首先,我會帶領學生一起回顧上節課所學的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接著我會向學生展示一張圖片---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同時提出問題:我們都知道,人是要呼吸氧氣才能存活的,太空中沒有氧氣,那宇航員呼吸所需的氧氣是哪裡來的呢?自然過渡到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問題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演示探究

  演示一:分別加熱MnO2,KClO3,MnO2和KClO3的混合物,然後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

  演示二:用兩個試管分別加入等體積的H2O2,向其中一個試管加入少量的MnO2,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試管中,觀察實驗現象。

  兩個演示實驗結束後,讓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討論,得出KClO3和H2O2都可以用於製取氧氣,而MnO2不能製取氧氣,但MnO2對製取氧氣有加速的作用。而這個加速作用,就是催化作用。從而到處二氧化錳是催化劑這一重要概念。至此,學生對催化劑就有了較為形象的理解。接著再繼續對催化劑與催化作用進行講解,本課的教學難點就得以突破。

  學生分組實驗

  透過讓學生透過加熱KMnO4製取氧氣,練習儀器裝配的基本操作。學生總結出實驗室用KMnO4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簡要的說就是七個字“查、裝、定、點、收、離、熄”。

  鞏固練習

  這一環節我會分為兩個部分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

  課堂練習,我會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設計2~3道題目,回顧並鞏固所學知識。

  我也會佈置教材上的一些典型課後習題讓學生做,在瞭解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的的同時,學生也能對本堂課的知識進行鞏固。

  四、說板書設計

  一個好的板書,可以使人一目瞭然,清晰易懂。因此,本課我採用了知識網路式板書,使學生形成自已的知識體系,使學生掌握知識更加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