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中班科學:有趣的昆蟲

中班科學:有趣的昆蟲

中班科學:有趣的昆蟲

  活動目標

  1.觀察比較蟋蟀、螳螂的外形特徵,瞭解其生活習性。

  2.喜歡探究昆蟲的秘密,發展比較觀察的能力。

  3.瞭解昆蟲的生活習性與人們的關係,知道要愛護益蟲。

  活動準備

  1.捕捉蟋蟀、螳螂各5-6只,分別放於5-6個透明玻璃瓶內,用紗布封住瓶口。

  2.記錄表、記錄筆5-6套。

  3.幼兒學習資源。

  活動過程

  1.猜謎語,引發幼兒對昆蟲的興趣

  (1)教師分別說出蟋蟀、螳螂的謎面,請幼兒猜猜是什麼,猜對後出示裝有蟋蟀、螳螂的玻璃瓶,引發幼兒觀察的興趣。

  (2)請幼兒自由觀察蟋蟀、螳螂,滿足好奇心。

  2.分組觀察記錄,比較蟋蟀和螳螂外形特徵的異同

  (1)教師交代觀察要求:4-5名幼兒分為一組,一起觀察蟋蟀和螳螂。看一看它們身上都長了什麼?是什麼樣子的?什麼地方相同?什麼地方不同?請一位幼兒把大家的發現在記錄表裡圈記出來。

  (2)幼兒分組進行自由觀察和交流。教師加入幼兒的觀察,一起交流發現,解答幼兒的疑問,重點指導幼兒按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比較兩隻昆蟲的異同。

  (3)展示觀察記錄,分享觀察收穫。請幼兒根據觀察記錄,說一說在蟋蟀和螳螂身上的發現。教師對幼兒的介紹進行提升總結,提出昆蟲的概念和特徵。

  提問:蟋蟀和螳螂共同的特徵是什麼?共同的名稱是什麼?

  小結:蟋蟀、螳螂的身上有六條腿,兩對翅膀都會飛,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昆蟲。

  3.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瞭解蟋蟀、螳螂的`生活習性

  小結:螳螂生活在田地裡的植物上、草叢裡,能吃掉蒼蠅、蚊子、蝗蟲等多種害蟲,是我們的好朋友。蟋蟀生活在土穴裡、草叢或磚塊的下面,喜歡夜裡出來活動,喜歡“打架”,能發出好聽的叫聲,吃各種作物、樹苗、蔬菜和水果等,是害蟲。

  4.閱讀幼兒學習資源,拓展幼兒關於昆蟲的經驗

  活動延伸

  1.將蟋蟀、螳螂放在自然角,帶領幼兒飼養並繼續觀察,一段時間後帶領幼兒進行放生活動。

  2.結合有關昆蟲的影片,或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螞蟻、蟋蟀等昆蟲,觀察它們的活動,瞭解其生活習性,增進幼兒對昆蟲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