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必備】大班美術教案範文合集5篇

大班美術教案

【必備】大班美術教案範文合集5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分清小雨、大雨、狂風暴雨的不同特徵,並用刮蠟畫的作畫形式表現奇妙的雨景。

  2.瞭解刮蠟畫的作畫方式,並嘗試利用各種不同的材料來刮畫出不同特徵的雨。

  3.在刮畫活動中感受作畫方式的奇妙,體驗成功的喜悅。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1.烏雲一塊,掛有大小的雨絲。

  2.動態不同的動物、植物形象。

  3.範畫背景紙、各種刮蠟畫的作畫工具。(小棒、筷子、遊戲棒、鉛筆等)

  4.背景音樂《一把小雨傘》。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引導談話:

  (出示烏雲)問:“小朋友,這是誰呀?”(烏雲)“烏雲今天還有禮物要送給大家呢,你們猜烏雲送什麼禮物來了呀?

  1.嘀嗒、嘀嗒(教師讓烏雲落下了一滴雨滴)問:“什麼呀?”(雨滴)“猜猜烏雲給我們下的是大雨還是小雨呀?”(幼兒猜測)那看看你們猜得對不對?(教師示範下小雨)這麼大的烏雲就下了幾絲雨線,你們覺得是下大雨還是小雨?那誰來說說你是怎麼看出來的。(個別幼兒說)

  2.教師小結:對,又細、又少小小的點和線就像小雨,但下雨不一定要下小雨,對不對,你們看,大雨來啦(模擬下大雨)這雨大不大呀?大雨還有話要問你們呢:“我的樣子跟小雨有什麼區別?”誰來說一說(大雨的雨線又密又多)

  3.再看看大雨在有風的時候還是直的嗎?(教師搖晃雨線)(斜斜的)嘩嘩嘩嘩狂風暴雨來啦。

  二、創設情境,嘗試作畫:

  1.今天大街上、花園裡、小河邊突然下了一場奇妙的雨(分別在背景圖上張貼人物、植物、動物的圖片)

  2.小朋友們,要是你們在,你們喜歡下小雨還是大雨呀?(分別按大雨、小雨的不同特徵選用粗細不同的材料來刮畫雨)可以先畫一種特徵的雨,再請其他幼兒畫其他特徵的雨。

  3.小朋友,剛才的雨是怎麼下的呀?讓幼兒瞭解用材料在蠟紙上刮出圖案來這樣的美術活動叫刮畫。幼兒學習刮畫的技能,個別幼兒嘗試操作。

  4.你們想不想也來下一場奇妙的雨呀?可以在你的奇妙的雨中出現一些你喜歡的動物、花朵呀、人物呀等等。

  5.幼兒自由作畫,播放音樂。

  6.教師巡迴指導。

  三、結束活動,講評作品:

  1.幼兒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相互欣賞。

  2.幼兒介紹作品,相互評價。

  3.著重針對幼兒選擇合適的材料來畫出不同的雨進行評價。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從教案的設計及教具的製作,我盡力想從“奇妙”的角度來作重點考慮。然而,作為大班的幼兒,簡單的從畫雨的角度來設計教案我覺得有點淺了,還應該滲透一些基本的科學知識及學習一些特殊的作畫方式,讓幼兒透過這節課,能夠從技能上、知識的累積上、情感上等等都能得到發展。因此,在設計這個教案時我對本班幼兒進行了多方面的考量,抓住幼兒對小雨、大雨和狂風暴雨的瞭解來作為美術活動中的一個難點的突破,並且透過在活動中難點的置前,讓幼兒對不同的雨有了不同的瞭解,這樣對後面幼兒選擇不同的材料來畫雨有很大的幫助。整個活動上下來,幼兒基本能夠掌握刮蠟畫的作畫方式,並且能夠運用不同的材料來畫出不同的雨,重難點能基本突破。

  存在的不足:

  1. 在教學過程中對於什麼是刮蠟畫的知識滲透的不太及時。

  2. 在幼兒作畫前交待的不太清楚,以至於幼兒在作畫過程中對畫面內容的安排有點模糊,幼兒的畫面上同時會出現小雨和狂風暴雨等的情形。

  需要改進的方向:

  1. 由於幼兒是第一次嘗試刮蠟畫的作畫方式,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適時的滲透什麼是刮蠟畫的知識環節。

  2. 在作畫環節中為幼兒創設小雨、大雨和狂風暴雨的作畫區,並製作標誌,讓幼兒按意願自己選擇作畫區畫出相應的畫面。

  3. 在活動結束環節中安排聽音樂表現小雨、大雨和狂風暴雨的舞蹈表演,讓幼兒對各種雨的不同特徵有進一步的瞭解,整個活動前後呼應,體現完整性。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透過製作活動激發幼兒對身邊美好事物的關注,體驗只要善於發現,廢舊物品也能成為點綴生活的精品。同時獲得審美經驗,提高審美情趣。

  2、大膽嘗試製作花籃,體驗製作過程的快樂。

  3、體會美麗的花籃給人舒適、溫馨之感,懂得用花籃表達自己美好的心願和祝福。

  二、活動準備:

  (一)材料準備:

  a、包裝紙、掛曆紙、吹塑紙、糖紙、縐紙、泡沫紙等。

  b、各式舊花籃。

  c、花泥,樹葉。

  d、吸管、牙籤、雙面膠。

  (二)輔助教學準備

  1、數碼像機一臺。

  2、花店錄影。

  (三)環境準備:

  在教室裡掛一些插花的掛曆。

  (四)經驗準備:

  1、動員家長帶孩子參觀花店等。

  2、家長和幼兒一起做花。

  三、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回顧已有經驗。

  看!老師為你們帶來了什麼?(出示自制花籃)。

  這麼漂亮的花籃你們喜歡嗎?為什麼?

  花籃不僅可以美化環境,還可以表達我們美好的心願和祝福。你們想不想得到它?要是你有這麼一個花籃,想把它放在哪兒?幹什麼呢?

  今天,我們就來自己一起動手實現美好的心願好嗎?

  透過談話喚幼兒起對已有經驗的回憶,懂得花籃能美化環境,可以用它表達感情,從而激發幼兒自己動手製作花籃的興趣和願望。

  (二)幼兒嘗試製作

  看!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材料,有×××、有×××。有了這些材料就能做出美麗花籃。

  1、嘗試製作單枝花。

  幼兒自己嘗試。

  ②透過提問集體交流製作的方法。

  2、嘗試插花。

  A、第一次插花。

  1、啟發幼兒挑選最喜歡的材料,做最喜歡的花籃?

  2、教師巡視,進行個別指導,小組指導。啟發幼兒大膽探索、實踐,做成美麗的花籃。

  B、幼兒評價交流。

  1、現在,我們挑出幾個花籃展示給大家,好嗎?

  2、你覺得他們的花籃好看嗎?為什麼?(根據花籃的特徵發獎)

  透過討論,讓幼兒形成基本的審美概念,如;色彩豐富、豔麗、彩調統一、綠葉襯托、佈局合理、花的疏密有致、花籃好看,花的形狀漂亮等。根據特點評獎。

  C、錄影欣賞。

  1、想不到小朋友自己動腦筋就把花籃插得這麼漂亮,那麼,能不能讓這些花籃插得更加漂亮呢?接下來老師要帶著你們到一個花店去看看。

  透過欣賞,讓幼兒感受插花藝術的魅力,並進一步獲得審美知識,也為下一步再操作提供更多可模仿和想象的空間。

  2、教師小結:原來插花還有這麼多的學問。

  D第二次插花。

  ①提示幼兒根據自己的愛好以及審美知識對自己的花籃進行修整,鼓勵幼兒插得與別人不一樣。

  引導幼兒相互之間啟發、借鑑。

  完成的幼兒可以幫助別人製作,也可以再做一次。

  (三)作品評價、展示。

  1、讓幼兒手捧花籃,做一個造型動作,用照相機留下最美的瞬間。

  2、幼兒拿著花籃展示給聽課的老師,與聽課的老師一起分享。

  3、現在,我們可以實現自己的願望了。

  透過展示讓幼兒充分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1、欣賞梵高的作品,感受畫面中筆觸、色彩、形象所傳達出來的強烈的情感。

  2、創作“美麗的星空”或描繪自己對梵高和他作品的感覺,嘗試在繪畫中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活動準備

  半數幼兒、油畫棒、訂書機、幼兒操作材料、《星月夜》範畫、輕音樂——班得瑞《安妮的仙境》,《天空之城》

  三、活動過程

  1、聽音樂,感受《星月夜》畫面中的情感。

  播放音樂《安妮的仙境》,引導幼兒安靜的傾聽音樂中的畫,請幼兒說一說你從音樂中聽出了什麼?

  (1)音樂是歡快的還是舒緩的,你聽到之後心裡有什麼感受?想要做什麼事?

  (2)由於這首曲子非常舒緩,小朋友們說聽後感受很舒服,都要睡著了,接著老師又提問,你們想睡在哪裡?小朋友們說想睡在家裡軟軟的床上。

  (3)於是老師很煽情的配著音樂說了一個故事:一個叫梵高的人,離開家鄉很多年了,由於很多原因,他一直沒有回家,在一個秋天裡,他生病住院了,在病床上他特別想念家鄉,懷念家鄉的田野和村莊,於是他畫了一幅畫,這幅畫上面一顆柏樹,一棵燃燒的柏樹!天空中有星星,她們翻滾著……村莊似乎籠罩在某種不安之中...正忍受精神病折磨的凡高用這幅畫要告訴我們什麼?他要選擇死亡?還是……(故事順勢也將作者和創作背景等一些常識介紹了一下。)

  2、教師講解作品的佈局,並進行簡單的分析,區域性地區做示範,幼兒仔細觀察。

  教師講解作品佈局:星雲與稜線宛如一條巨龍不停的蠕動著,暗綠褐色的柏樹像一股巨形的火焰,由大地的.深處向上旋冒...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迴旋,轉動,煩悶,動搖,在夜空中放射絢麗的色彩……教師強調:不一定要畫的和梵高畫的一樣,你可以畫的比他畫的還要有感情,還要讓人想家。(暗示幼兒可以從顏色的搭配、線條的比例上做一些改變等。)

  3、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播放音樂《天空之城》,這是一首比較憂傷的音樂,幼兒聽著音樂,揣摩著自己的情感,嘗試可以用不同的繪畫來表達幼兒心裡的“星空” ,我發現不用老師過多的強調樹要是黑色的,高高的,幼兒透過剛剛老師的介紹已經理解了“盤旋的巨龍”的意思了,所以他會很自然的將柏樹畫的又高又黑,而且是扭動的,星空中的星星也都是忽大忽小,幼兒解釋說因為有云,所以一會能看見一會看不見,巡視一圈下來後,我發現這一半孩子的畫與眾不同的還是挺多的,大部分沒有模仿範畫。他們都有自己的理解了,所以整個畫面都呈現出一種冷色調,我問幼兒為什麼選擇重的顏色時,他說聽這個音樂就想用這種顏色,看來,音樂發揮了它的魔力!

  4、教師展示幼兒的作品,並進行點評。

  教師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大多數幼兒都踴躍的舉手,想要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紹完後教師都以稱讚的話語表揚小朋友,並將他們的作品張貼在班級內。

  改變平時的評價眼光,並在介紹作品和講解作品時以“情”感動幼兒,啟迪他們的想象,鼓勵他們創作出不一樣的畫,看到小朋友們聚精會神的作著畫時,我就知道,這節課效果應該很好!

  四、活動結束

  1、整體評價

  2、總結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運用深淡墨的繪畫方法表現小貓可愛的動態。

  2、感受水墨畫深淡墨變化表現的美感,喜歡可愛的小貓咪。

  活動準備

  水桶、毛筆、宣紙、調色盆、墨汁、調色盒、範例畫。

  活動過程

  一、小貓咪來了。

  觀察小貓的外形及動態。

  你看到過小貓嗎?小貓長得怎麼樣的?

  它喜歡做哪些動作?

  (幼兒模仿動作)

  你喜歡小貓什麼樣的動作?

  二、可愛的小貓。

  觀察討論範例

  畫中的小貓咪在做什麼?

  什麼地方用深墨、什麼地方用淡墨?

  教師示範

  重點:大筆蘸淡墨,中鋒畫大大圓圓小貓的頭,側鋒畫身體,等稍幹後用小筆蘸深墨中鋒畫眼睛、側鋒畫小貓身上的花斑

  難點:表現小貓多種可愛的動態,添畫一些相應的背景。

  三、小貓的集會。

  作品展示。

  說說你畫的小貓咪在做什麼?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鞏固表現不同人物的技能。

  2.體驗想像未來帶來的樂趣。

  3.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4.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準備:

  幼兒畫紙人手一張,油畫棒,勾線筆

  活動過程:

  一、聯想談話。

  1.指導語:你長大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你想變成什麼樣子?)長大以後想做什麼工作?為什麼?你會穿怎樣的服裝,工作的地方會是什麼樣子的?

  2.欣賞各種職業人物的照片。

  (1)請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人物的服裝及他們周圍的環境,說說他們是幹什麼工作的?

  (2)引導幼兒觀察不同人物的職業特徵。重點講解職業特徵較突出的。如:醫生、解放軍等。

  二、討論要點。

  師:未來的你髮型是什麼樣的?會穿什麼樣的服裝?有什麼標誌?會怎麼做事?

  (請幼兒討論)

  三、幼兒繪畫。

  1.突出未來的"我"的主體形象。

  2.大膽選用多種色彩表現合適的背景,塗色均勻。

  3.教師巡迴指導,肯定幼兒的獨特表現。

  四、相互交流、欣賞和鼓勵。

  1.鼓勵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或請幼兒猜猜:"同伴長大後在做什麼?"

  2.互相肯定和鼓勵,從中獲得喜悅。

  結束:小朋友都把自己長大的樣子畫出來了,我們小朋友只有好好學習,將來一定能夠實現。

  活動反思:

  教學中,我個人認為比較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幾點:

  1、創造性地使用了教材。

  本課出現的情境圖是以教師、醫生、工程師等幾種行業為代表的形象啟發學生進行聯想。由於課本中的情境圖中一些人物職業並不容易看懂。因此,我在教學舍棄了課本中的情境圖,藉助多媒體,蒐集了九種行業工作的情境照片。這些圖片與學生生活聯絡更加緊密,有助於學生激發靈感,開啟思路。

  2、創設了不同層次的交際情境。

  口語交際是一種面對面的直接交流活動,在課堂上我創設了多個不同層次,由易到難的交際情境。如:小組互相問一問,教師採訪,與同桌說一說,邀請好朋友來說等。這些情境的創設體現了鮮明的互動性,使得學生在雙向互動的實踐中提高了口語交際表達能力。

  3、注重在交際中評價。

  把評價的過程也列入口語交際活動,讓被評價學生與提出看法的同學開成新的交際互動。這一點,我認為在口語交際課中尤為重要。教師要儘量利用各種契機來創設口語交際情境,讓學生在應對中得到能力的提高。

  當然,這堂課還存在一些尚需改進的地方,如,交流示範指導有所不足。學生在交流時,還存在著一些各說各的現象,如邀請好朋友上臺這一環節,兩位學生都說明了為什麼要做這個工作,但是彼此沒有交流,沒有形成交際。如果在這一環節之前有一次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交流示範,再讓學生小組與同桌說,最後邀請好朋友說。這樣學生應該不會自言自語了。此外,老師還應引導學生對交際時是否態度大方,有禮貌作評價,如小組代表彙報時,第一個代表,說完了還說了一句謝謝,這本來是一個閃光點,應及時提出表揚。這樣,後面的同學也會注意到這一點,交流時就能做到態度大方有禮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