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在教學階段資訊科技的應用面廣,其中最常見的是多媒體的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被資訊科技的到來徹底轉化,進一步將教學效率提升,並在教學發展中將網路技術運用進去,從時空的界限中脫離,所供給的教學資源多式多樣,有利於學生知識面的拓寬,同時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能夠提升資訊科技的利用率。對於教師而言,必須掌握資訊科技,並從傳統的黑板、粉筆式乏味的教學模式中脫離出來,找到採取資訊科技的方法將自己的教學效率提升,根據我多年累積的工作經驗,我總結了一些方法如下:
一、採用資訊科技將教學形式拓展
小學生具備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的'特性,所以,數學教師要運用多樣性的教學方式,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所有資訊科技的應用是最有效的方式,能夠擺脫傳統的數學教師模式。通常農村學校,班級人數普遍少,所以運用小班化的教育模式較為常見,我們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採用現代資訊科技,這樣能夠讓教學形式不再那麼單一化,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並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例如在《長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課程傳授過程中,本節課的重點是掌握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的特徵,讓學生進行自主的實踐互動,為了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我透過計算機編制了一個互動式的遊戲展開教學———拼圖遊戲,讓學生透過計算機將自己所認知的圖形畫出來,如三角形、四邊形等等,學生能夠透過拉動圖形構成很多好看的圖案,並在多媒體中展示,進行作品的交流,這種方法一方面讓學生對長方形、正方形以及平行四邊形的特徵有了認識,另一方面還讓學生學習到了基礎的計算機知識,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力。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資訊化技術運用所帶來的效果
(一)激發學生興趣,並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小學生通常都根據形象思維來思考,所以對直觀看見與詳細的知識容易接受,但是恰巧數學本質就屬於抽象、邏輯性強的學科,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小學生的思維習慣,透過將小學數學與資訊科技中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結合起來,能夠將抽象的數學公式與圖形直接變大處理,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具體的看到材料,提升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從被動轉為主動,並改進了傳統的黑板板書,節約時間,並提升了課堂效率,讓學生的注意力更集中。
(二)小學數學教學中透過資訊科技,促進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在多媒體等資訊科技的運用,將難以理解的數學知識變得簡單易懂,學生能夠更直觀詳細地感受數學中的奧妙,特別是在教學課堂裡,學生在既有圖形與聲音的結合中,提高學生的感知度,更易掌握數理知識,將數理知識透過多媒體轉化,將抽象難懂的知識生動形象、直觀地表達出來,降低了學生理解的難度,提升學生對數學問題解決的邏輯思維能力,進一步推動了創新思維的產生。
(三)突出教學重點與難點
在資訊科技的應用過程中,按照數學教學的需求,將有關的內容結合在一起,讓教學內容更加合理性,從大與小、快與慢、整體與區域性還有外表與本質方面結合,有利於數學規律的表達,集中學生的觀察力,對數學問題理解、分析的同時,將數學知識從難一直到簡單形成一種過渡。
三、在小學數學中資訊化技術應用的最佳化策略
(一)提升課件製作質量
為了進一步將多媒體教學健全,首要應當從教師教學課件製作水平入手,老師在製作課件的過程中,應當慢慢摸索,主要是有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針對課件全部結構的掌握,教師應當對佈局的整體進行規劃,然後再是找各種資料,可以是國外內優秀的課件,這樣基本上課件就完成了;第二個階段,課件的完善,製作完後教師應當多次放映,自己觀察,並針對不足的內容進行修改,讓內容更加充實、精簡。
(二)合理地將資訊化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結合
在教學過程中多媒體是教學的一種方式而已,主要是在教學中運用資訊化技術,但是也不要太過將多媒體作為核心,還是應當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結合,取之精華,棄其糟粕,其教學方式應當正確合理,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
四、結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資訊科技,能夠進一步將學生的興趣挖掘出來,並形成新的創新型思維,進一步將教學的重難點展示出來,讓小學數學教學的效果更好,藉助多媒體方式教學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課件製作水平的提升,並將其與傳統的教學手段合理運用,落實資訊科技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