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教案吸鐵石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教案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科學教案吸鐵石,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班科學教案吸鐵石1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探索欲強,在日常生活中喜歡擺弄一些小玩意。根據這一特點,引導、啟發孩子的探索慾望,讓他們在玩玩弄弄、拼拼插插的過程中,去感受、獲得知識和經驗,能很好地培養他們探索的興趣、習慣和能力。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過程中發現和了解吸鐵石,知道吸鐵石又叫磁鐵,知道它能將鐵製的物品吸住。
3.初步培養幼兒的探索欲和求知慾。
【活動準備】
1.回形針、小積木、紐扣、紙片等幼兒常見的小玩意每組一小筐。
2.磁鐵若干(與參與活動的幼兒人數相同)。
3.胸卡每人一張(卡上畫有不同材料製成的物品)。
4.幼兒已經學過歌曲《吸鐵石》。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給每組幼兒發一筐操作材料,在沒有任何要求的情況下,讓幼兒隨意擺弄。(一分鐘。)
2.教師巡迴觀察,引導幼兒仔細辨認並說出自己看到和摸到的各種物品是由什麼材料做成的。(兩分鐘。)
二、基本部分
1.給每位幼兒發一塊吸鐵石,並請幼兒給吸鐵石“找朋友”。
2.幼兒用吸鐵石吸住了鐵製的物品,在他們很興奮、很驚奇的時候,教師引導性地發問:
(1)你們給吸鐵石找到朋友了嗎?
(2)它的朋友都有誰?(回形針、螺絲帽、小發夾。)
(3)其他的東西(積木、紙片、插塑、橡皮筋)為什麼不願意和它成為好朋友呢?
(4)它的好朋友都是什麼材料製成的?
3.教師收起操作材料,對幼兒剛才的活動進行小結。吸鐵石還有個名字——磁鐵,它能吸住鐵製的.物品。
4.請幼兒觀察教室裡的物品,想一想什麼是用鐵做的。幼兒每人拿一塊磁鐵,在教室裡找一找,找到後告訴大家為什麼自己認為找到的是鐵製品。
5.教師小結幼兒的活動,對善於觀察的幼兒給予表揚和肯定,並分享活動中的經驗(如磁鐵不能放在電視機、鐘錶、影碟機、手機附近,否則會影響它們正常工作)。日常生活中磁鐵的利用:將不易儲存的鐵製品——如媽媽縫衣服用的針吸在一起,防止丟失。另外,掉在地上的縫衣針也可用吸鐵石找回來。
三、結束部分‘
1.複習歌曲《吸鐵石》。
2.出示胸卡,進行音樂遊戲:一名幼兒當‘吸鐵石:手文i虞隨音樂在小朋友中間走動,走到某一小朋友面前去摸摸他的頭,被摸到頭的小朋友要看著自己的胸卡進行判斷,如果是鐵製品就被吸住,手搭在“吸鐵石”肩上,隨他走;如果不是鐵製品就坐著不動。
【設計評析】
1.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材料的投放。
孩子在日常生活及遊戲過程中,很喜歡動手操作周圍的物品,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並結合主題,對孩子的活動區域進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2.科技教育應從小班開始。
通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根據孩子的理解力和認知程度,會更多地對大班的孩子進行科技常識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更應當引起我們重視的小班孩子。從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來看,雖然他們的無意記憶佔優勢、邏輯思維能力缺乏,但他們的求知慾、想像力和創造力卻非常強。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問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學現象,教師都應給予正確的回答和引導。但是,給小班孩子講解應注意措辭,教師要將規範、抽象的概念通俗化,並以小班幼兒能理解的詞語來解答分析。
小班科學教案吸鐵石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觀察、操作過程中發現與瞭解吸鐵石,知道它能將鐵製品吸住。
2、願意進行探究活動,提高幼兒動手操作能力。
3、能用較清楚的語言講述自己的觀察和發現。
4、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餅乾鐵盒、回形針、小積木、硬幣、旺仔牛奶罐、布頭、石頭等小玩意每組一籃;人手一塊磁鐵。
【活動過程】
一、匯入活動:
教師出示餅乾盒,問幼兒“這是什麼?”故作神秘跟幼兒說“今天老師給大家來變一個魔術,老師不用手指抓餅乾盒,只要把手放在盒面上,盒子也會跟著老師的手慢慢地起來!”
1、請個別幼兒試試老師做的魔術
2、引導幼兒發現老師手中的吸鐵石
二、認識吸鐵石
1、請幼兒看PPT,各種吸鐵石圖片,讓幼兒知道它們都是吸鐵石。
2、請幼兒幫吸鐵石找朋友,老師出示回形針、小積木、硬幣、旺仔牛奶罐、布頭、石頭等小玩意讓大家認識,請大家說說它們誰願意和吸鐵石做好朋友。
三、幼兒操作
1、幼兒操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教師引導幼兒用吸鐵石與每個小玩意親一親,看看會不會粘在一起。
2、提問總結:
你們找到的吸鐵石的好朋友都有誰?
它們都是用什麼做的?你們怎麼知道它是吸鐵石的好朋友?
總結:原來吸鐵石的朋友都是用鐵做的。
那我們把吸鐵石的好朋友放在盒子裡,我們送給吸鐵石。
3、請幼兒拿吸鐵石到教室裡找一找,教師裡哪些物品可以被吸鐵石吸住?
總結:你們在教室裡找到的磁鐵的好朋友都是誰?它們是用什麼做的?
活動延伸:
我們家裡也有很多吸鐵石的好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找一找,明天來幼兒園告訴老師和小朋友。
【反思】
1.日常生活中應注意材料的投放。
孩子在日常生活及遊戲過程中,很喜歡動手操作周圍的物品,教師要根據這一特點,並結合主題,對孩子的活動區域進行操作材料的投放。
2.科技教育應從小班開始。
通 常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根據孩子的理解力和認知程度,會更多地對大班的孩子進行科技常識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更應當引起我們重視的小班孩子。從小班孩子的年 齡特點來看,雖然他們的無意記憶佔優勢、邏輯思維能力缺乏,但他們的求知慾、想像力和創造力卻非常強。所以,小班孩子提出的問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科 學現象,教師都應給予正確的回答和引導。但是,給小班孩子講解應注意措辭,教師要將規範、抽象的概念通俗化,並以小班幼兒能理解的詞語來解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