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課件> 心中有他人課件

心中有他人課件

心中有他人課件

  【內容標準】

  二2.3  關心和尊重他人,體會“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學會換位思考,能夠與人為善。

  二2.4  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夠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慧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

  二2.5  體會和諧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寬容和相互幫助。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價值觀:樹立平等意識;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人生態度;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寬容他人的良好品質。

  (二)能力:在生活、學習中能夠以自己的行動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寬容他人。學會換位思考,能夠有效化解矛盾。

  (三)知識:知道每個人在人格上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理解“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掌握在與夥伴、同學發生不愉快、衝突時解決矛盾的基本途徑和方法。

  【教學內容分析】

  本目是:“第六課合奏好生活的樂章”的第一目。這一目從平等待人、學會換位思考、理解寬容他人三個方面,引導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幫助學生做到心中有他人。

  本目設定了兩個層次:“平等相待你我他”和“走出自我,豁達待人”。教材透過真實而典型的事例,說明沒有平等的合作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平等待人是維繫合作的基礎。引導學生學會尊重、寬容他人。培養學生以平等、寬容、尊重的方式對待他人,與人為善的良好品質。

  “平等相待你我他”是本目的重點。從內容上看,平等待人是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的基礎。只有平等相處、互相尊重,才能與他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從學生思想品德培養上看,只有讓學生明確人與人都是平等的,要尊重對方,自覺承擔應有的責任,才能讓學生學會與人平等相讓,培養善於與人合作的良好品德。

  “走出自我,豁達待人”是本目的教學難點。在學生的實際生活中,讓學生真正理解並實現豁達待人有一定難度。在教學中,一方面要創設情境和問題,讓學生在情境中思考、感悟,明白其中的道理;另一方面要針對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引領學生去體驗、認識、明白應如何去做,從而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教學活動】

  一、匯入新課

  播放系列圖片,教師引導:“生活需要獨奏,更多的時候需要合奏。要彈奏好生活的樂章,就要善於與人合作,這是一種品德,也是一門藝術。要處理好合作中的人際關係,就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出示課題)

  二、探索新知

  (一)平等相待“你我他”

  【影片展示】新生李明轉到我班,與趙華同桌。一聽說李明英語成績不好,趙華便拉開了與李明的桌子······

  提出問題:

  1、面對新同學李明的到來,趙華是一種什麼態度?

  2、此時,李明心裡會是什麼感受?

  學生分析,教師引導。

  【資料補充】

  提出問題:

  1、密耳斯為什麼願意與楊振寧合作?

  2、與人搞好合作應注意什麼?

  ······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感悟他們身上的共同特徵:平等待人。

  提出問題:

  看了這麼多名人偉人的例子後,你想對趙華說什麼?說出你的理由。

  歸納總結:

  平等待人:1、尊重對方的人格、利益;2、自覺承擔應有的責任。

  (二)走出自我  豁達待人

  【影片展示】趙華與李明又鬧矛盾了,老師讓趙華去借演出服,他卻把這個事情推給李明·····

  提出問題:

  這次趙華與李明發生不愉快的原因是什麼?

  學生分析

  趙華這樣做有沒有考慮過李明的感受?此時,李明會怎麼想呢?

  【角色表演】

  假如你是趙華的班主任,知道這件事後,把趙華叫到了辦公室……

  要求:同桌二人,一人表演老師,一人表演趙華,做趙華的思想工作。

  學生角色表演。

  學生看完表演後,簡單評價表演的情況,並說出自己的看法。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換位思考是我們解決矛盾、建立良好合作關係的一種有效方法,剛才的角色表演本身也是一種換位思考。

  歸納總結:

  換位思考與人為善:主動站到對方的位置上想問題,體諒對方的情感,尊重他人的意願。

  【影片展示】在醫務室趙華髮著高燒,李明又是端水、又是買飯,無微不至的照顧他。趙華想想自己的所作所為,感慨萬千。

  【猜想劇場】

  請同學們猜一猜:他們的故事會怎樣發展,請給這個故事續寫結尾……

  【趙華日記】

  學生閱讀趙華日記:這個學期馬上就要結束了,想想李明剛來班裡時我對他的所作所為,真是覺得臉紅。他的大度、寬容、善良的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使我懂得同學之間應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在與對方產生矛盾時應體諒對方、理解對方、寬容對方;真正做到心中有他人。我們兩個相互幫助:他的英語成績在不斷提高,我的好朋友也越來越多。最關鍵的是,我們小組被評為了“優秀合作小組”,同學們都為我們豎起了大拇指。

  【自我反省】“曾經發生的那件事情,我覺得當時自己不夠寬容…

  反省自我,教師引導學生總結出在與同學發生衝突時解決矛盾的方法,學會理解、學會寬容。

  歸納總結:

  理解他人寬容他人:善於理解別人,能夠寬容他人,以豁達的心胸由衷的

  原諒和饒恕對方。

  三、學以致用、走進生活

  【生活劇場】圖片展示:

  22      11      22

  圖片一:放學後,林冬要回家複習功課,同桌浩然卻硬要把他拉到籃球場上。

  圖片二:在籃球場上,浩然指著林冬:“就你這點小個子,咱倆單挑,打你個10:0。”

  圖片三:林冬防守時,不小心把浩然絆倒,他忙扶起浩然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可浩然站起後,馬上就給了林冬一個耳光。接著說道:“對不起,我也不是故意的。”

  合作探究:

  1、請任選一幅場景,評析浩然的行為。

  2、假如你是林冬,你會寬容浩然嗎?說出你的理由。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以上問題。

  學生交流分析,教師引導,從而達到總結提升的目的。

  一方面,引導學生回顧總結:在合作交往中,要做到“心中有他人”就應做到平等待人、體諒尊重他人、理解寬容他人。

  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認識“己所欲,亦勿施於人”,這也正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所要表達的深層含義;寬容是有原則的,當合作夥伴做出一些錯誤的、違規違紀的行為的時候,我們要及時的勸阻、制止,必要時告訴老師,這是心中有他人的一種更高境界。

  【感受欣賞】

  請同學們尋找一下,在我們班裡,在平等待人、體諒尊重他人、理解寬容待人方面做的較好的同學,以“我最欣賞的同學是------,因為-----。”的句式,把他說出來。

  四、課後作業

  請圍繞“心中有他人”這一話題,寫寫你的.想法,可以是這一節課後的收穫,或是你的困惑、你的感悟,發到老師的郵箱。

  【圖片欣賞】

  送給同學們一組圖片,希望能夠對同學們有所啟發。

  附:教學反思

  本課設計主要以學生身邊的故事為主線引領教學,以學生為主體。設定了兩個情景故事:

  1、新生李明的故事

  2、籃球場上的故事

  兩個情景故事均來自於學生的現實生活,反映的是學生急於解決又難以解決的兩難問題,學生感興趣,樂於參與,課堂氣氛比較活躍。

  在觀看影片後,提出問題,學生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以“新生李明與他的同位趙華”的故事為主線貫穿始終,引導學生出謀劃策,幫助趙華正確處理與新生李明的關係,感受偉人風采,學會平等待人;在換位思考的角色表演中體驗換位思考,學會換位思考、與人為善;能夠像李明一樣理解他人、寬容他人;用一個學生身邊的故事使本來三個聯絡並不密切的知識點有機結合起來,水到渠成,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課堂效果較好。

  林冬與浩然在打籃球的過程中發生爭執,林冬面對浩然的一個巴掌,該不該寬容浩然是學生兩難的一個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討論發言,發表自己的見解,深入分析這一問題,在明確了兩種不同行為對班級的影響以後,教師適當點撥,最後引導學生正確的解決問題,並歸納總結迴歸到“心中有他人”的主題上來。使學生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實現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

  本節課存在許多不足指出:

  1、 教學環節過多,環節之間的過渡可進一步最佳化,個別環節的設計應細細斟酌。

  2、對學生的點評不夠及時,不夠到位,需要多多磨練、加強學習。

  3、兩個故事的設計割裂了課堂的完整性,如果以一個故事貫穿始終,調整個別環節,最終以趙華日記結尾,效果可能大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