淒涼中的恬靜美文
冰島首都雷克雅未克,在冰島語中是“冒煙的城市”的意思。傳說是由於古代冰島人把從溫泉中升起的水蒸氣當作“煙霧”,所以給這個遍佈溫泉的城市取名為“煙都”。置身其中才發現,雷克雅未克的現實與歷史傳說正好開了個玩笑,由於大量的使用地熱資源,可以堪稱是全世界最清潔無汙染的首都。
雷克雅未克滿目是色彩繽紛尖尖屋頂的建築,看不到高樓大廈。街路不是很寬,每個角落都很乾淨整潔,像剛剛被清洗過似的。
冰島建在火山岩上,是一個靠冰島人的勤勞和智慧,從嚴酷的自然環境和不斷入侵的歷史中生存和發展起來的純樸文明富裕的國家。高收入高福利的國民待遇,在世界也名列前茅。在首都雷克雅未克見不到多少腳步匆匆緊張忙碌的人,隨處可見的是無憂無慮的神態和富裕休閒的生活境態,與國內形成強烈反差,看不到首尾相接的車流和攢動的人頭,整個城市就像一個恬靜熟睡的嬰兒,海岸線又把恬靜拉得很深很長。走在街路上,感覺除了恬靜還是恬靜。也難怪首都雷克雅未克才10多萬人口,想來有機會零距離地感受這裡奇妙的自然環境和人煙稀少的生活形態,應該說是件非常難尋又十分暢快的事情。
冰島人到底靠什麼生活?追尋奇異山光水色的觀光旅遊業解決不了他們的生存和發展,寂靜中的冰島人也不一定喜歡過多的遊人打擾他們安靜的生活,那無盡的蔚藍海岸線告訴我,現代化的捕撈業一直是冰島的支柱產業。站在那座船與矛雕塑前,海風不停地颳著,我從中領悟了許多,思緒也漸漸開闊起來。
雷克雅未克首都雖小,功能齊全。市政廳建在湖邊,一半陸地,一半湖中,建築規模不大,推開那道厚重的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冰島地貌的大沙盤,認真觀賞過後,對冰島的地形和地貌便有了詳實的瞭解。沙盤主要有三種色彩組成,褐色是火山,白色是冰川,綠色是樹林,三種色彩對比看,冰島由於特殊氣候的原因,這裡的綠色少得可憐。
經過市政廳與湖水相連的一道狹長的廊橋,就是一個湖。湖面不算寬,被晨光中的秋風蕩起一道道波紋,對岸是一排排精巧豔麗的小洋房。雷克雅未克秋天的海風帶著寒意,刮在臉上有絲絲痛感。可這裡的孩子不怕寒冷,他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圍在湖邊看白天鵝嬉戲。一個穿著紅色腈綸夾克的小女孩兒,兩頰微紅,撲閃著圓圓的湛藍的大眼睛,看著我們這些遠道而來的遊人,樣子特別招人喜愛,我忍不住把她攬在懷裡拍照留念。與之不遠有幢建築是議會大廈,說是大廈並沒有我想象得那麼恢宏,僅兩層樓高,深灰色石磚構造,它寂靜地矗立在那裡,可它在雷克雅未克人們心中仍不失神聖。
都市中心最高最醒目的建築是哈雷格雷姆大教堂,以冰島著名詩人名字命名。大教堂是白色花崗岩建築,白色管風琴造型,冷峻而又傲然、光亮。教堂前的雕塑是紀念發現美洲的冰島人勒夫,還有一組鑄鐵雕像,因常年海風和雨水的浸蝕,繡跡斑斑。站在高高的教堂前,一陣陣海風吹過,感覺溫柔了許多,似乎是管風琴的.低吟。
那幢孤立獨矗呈灰白色叫赫夫蒂的小樓,前面不遠處是波光粼粼的大海,後面是一片綠茵茵的草地。因1986年秋天,美蘇首腦里根和戈爾巴喬夫曾在小樓裡秘密會晤,兩個大國線束了多年的冷戰,蘇聯好從此解體的緣故,特別值得提及。據說當時好多外國記者蜂擁至瑞典,沒想到具有歷史意義的會晤就在小樓裡秘密進行。
冰島有200多名中國人在這裡居住,導遊是雲南人,5年前一家人投奔親屬來到冰島,開始他在俱樂部都形體訓練,後來做起導遊來。說他在這裡生活的感受,他雖然承認在這高福利的國度,生活沒有太多的後顧之憂,但寂靜單調的生活讓人難以適應,他說再呆下去人會瘋掉的。他話題一轉面帶笑容地告訴我們,愛人和孩子都回雲南了,他回國的機票也已買好,我們是他最後一批遊客。
我們就餐的中國餐廳在市中心的一條小街上,小街不寬的馬路是用石磚鋪成的,兩邊是一個個精巧的小店鋪,招牌不是那種大紅大綠的醒目,但很有特色很典雅,出售各種工藝品、旅遊紀念品,也有產自世界各地的服裝飾品,價格不菲。可能是錯過了旅遊旺季,儘管徜徉在首都,也見不到如潮的遊人,體會不到都市的喧囂。記憶深深的只是這裡的寧靜、恬靜,還有潔淨。
雷克雅未克的建築中,唯一可當作“航標”的是山頂那座圓形建築,登上頂部可以俯瞰雷克雅未克另一番景緻。湛藍的飄浮著一朵朵白雲的天空下,富於層次和色彩深淺不一的建築在眼前漸漸地蔓延開來,與碧波萬頃的北大西洋誘人的水色交相輝映,心中油然生出一種從未經歷過的浪跡地球和人世邊緣的意韻。當時我興奮地想與同伴說點什麼,話未出口卻又打住,想靜默無語,又覺得心底塞得滿滿的,一時找不出一個適當的詞彙表達自己當時獨特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