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正好,才是最好美文

正好,才是最好美文

正好,才是最好美文

  現在人們都追求幸福,這無可厚非。可是,人們用來衡量幸福的標準卻參差不齊,有的人卻認為自己擁有的越多幸福指數就越高,這一點,我不敢苟同。作家張曼娟在《幸福的秘訣》中講過一個故事。一個億萬富翁,什麼都不缺,只缺快樂。一天,他路過城外,看見一個住在破屋子裡的老鞋匠,衣衫襤褸,每天就靠補鞋勉強餬口維持生活,卻日日哼唱著歡樂的歌,他想向老鞋匠購買快樂的秘訣,於是他付出了一大筆錢。可是,從此以後,再也聽不到老鞋匠的歌聲了,相反,他整日地食不安寢不眠,隨時擔心有人偷竊或搶劫,又煩惱著如何運用這筆錢。最後,他將錢全數退還給富翁,並且將自己發現快樂的秘訣告訴了富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什麼也不必擔心,就會很快樂。”其實,說白了,快樂、幸福就是一種正好的心境。

  米蘭·昆德拉說:“生活是一棵結滿可能的樹。”生活中,什麼事都會發生,當然也包括那些意外的驚喜。《賢弈編》中就記載,有個牧童,穿著破衣爛衫,蓬頭赤足,每天趕著牛羊群到山岡郊野中去放牧,常常放開喉嚨唱著歌,自由自在地生活著,放牧的任務也完成得不錯。可是有一天,他撿到了一銖錢,從此以後,他的歌聲逐漸消失了,牛羊也時常四面逃散不順從他的馴養了。這個意外的驚喜,一下子打亂了他的生活,就像一塊石頭投擲在水中,整個水面都變得動盪不安。就是說,之前的生活,是正好的,也是最好的。可是,這個意外,讓他變得無所適從,同時也喚醒了他心底的私慾,要知道,私慾的閘門一旦開啟,往往會沖走你的所有,包括你的生命。很可怕。其實,在這樣的意外出現之後,我們完全可以以平常心待之,這樣就不會出現內心混亂的情形,原來該怎麼生活的,就怎麼生活。當然,還可以這樣安慰自己:即使這塊金子能為你換來更多的美味佳餚,你也消化不了多少,因為,你只有一個胃。這樣想想,就沒有化解不了的心結。

  很喜歡這則笑話,一個人被老虎叼走,他的兒子要去救他,就拿起刀趕去殺虎,而他的父親卻在老虎的嘴裡大聲喊道:“我的孩子,你要砍,千萬只能砍腳,不要破壞了虎皮,那可以賣很多銀子呢。”這個笑話說明:私慾,扭曲了人格、人性。因此,我們要想過正好的'生活,就必須控制好自己的私慾。

  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保持一定的操守。《三國志》中記載,姜維的大軍進至狄道,大敗魏雍州刺史王經的軍隊,王經的部下死在水中的數以萬計,張翼於是說:“可以停止了,不適合繼續前進,前進可能使前功盡棄。”姜維很生氣,張翼卻說:“如果堅持前進,那就無異於畫蛇添足啊!”很多人往往在成功和利益面前忘乎所以、失去理智,在這種情形下,就容易把事做過了,而過猶不及。而要想把握好這個度,就離不開我們過硬的操守。

  我們常說見好就收,那好就是正好,它就像山頂一樣,如果你再往前走,就有墜崖的危險了。所以,正好停下的時候,才是最好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