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犀利樂嘉語藏深情美文摘抄

犀利樂嘉語藏深情美文摘抄

犀利樂嘉語藏深情美文摘抄

  光頭樂嘉,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主持人、作家、性格彩色研究創始人,卻少有人知道他最初的職業其實是培訓師,從企業培訓到社會培訓,再到心理導師、性格分析,他接觸了形形色色的人,總能一語攻心,戳到痛處。所以,很多人覺得他毒舌,但就是因為這快準狠的勁兒,才讓大家從中受益。

  正反對比,巧應質疑

  樂嘉去廣州參加一個籤售會,現場有讀者問樂嘉:“我經常看你的節目,但我一直有一個疑問,想請你親自解答,你覺得自己有時候說話是不是過於殘忍?你看,你在節目中將許多嘉賓們本不願意被人看到的最脆弱的一面展露出來了。”樂嘉笑著答道:“這要怎麼看殘忍的定義了。如果說是我無端且冷酷地隨意挖苦別人的痛楚,那麼我就必須要改正了。但是,假若我因為說話直接、點到問題的本質叫做殘忍的話,那就必須要殘忍了;如果我對嘉賓不說出自己真實的評判,那就是對觀眾的殘忍。我要為臺上的男女嘉賓負責,也要為成千上萬的觀眾負責。再說了,男嘉賓上來相親交友,如果我點出來的問題被他重視,對他的意義可能遠比上來領走一個女孩子重要得多,對他來講這也許是一種收益的過程,不是嗎?”

  在遭遇質疑時,樂嘉言明兩種殘忍的不同概念,用一個對比,道出自己暴露嘉賓弱點的緣由。因為作為心理點評專家,必然要以事實為依據來發表意見,才能真正對男女嘉賓負責。或許有些時候,樂嘉的言語會觸及別人的弱處,但他並不是去挖苦,而是一種客觀分析,只要對方聽取得當,就是一種促進。一番分析,娓娓道來,有理有據。

  引用事例,巧述夢想

  樂嘉在上海出席新書《本色》籤售會,有人問樂嘉:“聽說在新書中,你有一個想環遊世界的夢想,其實,我也想旅行去增加閱歷,開拓視野,但我要麼沒時間,要麼沒錢,怎麼辦呢?”樂嘉答道:“在回答你這個問題之前,我先跟你說說我最近聽到的兩個故事。一是,我聽說有個大學生工作3個月,用賺來的5000元一邊打工一邊體驗生活,最終,他花了兩年遊遍中國28個省;作家畢淑敏快60歲了,但她不久前卻用大半輩子的積蓄買了兩張船票和兒子完成了航海旅行。如果你也一直對自己說環遊世界,你要問自己想環遊的到底是個什麼世界?你是隻想休閒愜意地享受小資的生活?還是有強烈的意願去體驗這個世界?富有富的玩法,窮有窮的玩法,可惜大多人都只是在做夢,連個世界的毛都沒看見,為自己尋找種種藉口,根本沒有出行的勇氣,將大把大把的時光用在羨慕哀嘆和暗自蹉跎上。你知道嗎?這樣子的夢想是假夢想。”

  劉德華曾說:“夢想其實包含三個字,除了你要敢夢、敢想,還要敢做。”面對讀者對實現夢想“無錢無時間”沒法實現夢想的困惑時,樂嘉巧用兩個事例言簡意賅地對其進行了回覆,沒有任何贅言,聽來簡潔明瞭,後又連續發問,一語中的道出夢想不在於玩法,而在於勇氣。一番解答,言辭達意,可謂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連續發問,巧談偶像

  在採訪吳秀波的時候,樂嘉現場笑問吳秀波頭髮白是怎麼回事。一位吳秀波的粉絲非常不滿,氣憤地質問:“樂嘉,怎麼連這個都不知道?功課都不做,你憑什麼採訪我們家秀波?”樂嘉說:“大姐,你是不是覺得全世界的人都該像你一樣對你們家秀波時時跟隨?那麼下回其他人的粉絲也要求你這麼對待他們家的偶像呢?你覺得我們做節目是做給誰看?是那些還不太瞭解吳秀波的人看,還是給那些和你一樣對吳秀波瞭如指掌的人看?如果大家都和你一樣連他身上幾根毛都知道,我們還需要做訪談節目嗎?你是不是想獨霸吳秀波根本不想讓其他人瞭解他?我一直認為我做節目的職責是讓那些還不瞭解他的人全面瞭解他,讓瞭解他的人有新的瞭解。我沒你那麼愛吳秀波,但可能,此刻我比你對他更負責。如果你真的愛你的偶像,為你的偶像好,你應該努力讓那些誤會他的人更瞭解他,讓那些不瞭解他的人自動加入到團隊中一起來喜歡他。你只是為了表達你自己是愛他的,你是為了你自己表達,不是為了他好,其實,你在害你的偶像!”秀波雙掌合十對所有人說:“大家多多體諒。”

  樂嘉笑問吳秀波的白髮,本意並非是想挖苦和嘲弄吳秀波,而是想讓觀眾熟知吳秀波更多鮮為人知的一面。然而,不明實情的粉絲卻氣憤地指責樂嘉不事先做好採訪功課,言外之意是他對待事業不認真。對於這種指責,樂嘉透過連續6個發問,將對方的氣勢壓了下去,再闡述自己對於偶像的看法,而樂嘉的這一觀點,獲得了在現場的當事人吳秀波的首肯。可見,樂嘉言辭雖犀利,但都直擊人心,啟迪心智。

  活用比喻,解讀有趣

  樂嘉在一個論壇做主持,有記者問道:“有人說,其實這次會議不必請你來,很多領導也可以來主持,因為他們的幽默口才經常能逗樂很多員工。對此你怎麼看?”樂嘉答道:“知名編劇史航總結,中國有3種人是幽默大師,他們分別是領導、女友、丈母孃,他們有趣起來,你沒拍著大腿笑到臉歪過?幽默是稀缺資源,所以很多人把‘有趣’的權利讓出去,是因為在職場裡有很多不平等。所以很多員工玩起幽默就像朝鮮大型體操表演阿里郎,像一場群口相聲表演。圍在領導周圍的笑臉是那麼真誠那麼幸福,以至於你會誤以為領導是不是之前做過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其實不過是因為聽眾得到了他們認為更重要的東西——安全感。很簡單,能夠講得出有趣的話,往往證明了見識和情趣的優勢,但更多的人將被逗笑當作一種‘示弱’,妄圖用這一刻認可強者的笑話換取強者對他們長久的好感。”

  面對記者不懷好意的“替換說”,樂嘉沉著冷靜地引用了著名編劇史航對於中國幽默大師的獨特定義,輕輕一叩問,立即握緊了與對方辯駁的主動權。在此基礎上,樂嘉又活用比喻,道出領導幽默背後的真實現狀,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職場不平等造成的員工有趣權利的出讓,以此來獲得職場安全感。樂嘉的一番解讀,用心良苦,語藏深意。

  樂嘉說:“這個時代,活著艱辛,想活出本色、活出真我、活出快樂,更不易,願每個人都能享受到本色的幸福,說出自己最真實的話語。”其實在生活中,說真話並不是登天之難事,但精於此道之人往往則需要一種平衡的智慧。就像樂嘉一樣,如何去說,怎麼說好,什麼時候點到為止,什麼時候入木三分,才能真正成為一個在任何場合下都魅力四射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