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公益少年的惡變美文摘抄

公益少年的惡變美文摘抄

公益少年的惡變美文摘抄

  自己打敗自己的遠遠多於被別人打敗的。

  在浙江省溫州市有一個“公益少年”,他在微信上發起了募捐,聲稱為一個財政困難的學校購買教學裝置。一年多來,這名熱衷公益事業並有俠義心腸的少年因此名聲大噪。然而,一紙網路控訴,掩去了他所有的光環,“公益少年”因涉嫌以公益之名詐騙數萬元善款,被溫州警方立案調查。

  “公益少年”名叫向家強,今年剛滿17歲,初中畢業後再沒上學。向家強最初真的是一名熱衷公益事業的少年,只不過他的私心太重。

  2013年,還在溫州職校初三唸書的向家強,因堅持不懈去圍堵亂收停車費的`人員,經媒體曝光後,逐漸走入公眾視野。後來,向家強被吸納到“溫州市民間停車亂收費打擊隊”這個組織,但負責人很快發現他身上的毛病,好大喜功,不守規矩,有趁機斂財的私心,不久向家強便被這個組織除名了。

  被除名後,向家強活躍在網路論壇、微信朋友圈裡,這時有許多形形色色的公益組織,打著救助募捐的旗號,究竟是真慈善還是偽公益,沒人能搞清楚。這些熱心人的善款何去何從,好像也沒人監管。向家強覺得這是個發財的機會,於是,他決定另立山頭。

  時隔不久,向家強成立了一支“溫州市愛心志願者公益服務隊”。然後,他在微信朋友圈釋出訊息,聲稱永嘉一所小學辦學條件困難,需要愛心人士捐款,購買教學裝置,這條資訊隨後被很多人轉發。向家強不僅在微信上大肆宣傳,而且留了自己的聯絡方式和賬號。不少愛心人士看到資訊後,添加了向家強的微信,並透過向家強提供的銀行賬戶捐了款。

  這些善款,並沒有流向向家強指定的那所學校,而是留在向家強的私人賬戶裡。他知道盜用這些善款是違法的,但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也無人過問善款的去向,抱著僥倖心理,向家強從中取出一部分善款購買了一部蘋果6Plus手機,剛開始他每天惶恐不安,擔驚受怕過日子。過了幾個月並沒有被發現,向家強的膽子大起來了,他把所有善款取出來,購買了一部佳能單反相機和一臺華碩膝上型電腦等物品,將善款揮霍一空。

  後來,匯錢的好心人發現善款並沒有打到受捐學校的賬戶上,於是在網路上舉報,隨後又向警方報案。此時,向家強覺得大事不妙,在網路論壇上發帖,呼籲網友“最後原諒我一次”“給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機會”,但為時已晚。迫於壓力,向家強向公安機關投案自首,承認自己所做的一切,他的父母則代為退還了2。62萬元違法所得。

  法院以詐騙罪判處向家強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1000元。

  開展募捐活動幫助困難群眾,這是一種向善的力量,但如果有人起了私心,把手伸向善款,不但會讓公益募捐變味,也會讓“公益少年”的人生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