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美文摘抄
大學快畢業的時候,我開始寫小說,第一本叫《恐懼炸彈》,是我拿去申請讀研究所的一個作品。當大家穩當地拿專題、報告本去申請研究所的時候,我覺得自己是個天才,不能交那麼平庸的東西,所以要交一本有思想的小說。
非常幸運,教授並沒有錄取我。我還是要重考。重考那一年,我非常快樂地寫了30多萬的字。我發現,創作原來是可以這樣無拘無束、如此快樂的。這就是我真正講故事的武器。
所以,儘管我的小說一開始賣得非常爛,但是我非常開心。我在1999年開始寫小說,2000年出版。但是,在2005年之前,每本小說賣時都沒超過1500本。這個也不算最慘,最慘的是寫完後沒法出版。我寫的每一個題材,都賣得很爛。這是我的幸運,我可以寫自己想寫的東西。5年過後,我差不多把所有的題材都寫了一遍。
2004年10月的時候,我媽媽患了急性白血病,就是血癌,我非常難受。我的家境並不富裕,從小家裡就負債四五百萬臺幣。可是媽媽把我們三個孩子都送到市立中學裡讀書,該有的補習,一樣都沒有少,很辛苦地把我們養大。
我唯一可以做的.,是把我從小到大,媽媽發生的各種事情寫下來,每寫完一個章節,就打印出來,拿去醫院給媽媽看。有時她會笑,有時會感動得哭。這樣做,不只是想要她知道我愛她,還想她知道我會記住那些發生過的小事,希望媽媽有繼續生存下去的勇氣。看到她因為我寫的東西而有了目標,我就很開心。我跟她說,希望將來可以把這些東西出一本書,要她一定要好起來,一起去簽書會。我媽媽很認真地期待那一天,每天都認真地做化療。
其實我家的狀況非常不好,住院的費用非常昂貴。在此關鍵時刻,長期替我出版賣不出小說的兩家出版社,展現了非凡的義氣。他們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預支版稅。我說我超級需要錢,但是不需要預支版稅,只需要從那一刻開始,我每寫一本書,你下個月就出版,然後給我一張立即就可以拿錢出來的支票,就可以幫到我。於是從2004年11月,我媽媽倒下去後一個月開始,我每個月都寫一本書,連續寫了14個月。這好像是一種非常熱血、非常快樂的戰鬥,可是那確實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個時期。每個字,都是在媽媽旁邊寫出來的。我跟她一起看電視、聊天,之外就是寫小說,每寫一個字,就確實可以救我媽媽。“人生就是不停的戰鬥”這句話,就是那個時候長出來的,絕不是用來鼓勵任何人,而是鼓勵我自己。我不斷重複這句話,希望從中得到力量。
最幸運的是,我寫給媽媽的隻言片語,終於出版,那是我的第14本書——《媽,親一下》。在2005年的12月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我們在臺北最棒的書店——誠品信義店,辦了一場簽書會。那時我媽剛做完第四次化療,光了頭,可是她很開心地買了一個假髮,帶著我家的狗,去了簽書會。
最後,我想分享漫畫家井上雄彥在《Real》裡面畫過的一個角色,他說:“我還沒找到自己的目標,所以現在,只好選擇好好地活下去。即使這份工作沒有什麼未來性,也是人生道路的一部分。我不知道現在會怎麼跟我的目標搭上線,只知道總有一天會連線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