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做人,也要像碗美文

做人,也要像碗美文

做人,也要像碗美文

  1

  從小到大,母親不知給我盛過多少次飯,母親的愛與溫暖總是透過碗悄悄傳遞給我。

  記得小時候,母親每次給我盛好飯,因我貪玩顧不上吃,飯涼了又熱,母親總是一次又一次不厭其煩地端到我面前。一年冬天,我生病住院,匆匆趕來的母親從懷裡掏出一個小布包,開啟一看,原來是一小碗還冒著熱氣的餃子……如今,母親已經去世整整十年了,但母親手上的溫度,也許還在這隻碗上留存著。

  兒時用過的那隻碗,你現在在哪兒呢?為什麼我沒能儲存下這一隻小小的碗呢?

  要是那隻碗還在,對我來說,恐怕是世界上最珍貴的碗了,因為這碗裡盛滿了熱騰騰的母愛。

  2

  有碗不一定有家,有家一定有碗。一隻碗盛的是孤單,大碗小碗才盛出一個家。家裡可以沒這沒那,但最不能缺的是碗。

  碗裡,盛過親情,盛過愛心、孝心,盛過一家人歡笑,也盛過親人淚水。碗,曾盛過多少生活的滋味,只有碗記得最清。

  上中學時我不當心打碎了一隻碗,碎片早已不知扔哪兒去了。一隻碗打碎,可以再換一隻好碗;一隻碗用舊,可以再換一隻新碗。一隻碗可以陪一個人到老,可一個人難陪一隻碗到老。碗無法選擇它的主人,主人卻可以任意挑選碗。當你用上新碗時,可能早已忘了舊碗的哭泣。一天,當我輕輕撫摸著老家那隻上了年紀的老碗時,彷彿觸控到了歲月的肌膚。

  小小的碗極不起眼,可一日三餐誰也離不開它。百姓吃飯要用碗,皇帝吃飯也得用碗。再富也離不開碗,再窮也得有隻碗,就是去要飯,手裡也得拿著碗。

  人這一輩子究竟要端多少次碗、要用多少隻碗,誰也難說清。可有一條誰都清楚:當你端起碗時,你就端起了幸福;當你端不起碗甚至也無人為你端碗時,幸福就會摔在地上……

  3

  碗有金碗、銀碗、玉碗、瑪瑙碗、銅碗、木碗、粗瓷碗、細瓷碗、大海碗、搪瓷碗、塑膠碗、琉璃碗、不鏽鋼碗等等。新石器時代就有泥質陶製的碗,其形狀與當今的碗無多大區別,不斷變化著的只是質料與工藝。

  用金碗、玉碗盛出的飯不一定就香甜可口,用鄉間粗碗盛出的飯不一定就不是美味佳餚。

  4

  碗為什麼總是圓的,很少見方的碗?

  因為圓代表著團圓、圓滿,人們總是期盼著每天盛出的是一碗碗團圓的日子,是一碗碗圓滿的生活。

  因為圓寓意著不停地旋轉,就像快樂與月亮、幸福與地球、碗裡飄著的香與一天天升起的太陽,能永無止盡地轉下去……

  5

  撫摸著一片北宋瓷碗的碎片,我依稀能想象出那一隻完整的碗是什麼樣子。

  這隻碗的主人是誰,怎麼會埋在這裡,當時的人是怎樣用這隻碗吃飯的?這碗裡,曾盛過怎樣的飯菜,曾盛過怎樣的日子,曾盛過碗的主人怎樣的甘苦,恐怕也只有這隻碗知道了。

  許多碗作為陪葬品被埋入地下,人在另一個世界也離不開碗?人死了,碗也死了?碗已經一千年沒見過太陽了,它還能睜開眼睛麼?那天,當我在一個宋墓考古現場看到它時,忽然發現它也在默默地望著我。不知這碗在地下是睡著了還是醒著,是一直靜靜等待著千年後的這次重生嗎?碗裡當年曾飄蕩著的縷縷香氣如今都跑哪兒了,我們還能聞到那個遠去了的宋朝的味道嗎?

  碗張著大大的、圓圓的嘴,你能告訴我這一切嗎?碗似乎要說些什麼,可始終沒有說出來。

  拿起這隻碗輕輕敲一敲,我彷彿敲疼了遙遠的歷史。把碗貼在耳旁,能聽到歲月的訴說嗎?

  6

  常常見碗櫃裡一隻碗摞著一隻碗。其實,那是一隻碗馱著一隻碗,一隻碗抱著一隻碗、一隻碗揹著一隻碗,一隻碗相擁著一隻碗……碗與碗也有愛。

  逢年過節,八大碗、十六大碗、二十四碗,餐桌上總是擺滿了盤盤碗碗。過年,也是碗的節日:大碗吃肉,大碗喝酒,碗連著碗,碗碰著碗,碗吻著人,人舉著碗,人與碗、碗與碗似在親密交談。人醉了,碗也醉了……

  7

  在看一個收藏節目時,熒屏上出現一隻精美的遼代瓷碗。遺憾的是,碗邊上有一個殘缺,可能是碗的主人不小心磕碰了一下。馬未都說,這就好比一個人做錯了事、說錯了話,就永遠也收不回來了,就永遠存在這裡,清晰地記錄在這裡,讓人永遠記住,以至過了一千年,我們還能看到當時他所犯下的那個錯誤。

  一個小小的錯誤竟成為碗身上永遠的傷口,讓碗一直疼了一千年,這錯誤的代價也太大了。錯誤能改,可傷口能癒合、千年之痛能彌補麼?

  8

  將大小不同的碗倒上不等量的水,可奏出美妙動聽之曲,這碗叫水碗,3000多年前最早的擊缶就是用12只碗狀物敲擊的`。《史記》記載戰國時那場驚心動魄的澠池會,藺相如就是逼秦王擊缶以回擊趙王鼓瑟之辱。碗雖小,卻敲響了厚重的歷史,只是歲月聽到了、我們聽不到了。

  當人們還不知曉飯菜是什麼滋味時,碗已經先知道了。碗,咀嚼過每一個朝代,品嚐過每一段滄桑,盛過唐宋的月光、明清的雨雪,品盡了碗的主人的悲歡離合,嚐遍了歷史的酸甜苦辣:有的碗裡滿滿的肉已經臭了,有的空碗旁躺著餓死骨……

  幾千年來,世上燒製出的碗數不清,使用過碗的人更是數不清。每一隻碗裡都盛著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有一種滋味。不過,碗總是沉默不語,碗總是默記在心裡。一隻只碗彷彿一個個無形的漢字,默默在天地間寫著一頁頁無字的《史記》。

  我眼前有一隻漢代的碗,過去它曾盛湯盛飯盛酒,如今盛滿了滄桑。當你端起它時,彷彿端起了一段很沉很沉的歷史。

  其實,歷史,也是端著碗長大;中國,也是端著碗長大。

  9

  人要吃飯,就得有碗。吃什麼飯,用什麼碗;吃多大飯,用多大碗;有多大碗,吃多大飯。碗空才能裝滿,碗滿則會溢位。

  工作是暫時的飯碗,才能與智慧才是永遠的飯碗。不學無術是泥飯碗,只能混碗飯,真才實學才是金飯碗。而不少人光看到了碗裡的飯,卻常常看不到碗。

  鍋裡的飯再香也得有碗盛出來,盛到自己碗裡才是自己的。生活似一口無形的巨鍋,有人盛出快樂,有人盛出平淡或苦澀,關鍵在手中有什麼樣的“碗”。

  愛也是一隻碗,盛滿了溫暖;恨也是一隻碗,盛滿了冷酷;知足也是一隻碗,盛滿了幸福;貪慾也是一隻碗,盛滿了痛苦……每個人的心都是一隻碗。

  男人是女人的碗,女人也是男人的碗;父母是兒女的碗,兒女也是父母的碗。碗與碗常常緊相連:我的碗裡有肉,你的碗裡才有肉;一隻碗裡有飯,全家碗裡才有飯。家是最小的碗,國是最大的碗,大碗滿只只小碗才會滿,只只小碗空大碗也會空。一個民族是強是弱,關鍵看國家的碗;一個國家是興是衰,關鍵看老百姓的碗。一碗水端平,社會就安定;人人有碗飯,天下才太平,反之則大亂。

  碗不大,卻盛著天。

  10

  碗裡盛過無數山珍海味、美食佳餚,可它自己一點兒也不貪佔;碗裡的東西或鹹或淡或辣或苦或涼或燙,它都能容納並甘於忍受;盛飯即為飯碗,盛茶即為茶碗,盛酒即為酒碗,碗既把自己融入萬物,又不失去自己;用時高高階起,不用則扔在角落,它從不計較;碗裡也曾有過一些殘羹剩飯餿菜,但水一衝洗馬上又潔淨如初;碗原是鬆軟的土,經烈火鍛造出一身硬骨,瓷白瓷白的碗壁上,一塵也不染……

  做人,也要像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