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妹妹送來的圍巾美文

妹妹送來的圍巾美文

妹妹送來的圍巾美文

  下課鈴響了,小林合上了語文書,把鋼筆放在了工具盒裡。一起放到新買的書包裡,蓋住了沒有掏出來的數學課本。拎起書包急促的邁出教室,走向了回家的路。

  上午的陽光溫暖和煦,灑在行人的臉上異常燦爛。前幾天堆積未化的白雪由於冷空氣的侵襲,已經在路面結冰了。

  小林小心的挪動著腳步走在路邊,臉色比較凝重。這是他小學四年當中第一次蹺課,內心比較害怕,怕老師週末會因為沒有繼續上接下來的數學課叫家長,怕回到家來自媽媽的批評。小林哼了下鼻涕,背起了書包繼續朝前走,沒有繼續想這件事,他一直在想剛才課堂上老師給大家講的一則短故事——哥哥帶妹妹打雪仗的故事。

  學校離家不遠,小林慢悠悠的還是很快到家了。發現爸爸和媽媽沒有在家,心裡有那麼一點輕鬆,轉眼看到了妹妹還是一個人趴在窗前望著外面院子裡的白雪。

  “爸爸和媽媽去哪了啊?小林朝著妹妹輕問了一句。

  “剛出去,鄰村的李叔叔家雞棚塌了一處,幫忙去了。”妹妹頭也不轉的說

  這是小林打記事起早已習慣的場景。只是今天媽媽給她梳了兩條小辮,看起來格外的漂亮。

  “你今天怎麼放學這麼早呢?”

  “哦,那個,,,我,,,我書本忘拿了。”小林吱吱唔唔的搪塞了妹妹突然的提問。

  放下書包,小林並沒有想那麼多,拿出了數學課本,翻看著似乎總感覺缺少什麼。然而,他又想起了剛才語文課堂上老師講的故事,走到院子裡,看著白白的一片,他想了很多,笑了一下。

  “村後的池塘冰化開了,好多魚都在河面露著,都在那捉魚呢,呵,你可記得拿著網子啊”

  “好,我這就回家準備網子,你先去吧。”

  小林聽到了路過家門行人的對話,很好奇,也想網一條魚回家。

  他在家翻東找西,不知道在哪弄了一條不大不小,網狀密集,菱形的絲狀物,隨後又找了不太長的竹竿,用鐵絲做成了簡易的“捕魚網”。幹這點活,對於一個農家孩子來說,似乎太簡單了。

  妹妹一直在窗戶裡注視著這一切,目送著她哥哥拿著做好的捕魚網的衝出家門。

  池塘的冰滑動了一大片,魚兒露著身影在河面遊動。村裡的好多人都在看,大多都是在看其他人用各自的網子捕魚。等靠近岸邊的那一塊冰被滑動開後,小林穩穩的站在岸邊,以防溼滑,跌進池塘裡。他靜靜的等候,等候屬於他的魚兒向他靠近,然後一網捕撈上來。

  一條, 兩三條,或許他也數不清到底多少條魚每次都在向他靠近,然後警覺的遊走,越遊離他越遠。小林焦急的等待著,雙手冰冷的握著竹竿,他也知道背後有好多人在看著,說著誰又捕了一條,他沒有管那麼多,只是在想:如果一無所獲,他回家真的是無言以對了。

  突然,他發現有一條橫向的魚在慢慢的向他游來,小林屏住呼吸,做好一網捕捉到的準備,等它靠近,一定能夠撈起來。

  “小林,趕快來,你妹妹滑倒了”。

  人群中傳來的巨大聲響,頓時鎮靜了嘈雜的人群,震驚了遊向小林的那條魚;震撼了小林平靜的內心。扔下捕魚網,小林飛快的'衝過去,內心卻不相信這是真的。

  “怎麼回事,她在哪”小林慌張的問著。轉過彎,在另一個岸邊,小林看到自己的妹妹趴在岸邊的泥坑裡。心裡無比的難受,他迅速的跑過去,拉起了她。

  “你出門都是爸爸和媽媽陪著,誰讓你自己跑到河邊的啊,這些人都知道你的情況怎麼都不攔著你啊”小林又愛又恨的說道。

  “是我示意他們不吭聲的,我在家看你找了媽媽以前的絲巾做了漁網,跑那麼急來河邊捕魚,我給你送條圍巾啊”妹妹堅強的說道。

  “誰要你的圍巾啊,你不好好在家裡待著,來河邊了,看媽媽不打你才怪”小林心酸的說。

  妹妹沒有理會,從脖子上接下來了那條圍巾,露出了漂亮的兩條小辮。

  “圍上吧,這是媽媽新給我買的,還有你的書包。雖然有太陽,但是還是很冷啊,你看你的手都紅了”妹妹嬌小的對小林說。

  看著妹妹清澈又可愛,注視的眼神,小林把圍巾圍上了,把妹妹抱起來放到岸上,直露在陽光下,猶如水中的魚兒美豔動人。對妹妹說:“在這別動,等我一會,我捕一條魚回家,讓媽媽燒魚湯”。

  “哥哥”妹妹溫情的喊了出來。

  小林怔住了,這是她第一次聽到不愛說話的妹妹叫自己哥哥。來的那麼突然,那麼深情,又那麼的溫暖。

  “我左腳走路不便,很少陪你玩,雪馬上就要化了,你能在院子裡給我堆個雪人嗎?”

  聽到自己的妹妹說到這,小林感到大腦一片空白,小時候都是他和鄰家的孩子一起玩耍,從沒有帶過左腳有殘疾的妹妹,她也總是坐在窗前傻笑著,今天她是怎麼來到這裡給我送圍巾的,是扶著牆走來的,還是一瘸一拐支撐著過來的?他越想越難受,越想越在心裡流淚。

  小林抹乾了淚水,再一次轉過身,哼了下鼻涕,背起了妹妹,輕輕扭過頭對她說:

  “走,咱們回家,妹妹,哥哥給你堆個雪人,陪你打雪仗·”

  似乎在那一刻,他明白了自己不僅要做一個哥哥,還要做一片樹林,庇護這個漂亮,善解人意,又蹩腳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