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美文賞析:心心相應的真教育

美文賞析:心心相應的真教育

美文賞析:心心相應的真教育

  在課程改革的歷程中,教育開始尋求人文精神的支撐。什麼是“以人為本”,教育的人文字質是什麼?陶行知先生曾對此作出過精闢而深刻的闡釋,他說教育是“以人教人”、“真教育是心心相應的活動,唯獨從心裡發出來的,才能打到心的深處。”

  語文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可見,“人文性”是語文教育的重要性質,落實人文教育是語文的重要任務。

  那麼,在新課程的實施中,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如何在關注我們的學科、關注我們的教學的同時,關注我們的學生,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兒童文化”,從而實現“心心相應的真教育”?

  一、倡導個性化的閱讀——追求真感受

  語文學習是極具個性化的行為,對文字的理解是多元的,閱讀教學中應尊重學生個人的感受與獨特的體驗。如在蘇教版第十一冊《夾竹桃》一文中,“韌性”是夾竹桃的魅力之一,如何讓學生真切的感悟而不是膚淺的接受呢?教者透過設問“‘韌性’體現在夾竹桃身上該如何理解呢”,讓學生默讀思考,從多個角度進行了感悟。於是學生從“在和煦的.春風裡,在盛夏的暴雨裡,在深秋的清冷裡……無日不迎風吐豔”讀出了“堅強”;從“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體會出了“生命力頑強”;從“然而”悟出了“與眾不同”;從“悄悄地一聲不響”讀出了“韌性”就是默默無聞地奉獻……從而,感受到“韌性”就是堅強,就是默默地奉獻,就是堅持不懈。

  再如,《夾竹桃》一文中由夾竹桃產生的幻想,老師首先進行了入情入境的配樂朗讀,隨後學生們在輕柔的樂聲裡展開了想象的翅膀,產生了不同的幻想與感受,有“環遊宇宙的飛船”,有“神奇的海底世界”,還有“夾竹桃仙子輕盈的舞姿”……教師便鼓勵大家透過朗讀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同桌。再來聽此時的朗讀,已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湧動著靈氣與個性。感悟語言是一種個性化的語言感受,由於學生知識背景、生活經歷、情感氣質等多方面的差異,學生對語言的感悟自然也就有了區別。因此作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差異,引導學生多角度多層面感悟,發掘學生的靈氣,使學生對語言產生具有個性化的理解與真實感受。

  二、開發人文因素——交流真情感

  語文課本里的文章都蘊含著豐富多彩的文化內容,無不富於人文精神,是人文素養長效的營養劑。因此,在語文課中,教者要透過多種方式讓學生與文字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實現心靈的溝通、思想的碰撞、情操的陶冶。還是以《夾竹桃》為例,當學生對韌性有了充分的感悟後,教師透過“悄悄的,一聲不響的,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夾竹桃目睹了百花爭豔的繁華美景,又親見了百花的無奈凋零,它始終如一。它的堅強、它的持之以恆、它的默默無聞以及它那頑強的生命力,使我們想起了很多很多……”這一段富有詩意的語言,激發學生的聯想。學生們開始了與文字的對話,與他人的心靈的交流。有的想起了默默無聞的工作在大街小巷的徐虎;有的想起了每日迎著朝陽美化世界的清潔工;有的想起了以前學過的天遊峰的掃路人;還有的想起了今年戰鬥在非典第一線的白衣戰士;也有人說起了學校傳達室看門的老爺爺。

  再如,蘇教版第五冊中的《第八次》,同學們讀到布魯斯王子接連打了七次敗仗,自己又受了傷,躺在磨坊裡唉聲嘆氣的時候,教者讓學生進行“實話實說”,“說說如果你就是布魯斯王子,你會怎麼想,怎麼做”。學生們在經過認真的思考後,有的說“如果我是布魯斯王子,我會非常傷心,再也沒有信心去抵抗”,也有的說“我會覺得十分羞愧,沒有臉面再去見自己國家的人民”,還有的說“我不把侵略者打敗,決不罷休”……一句句幼稚的話語裡流淌著真實的情感。學生們在學習文字、積累文字的同時,受到了美的薰陶、情的陶冶、以及心靈的洗滌。

  三、運用激情的語言——實現真體驗

  課堂中,教師與文字融為一體的語言,為學生的學習創設了一個詩意的環境,學生們在這個處處散發著人文氣息的氛圍裡,進行著真實而精彩的體驗。如《夾竹桃》一課的匯入部分“麻煩哪位把大家帶入作者家的美麗小院”,一下子就把學生帶入情境;讀完全文,教者透過“我們看此時的夾竹桃,它已不再平凡,它的片片綠葉流淌著縷縷詩情,它的朵朵鮮花包蘊著點點浪漫”這一段充滿激情的話語,又欣賞了一首歌詠夾竹桃的古詩,激發學生放飛詩情,體驗詩情,還語文教育人文性。於是像“白色的夾竹桃像一朵朵小雪花,正在飄落;紅色的夾竹桃像一簇簇火苗,正在跳動。白色的夾竹桃帶領我走向白雲妹妹的房間,紅色的夾竹桃帶領我走進太陽公公的宮殿”之類的美文從學生的筆下流淌出來,學生們也在創作的過程中體驗到了成功的滋味。再如《灰椋鳥》一課結尾的“浩淼太空,精彩世界,有多少事物值得我們去愛,去歌詠啊,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手中神奇的筆,去描繪美麗、歌頌崇高吧”,寥寥幾句,點起了學生創作、抒情的慾望,像《野菊花》、《黑母雞》、《小山羊》之類的文章如雨後春筍一般湧現。

  再者,教師在課堂上的即興妙評也為課堂增添了情趣。如教學中,當學生聲情並茂的朗讀完課文時,“啊!謝謝你把我們帶入了一個鮮花盛開的世界”;當學生說出富有個性的答案時,“你可真是個思想家呀”,當學生的回答繪聲繪色、妙語連珠時,“今年的‘金話筒’獎應該屬於你”……正是這些富有人文性的語言,使學生們真實的體驗到學習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受到了潤物細無聲的薰陶與感染。

  總之,在語文課堂裡,對於學生的學習,教者更應關注的是進入學生的生命領域,進入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學生的身心作為生命體參與其中,讓課堂充滿人文關懷,成為人性養育的殿堂,並由此煥發生命活力,這樣的教育才是由“心”到“心”的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