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經典美文故事:母親的老衣

經典美文故事:母親的老衣

經典美文故事:母親的老衣

  去年五一我和妻子帶著女兒回隴東老家看望父母。

  一放下行李,孩子就跑過去偎依在母親的懷裡撒嬌。我問起母親和父親的身體狀況。

  “你爹已經65的人了,今年一下子老多了,現在從一樓往三樓提一桶煤都提不動了,上一層樓梯得歇上半天。前一陣子在街上轉悠時還暈倒過一次。”母親哽咽著說。

  “媽,你的身體怎麼樣?”妻子問母親。

  “哎,能怎麼樣?老樣子。心臟不好,晚上睡著後心跳得特別快,經常失去知覺醒不過來。胃也經常疼的難受。你大哥領著我到醫院看了,買的藥繼續吃著。”

  “媽,要不我走的時候你上我們那兒單位住些日子,再給你看看病”,我說。

  “傻小子,媽可能再沒機會了……”,母親頓了頓,自言自語地說,“媽都已經開始做老衣老鞋了,哎!怕熬不過今年了……!”

  一瞬間,像晴天霹靂一樣,我驚呆了,大腦感到一陣刺痛、眩暈,頓時淚如泉一湧。

  妻子也流著淚水說,“媽…你還年輕,才60歲,別…別胡思亂想了。”

  母親笑了,眼角卻有晶瑩的淚水在滾落下來。她急忙背過身去,擦了擦眼睛,領著孩子去取零食。

  母親是平涼人。是父親在華亭大鍊鋼鐵時認識的,自一由戀愛結婚的。後來她毅然放棄城市戶口和關山林場的工作,跟著父親輾轉到了現在的地方。當時由於父親是村裡唯一的一黨一員,所以當了隊長,後來當過大隊加工廠廠長,母親當時是生產隊婦女主任。

  母親的性*格很剛強。記得我很小的時候,她經常帶領婦女們搶種搶收,和婦女們一道用筐擔糞,用扁擔擔麥子,婦女們幹活掙的工分都很高,家裡分的口糧也很多。有一次,隊裡有一個好吃懶做的婦女偷生產隊的苞谷,被母親抓著了,她和母親吵了起來。母親二話不說,拽住那女人的衣服拉到了生產隊。可是,那個婦女的手裡卻留下了母親的一溜秀髮。

  母親在關山林場時,曾經是文藝隊的女隊員,經常參加文藝演出。所以,在閒餘時間,母親就坐在院子外面的梨樹下,隨口給我們唱上幾首歌,記得清楚的有《十二把鐮刀》、《梁秋燕》,但是母親最愛唱《梁秋燕》了。梨樹上開滿了白色*的小花,芳一香撲鼻,很涼快,很愜意。母親抱著我,一邊用手拍著我,一邊唱著《梁秋燕》。我抓著母親的兩個長辮子在手裡玩。母親唱歌時的聲音很清脆,很優美,現在我還能回憶起她唱歌時的模樣。

  母親養活大了我們子妹五個,耗盡了精力,一天天地老了。頭髮白了;牙也掉光了,補的假牙;身體狀況一天比一天差,清廋、單薄,連我給買的衣服也撐不起來;記憶力也減退了,2004年辦身份一證時,她已經不記得自己的生日了;我再次讓她唱碗碗腔和《梁秋燕》時,那些歌曲的詞她已經全然想不起來,一句也唱不下去了。

  母親老了!

  五一的假很快到了。我要和妻子走了,無論我們怎樣勸說,母親都不原意跟我們去。臨走的前一天晚上,母親給我們看她給自己準備做老衣的布料和已經做了一半的老鞋。我真不願意看,可還是噙著淚水默默地看母親給自己做的生命最後一刻準備穿的衣物。

  母親從櫃子的最底層拿出一個包了好多層的包裹,一層層地開啟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幾疊有著大圓圈圖案的藏藍色*緞子布料,她說這是用來做父親和她自己老衣的布料。說一個親戚是裁縫,已經答應用很便宜的價錢給她做,這幾天就拿去做。說本來老衣是由我姐姐親手縫製,可姐姐不會針線活,她就找裁縫做。還有父親的一定瓜皮帽子已經做成了,是母親一針一線縫製成的。也是用這樣的布料做的,圓形的帽子,很像清末民國初年時員外們戴的那種。父親的老鞋已經做成了,白色*軟底的黑絨布鞋。母親的一雙繡花鞋已經做了一半,鞋底做成了,鞋幫也做成了,就剩下繡花了。母親給我們看這些東西時,眼裡閃著亮光,很激動,很興奮的樣子。我不明白母親此時此刻的心情,我也不想看這些讓我傷心難過,讓我淚眼朦朧的東西。因為我的心在一陣一陣地絞痛,在流血。我在痛苦中看著母親在擺一弄著那些物件,在喋喋不休地說著什麼,我一句也沒有去聽,也沒有聽清楚。我恨不得把那些東西扔掉,或者藏起來,永久不原意讓任何人看到,而且希望母親和父親永遠長壽健康,永生永世不要穿那樣的衣物、那樣的鞋……

  這次回家,我和妻子全然沒有一絲回家探親時的那種快樂,反而是懷著沉重的心情離開家的。看著五歲的小姑娘快樂地玩耍,健康地成長,而母親卻一天天地衰老,直至在某一天穿上那件自己親手縫製的老衣和老鞋,悄無聲息地離開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我不敢想象,在沒有母親,失去自己最親愛的人的日子裡,自己會怎樣面對生活,會如何從傷感和悲痛中走出來!?

  母親,願你永遠健康長壽,永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