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錄> 個案觀察記錄小班

個案觀察記錄小班

個案觀察記錄小班

個案觀察記錄小班1

  觀察記錄:

  “老師,老師,幫我提一下褲子嘛!”我停下手中正在整理的卡片,循著聲音一看,原來是明明上廁所出來請蘇老師給他提褲子。見此情形我跟蘇老師建議道:“教明明自己解決嘛,他都3歲多了,可以學著自己做了。”哪知我的話音剛落,明明立刻就拒絕了,連連擺手,嘴裡喊道:“老師,我不會,我不會!”“不會老師可以教你啊,只要學會正確的方法,多練幾次,自然就學會了。”明明聽了後,低著頭一言不發而且僵在那裡也不做動作,見我的鼓勵並沒有激發起明明學著自己整理的興趣,我只好讓蘇老師先幫他整理了。

  午餐時,為了配合鍛鍊明明的獨立能力,我把以前老師給小朋友端飯,改成了一組一組的自己來端,當輪到明明那一組時我見他排在佇列中猶豫著,便鼓勵他說:“明明好棒勒!自己端飯嘛!”明明伸出手端起了飯碗,可能是有點緊張,也有可能是獨立活動的能力有點弱,只聽見“咣”的一聲,明明的飯碗掉在了地上,我沒有責怪他,重新舀了一碗飯,並叮囑他小心一點,把碗捧好慢慢的走,並告訴他剛剛只是個小意外沒有關係的,明明聽了一個勁的點頭。

  令人驚訝的是,接下來的幾天,明明竟然自己主動學著提褲子了,有時見他沒整理好,老師幫著糾正一下,明明竟然還不讓老師幫忙,自己有模有樣的調整著,有此表現老師真想說:“寶貝你真棒!”

  分析措施:

  其實孩子自立願望還是很強烈的,什麼事還是想自己去幹,可能是在家鍛鍊的機會少,家長怕孩子遭受委屈而過度的呵護,也可能是嘗試自己做時,把事情辦遭過受到了責怪,令孩子缺乏自信,因而孩子久養成了依賴他人的習慣,而作為教育者、引導者、援助者的我們,應該給孩子創造環境、創造條件,指導她們去克服困難,凡是在孩子能力之內的事情,都要鼓勵她們自己去嘗試,並培養孩子從中學習經驗教訓,鍛鍊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久而久之她們就會擺脫成人的照顧,向著自主邁出一大步,變得越來越獨立了。

個案觀察記錄小班2

  情景:

  午睡室、操場、活動室

  表現:

  其他小朋友都進入了夢鄉,銘銘小朋友時不時的坐起來,叫著要爺爺來接,打電話給爺爺,我在旁邊陪著他,拍著他讓他入睡,也無濟於事。

  早操活動中,銘銘小朋友表現得不太高興,不想做任何動作,只是一個人站在那裡。活動的時候,他也一個人坐在木立刻。整理玩具時,他表現得很積極。

  泥塑活動中,銘銘用橡皮泥製作了一個三層蛋糕,展示給小朋友們看,大家還為他唱了生日歡樂歌,我也為他貼上了小紅花。

  效果分析:

  1、銘銘小朋友漸漸地想成為小夥伴們的好朋友,一個人自說自話的行為也有所減少,他也能夠積極地幫忙夥伴們一齊整理玩具等。

  2、銘銘最喜歡捏橡皮泥,他能夠專心致志地捏出各種橡皮泥造型。

  矯正措施:

  1、積極鼓勵銘銘小朋友根據自我的興趣來表現自我,並展示給全班幼兒看。

  2、引導其他小朋友和銘銘積極交流,主動和他成為好朋友。

  現有表現:

  我們慢慢發現,銘銘小朋友整理東西的本事也很不錯,有時候小朋友將不一樣顏色的橡皮泥裝在一齊,他就會及時發現,並且幫忙他們從新分類裝好。於是,我就請銘銘小朋友當小組長,專門負責收取娃娃家的材料、橡皮泥材料等。在“工作”的過程中,銘銘與小夥伴們主動交流,和他們成為了好朋友。

  從那以後,我們慢慢發現,銘銘小朋友能夠坐得住了,並且做事情也變得認真起來了。

  有效措施:

  1、繼續以銘銘的興趣點著手,積極鼓勵他發揮特長,並挖掘他的`其他興趣愛好。

  2、鼓勵銘銘與同伴們友好相處,做好小組長的工作,與小朋友們積極交流,共同遊戲。

個案觀察記錄小班3

  觀察現象:

  1、每到團體活動時,她總是缺乏積極性,懶懶散散,拖拖拉拉在最終一個,注意力不集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2、從家中帶來的食物或玩具從來不與其她小朋友分享,存在必須的自私心理。

  3、有時犯了錯還不準別人批評指正。即使勉強認錯,也是曇花一現,沒有多長時間該怎樣做還怎樣做。

  教育措施:

  1、找一位平時在班中認真的小朋友和她做朋友,每到團體活動時(例如:列對做操)都讓這位小朋友和她一齊進行,增強團體意識;

  2、針對蔣雨芮語言豐富這一優點,平時能夠請她為別的小朋友講故事,說兒歌,樹立她的自信心和榮譽感,使她感到她是這個團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多找機會與夥伴合作,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讓她感受和體驗到與別人共同合作和分享成功的歡樂效果分析:

  1、和好朋友相處了幾天,蔣雨芮每到團體活動時不再拖到最終,也感覺到自我應當和其她小朋友一樣以團體為中心,樹立團體榮譽感。

  2、與同伴共同分享一件物品時,有時仍表現出不情願,但比以前已有了很大提高。

  發展狀況:

  喜歡看圖書,和同伴玩。

  立案目的:

  該幼兒進餐速度慢,觀察其進餐表現,查詢原因,對症下藥,使其有所改變。

  觀察記錄:

  今日的午餐是白米飯、西紅柿炒雞蛋、糖醋肉和豆腐湯。飯剛分好,他吃了一口米飯、一口醋肉,剛吃了三口,就和同桌的小朋友說起了悄悄話。發現教師在注意他,就又吃了一口飯,含在嘴裡,坐著發呆,約兩分鐘後,再慢吞吞地喝一口湯,吃一口飯,菜幾乎沒動。之後有點急了,就用手幫忙把米飯放進湯裡,連湯帶水慢條斯理地吃著。這頓飯他足足吃了五十六分鐘。

  分析與措施:

  該幼兒自理本事較差,動作發展緩慢,雖然已經3歲了,可是上下樓梯還要拉著教師的手一步一步的慢慢走。注意力常常不能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