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計劃> 【熱門】訓練計劃5篇

訓練計劃

【熱門】訓練計劃5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又將迎來新的工作,新的挑戰,現在的你想必不是在做計劃,就是在準備做計劃吧。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制定計劃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訓練計劃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訓練計劃 篇1

  一年一度的市田徑運動會以經過去了,顯然校運動隊的訓練又要從緊張的賽前訓練轉入漫長的日常訓練中來,老師苦、學生苦,但我相信透過我們師生共同的努力,明年我們一定能向前邁出喜悅的一步。下面我們就田經隊日常的訓練工作安排如下:

  一、抓好校田徑隊的梯隊建設

  由於文昌市田徑比賽的運動員向低齡化發展,那麼我們的運動員選拔物件也要趨向於中低年級的學生,從而形成一個良好的運動梯隊。作好向上一級學校輸送體育人才的準備。

  二、抓好運動員的思想教育

  在今後訓練中我們一方面要認真把握“訓練和思想教育結合的原則”,有意識地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學校、愛吃苦的品質,有計劃地安排優秀運動事蹟的講解,經常和運動員的家長、班主任的溝通,從而來縮短彼此之間的距離,減少不必要的矛盾發生,從而使學生能安心訓練,無後顧之憂。另一方面在業餘訓練上嚴格要求、嚴格訓練,從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上來培養運動員的運動技術和專項技能。

  三、訓練要求:

  1、保證訓練時間、保證訓練內容、保證訓練器材和場地。

  2、學生訓練課的內容、形式、節奏安排等,要求多種變化,各種練習手段儘量與遊戲活動相結合,以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愛好與興趣。

  3、訓練必須要有永續性和合理性。

  四、訓練任務安排:

  (一)、準備期:(二週內)

  1、選拔、招集運動員,召開全隊隊員會議。

  2、宣佈訓練制度紀律。

  3、準備訓練所需器材。

  (二)、第一階段:身體素質訓練階段,以身體訓練為主。

  1、以力量訓練為主,輔以基本技術。

  2、以柔韌性訓練為主,輔以力量和耐力。

  3、以靈敏性訓練為主,輔以力量和耐力。

  (三)、第二階段:基本技術訓練,鞏固及提高階段

  1、以基本技術為主,輔以力量訓練。

  2、以基本技術為主,輔以柔韌性、靈敏性和耐力訓練。

  3、基本技術綜合練習。

  (四)、第三階段:專項技術、戰術養成訓練階段。

  1、以專項技術為主,輔以綜合身體素質練習。

  2、以專項技術、戰術為主,輔以模擬比賽練習。

  3、備戰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

  五、訓練次數與時間:

  每週訓練四次,每次1小時左右(第三節下課開始)。

  六、考核:

  1、各專項要求每週一次到二次的計時跑。

  2、學生按自己的專項每週進行一次考核。

  3、每一個月底進行一次高要求的考核。

  七、運動員名單:(待定)

  我校田徑運動隊處於初級階段,運動水平和競技水平相對比較、運動員身體素質參差不齊,理論知識缺乏,訓練時間少,因而面臨重重困難。我們相信,在校領導的重視與關懷下,班主任的支援下,我們有信心培養出一支具有較強實力的校運動隊隊伍。

訓練計劃 篇2

  在中長跑專案中,如800米、1500米、3000米障礙、5000米,其耐力有相當程度是由糖酵解供能所決定的。換句話講,中長跑專案的專項耐力是以糖酵解即通常所講的速度耐力為特徵。專項的距離越短,無氧代謝及混合代謝訓練的比重就越大,對運動員耐乳酸能力的要求就越高。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中長跑運動員的有氧代謝、無氧代謝及混合代謝的能力是專項耐力訓練能否取得最佳效果的關鍵。

  一、發展有氧代謝能力是中長跑專項耐力的基礎

  有氧代謝能力又稱一般耐力,它在中長跑專案上佔有重要地位,是提高專項耐力和專項成績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發展有氧代謝能力,首先要提高最大吸氧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持續負荷法。這種方法的主要特點是運動員不間斷地連續訓練較長時間,一般不少於30分鐘,可勻速也可變速,訓練水平較高的運動員負荷時間可延長到40~120分鐘。在訓練實踐中發現,每位運動員都有一個與其訓練水平相適應並隨著運動能力的提高而變化的負荷範圍,其中負荷的強度要時時與每個人的競技水平相一致,強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訓練效果。持續負荷的強度,如果以心率來衡量,應控制在140~160次/分以內。心率在這個水平可增加心輸出量,最大吸氧量可達80%左右,併產生心臟容積增大的效應。若以跑速來衡量,應以無氧閾左右區域的跑速進行不間斷的持續跑。在訓練現場直接測定血乳酸是確定運動員無氧閾的最好辦法,並以此很容易找到與無氧閾相對應的跑速(簡稱無氧閾跑速)。在沒有生理、生化測試條件的情況下,可採用下面的簡易方法粗略推算運動員的無氧閾及無氧閾跑速,具體逼作是把運動員最近測驗的10000米成績換算成米/秒,其數值就是這名運動員的無氧閾。此方法雖不像血乳酸測試那樣精確,但也基本上反映出無氧閾值水平。例如,某運動員的10000米成績為36分01秒,無氧閾值=10000米/36分01秒=10000米/2161秒=4.627米/秒,由此得出無氧閾跑速為1分27秒/400米(或3分37秒/1000米)。不同地形的越野跑、場地長時間不間斷跑以及長時間的球類活動、游泳、滑雪、爬山、騎腳踏車等都是發展有氧代謝能力的常用訓練手段,它們對改善心肺系統的功能,擴大能量儲備、加速乳酸消除及提高專項耐力作用顯著。教練員和運動員應重視有氧代謝能力的訓練,切忌以速度耐力訓練代替一般耐力訓練,即使達到相當高的運動水平,有氧代謝能力的訓練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發展無氧代謝和混合代謝能力是中長跑專項耐力的核心

  由於中長跑專案是以糖酵解供能為主,因此發展無氧代謝和混合代謝能力,提高機體制造乳酸、耐受乳酸的能力就成了中長跑專項耐力訓練的.核心。現代訓練實踐表明:隨著對中長跑專案本質特徵認識的進一步加深和成績的不斷提高,當今的訓練理念和方法已有了很大的改變,主要表現在無氧代謝和混合代謝的訓練比重逐步增加,已達到60%~75%,並有繼續加大的趨勢。下面就向大家介紹一些發展糖酵解供能系統的訓練方法。

  (一)間歇訓練法

  實踐證明,以次極限強度進行間歇訓練對發展運動員的糖酵解供能系統非常有效,它可以提高運動員製造乳酸的能力,使運動員體內乳酸的堆積量超過比賽時的最高值。間歇訓練法創立於20世紀40年代末,隨著訓練科學化程序的發展,間歇訓練法演變種類較多,目前世界優秀運動員普遍採用的間歇訓練法

  主要有下列幾種:

  1.等距離,等間歇時間訓練法。例如,400米×5次,每次間歇3分鐘。

  2.遞增距離,等間歇時間訓練法。例如,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每次間歇3分鐘。

  3.等距離,遞減間歇時間訓練法。例如,400米+間歇3分鐘+400米+間歇2分鐘+400米+間歇1分鐘+400米。

  4.遞減距離,等間歇時間訓練法。例如,20xx米+1600米+1000米+800米+400米,每次間歇時間5分鐘。

  5.等距離,等間歇時間多組訓練法。例如,(400米x4次)×3組,每個400米間歇2分鐘,跑完4個為一組,組間歇時間為10分鐘,共跑3組。

  6.不等距離,等間歇時間多組訓練法。例如,(600米+間歇1分鐘+200米)×4組,組間歇時間為5分鐘,共跑4組。

  運用間歇訓練法進行訓練時,首先要考慮的是訓練強度與間歇時間。一般來說,應選用85%~95%的次極限強度進行訓練。間歇時間應根據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和恢復能力來確定,通常以心率恢復到20~22次/10秒開始下一次練習為宜。其次要考慮的是間歇快跑的距離,數量與專項特徵及個人特點的一致性,換句話講,就是要因人、因項、因課的訓練目的來確定訓練量的多少。

  (二)重複訓練法

  重複訓練法是指為了提高中長跑運動員耐受乳酸的能力,選用略短於專項的距離進行多次極限強度訓練的方法。如800米運動員,選跑600米;1500米運動員,選跑1200米;5000米運動員,選跑3000~4000米。訓練中要求跑速等於或高於專專案標成績的平均速度。由於訓練強度大,因此每次課的重複次數以2~4次為宜,重複跑之間的恢復時間應確保運動員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一般在10~15分鐘之間。重複訓練法對強化專項能力,提高專項成績有著非常重要和直接的作用。

  (三)變速訓練法

  在中長跑的訓練中,常採用不同速度長時間的交替跑,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變速跑。變速跑分為越野變速跑和場地變速跑兩種。越野變速跑多在公路和草地上進行,由於路線多變和距離測量不精確,因此加速快跑的次數、距離和速度一般由運動員自己掌握。而場地變速跑,由於距離測量準確,教練員可以對快跑和慢跑的距離、速度提出具體的要求,而且不以運動員恢復到什麼程度為標準,因此訓練難度相對較大。場地變速訓練法分為兩種,一種是短段落,短間歇、重複次數多,如(100米快+100米慢或200米快+100米慢或400米快+100米慢)×10~20次;另一種是長段落、短間歇、重複次數少,如(1000米快+200米慢或20xx米快+400米慢)×4~8次。變速訓練法對改善運動員不同代謝方式的轉換能力及培養意志品質是非常有益的。

  發展中長跑運動員專項耐力的關鍵在於如何因項、因人,控制好有氧、無氧及混合代謝供能的訓練比例,科學制定跑的速度、距離以及間歇時間。只有根據專項特徵,在強化有氧代謝訓練的基礎上,逐步加大無氧供能訓練和混合供能訓練的比重,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運動員的潛力,提高專項成績。

  專項素質訓練:

  (1)一般耐力訓練

  一般耐力是發展中長跑專項耐力的基礎。一般耐力在中長跑專案上佔有重要的位置,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的工作能力。在全年訓練中,根據不同的任務應有所側重地不間斷地進行耐力訓練。準備期比重較大,比賽期及比賽前也應有所安排。一般耐力是透過強度小、時間長的越野跑、騎腳踏車、游泳、滑冰、滑雪、爬山、各種球類練習進行訓練。

  發展一般耐力要從增加量開始,循序漸進,波浪式前進,隨著訓練水平的不斷提高,適當增加跑量和強度。中長跑運動員的一般耐力訓練,除訓練課安排外,常常利用早操時間進行45′~1′30”的持續跑或各種形式的越野跑。一般耐力不僅可以提高內臟功能,提高有氧代謝能力,還可以培養運動員的意志品質,改進跑的技術和發展身體素質。

  (2)專項耐力訓練

  中長跑運動員的專項耐力,實質就是專項能力,或速度耐力。在全年訓練中,根據任務的不同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發展專項耐力一般採用間歇跑、重複跑、變速跑、接近專項距離、專項距離或超過專項距離的計時跑,以及專項檢查跑、測驗、比賽等。間歇跑時,使心率保持在120~180次/分的範圍內,使心輸出量處在最佳水平上,在間歇時肌肉得到休息,而心臟仍處在很高的活動水平,使整個訓練對心臟功能的增強都有顯著效果。一般在200~600米的距離上採用間歇跑。在全年各階段的訓練中均可採用間歇訓練,準備期採用較多。重複跑的訓練是反覆跑幾個段落,休息時間較充分,跑的距離、重複次數、要求的強度應根據專項特點、訓練任務而定,可採用100~300米,400~600米,1000~1600米,20xx~4000米,甚至8000米的距離。在短於專項比賽距離的重複跑時,速度應高於比賽平均速度。與比賽距離相同的重複跑訓練應適當減少,以免身心更大的負擔。重複跑是發展速度和專項耐力的重要手段,還可以培養跑的速度感和節奏。比賽期採用較多。隨著重大比賽的到來,檢查跑、測驗和適當的比賽不可少,以培養競技狀態,提高專項能力和比賽能力。

  (3)速度訓練

  速度訓練對中長跑運動員不可忽視,速度是提高中長跑成績的重要條件。中長跑運動員根據各個專案的特點,衡量速度的標準也不相同。中跑運動員常以100米成績來衡量速度,長跑則以400米來衡量速度。中長跑運動員發展速度素質,要根據各個專案的需要來發展速度。在耐力水平相同的情況下,速度往往是取勝的關鍵。因此,中長跑運動員在少年時期的基礎訓練過程中,應努力發展速度,使之達到一定的水平。速度發展到一定程度,再提高就需要花費相當大的精力,這時應著重在提高專項耐力上。速度訓練僅能起到保持原有水平的作用。發展速度多采用加速跑、短距離反覆跑、行進間跑、下坡跑、順風跑等,以及60~200米之內的變速跑。中跑運動員速度練習比重大些,而且還需要增加力量、彈跳力的練習。中長跑各項在全年訓練中速度佔的比重大致如下:5000米約佔10%,1500米約佔20%,800米約佔30%~40%。

  (4)身體訓練

  隨著中長跑技術的不斷提高,運動員的身體訓練水平必須與成績的提高相適應,中長跑運動員身體訓練的關鍵問題是要將一般身體訓練與專項身體訓練結合好。在進行力量練習時,採用較長的時間的跳躍,投實心球、沙袋、輕槓鈴,也可採用加大困難條件的跑、跳練習。如上坡跑、沙灘跑、草地跑、鬆軟土地和雪地上跑、跳練習。發展力量練習時還需考慮到上、下肢、腰、腹肌的協調發展。長跑運動員更應突出耐力和力量耐力為主的身體訓練。中長跑運動員還要透過各種球類、體操、武術、游泳、滑冰、跨欄及其他田徑專案進行全面身體訓練。身體迴圈訓練已被實踐證明是中長跑運動員行之有效的身體訓練方法,它不僅可以發展身體各部肌肉,還可以改善和提高運動員的內臟器官功能。身體迴圈訓練的內容、次數、組數和時間應根據訓練任務、運動專案的特點、運動員個人的習慣進行組合和安排。

  (5)有氧訓練與無氧訓練

  中長跑運動員的一個特點是具有良好的耐乳酸能力。提高有氧與無氧訓練水平是中長跑運動員努力的方向。中長跑各個專案有氧訓練與無氧訓練的比重是不同的,跑的距離越長,有氧訓練比例就越大,無氧訓練比例則越小。從某種意義上講,一般耐力、長跑是有氧訓練。現代醫學、生理學、生物化學研究證明,氧債佔70%時為無氧代謝;氧債佔30%時為有氧代謝。 中長跑雖然以發展乳酸供能為主,但也要相應發展磷酸供能,特別像800米和1500米這樣的專案發展磷酸能就更為重要。磷酸能是提高速度的關鍵,發展磷酸能不僅使其在中跑運動中有相當一部分能量可以供給,而且對於勝負的最後衝刺,它的作用就更為明顯了。中長跑運動員在進行各自專項訓練時,必須考慮到有氧訓練的比重,以保證專項能力的提高。

  1.技術訓練

  從事中長跑訓練的運動員,要學會在跑的途中儘量節省體力,適宜地發揮身體素質的作用,合理的技術是關鍵。中長跑的技術訓練主要是在大量跑的練習中進行。還可針對運動員的技術情況,利用各種跑的專門性練習改進技術。小步跑、高抬腿跑、後蹬跑都是改進腿部技術、發展腿部力量和靈敏協調性的好方法。此外,如加速跑、支撐高抬腿跑、二人並列同步跑、跨步跑、多級跳、原地擺臂等練習,也是改進技術的有效方法。步幅與步頻,騰空與支撐之比,呼吸與跑的節奏,上、下肢的配合,跑的距離與步長的關係等,都是中長跑技術訓練不應忽視的。只有處理好這些關係,才能節省體力的消耗,使中長跑技術合理。

  2.戰術訓練

  中長跑的戰術非常重要,在水平相當的條件下,正確地實施戰術是取勝的關鍵。運動員在比賽中要根據本人的實際和習慣確定戰術方案,對手情況、場地、氣候、風向、環境等條件進行分析研究,要知己知彼,掌握比賽的主動權。合理地分配體力是取得理想成績的主要戰術。勻速跑一般能取得好成績。一般耐力好的運動員常採用領先跑。速度好的多采用跟隨跑,為了擺脫對手還可採用變速跑。戰術訓練也要在困難條件下進行訓練,以培養意志品質。平時訓練還要培養速度感和跑的節奏,以便在比賽中掌握速度、節奏,靈活運用戰術。戰術訓練還需要在測驗、比賽中進行,透過參加測驗比賽逐步提高應變能力、實戰能力和臨場經驗,透過測驗比賽,總結經驗教訓,以提高自己的戰術水平。

  3.心理訓練

  中長跑運動員的訓練和比賽不僅體力消耗大,心理能量消耗也很大,在艱苦訓練中,在實力相當的激烈比賽中,心理訓練水平的高低起著重要的作用。心理訓練就是透過各種有效的方法,培養運動員堅毅頑強的意志品質,使其在困難條件下充分發揮運動能力。要培養中長跑運動員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對訓練和比賽充滿信心和激情;能承受大負荷的訓練;不畏強手,敢於拼搏,有必勝的信念。培養意志品質要從小抓起,從易到難,逐步提高,要利用困難條件,變換困難環境,提高在任何困難條件下都能較好地完成訓練任務的能力,遇見氣候的變化(風、雨、炎、寒),教練不要輕易改變計劃,以培養意志和信心,提高心理素質的穩定性。在訓練中還可以模擬比賽環境和對手進行訓練,以增強比賽時的信心。中長跑運動員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和感情,比賽之前可透過意念、思維、表象重現加深技術和戰術的概念。透過輕鬆的散步,合理地安排學習、文化生活、休息,調節神經系統和運動器官的疲勞。

  4.恢復訓練

  恢復訓練是中長跑運動員重要訓練內容之一。訓練負荷離不開恢復,恢復訓練有助於完成新的訓練和比賽。在多年訓練中,參加重大比賽之前,要進行恢復和調整;一般採用球類活動,野外、公園輕鬆跑和其他體育專案的練習。輕鬆和小強度的活動較好。中長跑運動員在大負荷的訓練下,在比賽後,繞場或在草地做上輕鬆的跑步,各種徒手放鬆體操能夠加速恢復。研究表明中長跑運動員用小強度做一些練習比完全靜止休息恢復得更快。加強醫務監督和自我醫務監督也是恢復的一個方面。分析訓練資料和醫務監督資料,做到心中有數,合理安排訓練負荷。常採用的簡便方法是早、晚、訓練前、訓練間歇、訓練結束後測量脈搏,掌握心率的變化,瞭解體重、食慾、睡眠、身體狀況、訓練慾望、訓練中自我感覺等,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定期進行心電圖、腦電圖、血、尿蛋白、血乳酸及全面體檢,根據所掌握的情況綜合分析,安排訓練和積極性休息,恢復身心機能的穩定性。

訓練計劃 篇3

  專案概述

  家校合作,是一個農村小學教育的重大問題。如何更好地加強學校和家庭的合作已被教育界所重視,併成為農村學校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當今農村教育發展的一個趨勢。作為一名教育學本科生我與本班同學們積極關注農村小學家校合作的問題,思考如何拉近家教之間的距離,為此我們努力蒐集資料,開展研究,確立了“農村小學家校資訊交流現狀調查和實踐對策”為研究專題

  專案成員基本情況:我們團隊人員共有4位同學,均為20xx級教育學本科生。在專案確立與進行中指導老師張正峰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育基本理論)傾力支援,保證我們學生科研專案順利實施與完成。 專案的研究背景、目的與意義;

  國內研究理論體系不斷完整,研究家校合作論文不斷增長,家校合作模式不斷轉新,並且大多數研究集中在探討家校合作的模式和存在問題。

  國外研究日本PTA(Parent Teaehe:ASsoeiation),即父母與教師聯合會。PTA在致力於溝通學校與家庭、社群的聯絡和創造一個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環境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成為中小學教育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教育力量。日本PTA組織的許多成功經驗為我國開展家校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啟示。形質兼備,尋求法律與制度保障,將網路服務引入家校合作,拆除學校壁壘,使學校教育教學活動透明化。日本一些學校實行教學參觀活動,隨時允許任何人(不只限於家長,社群裡的任何人都可以)來校參觀教學活動。美國“家長參與教育”(Parental Involvement in Education)逐漸成為美國教育重要形式為大幅度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美國的很多中小學與學生家長之間所進行的一種雙向交流活動。它主要包括:家長為子女主動參與學校改革和學校為學生主動培訓家長兩個方面。家長為子女主動參與學校改革家長為子女主動參與學校。

  專案研究意義:

  透過此次課題研究有助於我們瞭解洛南縣石坡鎮小學農村家長與教師的資訊交流狀況,並且對研究反映出的現狀做出合理性的解釋,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我們建設性意見。課題案例研究,有利於努力搭建農村小學家長與教師資訊交流平臺,推動資訊交流平臺的建設。加強家長與教師的資訊交流互動,對完善農村小學學生評價體系提供參考,更加有利於農村素質教育的推行。本課題案例研究,瞭解家長參與學校管理學生的程度,構建學校、家長雙向、互動管理學生模式,為民主管理學生提供借鑑,從而回歸學生主體性地位。

  工作分配和完成情況:在科研過程中我們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大家齊心協力。作為專案負責人我的主要工作是協調大家工作,蒐集文獻資料,最後由我撰寫專案論文並發表,陶永輝的主要工作室制定訪談問卷,王濤協助整理訪談資料並交給我進行論文整理,張亞玲作為一名本地人是我們專案的“嚮導”幫助聯絡學校人員,進行實地訪談。在專案合作中大家利用兩次假期前往訪談記錄,我們圓滿完成任務,專案順利結束,發表論文兩篇。

  收穫和體會:我們自申請此專案始已然過了將近一年了。正如我們預定的那樣,我們研究的課題正健康進展著。 我們小組研究的課題是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我們制定了研究課題問卷“農村家長參與教師資訊交流現狀問卷”,在專案進展中我們小組成員於20xx年初進行實地調查,發放問卷150份收回137餘份,實地調查情況良好。我們積極與當地小學生開展交流,形成階段性論文“論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生態環境——家長於教師的積極作用”。目前我們小組正在整理資料,結項論文已發表。

  在專案的實地進展中我們良好的達到了預期目標。課題準備階段時,課題小組成員採用文獻調查法,分工協作,初步形成具體的究思路制定了研究課題問卷“農村家長參與教師資訊交流現狀問卷”、“農村家長家校合作問題訪談表”。課題實施階段,我們實地走訪學生、家長了解當地家校合作狀況,透過此次課題研究我們主要完成預期瞭解洛南縣石坡鎮小學農村家長與教師的資訊交流狀況,對研究反映出的現狀做出合理性的解釋,並且在實踐的基礎上提出我們建設性意見。根據前期走訪訪談情況,進行資料分析將研究成果進行彙總整理,完成撰寫論文。

  在專案進行中我們學會很多研究方法,體會教育研究的科學態度,在實踐中我們走到學生中瞭解他們,這比書中的知識更加具體深刻,瞭解家長的心態,把握學生的心理,緊跟時代,在研究中我們更加明白未來的教師不是一名教書匠,我們要做一名具有前瞻視野、研究型教師。

  專案預期成果完成情況和創新點:

  本專案選題屬於前沿性問題,並且可操作性強。透過對農村小學家長與教師資訊交流現狀調查,探索一條適合農村小學教育的學生評價方法途徑。

  我們主要採取口述了訪談方法進行研究,同時我們將調查訪談洛南縣石坡鎮農村的小學家長、一線教師獲得真實資料。對家長和一線教師訪談,資料收集客觀、全面。

訓練計劃 篇4

  全面提高幼兒素質,教師是關鍵,而教師的基本功又是搞好幼兒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條件,同時,教師素質是關係綱要實施的關鍵。所以只有教師的基本功素質高,才會有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才能為下一步全面推進綱要的實施奠定基礎。本學期我園的教師基本功訓練計劃如下:

  一、領導小組名單:

  組長:付晨鳳

  副組長:李愛鳳 劉海燕

  成員:全體在職一線教師

  二、訓練物件:

  全體在職一線教師

  三、基本功訓練內容:

  (一)鑽研綱要基本功

  1 、每位教師認真學習大綱,仔細鑽研教材,領會好新課程、新教材的精神,做到科學,準確地備課。

  2 、每位教師在每月寫出你對教材中的某個教材的理解,也可是經驗之談(即每月一得)。

  3 、每位教師每週自學 1—2 篇的關於教學研究的文章,每學期自學筆記不少於 5000 字,經常寫讀後感。教師要適當練習簡筆畫。

  (二)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基本功

  1 、在教學設計上,力求創新,有自己的特色,依據學科特點寫出自己的教案。集體備課,要求一定提出自己的新觀點,突出個性備課。

  2 、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主動、積極地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保證幼兒每個活動的質量。

  3 、每位教師每期選幾課,寫出有創新的典型的教學設計和反思。

  4 、以教研組為單位,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教學研討活動。每期不得少於 8 次園本教研活動。

  (三)語言表達基本功

  1 、在平時的授課中,教師要每天堅持說普通話;教師要注重語言的藝術性,每年舉行一次年青教師的演講比賽活動。

  2 、平時的工作中教師要自行練習漢字書寫,本學期將舉行一次規範漢字的基本功比賽。

  3 、在寫作方面,希望教師積極撰寫論文。

  (四)使用教具基本功

  1 、本學期,每位教師針對自己所教的課程製作課件,學校將組織由全園老師打分的課件製作比賽。

  2 、能正確、熟練地使用電教裝置和其它教具。

  (五)電腦操作基本功

  1 、要求青年教師會進行文字處理、會網上查閱資料。

  2 、會安裝和正確使用現成的課件。

  3 、隔週四的下午兩節課後為電腦培訓時間,有教師講授、指導、每週的其它時間教師可自己練習。

  (六)六項技能基本功

  1、每位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平時加強提高自己技能的練習。

  2、每學期的教研活動全園老師集中培訓、練習。

  (七)、訓練措施

  1 、個人練習與組內練習相結合,教研組長組織好,督促好,按時練習,按時交各種資料。

  2 、每位教師所交材料,教導處將進行記錄、考核、進入個人業務檔案。

訓練計劃 篇5

  今年,省教育廳將繼續實施我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專案,專案經費由省教育廳和高校共同出資,各高校需在5月20日前向省教育廳提交相關申請,並以正式檔案形式作經費資助承諾,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可申請10萬資助。

  沒有進行專案經費配套的高校,省教育廳將撤銷相關專案立項,甚至削減該校“本科教學工程”其他專案申報名額。

  我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內容包括創新訓練專案、創業訓練專案和創業實踐專案三類,就業政策《貴州省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可申請10萬資助》。其中創業實踐專案是學生團隊,在學校導師和企業導師共同指導下,採用前期創新訓練專案(或創新性實驗)的成果,提出一項具有市場前景的創新性產品或者服務,並以此為基礎開展創業實踐活動。省教育廳給予每項2萬元經費支助,其餘經費由所在高校落實,專案資助標準為每項10萬元。

  根據要求,在申請專案時,學生可跨學校、跨院系、跨專業、跨年級組建團隊申報專案。每個團隊人數應控制在5人以內,專案主持人不超過2人,專案組成員必須有明確的分工。每名學生在校期間只能負責一項創新或創業訓練計劃專案,不得一次同時在不同專案之間交叉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