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計劃> 八年級下冊物理複習計劃(通用5篇)

八年級下冊物理複習計劃

八年級下冊物理複習計劃(通用5篇)

  複習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透過複習,使學生對知識有一個明確的、系統的瞭解,透過複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更系統的掌握所學的方法,做到活學活用。如何規劃複習計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年級下冊物理複習計劃(通用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八年級下冊物理複習計劃1

  一、複習內容

  1、複習和鞏固本學期所學的知識並使之系統化,特別是第三、四、五這三章的內容。

  2、在基本知識的複習基礎上,在學生已有理解和掌握的基礎上,適當拓展和補充。

  3、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透過複習,使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使各個層次學生的成績都有普遍提高。

  嘉興學思堂教育建議同學們複習書本知識時要跟著老師的節奏,不能落下來,否則後面會很痛苦。

  二、具體安排

  時間:19周----20周(1月6日—1月16日)

  1月6日—1月10日 第一、二、三章基礎知識過關

  1月11日—1月12日 週末綜合試卷練習

  1月13日—1月16日 第四、五章複習綜合試卷練習及講評

  三、複習方法

  1、以課本為主,梳理基本知識點,檢查基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2、以考點結合題型進行講解。

  3、精講精練,以典型例題為主,適當的拓展,努力做到面向全體學生。照顧到不同程度、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要。

  4、培養學生解題技巧,掌握方式方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透過期末複習力求基本知識不失分,學生的能力又得到提升。為了迎接期末統考,教育希望同學們全力以赴,全面做好期末複習工作,爭取在期末大市統測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八年級下冊物理複習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教材為本,以全面提高學生物理素養為目的,系統深入地、紮實全面地做好初二物理複習工作。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能力。

  二、具體措施

  (一)抓住課本,夯實基礎。

  先由學生看課本再現知識,再有針對性的選擇習題,以點代面,突破學生的薄弱點,教材中的難點。完善學生物理知識結構,使前後知識聯絡起來,形成網路化,便於學生記憶。一般性的考點透過練習再現,重點、難點以例題形式出現。如對力學中的難點《浮力》的複習,首先要深化對浮力公式的理解,F浮=液gV排中,液不是物體的密度,是物體所浸入的液體密度,V排也不是物體的體積,是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只有物體完全浸沒時,V排才等於V物。其次舉例分析,包括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用彈簧稱二次稱重法測物體所受浮力,漂浮物體的計算等,最後對浮力與壓強,簡單機械有聯絡的簡單的綜合題也要涉及一些,這樣既讓學生儘早接觸綜合練習又能加強基礎知識的記憶。

  (二)把握重點,專題複習。

  (三)針對考點,強化訓練。

  (四)以學生為主體,堅持精講巧練的教學模式。採用精講巧練的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透過學生的思考和練習,去感知知識,獲取知識,發現疑難並提出,教師針對學生髮現的疑問去精講點撥。這樣既節約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

  三、複習安排

  1、第8章力

  (1)力的概念及力的作用效果

  (2)怎樣表示力和怎樣測量力

  (3)知道什麼是重力,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4)重力和質量關係

  (5)知道磨擦的現象,知道滑動磨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知道滾動磨擦。

  (6)知道增大和減小磨擦的方法

  2、第9章力和運動

  (1)知道牛頓第一定律,知道什麼是慣性,會用慣性的知識解釋現象。

  (2)知道什麼是二力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條件,會用二力平衡的知識分析、解決簡單問題。

  (3)理解什麼是合力,掌握用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知道物體在非平衡力作用下運動狀態是變化的。

  3、第10章壓強

  (1)理解壓力的概念,懂得壓力垂直於受力面以及壓力和重力的區別

  (2)掌握壓強的概念,壓強的公式和單位,能靈活運用壓強知識進行有關計算。

  4、液體的壓強

  (1)知道液體壓強的原因

  (2)知道液體壓強與哪些因素有關,知道液體壓強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應用,學會對液體壓強的計算

  5、連通器及其應用

  (1)常識性瞭解連通器及其原理

  (2)瞭解連通器的應用例項,船閘的作用和工作過程。

  6、大氣壓強

  (1)瞭解大氣壓強產生的原因,知道托里拆利實驗及標準,大氣壓的大小,瞭解氣壓計

  (2)知識大氣壓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小。

  (3)知道液體的沸點隨大氣壓減小而降低,隨大氣壓增大而升高。

  7、浮力

  (1)知道浮力產生的原因

  (2)阿基米德原理,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3)理解物體的浮沉條件,知道輪船、氣球、飛艇、潛水艇的浮沉原理

  8、簡單機械

  (1)研究槓桿的平衡條件及槓桿的作用、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槓桿的平衡條件。

  (2)知道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的作用,會組裝簡單的滑輪組。

  9、功

  (1)理解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理解功的計算公式。

  (2)知道功的原理。

  (3)理解有用功和總功,理解機械效率。

  (4)理解功率的概念,進行相關計算。

  八年級下冊物理複習計劃3

  期中考試將至,為了在複習時避免無效資訊的重複傳授、有的放矢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需要整合本組教師資源,發揮集體優勢,充分提高整體教學水平,特制定如下切實可行的複習方案。

  一、複習目的:

  1、查缺補漏,加強基礎知識,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2、抓住基本知識與技能,提高中、下等學生的成績;

  3、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複習重點:

  1、考試說明中要求的基礎知識;(聲現象中的聲音的產生和傳播,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光的反射定律,各物態變化的條件等。)

  2、重點實驗(如溫度計的使用、水的沸騰、晶體的熔化、平面鏡成像、光的反射)、書上的插圖等的內涵和外延。

  3、提升學生能力,使知識系統化;

  4、科學探究方法的運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複習難點:

  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計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識及靈活運用。

  五、具體措施:

  (一)學生建知識樹:建立系統的知識體系

  物理課是以單元作為結構單位的。八年級物理上冊上半期主要為聲學、光學、物態變化三個單元。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採用“段段清”的做法,物理複習則應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對每個單元所學的知識進行總結和訓練,讓學生從總體上了解和掌握系統的知識體系,訓練和提高所規定的能力。

  (二)典型例題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訓練是複習課的主要教學活動形式。那些題海戰術、機械性重複訓練是訓練中的弊端。而平時教學中學生接受學習的機會不均勻,出現了知識上的差異,因此在複習每一個單元時,教師因根據平時教學中所掌握的情況,出典型例題。

  首先,讓學生看書和已做過的的試卷,使學生對已選定的知識有一個記憶的復甦,其次,教師引領學生逐一複習各個知識點,然後,透過資料加強學生訓練,訓練中要注重於重點,適當採用一些例題精講,突破難點,精選有代表性的題,突出重點。使得每一個學生在複習中有滿足感,能較好的收到複習的效果。

  (三)個別輔導,提優補差

  課後,做好輔導工作,學生個別有不自覺的,教師要起到一個監督和疏導工作;對學生的情感投入多些,對一些特別學生多些關心。在做好上面的各項工作後,還要即時反饋,看學生掌握的情況如何,考核時,以基礎為主,難題少量,比例為:易、中、難,5:3:2,讓學生感覺不是很難,有助於提高學生的信心。

  (四)知識大盤點

  最後,根據學生複習的情況,進行兩次期中模擬測試,進行查漏補缺,彌補漏洞。

  六、複習時間:

  一個星期,分成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11月3日——11月6日)單元複習

  第二階段:(11月9日——11月11日)綜合模擬

  七、任務分配

  三位物理老師每人出一份測試卷,針對學生的簿弱環節進行檢測,達到查漏補缺的目的。

  八、注意事項

  1、負責試卷的老師提前作準備——蒐集材料、印發卷子。

  2、根據各班實際情況調整複習進度。

  3、根據各班實際情況確定好所要抓住的邊緣生,注意落實到人,特別要注意幫助偏科的學習物理困難的學生。

  八年級下冊物理複習計劃4

  一、學生現狀分析:

  學生的學習已經進入最後的衝刺狀態,一部分學生已經進入衝刺狀態,還有部分學生對自己失去信心,需要重新樹立信心,有些學生當時學的不好,需要重新學習,這是一個關鍵的時期,更需要在教學中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動手動腦,引導學生改進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激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複習的意識。

  二、複習目的:

  1、查缺補漏,加強基礎知識的紮實程度,提高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

  2、抓住基本知識與技能,提高中、下等學生的成績;

  3、訓練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為迎接畢業升學考試做準備。

  三、具體安排:

  複習過程中分三個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八年級上、下冊基礎知識的複習,時間安排在三月和四月,預計4月25號第一輪複習結束。

  這些內容學生學習的時間較長,大部分已經遺忘,透過複習,讓學生對丟失的知識引起回憶,並能運用;並在複習期間穿插綜合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也有助於對九年級知識的記憶和提高,複習資料:總複習,試題研究

  第二部分:分塊複習與綜合複習並舉,分塊複習(力、熱、聲、光、電),以力學和電學為主,綜合複習,練習幾套與中考型別相近的綜合題,以迎接市模,時間安排在四月下旬和五月份,預計5月15號第二輪複習結束。

  第三部分:中考模擬訓練、專題複習同時進行,時間安排在五月、六月,進入總複習階段,以各區模擬、自編綜合題為主,並針對複習中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穿插複習。

  八年級下冊物理複習計劃5

  一、複習的目標:紮實雙基,啟用思維,嚴謹態度。

  雙基是組成物理學科的磚和瓦,無論新課程條件下考試如何變化,紮實的雙基依然是應對中考的必要條件。根據近兩年物理試題擬題靈活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複習中要注重啟用學生的思維。學生考試的成敗,除了受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等因素的影響之外,個體態度孔明一個關鍵因素。如學生在認識水平相當的情況下,能不能認真細緻地審題,能不能完整嚴格地答題個體上有一定的差異。因此,把嚴謹的學習態度的培養貫穿於整個複習過程之中。

  二、具體做法:三輪遞進複習

  第一輪:拉網式雙基複習。本輪複習以課本線索,將逐章逐節教材中的知識點,實驗,思維方法,基本應用等,一個不漏地和學生地起回顧一遍。目的是讓學生經歷一次再認識,再記憶,達到基礎上的鞏固。對於課程中要求的基礎知識,基本現象,要有全面細緻的瞭解。複習基礎知識,不能死記硬背,關鍵要弄清概念、規律產生的背景、事實和過程,及其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防止照本宣科,一成不變的教學模式,將舊內容重複教學,容易使部分學生產生學習上因放鬆而疲勞現象。因此,在課程設計上既要照顧到基礎薄弱的學生,便於他們整體提高。也要考慮到基礎好的學生,使他們真正做到溫故知新,有新的收穫。在此過程中注重教給學生整理,歸類等複習方法。這一輪複習用三十六個課時。

  第二輪:整合式關聯複習。以物理學科知識體系為模組,進行相關聯知識的整合和運用。在這個階段,透過比較、類比、分類、歸納整理,讓學生駕馭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一個總的提高。對一些近似現象、概念和規律要加以區分。對於不同的知識體系中的內容,也要根據它們的特點,進行歸類整理,如速度、路程和時間,電流、電壓和電阻,質量、體積和密度,壓強、壓力和受力面積,這些量之間關係的認識,運用中有什麼相似之處呢?密度、電阻、比熱容、熱值,這些量之間有什麼相似之處呢?對基本概念和規律有全面的認識,活化所學的基本概念和規律。在這輪複習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自然中的物理現象,生產技術中的物理問題,生活經驗中的物理事實,對此進行全面透徹的分析。同時注重一題多變以,舊題翻新,新中求異,異中求同,切忌就題論題,只顧找標準答案,要求學生養成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深入思考的習慣。

  第三輪:針對性專題複習。針對海南省近兩年課改區中考命題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專題複習。分別設定了作圖專題、實驗專題、計算專題、問答專題等。目的是讓學生面對中考試卷時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同時,教師在這個階段注意學生的狀態變化,適時地對學生進行應考技巧、策略、心理上的輔導,幫助學生在知識上、能力上、技巧上、心理上作好充分的應考準備,使走進考場的每一個學生都能胸有成竹。

  三、關注好熱點和盲點問題

  物理學中的一些主幹知識仍然是每年中考熱點。因此,我們將以《物理課程標準》為載體,圍繞考點,突出重點,譬如:力和運動、壓強和浮力、電功和電功率、能量、內能等;重點實驗中的“密度的測定”、“槓桿的平衡條件”、“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係”、“測定小燈泡的電功率”等重點實驗展開專題訓練。

  特別強調的是,複習的過程,同樣是學生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全面和諧發展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的教學中,切忌為應試而複習,搞填鴨式教學,搞題海戰術,把學生再次推入應該教育的泥沼。教會學生複習的方法,讓學生不斷地在複習中體驗到收穫的愉悅,應是教師始終不渝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