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1

  一、活動目標

  1、學生產生愛勞動的願望。

  2、瞭解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並體驗勞動是件辛苦又快樂的事情。

  3、知道五月一日式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節日。

  二、重點

  知道五一勞動節的含義。

  三、難點

  體驗勞動是件快樂又辛苦的事情。

  四、活動準備

  各行各業的圖片,音樂《勞動最光榮》、多媒體課件

  五、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引發學生活動的興趣。

  “今天老師請你們聽一首歌曲,你們聽聽裡面講了什麼事?”

  (二)基本部分:

  1、透過歌曲介紹“五一勞動節”,“這首歌曲是說小蜜蜂愛勞動,為人們採花蜜,人們都喜歡他,我們也愛勞動,過幾天就是一個節日,你們知道是什麼節日嗎?”

  2、教師出示五月一日的日曆,引導學生觀察。

  “你會讀這個日期嗎?為什麼這個字是紅色的?它是什麼節日?是誰的節日?”

  3、觀看課件,認識勞動人民,說一說身邊的勞動者。

  “他們是誰?他們都是幹什麼的?他們為什麼幹這個?誰是最大的受益人?你還知道哪些勞動者?”

  “你什麼有勞動者嗎?他們是誰?他們都做了什麼事?”

  “他們是如何勞動的?你的父母是做什麼工作的?”

  4、學生討論,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勞動是件辛苦又快樂的事情。

  “理髮店的叔叔阿姨在幹什麼?沒有他們會怎麼辦?他們每天勞動累嗎?”

  “既然累為什麼還要做?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怎麼樣?為什麼?”

  “你做過勞動者嗎?做過什麼事情?心情怎麼?為什麼?”

  “勞動者那麼辛苦,我們要怎麼對待他們?”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學生在班級內參加勞動,進一步勞動的快樂。

  “平時都是保育員阿姨幫助我們,今天讓我們也來幫助他們吧!”

  2、教師小結,活動結束。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瞭解木加工技術變化和發展的過程,理解技術革新的意義。

  2、認識、瞭解常見的木工工具,學習、掌握一些簡單的木工工具的使用方法。

  3、學會基本的木料擷取與連線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

  教師:木工工具若干,有關木工技術的錄影,圖片或資料。

  學生:小鋼鋸、釘錘、起子、鋼筆、直尺、大頭針、乳膠、砂紙、木邊料等,有關木工技術的資訊資料。

  三、活動過程

  1、出示、交流活動前學生透過各種渠道查詢到的一些關於木工技術的資料。

  如:魯班的故事。

  教師介紹一些木工工具的使用與注意點。

  ①小鋼鋸的調整使用。

  ②釘錘的使用。

  ③起子的使用。

  2、介紹木材的特點和用途。

  ①楠木

  ②泡桐

  ③水曲柳

  ④水杉

  ⑤香樟。

  3、解讀、明確更各種勞動工具的操作規則與使用注意點,練習使用各種勞動工具。

  注意點介紹:

  ①工具使用。

  ②紀律。

  ③工具擺放。

  ④空間。

  4、組織學生進行對邊角料的擷取和連線。

  學生操作。

  教師從旁指導。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知道洗衣物的主要步驟,知道不同質地的衣物要用不同的洗滌方法,還要用不同的洗滌用品。

  2、認識幾種常見衣物的洗滌標識。

  3、透過實踐,初步掌握正確的洗滌方法。

  二、教學重難點

  認識幾種常見衣物的洗滌標識。透過實踐,初步掌握正確的洗滌方法。

  三、教學準備

  衣物質地標識,衣物洗滌說明標識等。

  四、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談話:你平時在家要洗衣服嗎?事怎麼洗滌的?看到家長又是怎樣洗衣物的?主要分哪幾個步驟?

  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浸泡——擦肥皂——搓洗——沖洗——晾乾

  (二)學習新知。

  1、出示幾件質地不同的衣物,提問:這幾件衣物可以一起洗嗎?為什麼?

  2、認識衣物質地標識和洗滌說明標識。

  (出示)讓學生自己認自己記,然後逐個出示各種標識,讓學生說說代表的意思。

  把剛才幾件衣物拿出來,讓學生說說各是什麼質地,該怎麼洗?要注意些什麼?

  (三)動手實踐時的注意事項。

  1、看書學習正確的'洗滌方法。

  2、查閱技術資訊,獲得怎樣使衣物洗得更乾淨的小知識。

  3、根據自己所帶要洗的衣物,說說應該用什麼洗滌用品?(讓學生自己在技術資訊中查閱確定)

  (四)評價。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4

  一、活動目的

  1、經過活動讓學生認識到勞動的重要性。

  2、體驗勞動的歡樂,從小培養愛勞動的習慣。

  3、教育學生尊重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的思想。

  二、活動形式

  講故事等。

  三、活動準備

  有關課件等。

  四、活動過程

  (一):名言警句

  主持人甲乙:敬愛的教師,親愛的同學們,今日我們歡聚一堂,召開“我勞動,我歡樂”主題班會。同學們,我們都有一雙靈巧的手,讓我們用雙手學會服務,學會勞動,學會創造,都來做勤勞的好學生吧!

  主持人甲:達芬奇以往說過:“勞動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勞動一世可得幸福的長眠。”的確,僅有親自參加勞動的人,才能尊重勞動人民,才會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才會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

  主持人乙: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請大家說說收集到有關勞動的名言。

  1、沒有頑強的細心的勞動,即使是有才華的人也會變成繡花枕頭似的無用的玩物。

  2、既然思想存在於勞動之中,人就要靠勞動而生存。蘇霍姆林斯基

  3、如果你能成功地選擇勞動,並把自己的全部精神灌注到它裡面去,那麼幸福本身就會找到你。烏申斯基

  4、勞動是財富之父,土地是財富之母。威廉____X配第

  5、勞動是人類存在的基礎和手段,是一個人在體格、智慧和道德上臻於完善的源泉。

  6、馬克思說:勞動創造了世界。

  7、童某某說:天才是勞動換來的。

  8、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創造人類文化幸福的基礎。馬卡連某某

  11、學習是勞動,是充滿思想的勞動。

  13、勞動,不僅僅意味著實際本事和技巧,並且首先意味著智力的發展,意味著思維和語言的修養。

  14、在學習中,在勞動中,在科學中,在為人民的忘我服務中,你能夠找到自己的幸福。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5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節日。

  2、懂得勞動是最光榮的。

  3、有參與勞動的熱情和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勞動工具或替代物品。

  2、教學掛圖:《勞動最光榮》。

  3、歌曲磁帶,錄音機。

  三、活動過程

  1、幼兒欣賞歌曲《勞動最光榮》。

  (1)教師:歌曲裡有誰?它們在幹什麼?

  幼兒看教學掛圖,再次欣賞音樂。

  (2)教師:你們想學習歌曲中的誰?為什麼?

  (3)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它們是怎麼樣勞動的。

  幼兒隨音樂做模仿喜鵲、蜜蜂等勞動的動作。

  2、瞭解"五一"國際勞動節的含義。

  (1)教師:人們為了歌頌勞動者,將每年的五月一日定為節日,你們知道這是什麼節日嗎?

  (2)教師:你們知道有哪些人在這一天過節呢?

  (3)教師:為什麼這一天是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還有老師的共同節日呢?

  3、遊戲"我也來勞動"。

  (1)教師:小朋友長大以後也會成為一個光榮的勞動者,那麼你想做什麼呢?

  幼兒自選一樣能代表自己理想的勞動工具或替代物。

  (2)幼兒隨《勞動最光榮》的歌曲,手拿勞動工具或替代物,根據自己對相應職業的想象隨音樂做動作。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6

  一、目的要求

  1、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什麼是公益勞動,怎樣正確對待公益勞動,從而進一步培養學生為人民服務、熱愛公益事業、團結協作、樂於助人的思想品質。

  2、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一切的勞動成果都是來之不易的,從而培養學生養成珍惜勞動成果的習慣,並體此刻日常生活中。

  二、會前準備

  歌曲《勞動最光榮》。

  小品、名人故事、詩歌朗誦、拼字遊戲、倡議書。

  三、班會過程

  (一)引言:達、芬奇以往說過:勞動一日可得一天的安眠,勞動一世可得幸福的長眠。的確,僅有親自參加勞動的人,才能尊重勞動人民,才會懂得珍惜別人的勞動成果,才會懂得幸福的生活要靠勞動來創造。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二十一世紀的中學生就更應當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那麼,我們應當怎樣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五一”是國際勞動節,那讓我們為這個全世界勞動人民的節日唱出勞動的讚歌吧。

  (二)全班齊聲合唱歌曲《勞動最光榮》。

  主持人點撥:歌聲唱出了熱情,歌聲唱出了力量。那麼,我們之中又有多少人明白什麼是公益勞動呢

  (三)小品表演。

  1、請楊黎明、王某某、葛某某、劉某某同學表演:小品《一件小事》。

  2、主持人點撥:確實,在我們之中還有些同學對公益勞動的認識還是不夠的。

  像小品中的小良同學因為怕苦、怕累、怕髒,怕給人笑話、看著處在危險中的盲人也不敢或者說不願意去做。這一點又說明了什麼呢請學生討論、發言。

  (四)學生講話助人為樂的故事。

  1、請王蘭某某同學講《毛澤東助人為樂的故事》。

  2、主持人點撥,是學生明確:

  以上的故事告訴我們:就連我們的偉大毛澤東同志也從小就養成了熱愛公益勞動,樂於助人的好習慣,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新時代的學生,是不是更應當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呢我們應當怎樣做呢我們班也有些同學平時也很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

  3、表揚部分同學

  (五)獻給勞動者一首詩。

  請高臘玲同學配樂詩朗誦我國詩人艾青的詩歌《給__諾娃》。

  (六)小品表演

  1、請徐逸凡、吳某某、豆軍、計某某、甘蜜同學

  表演小品《粒粒皆辛苦》。

  2、主持人點撥:一粒飯,掉了真的不算什麼嗎勞動成果真的是隨手可得嗎學生討論、發言。(指出部分同學不尊重父母、教師、同學——等等的勞動成果的壞習慣,要求同學們改正)

  (七)拼字遊戲

  分組參與拼“勞動光榮,懶惰可恥”遊戲,看誰拼得快。

  (八)主持人小結。

  1、勞動光榮,懶惰可恥。熱愛勞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勞動是每一位有勞動本事的公民的光榮職責。

  2、一切勞動都是艱苦的,僅有嚐到勞動的艱辛,才能懂得珍惜勞動成果。

  (九)班長宣讀“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倡議書。倡議同學們:從此刻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把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習慣!

  (十)“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簽名活動。讓同學們將熱愛公益勞動,珍惜勞動成果的立志體此刻實際的行動中。

學校勞動教育專題教學設計7

  一、活動目標

  1、知道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節日。

  2、瞭解各行各業人們的勞動,並體驗勞動是件辛苦又快樂的事。

  3、激發幼兒愛勞動的願望。

  4、讓幼兒瞭解節日的由來,感受節日歡樂的氣氛,一起歡度節日。

  5、體驗明顯的季節特徵。

  二、活動準備

  假日裡,佈置幼兒去附近的理髮店理髮,到超市購物等,瞭解人民的勞動。

  三、活動過程

  1、教師介紹五月一日是國際勞動節,知道是所有勞動人民的節日。

  2、請幼兒回憶參觀理髮店、超市的情景,進一步瞭解這些地方的工作人員勞動的辛苦。

  教師提問:你在這些地方看到了些什麼?他們是怎樣勞動的?

  3、幼兒討論,幫助幼兒進一步瞭解勞動是件辛苦而又快樂的事。

  提問:理髮店的叔叔阿姨都幹些什麼事?沒有他們會怎樣?超市裡叔叔阿姨每天站著累嗎?既然累為什麼還要幹?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怎樣?為什麼?

  4、帶領幼兒參加幼兒園公益勞動(撿石子、撿樹葉、掃地),並觀察勞動後場地的整潔,讓幼兒進一步體驗勞動的辛苦和快樂。

  四、教學反思

  一年裡有著許多的節日,“五一”勞動節即將來臨,隨著孩子逐漸地長大,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接愛能力,為了讓幼兒瞭解和懂得尊重他人的勞動。與幼兒園的實際情況相聯絡,讓幼兒走出幼兒園,踏上社會,積極參與公共社會活動,培養幼兒從小懂得關心他人,關心身邊的事,提高幼兒的責任感和社會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