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認識小數教學設計

認識小數教學設計

認識小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準備好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小數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88~89頁例1,“做一做”第1、2題。

  [教學目標]

  1. 透過創設情境,初步認識小數。

  2. 學生會正確地讀、寫小數。

  3. 學生能把以分米、釐米、毫米做單位的數改成用米作單位的小數來表示。

  4. 學生初步瞭解分母是“10”“100”的分數與小數的關係。

  5. 學生體會小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重、難點]

  學會用小數表示數量。

  [教學準備]

  課件、學具袋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匯入

  1. 師:同學們喜歡去超市嗎?我們一起去逛逛好嗎?

  (課件播放錄影:超市或商場各類物品及其價格。)

  2. 課件出現食品及價格。

  師:你們知道這些食品的價格嗎?(學生自由發言)

  3. 教師指一食品的價格,先指小數點前面的數問:這表示多少錢?再問:小數點後面的數表示多少錢?

  4. 教師指出:錄影中的價格都是用小數表示的。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小數

  1. 認識小數。

  師:像5.89、0.85、2.6(同課件上的數)……這樣的數叫做小數。(出示板書)

  這些小數中的“?”叫小數點,它是一個小小的圓點,請注意它的位置。(板書:小數點)

  2. 讀數。

  師:同學們,你們會讀這些小數嗎?(請學生嘗試讀板書中的小數,讀錯的地方由教師或學生加以更正。)

  3. 你還在哪裡見過小數?(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

  (二)教學例1

  (談話引入)

  師:同學們,剛才有同學發現咱們的鉛筆芯有的是0.5mm(毫米),還有的是0.7 mm(毫米),除了毫米外,我們還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1. 用小數表示分母是10的分數。

  (1)師:1米有多長?請比畫一下。

  那1分米有多長?也請比畫一下。

  (2)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讀下面的句子,並將句中帶下畫線的`數量改成用“米”作單位,你能行嗎?試試看。

  (3)填寫後,小組彙報,集體評價。

  教師將幾組同學填寫的結果進行展示,並適當提問:你們是怎麼想的?

  (4)還有哪些釐米數可以用米作單位的?(學生自由提問、回答)

  3. 課件播放錄影,創設情境:幾位同學正在測量身高,一位同學做記錄。一個學生提出:如果只用“米”作單位,該怎樣表示?

  師:同學們,現在誰來解答錄影中提出的問題?

  課件出示學生的身高:如1米38釐米=( )米。

  學生回答後,教師問:你是怎樣想的?

  4. 師:你的身高是多少米?能告訴大家嗎?

  三、鞏固新知

  (一)做一做

  1. 請學生填寫第89頁“做一做”第1、2題,然後集體評講。

  2. 互動活動。

  (1)教師在展臺出示人民幣,請學生以“元”為單位說出數量(如師出示2張1元,4張1角,生答2.4元等)。

  (2)小組活動:我擺你說(或我說你擺)。一學生拿出人民幣(或說出人民幣數量),一生以元為單位,並用小數說出數量(或拿出相應數量的人民幣),其餘學生當裁判,輪流進行,教師參與指導。

  (二)展示彙報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小數,如:蕪湖長江大橋全長10.624千米,這“10.624”就是一個小數。

  同學們你們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自己收集的帶有小數的資料嗎?你是透過什麼途徑得到這些資料的?

  四、全課總結

  師:透過今天的學習,你瞭解了哪些小數知識?學生回答,教師加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