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詠鵝教學課件(詠鵝教學內容)

詠鵝教學課件(詠鵝教學內容)

詠鵝教學課件(詠鵝教學內容)

詠鵝教學課件(詠鵝教學內容)1

  教學目標:

  1、學著運用前幾單元學到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讀詩。

  3、引導欣賞鵝的形象、顏色、姿態,感受鵝的美好形象,是學生受到美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學著運用前幾單元學到的識字方法認識本課生字。

  教學難點:

  感受鵝的美好形象,是學生受到美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相關圖片、錄音機

  教學預設:

  一、故事引入

  1、老師講一個與鵝有關的故事

  2、揭示課題,讀題,相機識記生字“鵝”

  二、看圖說話

  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看到的鵝。

  三、暢讀古詩

  (一)自讀認字,勾出自己認識的字。

  (二)互讀認字,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藉助同伴互幫或拼音認識。

  (三)範讀認字,教師範讀學生鞏固生字讀音,試著模仿詩句停頓。課間放鬆:跟唱《詠鵝》

  四、歸類識字

  1、學習“項”“毛”“掌”

  2、學習“白”“紅”“綠”

  3、學習“浮”“清”“波”

  4、學習“向”“歌”

  五、描紅仿寫

  指導學生書寫“向”“白”“水”“毛”

  六、嘗試背誦感情讀,試著背誦

  七、課外延伸

  1、接著寫生字

  2、背誦古詩

  教學反思:

  經過一階段的低年級的語文教學,我深刻地感受到:作為學生要把那些枯燥無味的課文學好是多麼的難呀!教完《詠鵝》這一課後,我覺得低年級語文教學應牢牢地抓住學生的年齡特徵,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讓兒童自主快樂學習。

  1、讀一讀,說一說,整體感知詩意。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留出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研讀古詩,讓他們在自讀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讀準字音,讀通古詩,初步感知大意。在相互幫助之下認識生字,既培養了一些學生的成就感,又使識字教學變得紮實。

  2、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教師適時地張貼文中插圖,並問“小駱賓王詩中的`鵝是什麼樣的?你喜歡嗎?誰願意上來說說。”學生們爭先恐後地暢所欲言。其實詩意就蘊含在這一聲聲的話語中。

  3、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優美的古詩是我國遺傳下來的文化瑰寶。每一首古詩都有一定的韻律節拍。只有按其韻律節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現意境,體驗情趣。但對於剛學習古詩的一年級小學生並不懂這些。因而在教學中透過教師範讀,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以學生自己的看法來朗讀,富有具性地朗讀。這時學生興趣盎然,十分活躍。

  4、唱一唱,演一演,領悟古詩情趣。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富有個性的學習必須強調個體的親身實踐和真實體驗。課間,我讓音樂走進課堂,讓學生站起來,自由想象表演,一邊演一邊唱古詩,語言文字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影象更為鮮明、豐滿,從而內心掀起情感的波瀾,入情入境,與作者的情感達到共鳴。

  5、分一分,寫一寫,學習生字

  教學生字時,我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以多種形式,互相交流學會的生字,並讓人人爭當小老師把你認識的新朋友介紹給大家。在學生觀察探究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寫好生字。切實地體現“以人為本,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新理念。

詠鵝教學課件(詠鵝教學內容)2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引導學生欣賞鵝的形象、顏色、姿態,感受鵝的美好形象,使學生產生對鵝的喜愛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生字,感悟詩意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2、生字卡片。3、小黑板。4。簡筆畫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匯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位新朋友,你們想知道它是誰嗎?那請大家先猜個謎語,猜對了,它才肯和大家見面。你們有信心嗎?(出示謎語)頭戴一頂紅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腳蹬一雙紅鞋子,唱著歌兒伸脖子。 2、出示畫“鵝”。恭喜你們猜對了!誰能說說鵝長得什麼樣子?

  學習“鵝”:

  拼讀(單韻母,是零聲母音節)——左右結構—鳥字旁—組詞:白鵝、鵝毛、鵝黃、鵝掌。——說話:一群白鵝在河裡游泳

  3、唐朝的時候,有位大詩人叫駱賓王,非常聰明,7歲就能做詩,有一天,他到池塘邊散步,看到大白鵝在水中悠然自得的樣子,他非常喜歡,於是寫下了一首詩叫《詠鵝》,(板書課題)一直流傳到現在,今年我們也七歲了,讓我們一起讀一下詩的名字。學習“詠”:拼讀——左右結構—口字旁,在這裡詠的意思是:用詩來描寫景物。

  (二)學習新課:

  (1)接下來老師學著駱賓王的樣子來讀詠鵝。師範讀。(你覺得老師讀得怎麼樣?)

  (2)要讀得好聽,首先要讀準詞語的音。

  (3)生自由讀,請同桌互相念念這一首詩,注意把音讀準。

  小朋友們讀得真準,古詩光是會讀,不算稀奇,還要讀出詩的味道來。注意詩的停頓很重要,聽老師來有味道的讀詩,注意哪些地方需要停頓。

  為什麼鵝、鵝、鵝要說三個?出示古詩停頓的地方(學生試讀——指名讀——齊讀)

  (三)理解詩意:

  1、小朋友學會了有味道地讀古詩,現在請你們有味道地背一背這首詩。(自由背——指名背——齊背)

  2、誰願意回家背給媽媽聽。師扮演媽媽的角色,進行師生對話式背誦(隨機理解前兩句詩意)。

  (1)看圖片理解"曲項"的意思。(曲項向天歌就是鵝彎曲著脖子朝天歌唱。)

  (2)"向天歌"它可能會唱些什麼呢?

  3、孩子,你學得真不錯。請你找出後兩行詩中描寫顏色的詞(白毛、綠水、紅掌),這些顏色是寫什麼的?出示簡筆畫鵝,請學生給大白鵝正確地塗上顏色。

  (1)給大白鵝塗色(紅掌、白毛、綠水)。

  (2)生說大意(理解後兩行詩意。)

  4、小結:白白的毛浮在綠綠的水上,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的水波。多美的畫面啊!難怪駱賓王要寫詠鵝——————————

  (四)識記生字:

  曲:師在黑板上畫出一條線,引導同學們說出線的名稱。在原有曲線的上方再畫一條,讓學生想象兩條曲線放在一起,像什麼?注意拼讀,分開、在一起的寫法和讀法。“曲”子結構上寬下窄些美觀獨體字沒有偏旁,組詞:曲線、彎曲、曲解。用曲說話。詩中用曲描寫鵝子的脖子。多音字:曲,反義詞:曲——直

  向:注意拼讀,是三拼音節,半包圍結構的字。組詞:向上、嚮往、方向。說一說還在什麼地方見過這個字?記憶方法,造句說話。在詩中還有一個字的發音跟向是一樣的?(項)他們是同音字,誰能給“項”字組詞,組詞:專案、幾項。項:工字旁,最後一筆變成提。

  工:教學“工”字,可以採取筆畫擺字的方法,問學生兩橫一豎可以擺成哪些字?如果學生說到工字,就請他擺出來,獨體字,組詞:工人、女工、加工。工字的上橫短,下橫長。記憶方法,造句說話(1)出示小黑板:指導書寫“工”,生在本上寫三個

  今天老師要介紹給大家一個新的朋友,它是部首家族的,它叫絞絲,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它長得什麼樣?絞絲加上我們剛學的工就變成了一個新的生字“紅”

  紅:左右結構的字,絞絲旁。組詞:紅色、紅旗、紅領巾。記憶方法,造句說話,說說還有什麼是紅顏色的“紅”字絞絲旁要寫的窄一些,出示小黑板,指導書寫“紅”,生在本上寫三個

  教師:大白鵝睜著大大的眼睛(手指鵝眼)在注視著我們,它在檢查我們這些生字都記住了嗎?

  清:本課指水純淨透明,沒有雜質;區別“青”字。左右結構,三點水旁,組詞:清白、冷清、清高。記憶方法,造句說話。誰能說說還有哪些字是三點水旁的字?反義詞:清——濁

  教師:這時,大白鵝高興地說:“謝謝你們都記住了我身上的字,再見了我的朋友們!”大家看大白鵝已經把我們當成朋友了,下面就讓我們帶著感情再次讀一下這首詩好嗎?

  (五)課外拓展:

  師:同學們,老師有一個好辦法來記住這首詩,你們想不想學?(把“詠鵝”這首詩編成兒歌,再加上動作來唱。)

  (六)作業佈置:

  (1)大家看一下這篇古詩,每一行都是幾個字?像這樣的古詩叫五言古詩,記住了嗎?今天的小作業就是,回家給你的爸爸媽媽帶著感情背一背這首古詩。(2)把你認為最漂亮的鵝畫出來貼在我們的教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