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變化量》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你知道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北師大版六年級數學下《變化量》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學內容:
變化的量
教材簡析:
“變化的量”是學習正比例與反比例的起始課。教材透過系列情境,結合日常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體會變數和變數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並嘗試對這些關係進行大致的描述,從而拓寬學生理解正比例、反比例的背景。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結合具體的數學情境認識“變化的量”,並透過描述活動,瞭解其中一個變數是怎樣隨著另一個變數而變化的。
數學思考:透過舉例與交流活動,找到生活中互相依存的變數,描述日常生活中一個變數是怎樣隨著另一個變數的變化而變化的。
問題解決:能從圖表中獲取資訊,正確表述量的'變化關係;或用數學關係式表示兩個變數之間的關係。
情感態度:知道列表與畫圖都是表示變數關係的常用的方法,積累表徵變數的數學活動經驗;從大量生活情境中獲取數學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一則新聞資訊:xxxx年11月14日零時,國家發改委釋出了最新的國內成品油最高零售限價,受國際油價持續大跌的影響,國內也出現了罕見的油價“八連跌”現象。
2、交流:你知道油價持續下跌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嗎?
3、思考:從這些影響中你發現了什麼?(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相互依存的變數)
4、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像這樣相互依存的變化的量。(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發現生活中特定時期相互依存的變化的量
出示妙想6歲前的體重變化的文字資訊。
(1)提問:你有什麼方式能將這些資訊更加簡潔明瞭的表示出來嗎?
(2)觀察:出示淘氣和笑笑呈現資訊的表格和圖,口答哪些量在發生變化?再說說用表格和圖呈現兩個變數分別有什麼優點。
(3)交流:妙想6歲前的體重是如何隨年齡增長而變化的?
(4)討論:在成長的過程中,妙想的體重是不是一直這樣變化的呢?你從中又發現了什麼?
(5)反饋:練一練第1題,說說圓柱的體積和高之間的變化關係。
2、瞭解生活中“週期性”重複出現的相互依存的變化的量
(1)提問:出示情境圖2,說一說,圖中有哪兩個變數?這兩個量是怎樣變化的?
(2)交流:學生獨立看圖,並口答教材中的三個問題。
(3)反饋:完成練一練第2題。
(4)討論:與上一題比較,這裡相互依存的變化量變化規律有什麼異同點?
3、感知生活中用數學關係式表示的相互依存的變化的量
出示練一練第3題:蟋蟀叫的次數與氣溫之間的關係。
(1)學生獨立讀題,說說題中有哪兩個變化的量,這兩個量之間有怎樣的變化關係、你能嘗試用式子表示這個近似關係?
(2)引導比較:這裡兩個量之間的關係與前面的又有什麼不同呢?
(3)反饋練習:將練一練第1題體積與高之間的關係用數量關係式表示出來。
三、綜合應用
1、出示兩組生活中用數學關係式表示的相互依存的變化的量,學生說一說有哪兩個變數?是怎樣變化的?你能用數量關係式表示嗎?
2、你還能找出生活中一個量隨著另一個量的變化而變化的例子嗎?
四、全課小結
小結本節課所學知識,鋪墊下一課時。
板書設計:
變化的量變化形式
年齡體重特定區域
時間體溫週期性
nt數量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