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二年級《認識角》教學設計

二年級《認識角》教學設計

二年級《認識角》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二年級《認識角》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認識圖形》中的第一課時《認識角》(P62—64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處處有角,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

  2、透過摸一摸、找一找、搭一搭、畫一畫、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直觀地認識角,感受角的大小。

  3、讓學生經歷從現實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發展創新思維。

  教學重點:

  讓學生初步地認識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探索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教具準備:

  三角板,活動角,課件,兩個角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三角尺,引入課題。

  師:同學們,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什麼?(出示三角板)

  師:你知道,三角板為什麼叫做三角板嗎?(預設:因為它有三個角。)那你知道什麼叫做角嗎?這節課我們就來一起認識角。(課題:認識角)

  師:我們先來摸一摸角,說說你摸到的是角的什麼樣的?(預設體會:角是直的,是尖尖的。)

  師:你還能在三角尺上找到其他角嗎?(同桌相互指一指)。

  二、探索新知

  (一)認識角

  1、抽象出幾何角

  (課件演示:出示剪刀、三角尺、鬧鐘等物體中的大小不同的角)從生活中的物體表面抽象出角。

  師:誰能找出這些物體中的角?學生一個一個指。

  師:如果把這些實物上的角搬下來,就成了下面的圖形角。(課件出示抽象出角)

  師:像這樣的一些圖形,就叫做角。

  2、搭一搭

  你能用你的小棒搭一個角嗎?同桌互相評一評對不對(師巡迴指導)

  3、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老師畫了一個角,同學們一起來看看。(出示課件)

  (1)尖尖的.地方我們叫它“頂點”(板書)

  直直的,我們叫它“邊”(板書)

  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板書:一個頂點,兩條邊)

  (2)介紹角的記法和讀法。

  用給角起名字的方法來介紹角的記法和讀法。

  4、畫角

  師:小朋友想不想自己畫一個角?把你畫的角標上頂點和邊,並且給它改個名字,看看它應該記作什麼(師邊看邊指導)

  5、畫角時應該注意:先畫頂點,再畫邊

  6、練習

  判斷下面圖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二)、比較角的大小

  1、玩一玩

  師:老師今天還做了一個角,老師的這個角還會變呢?這個角能變大變小,我們把這個角叫做“活動角”。你們想不想也來玩玩這個活動角呢?

  佈置遊戲要求:拿出活動角,邊玩邊思考:要使角變大,只要怎樣?要使角變小,要怎樣?(抽同學來演示)

  2、我們怎麼讓角變大變小的呢?

  合攏角的兩邊,角就變小;拉開角的兩邊,角就變大。

  師:角的大小跟什麼有關呢?

  總結:角的大小跟兩條邊叉開的程度(角的開口大小)有關

  3、比一比

  (1)你能看出上面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為什麼?

  (2)比較兩個三角板的大小

  三、課堂練習

  1、數一數圖中有幾個角?

  2、一張正方形紙有4個角,如果有剪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動手操作,小組交流)

  四、總結延伸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內容?你有什麼收穫?

  2、延伸:回家後向爸爸媽媽展示你今天所學到的本領,找出生活中物體上的角,並指給他們看,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