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認識鐘錶-整時》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麼大家知道規範的教學設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認識鐘錶-整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冊第84、85頁。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初步認識鐘面,會看鐘面上的整時和大約幾時。
2、發展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識。
3、透過撥錶針、觀察等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樂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念。
4、透過操作、觀察、分析、推理等活動,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精神。
5、能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6、讓學生初步建立時間觀念,從小養成有規律的作息和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
三、教具、學具:
多媒體課件、鐘錶、學生操作用的小鐘表
四、教學過程:
(一)創境匯入
1、師:聽滴嗒滴嗒,滴嗒滴嗒……會走沒有腿,會說沒有嘴,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時候起,什麼時候睡,猜猜它是誰?
師:鐘錶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鐘錶不僅外型漂亮,還可以告訴我們時間,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關鐘錶的知識。板書:認識鐘錶。
2、課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鐘,教師提問:你們喜歡它們嗎?
(二)動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識
1、認識鐘面。
請小朋友仔細觀察自己手上的.時鐘,看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然後同桌交流一下。生:自由觀察活動。師:誰願意給大家介紹一下鐘面上都有些什麼?
學生彙報
1、時針。時針在哪裡呢,請你快到前面來找一找。對了,這根針叫時針,它長得什麼樣?誰來說一說。(師板書:時針:短粗)。分針:請學生到前面來指,說出長得什麼樣子。它和時針比起來細一些,長一些。(板書:細長)
2、數:你領我們一起來數數好嗎?(板書數12個)(1-12)真有12個數,你觀察得可真仔細,大家覺得他數得怎麼樣?同學們請你從1開始按順序數一數自己表上的12個數。
3、12個大格:我們一起來按順序數一數
師:你能照這樣的順序撥一撥小鬧鐘嗎?體驗時針、分針是怎麼走的。
2、出示圖片,認識整時
學生分組交流、討論、在同伴的合作中學會看整時師:哪些組的同學願意當小老師,給全班同學說一說,你們是怎樣認這些鐘面上的時間的?生彙報。(學生互相評價)師引導。
3、仔細觀察,整時的鐘面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小組討論)
彙報:得出結論。(生評價)
4、結論: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整。
5、學習電子時刻寫法。
6、小明的一天:對於整時兩種寫法的鞏固,以及一天有兩個8:00的認識。
三)應用新知,鞏固發展
1、我撥你說
2、我說你撥
3、看一看補一補:如何畫整時?
4、設計嘗試:請同學們自己做主,當一次小小設計家。
設計自己的一天。
四)全課小結
反思:
一年級的課主要是吸引學生目光和注意力為主要關鍵,在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努力做到從教材和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充分聯絡學生生活實際,透過遊戲,動手操作,課件演示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放手讓學生看一看、撥一撥、說一說,引導學生觀察,透過說鐘面這個環節,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交流討論,解決第一個知識點。學生們課上表現積極而又有序,知識點掌握還不錯,學生在合作中分享著互助與競爭,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但有些學生上課習慣不好,還需要加強行為習慣的規範練習,再就是練習也需要在多點型別,讓不同的學生體會不同的成就感,每節課都是不完美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地加強自身的素質,讓自己的課堂不斷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