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讚》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稱讚》教學設計(第二課時),歡迎閱讀與收藏。
[設計理念及設計特色]
《稱讚》一文是一個有趣味的故事,文中小刺蝟和小獾互為發現別人的長處和點滴進步,互為稱讚、肯定。小刺蝟和小獾發自內心的稱讚,使它們好的心情帶來奇效和快樂。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朱作仁教授說:“講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讀則使人感受”。所以,本課側重朗讀感悟。另外,在教材的處理上體現了由扶到放的過程。先由教師導學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由學生自讀自悟,小組合作表演。在引導學生學習的過程中,一方面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一方面充分地落實語言文字訓練,讓學生“一課多得”,充分體現語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
[學習目標]
1、鞏固生字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3、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
[學習重難點]體會相互稱讚帶來的快樂。
[教學準備]
1、生課前熟讀課文。
2、教師準備識字卡片、課件和相關音樂資料。
3、刺蝟、小獾的頭飾,以及椅子、蘋果等表演道具。
[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複習匯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18課。(生讀題)
同學們讀的聲音真響亮,真好聽,就像銀鈴一樣。看,一個個坐得可真精神,腰板挺得直直的,就像小小解放軍。
聽了老師的稱讚,你有什麼感受?會對你今天的學習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瞧,稱讚的力量多大呀!你們今天一定學得非常高興,非常棒。
我們來玩一個遊戲吧!
1、遊戲:出示生字卡片“一字開花”。
2、自由讀文、思考:
文中誰稱讚誰?稱讚什麼?有什麼神奇的效果呢?
[設計意圖]
創設情境,讓學生一開始就體會到了稱讚帶來的快樂,不僅克服了學生緊張的心理,而且為學習本文營造了一個愉快的氛圍,為學好本文作了一個良好的鋪墊。透過遊戲、讀文、思考與上節課所學內容相關的問題,從而匯入新課。
二、圖文結合,感悟課文。
(一)、導學小刺蝟稱讚小獾部分(1~4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一,說一說:
①、你發現了什麼?
②、小刺蝟為什麼稱讚小獾?
2、出示課文內容課件,讀一讀。
①、自由讀,小組內朗讀。
②、指名讀。
③、指導讀重點句。
相機完成“我會填”:一個比一個好一比一
3、想一想:
小刺蝟的稱讚讓小獾高興極了,又有什麼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①一、二幅圖比較,透過凳子的粗糙和椅子的細緻對比,感悟稱讚的`巨大力量。
②讀小獾的話。
[設計意圖]
1、體現自讀自悟。
2、老師重點引導學好這一部分,讓學生充分體驗稱讚的快樂。
過渡:文中的小刺蝟稱讚小獾,讓小獾有了自信。那麼,還有誰稱讚誰呢?稱讚什麼呢?
(二)、合作學習小獾稱讚小刺蝟部分(5~10自然段)
1、同桌學習:小獾稱讚小刺蝟什麼?產生了什麼樣的效果?
2、出示課文插圖4及文中內容:
①看圖讀文,體會快樂。
②指名讀。(相機學習“我會填”:聞了聞了)
③同桌分角色讀。
3、小組合作學習文中5~10自然段。
①讀一讀。
②演一演。
③評一評。
4、拓展:假如小刺蝟一開始不是稱讚小獾,而是取笑他板凳做得很粗糙,會是什麼樣的結果呢?
[設計意圖]
在重點引導學完“小刺蝟稱讚小獾”部分之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合作表演、展示交流等形式完成第二部分“小獾稱讚小刺蝟”的學習,從而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三)、朗讀全文,迴歸整體(配樂)
[設計意圖]
1、體現整體感悟。
2、培養有感情地朗讀,昇華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拓展延伸:
誇一誇身邊的同學、老師。
[設計意圖]
體驗快樂後,讓學生在實踐中創造快樂,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四、作業:(我會誇)
選擇合適的機會誇一誇你的家人、同伴或親戚朋友,觀察“稱讚”的效果。
[設計意圖]學著發現別人身上的優點,體驗稱讚的快樂。
附板書:
18、稱讚
(小刺蝟、小獾圖片)
高興極了
消除疲勞
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