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語文《醜菊》經典備課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語文《醜菊》經典備課教學設計

小學四年級語文《醜菊》經典備課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四年級語文《醜菊》經典備課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四年級語文《醜菊》經典備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在互動對話中,發表自己的感受,體會作者對醜菊的情感。

  2、有感情朗讀課文,欣賞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句。

  3、學習作者採用抑揚以及借物喻理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課文,瞭解作者眼中的醜菊,體會作者對醜菊的情感。

  難點:

  從醜菊身上得到啟發,學習正確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課件顯示醜菊)你們對醜菊有哪些瞭解呢?誰來說說?(教師板書課題:醜菊)

  2、這節課,我們就來細細地讀讀課文,看看大家是怎樣讀懂課文的?聽聽大家有什麼深刻的體會?

  二、初讀課文,分清主次

  1、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自己喜愛的段落。

  兩個要求:

  (1)請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把你們在預習時的體會跟同桌交流交流,解決不了的問題,用筆記下來。

  (2)梳理課文、分清主次。先和同桌交流交流。

  2、自讀課文,完成練習,交流分層。

  三、細讀課文,探究體味

  1、感悟作者種醜菊的原因和心情。(學生讀第一自然段)

  (1)同學們,讀了這一段,你們讀懂了什麼?

  (2)誰能用不同的詞來形容急切的心情?

  (3)誰來把這一段再讀一讀,感受作者的好奇、急切。

  2、感悟醜菊的嬌小、美麗。

  (1)快速讀,用筆畫出描寫醜菊顏色、形狀的詞句,再把這些詞句讀一讀,想一想,你發現了什麼?

  (2)讀一讀?(指名讀,對比讀,悟讀,齊讀)

  (3)感受醜菊的嬌小、美麗。(課件顯示)

  3、感受醜菊的動態美。

  (1)讀讀第三自然段。看看大家有什麼發現?(學生讀書)誰來說說?

  (2)感受醜菊的動態美。(課件顯示)

  (3)同學們對醜菊有了全面深刻的瞭解。讀了課文後,你想對醜菊說什麼呢?

  4、更改醜菊的名稱,體味醜菊的美。

  (1)同學們,透過讀課文字和觀賞圖片之後,大家對醜菊一定有了深刻地瞭解了吧,把你們的感受讀出來吧。(學生自由讀課文)

  (2)同學們,你們一定喜歡醜菊了吧!想不想給醜菊改改名呢?

  5、感悟結尾句的含義。

  同學們,讀讀最後一個自然段吧。把給你啟迪的句子畫出來。

  (1)出示課件:人間事物中,有不少東西往往名實並不完全相符。名可以醜,但實一定要美。

  (2)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先品讀、悟讀,聯絡生活說說對此句子的理解。

  (3)學生聯絡生活實際談體會。

  (4)重點讀:人間事物中,有不少東西往往名實並不完全相符。名可以醜,但實一定要美。(用激勵讀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認識:師:人間的事物名實並不完全相符啊,讀——;師:名可以醜,但實一定要美。讀——)

  (5)讀名言,受啟迪

  出示課件:名人——培根的一段話。(略)

  請讀這段話,希望你們從中受到啟迪。

  四、總結收穫,拓展延伸

  同學們,讀了這篇課文,你們有什麼收穫呢?

  總結:同學們,一個人或一個事物的名可以醜但實一定要美。請記住人世間有很多東西不是因美麗而可愛,而是因可愛而美麗。希望大家做一個心靈美的人。

  五、作業

  聯絡本文作者的寫作方法,課後觀察一種植物,看看從它身上能得到什麼啟示,把它寫下來。

小學四年級語文《醜菊》經典備課教學設計2

  教學要求

  1.讀懂課文內容,學習醜菊名醜實美的品質。

  2.學習文章的表達方法,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名可以醜,但實一定要美”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文章借醜菊所要表達的思想。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由題入手,談話匯入

  圍繞課題中“菊”,說說你知道哪些“菊”,有什麼特點?

  (調動學生積累的知識,為理解“醜菊”名醜卻實美這一主題思想作鋪墊,激發學生學習課文、探究知識的慾望。)

  二、由疑促思,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麼?

  2.再讀課文,大膽提出疑問。歸納並整理,如:“醜菊”是什麼樣的?是不是真的很“醜”?作者眼中的醜菊是什麼樣的?作者借“醜菊”要表達什麼?“名可以醜,但實一定要美”是什麼意思?教師對學生提不到的問題進行點拔,引導學生挖掘文章所表達思想的深度。

  (學生認識事物往往是以整體入手的,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肥心中的疑問大膽提出,讓這些問題成為學生探究知識大門的鑰匙。)

  3.細讀課文,分析並解決問題。建議學生們先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法去自己分析問題,然後將自

  已的意見拿到學習小組內討論交流。

  (經過學生的主動思維,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及習慣。)

  三、激發興趣,探究特點

  1.聯絡實際,說說你受到的啟發。

  2.討論討論:《落花生》和《醜菊》在寫法上有什麼共同點?你從這兩篇課文中學到了什麼?

  (及時的歸納總結閱讀方法、寫作方法,使其逐漸轉化為學生能力。)

  四、積累語言,感情朗讀

  由學生自己選擇讀自己喜歡的詞、句子、段落。

  五、實踐活動

  請你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選擇一種對你有啟發的事物,想想你體會出的道理並說給你的父母聽聽。

  板書:

  醜 菊

  沉睡一年

  綠豆大

  打花苞

  黃豆大 名醜實美

  銅錢大

  開花 幾十片花

  晝夜之別

小學四年級語文《醜菊》經典備課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本篇略讀課文也是一篇寓理於物的文章。作者透過對醜菊形態和習性的描寫,告訴人們“醜菊非但不醜,而且非常美麗、可愛”,從而說明在人間事物中,有不少東西往往名與實不相符:有的名字雖醜,卻有著真善美的內在;有的名字雖美,卻徒有虛名、有名無實。做人也是如此,“名可以醜,但是一定要美”。

  教材分析

  教學時學生透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分清課文的主次,從而從醜菊身上得到啟發,學習正確地看待事物的方法,懂得做人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結合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繼續進行重點訓練專案“分清文章的主次”的'練習,抓住課文的主要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構想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語言通俗易懂,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也比較明確。教學本課,可以放手讓學生運用在《落花生》一文中學習到的分清文章主次的方法,進行自主、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課前蒐集有關菊花的資料。電腦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匯入。

  同學們喜歡花嗎?你們喜歡什麼花?為什麼喜歡它?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華的課文——《醜菊》(板書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會想些什麼?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 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

  2 在讀文時遇到不理解的詞語,透過聯絡上下文理解。

  3 同位互讀,檢查讀音。

  4 自由讀課文,思考:

  (1) 作者為什麼要種醜菊?醜菊起初長得怎樣?作者有什麼看法?

  (2) 從那些句子看出醜菊不醜,而且還非常美麗、可愛?

  (3) 透過種醜菊這件事你明白了什麼道理,你應該向醜菊學習什麼?

  三、小組談論,彙報學習情況。

  1 彙報第1題。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指名讀,學生評議。齊讀。

  2 彙報第2題。

  (1)課件出示:“起初,葉子中夾了個綠綠的花苞,非常小,只有綠豆那麼大。”播放醜菊長出了綠綠的花苞的錄影幫助學生理解此句。學生練讀,分組朗讀。

  (2)課件出示:“又耐心地等了幾天,花兒終於開了,顏色金黃金黃的,幾十片花瓣展開一層又一層,雖然只有銅錢大小,卻顯出了它的嬌小、美麗。”播放醜菊的花苞中透出一點黃色,已有黃豆大小及花兒開放的錄影,幫助學生理解體會作者感情。學生練讀。

  (3)出示“最讓我欣賞的是,到了夜晚,幾層花瓣像收傘似的自動合攏;白天,花瓣又像撐傘似的張開,而且花心一直迎著太陽,跟著太陽轉。”學生練讀。

  3 討論第3題,引導學生理解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2)齊讀第四自然段。

  (3)說說你最喜歡那句話?為什麼?

  (4)讀讀你喜歡的句子。

  四、學習寫法。

  作者把醜菊開花後的情形寫得非常具體,既寫了花苞的樣子,有些了醜菊逐漸開放時的靜態美。文中把種菊到醜菊開花前的情況和對醜菊的議論寫得很簡略,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五、比較寫法。

  這篇課文與《落花生》在寫法上有升麼共同之處?你從中學到了什麼?《醜菊》和《落花生》都是借物喻理的文章。《落花生》是透過介紹其特點,讚美奉獻精神;《醜菊》是透過種菊的事,讚美了醜菊不圖虛名、注重實際的美好品質。

  六、把你認為含義深刻的句子畫出來,讀一讀,抄一抄。

  作業設計

  用借物喻理的寫作方法寫一種你喜歡的植物,寫出它對你的啟迪。

  板書設計

  醜 菊——名可以醜

  嬌小、美麗、可愛——實一定要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