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五篇

教學設計方案

【實用】教學設計方案模板五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往往需要預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應該怎麼制定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課文中的一些生字詞。

  2、理解文章中部分實詞的活用和虛詞的意義。

  教學重點:

  1、體會本文寫景的特色。

  2、對比、反襯的手法。

  教學難點:同上

  教學設想:

  以讀代講,指導學生熟讀課文

  課前準備:

  預習作業:

  1、初讀課文,找出你不熟悉的字,加以解決。

  2、在解決生字的基礎上,讀順課文。

  3、回憶《西湖遊記二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可以由回顧單元提示中的本文與前兩課的不同入手。

  二、檢查預習

  1、字詞認讀強調:(1)部首的字:髻、鬟、鬣。[補充:鬢、鬈、鬃等字,都與毛髮有關係(可由學生自己發現其中的規律)。]

  3、注意下列字的讀音:廿 鵠 鬣 茗 蹇 髻鬟 曝 呷 惡 墮三、

  熟讀課文:

  1、將生字帶入文中,自由大聲朗讀一遍,熟悉生字。

  2、同桌互讀互聽,可以將文章分開,一人讀一半,互相挑刺(可以從生字和斷句方面。)

  3、點讀,(可以選擇一男生和一女生賽讀,剩餘男女聲側耳傾聽,注意長句的斷句。)

  老師強調長句的斷句:(1)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也。(2)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4、齊讀熟悉。

  三、譯讀:

  1、自讀自譯方式:對著課文大聲說譯文,藉助註釋並調動原來的文言知識積累。

  2、靜悟:老師讀譯文,學生看課文。邊聽邊領會。

  3、齊讀鞏固

  4、點畫重點註釋(老師自己決定)

  四、當堂作業

  強化記憶生字詞第二課時

  五、賞讀

  1、匯入

  會晤作者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號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進士,先後擔任過吳縣知縣、京兆校官等,中間兩度告歸。晚年定居沙市(今湖北省沙市)。他是明代著名的文學家,公安派的代表作家。兄弟三人中,也以他的才氣和成就最高。他的散文力求自由解放,給人以清新活潑的感覺。有《袁中郎全集》。背景回放袁宏道始終無意於仕途,他萬曆二十年(1592)就中了進士,但不願做官,而去訪師求學,遊歷山川。他曾辭去吳縣縣令,在蘇杭一帶遊玩,寫下了很多著名的遊記,如《西湖遊記二則》等。他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在登臨山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個性得到了張揚,創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漲。明神宗萬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職的哥哥的信,讓他進京。他只好收斂遊山玩水的興致,來到北京,被授予順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為國子監助教。由於所任職務比較清閒,使得他有空閒寄情北京附近的山水。本文便寫於此時。以上兩點可以由有參考資料的學生講解。教師匯入語:《西湖遊記》中描寫西湖全景的名句山色如娥,花光如頰,波光如綾,溫風如酒(可以先由學生自己回憶)。袁宏道生性酷愛自然山水,寫景偏重表現自然之美,《滿井遊記》也有這樣的特色。

  2、默讀課文:要求:(1)用欣賞的眼光讀課文,說出自己的發現或提出一個有發現意義的問題。(2)同桌或者前後位的同學互相交流討論。

  3、探究(1)本文寫的是初春之景,初字在文中有哪些體現?目的:體會作者那顆善感的心。(2)你能試著發現本文在寫景狀物上有哪些特點嗎?試試看誰最具備發現的眼光!最具備科學家的頭腦!目的:積累學習寫景方法。特色探幽:明確①白描的手法。作者寫景,不堆砌詞藻,沒有誇張、渲染和烘托,而是用極為簡練單純的筆法將其勾勒出來。如作者寫柳條,只用將舒未舒,柔梢披風8個字,但柳芽剛吐、枝頭鵝黃嫩綠的風韻,以及楊柳的動態美都活生生地再現了出來;寫麥田,用淺鬣寸許4個字便表現出初春麥苗的特徵,文字也極為簡練。這種簡練的白描,有賴於作者對景物細緻入微的觀察。②擬人的寫法。把景物擬人化,可以增加景物的動感或靈氣,也便於在景物描寫中滲透進作者的感情色彩。我們來看作者對鳥和魚的描寫: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鳥的羽毛和魚的鱗鰭之間都洋溢著一股喜氣,這首先是因為作者心頭盪漾著春天的喜悅。③生動的比喻。文中的比喻主要是用來寫景的,如用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於匣來比喻明亮的春水,用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比喻積雪融化後的山巒,這兩個比喻一氣相通,由明鏡而帶出對鏡梳妝的美人,顯得優美熨帖,同時能讓人產生美好的聯想。本文中的比喻也有寫人的,用若脫籠之鵠來表現自己終於得以出遊的愉悅,真是再真切生動不過了。

  4、理清線索,強化記憶,爭取背誦第二自然段。二、主題探尋這篇遊記描繪了北京近郊滿井一帶美麗的早春景色,曲折地表現了作者厭棄都市官場生活而寄情山川草木的情懷。

  三、基訓鞏固

  作業

  設計:

  見知識盤點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學習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

  ⑴認識淑、撅、叟、滌4個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索溪峪風景區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⑶⑶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達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2、能力目標:

  訓練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言語表達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表達再具體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索溪峪嗎?索溪峪位於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區,是張家界的一個主要風景區,它以奇特風光而著名。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起走進課文,隨作者一同去感受一下索溪峪風景區奇麗的風光。

  出示課題,齊讀課題:索溪峪的野,知道這是一篇寫什麼的文章嗎?看峪怎麼寫?溪字很容易寫錯,請你用手指在桌上寫一寫。讀了課題,想知道些什麼?

  那課題中的野字為什麼加引號?為什麼的`本來意思是什麼?在文中也是這個意思嗎?如果不知道,那我們透過學習課文來了解野在文中的意思。

  (原始的,自然的,不加任何雕飾?)

  二、初讀課文,感知索溪峪的野

  1、自由地、快速地讀課文,要求把句子讀通順,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

  2、讀完課文,你有什麼樣的印象?

  3、文中哪些段能概括全文意思?還有嗎?哪些地方在進行具體描寫?知道這種寫法嗎?(首尾呼應)文章是什麼結構?(總──分──總)

  4、現在,我們來看看剛才自學的情況?

  出示課件:我來讀讀。

  老叟、盪滌、撅屁股、斷壁懸崖、拔地而起、膽顫、磅礴、千峰萬仞、綿亙蜿蜒、隨心所欲、不拘一格、旁逸斜出、崛起、窈窕淑女。

  5、能理解這些詞語嗎?你知道哪些理解詞語的方法?

  三、合作研讀,感受索溪峪的野

  1、默讀課文,想想索溪峪給你總的印象是什麼?(野)

  課文透過那幾個方面的描述來寫出索溪峪的野?

  瀏覽課文用──畫出有關句子。

  抽答:你讀懂了什麼?

  板書:

  山、水、動物、人。2、以四人組選擇喜歡的一部分,研讀、交流、討論、再勾畫重點詞句,體會作者是怎樣描繪索溪峪的山、水、野物和遊人的野的。

  抽4人組讀,喜歡這部分的同學也可以一起讀。其他同學注意傾聽。

  ⑴賞析山是野的:

  ①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具體描述山是野的這個特點?看圖(課件3),課文運用了怎樣的寫作手法?

  ②從圖上可以出山有什麼特點?山驚險在哪兒,用筆在書上畫出能突出驚險的詞語。讀句子,學習描寫方法。這段話作者怎麼來描寫山的特點,老師範讀這部分,學生讀,喜歡這部分的學生再讀。

  ③圖上的山給人什麼印象?能用書上的詞說嗎?這是一種怎樣的美?(磅礴),抽讀,小組讀(齊讀)。再看這段話作者又是怎樣進行描寫的。

  ④從圖上看,這些山的形態怎樣?誰來讀讀這段話?女同學再來讀一讀,其餘同學體會一下,這段話寫出了山的什麼美?(隨心所欲,不拘一格),再來看看作者又是採用怎樣的方法進行描寫的。

  ⑤小結:

  (從高而陡的角度體現一種驚險的美,從山峰綿亙蜿蜒體現一種磅礴的美,從山的形狀怪異多變的角度體現一種隨心所欲,不拘一格的美。)

  作者採用抓特點,先總的概括再具體描寫的方法。對索溪峪的山進行形象的描寫。

  (先概括特點,再具體要求描寫。)板:總──分。

  用一句話談談自己讀後的感受,說說:索溪峪的山真是──,板:姿態各異。

  剛才我們用了哪些學習方法來學習這部份內容?

  ⑵用剛才學習方法,感受水的野:

  ①抽4人組代表說本組劃出最能體現索溪野的句子。

  出示課件5:索溪峪像一個去了。

  男孩子跟他(她)一起讀這個句子,全體再讀一次看圖課件6。

  ②你覺得索溪峪的水野在什麼地方?在常人眼中這溪水是什麼樣子?(溪水彎彎曲曲,一路朝前流去)為什麼讀課文時你覺得它野趣十足?(引導體會表達效果:抓特點進行具體描寫,用擬人的手法進行描寫),你會用一會兒一會兒說一個句子嗎?

  ③這段話中作者還有哪些奇特想象?

  索溪峪是一個野孩子,山路是它哥哥,樹木是它大叔,石頭是它弟弟。

  ④用一句話說說你的感受,說說索溪峪的山真是──(板:蜿蜒變化)

  ⑶體會野物的野:

  瀏覽第4自然段,拿筆用──劃出體現野趣的句子。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猴子不懼怕人類與人類有著特殊感情?(板:自由自在。)

  ⑷體會人的野:

  人們親自感受了索溪峪的山、水,猴子的十足野性,也變得野了。

  同桌讀讀課文的第五自然段,哪一個詞最能看出這一點?

  板:

  返樸歸真讀帶有這個詞語的句子:人們,會在俗氣。

  怎樣理解返樸歸真這個詞?

  (去掉外在的裝飾,恢復原來的質樸狀態。)

  課文中怎樣寫遊人返樸歸真?用自己話說。

  ⑸齊讀最後一段,要求有感情朗讀:

  作者在這樣境界是完全被感染了,感覺此時自己是從未有過的快慰,從未有過的清爽,哪個詞最能說明作者這時的感覺?(盪滌)你體會到作者怎樣的感情?

  四、讓我們隨著攝像鏡頭,再一次來欣賞索溪峪的野(出示課件)

  五、總結(出示課件)

  啊,索溪峪確實是野的,這裡的山野、水野,這裡的野物野性十足,連來這裡遊覽觀景的遊人也返樸歸真,漸漸變得野起來,它的野盪滌著作者的胸懷,你感受到了它的野嗎?這是一種來自大自然的天然的美。

  板:

  天然美現在你們知道課題中的野是什麼意思了嗎?

  (不經過人工雕琢,一切順其天然,返樸歸真。)

  透過這一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作者怎樣的描寫方法?

  (抓住景物特點先概括特點,再具體描寫,前後照應)還學到了什麼?知道作者想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嗎?

  (透過描寫索溪峪奇麗的風光,讚頌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達了作者暢遊其間無比愉快的心情。)

  結束語:

  這節課我們領略了野味十足的索溪峪。其實,在我們祖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還有很多很多的風景名勝,很多美麗的地方,如險要的華山、秀美的桂林、神秘而質樸的西藏,還有咱們美麗的爐霍,願你們有時間用心去感受,去欣賞,更希望你們能像作者一樣用自已的語言去表達你眼中的美!

  【板書設計】

  山姿態各異

  索溪峪的野水蜿蜒變化天然美

  動物自由自在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認14個生字,會寫9個字。掌握沉睡,撒嬌等詞語的意思。初步認識省略號的用法,能講出課文中省略號的用法。培養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的能力。

  2、情感,態度,價值觀: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筍芽兒和春雨姑娘等人物的對話,感受筍芽兒對美好春光的嚮往和奮發向上的精神,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愛讀科學童話故事,能從童話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學重難】

  識記生字,讀好不同角色的語氣,體會童話中蘊涵的意義。

  【資訊資料】

  生字卡片,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匯入

  1、謎語匯入:

  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說個謎語給大家猜一猜好嗎

  小時層層包,大時節節高,初生當菜吃,長大成材料。

  猜猜看這是什麼?

  (筍)

  見過嗎?

  (出示筍的圖片)

  小筍芽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

  板書課題,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

  2、畫面匯入:

  (出示筍芽兒、竹子的畫面)

  認識他們嗎?小小的筍芽兒不到2個月就能長成健壯的竹子,多麼奇妙啊!他是怎樣長成一株健壯的竹子的?

  (板書課題)

  同時提醒學生筍芽兒的讀法。

  二、自學

  1、標: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2、劃:

  邊讀邊劃出不認識的字詞,想辦法記住它們。

  3、讀:

  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想:

  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

  5、查:

  同桌互相檢查自學情況,教師巡視指導。

  三、交流、整體感知

  師:你們想知道筍芽兒是怎樣一天天的長大的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從中尋找答案吧?

  1、正音:

  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按偏旁歸類讀──擴詞讀──同桌互考,全讀對的同桌獎勵一顆小筍。

  2、展示方法,如:

  猜謎:

  兩輛車──轟。

  尹戴竹帽──筍。

  動作演示:

  喚 揉 扭 鑽 撫 辮

  3、讀文:

  指名分段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4、質疑:

  自學中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學生識記、鞏固生字最好的方法是復現。課堂中教師採用多種形式復現生字,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活

  動,提高了自主識字的質量。

  四、感悟

  1、讀一讀春雨姑娘和雷公公呼喚筍芽的段落,想象他們呼喚的語氣一樣嗎?

  2、重點指導春雨和雷公公呼喚的語氣:

  ⑴春雨姑娘是怎樣呼喚筍芽的?

  (聲音柔和、語氣親切,有潤物無聲的感覺)

  誰能試著低聲呼喚筍芽兒?

  範讀──指名讀──評讀──練讀──齊讀。

  ⑵誰來做雷公公呼喚沉睡的筍芽兒?他和春雨姑娘的語氣一樣嗎?

  (聲音粗重,帶有鼓勵)

  練讀──挑戰讀──分組讀──齊讀。

  ⑶筍芽兒甦醒時什麼樣?透過做動作、聯絡已有的生活經驗理解揉伸撒嬌扭一個勁地鑽等詞語。

  模仿讀──加動作表情表演讀──男女聲競賽讀──評讀──自願展示讀。

  ⑷分角色表演讀課文前4自然段。

  低年級學生沒有形成對語言的敏銳感受力,教師要注意創設情境,利用移情策略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加深感悟,同時還要發揮示範朗讀的作用,逐步培養學生的語感。

  五、寫字

  1、練習書寫喊、呼喚、筍芽5個字。教師重點指導寫口字旁的字:

  口字位置要偏上,不宜寫得太大。三個帶口字旁的字中,喚是新認識的字,可以重點指導,右邊第六筆撇,要上下貫通,不能寫成豎、撇。

  2、學生練習書寫,互相評價打等級。

  引導學生髮現生字的構字規律,進一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多種形式評價,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寫字的興趣,提高了寫字質量。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課時]:1節課

  [教學內容]:對已學過命令的組合使用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合作能力。

  2、培養學生綜合利用命令及獨力思考能力。

  3、培養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點]:對已學的命令的正確使用學會如何畫車輪。

  [教學難點]:綜合應用學過的命令進行熟練的語言編寫。

  [教學準備]:多媒體教室、遠志多媒體教室廣播軟體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師:還記得我們學過的正三角形、正六邊形及正十邊形的命令嗎?大家再來複習下怎麼畫。生動手,師講解。

  師:要是我們畫的正多邊形的邊數越來越多的話,那麼這個正多邊形就接近圓了,通常我們就用正36邊形來代替畫圓,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怎麼畫圓。

  二、新授

  活動一:畫一個邊長為10步的正36邊形

  師:大家動手畫個邊長為10的正36邊形

  生動手,展示:

  大家看看象不象圓了(很接近圓了)

  試一試:

  1、大家來畫下書P63圖2,想一想可以怎麼畫?

  師:除了用正36邊形來代替圓外,還可以用其他邊數更多的正多邊形來表示圓,如360邊,邊數越多這“圓”就越光滑越接近。

  2、讓我們來試試畫邊長為10的正360邊形吧。

  師:象圓嗎?(不太圓)要是把步數改成1呢?再試試。(象)

  活動二:用重複命令畫直徑為80步的車輪(P64圖3)

  師:這車輪的輻條長度就是半徑。我們用正36邊形來代替圓,前進命令後就是正36邊形的邊長,已經知道圓的半徑,那麼邊長應該是多少呢?

  正36邊形的邊長=圓的半徑*0。174

  正36邊形的邊長=圓的半徑*0。0174

  思考下這車輪怎麼分解?(分解為米字形和圓形)

  下面大家動手試試看

  大家看看上面的命令畫出來的效果怎麼樣?(不好有偏差)知道原因嗎?(不夠圓)那麼怎麼樣才能更好能?(畫360邊的)怎麼修改?

  試一試:

  1、同學們看看書P65圖5怎麼畫,這個太陽的半徑為80步,光芒長20步,二者間相距10步。

  提示:先想想分幾步,每步畫什麼?

  (第一步:畫一個圓;第二步:將海龜抬筆移到圓心;第三步:畫類似“米”字形的空心光芒。)

  2、大家從書P66圖6中挑選你最喜歡的圖形用LOGO命令畫出來,大小可以自己決定。

  [教學反思]

  ……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幫助學生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技巧

  情感目標:幫助學生體驗團結互助帶來的積極情感。

  行為目標:讓學生能夠學會與他人合作,提高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幫助學生認識到團結的重要性以及合作的技巧。

  【教學難點】

  讓學生能夠學會與他人合作,提高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1、 活動道具:筷子、報紙若干

  2、 課件

  【教學過程】

  一、熱身運動:觀察島

  師:大家好,歡迎來到心理課堂,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安老師。在正式上課之前,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個很有趣的片段,我們一起來看下。大家要仔細看,因為看完之後,我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師:短片看完了,大家有什麼想要分享的嗎?

  生:(這三個短片都是關於團結的,大家團結一致,抗擊敵人,最終獲得了勝利,保護了自己。)

  師:這位同學觀察的很仔細,提煉的主題也很準確,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進入今天的活動主題:團結的力量。

  二、體驗分享:活動營

  活動一:折筷子

  師:中國有句俗語:“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接下來,就讓我們用實際行動來理解下這句話的意思。大家的面前都放有一雙筷子,請大家拿起其中一支,聽口令行動。當老師喊道“3”的時候,自己用力去折筷子,看看結果會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123。

  生:咔嚓

  師:好清脆的“咔嚓”聲,我想問問大家,折一根筷子的感覺怎麼樣?

  生:很容易就折斷了。

  師:很多學生都表示so easy,這都不是事兒。那麼接下來,老師想請大家按照組為單位,將組內剩餘的筷子聚合到一起,然後由每小組的每個小朋友都試一試,看看誰能把這一把筷子折斷。

  生:(嘗試折筷子)

  師:老師觀察到,即使大家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奈何不了這一把筷子。這說明什麼道理呢?

  生:

  師:透過這個遊戲大家都體會到了,要折斷一根筷子很容易,但是要是把一把筷子折斷的話,就很難。這就說明一個人的力量是很小的,但是如果大家齊心合力的話力量就會變得很強大。這就是團結的力量。團結的力量到底有多大呢?我可以告訴大家,只要大家團結起來,就會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你們相信嗎?

  活動二:踩報紙

  師:大家看,老師的手裡現在有一張報紙,大家猜一猜,這張報紙上可以站多少個人?如果把報紙摺疊呢?在摺疊呢?(老師一邊摺疊,一邊將同學們的競猜數板書到黑板上。)好,那接下來,我們就要來進行挑戰了。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挑戰的規則:

  踩報紙遊戲規則:

  1、 每組抽出5名同學來參加比賽,當老師發出“開始”的指令的時候,參賽隊員要想法設法把腳放在一整張報紙範圍內,並堅持5秒。如果有學生的腳超出報紙範圍,就會被淘汰。淘汰的組員離開比賽現場,剩餘的組員繼續比賽。

  2、 將報紙對摺,剩餘的組員繼續在老師的指令下將腳放在報紙範圍內,並堅持5秒。規則同上。

  3、 繼續將報紙對摺,比賽。

  4、 經過三個回合的比賽,組內留下人員最多的組獲勝。

  師:現在請各小組討論,派出參賽隊員。

  (比賽過程)

  師:經過激烈的比賽,第*小組獲得了勝利。現在有請這些小組的成員上臺領獎並和大家分享你們成功的秘訣。

  生:

  師:他們說的非常好,請下臺。接下來我們來請其他小朋友說一說,你們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生:

  師:看來想要團結力量大,還需要一定的技巧,那現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結合剛才大家分享的經驗,來總結下,在團結的過程中,我們都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三:總結提升:分享屋

  師:誰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你們總結的團結的經驗呢?

  生:

  師:整理歸納

  1、有計劃和安排

  2、合理分工,各司其職。

  3、信任合作伙伴

  4、多鼓勵合作伙伴

  5、有意見不一致時,要一起商量,不能一意孤行。

  師:透過今天這節課,相信大家都懂得了團結力量大的道理,同時也掌握瞭如何團結力量最大的技巧。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老師希望大家可以學以致用,運用今天所學去解決實際問題。相信你們都是最棒的。本節課到底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