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通用15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通用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安塞腰鼓》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

  教學時間1課時

  學習者分析1.學生基礎較好,過討論,適當的引導就能很好的學完本課。

  教學目標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感悟自己真實的承載著原始的和力量無窮的生命源泉。

  二、過程與方法

  1.利用圖片、聲響和學生的行為參與來激發學生的多種官能,使其在潛移默化中品味作品和感悟生命。

  三、知識與技能

  1.透過觀看“安塞腰鼓”的圖片,學生能初步激昂、亢奮、雄渾,人茫茫一片,聲茫茫一片的忘我場面。

  2.藉助感官的初步體會朗讀課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美。

  3.藉助背景理解作品蘊含的情感和深意。

  教學重點、難點1.品味主題的基礎上啟用自己的生命。

  教學資源投影儀、安塞腰鼓的圖片,影像資料和製成的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11.匯入新課

  讓同學們閉上雙眼,讓後播放一小節薩克斯輕音樂,聽完後馬上播放安塞腰鼓的影像。

  教學活動21.談感受

  1)完後讓同學們談談聽完薩克斯和看完安塞腰鼓影像有什麼感受?

  2)學生可能回答:聽完薩克斯讓自己心情輕聲…看完安塞腰鼓的影像使自己激情澎湃,被那激昂的場面所震撼…

  教學活動31.師生交流

  師:那麼大家能不能找幾個詞語來概括安塞腰鼓場面的特點?

  生:粗獷、雄渾、恢弘、磅礴等。

  師:那麼同學去朗讀的時候能夠讓聽眾聽出這些特點來嗎?同學們自己嘗試地朗讀一下,一定要能打動聽眾。

  教學活動41.朗讀表演

  1)分角色朗讀;

  2)放朗讀的錄音;

  3)學生透過自己的朗讀與錄音對比後慢慢體會,揣摩作品的意蘊。

  教學活動51.學生交流

  體會揣摩後,同學相互交流自己所得:作者情感,作品深意等。

  教學活動61.大家討論

  師:作品怎麼會給我們展現這麼磅礴的力量、亢奮的生命、火熱的激情、恢宏的場面,讓人的生命得已自由的揮灑?作者到底想給我們表現什麼呢?

  學生自由討論後推選代表發言。

  學生代表:

  1)是為了給我們展現激越的力量。

  2)是為了歌頌黃土高原的陽剛之美。

  3)歌頌承載原始生命的黃土高原。

  …

  師:同學很有見解,再請同學們看一看作者的創作時間,想一想我們國家當時的背景。

  2.多媒體展示背景:

  1)中國改革開放於1978年12月,80年代,劉成章先生,遠離家鄉來得省城,面對祖國改革開放日新月異的景象,詩情濃郁,神經敏感的劉成章先生豈不怦然心動。很自然,這一刻,家鄉陝北那雄渾、粗獷、剛健、力量十足的安塞腰鼓---呈現理智和情感的複合物與眼前的一切都完美的糅合了。這難道不是現在的中國衝出一切束縛、羈絆、閉塞、痛快淋漓的生活麼?不真是改革開放初期,這個時代的激情自由揮灑的真實寫照麼?

  它不僅是人的生命的藝術表達,讓我們沉浸在原始生命自由釋放的同時。更是當今社會的人生的深刻哲學,同學們,我們現在的生命形式呢?

  2)播放改革開放時人們極富激情做事的圖片。

  同學們暢所欲言。

  3.師生共同總結:

  祖國改革開放不久,以前的一切束縛、羈絆、閉塞都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於是人們的生命力量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那種場面火熱朝天、幹勁十足,生活本就不好的中國人民把自己的原始生命力量揮灑得淋漓盡致!安塞腰鼓正是當時新中國新時期社會風貌的真實寫照。這就讓我們知道了人之所以為人,就因為我們有著原始生命的無窮無盡的力量源泉,有生之年併為之奮鬥!

  教學活動71.全班同學共同釋放自己生命激情。

  全班起立,共同高喊:我能行,我能成功!喊三次,一次比一次聲音高,

  最後一次使出渾身的力量喊出來。

  教學活動8作業

  下去寫一份釋放自己生命力量的計劃書。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篇課文是人教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首篇課文。該單元主要透過體味作者對藝術的獨特體驗,使學生在閱讀中認識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價值,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提高學生審美鑑賞能力。

  本文是一篇用激越的鼓點敲出的豪放詩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熱情讚歌。作者透過一群樸實得像紅高粱一樣的陝北後生在黃土高原上展現的雄渾豪放的腰鼓場面的描寫,展現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民間藝術風情,顯示了生命的活躍和強盛,抒發了中華民族掙脫束縛與羈絆、閉塞與保守後的歡樂和痛快、思索和追求。文章語言頗有氣勢,短句鏗鏘激昂,極富音樂美。在內容和形式上達到了完美和諧的統一。交錯出現的大量排比,使情感表達得熱烈、淋漓、酣暢,充分體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學情分析

  學生對腰鼓這種民間藝術大都接觸過,但瞭解不多,加之農村學生藝術欣賞能力匱乏,所以本文教學要注重在多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文中的生命力量和文化內涵。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圍繞“讀”來進行的,讓學生結合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和課文錄音,透過“讀”來體會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氣勢,雄渾的場面,感受課文所表現出來的美。

  過程與方法:看錶演、聽錄音、讀課文,積極的參與學習,主動的進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文章對高原生命的熱烈讚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動和力量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場景,揭示文章主旨的句子,從不同角度感受腰鼓所宣洩的生命力量,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難點:理解文章對高原生命的熱烈讚美,感受其中生命的偉大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2、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型別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3、學習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重點、難點】

  一、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二、難點

  1、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型別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

  1、聯絡上下文,體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⑴ 忘情:不能節制自己的感情。

  ⑵ 狂舞:縱情的跳舞。

  ⑶ 閃射:閃耀,放出(光芒)。

  ⑷ 火烈:像火一樣熱烈。

  ⑸ 亢奮(kàng):極度興奮。

  ⑹ 晦暗(huì):昏暗,不明顯。

  ⑺ 羈絆(jī):纏住了不能脫身,束縛。

  ⑻ 碰撞:運動著的物體與別的物體突然接觸。

  ⑼ 搏擊:奮力鬥爭和衝擊。

  ⑽ 燒灼(zhuó):燒、燙,使受傷。

  ⑾ 奔突:橫衝直撞;賓士。

  ⑿ 輻射(fú):從中心向各個方向沿著直線伸展出去。

  ⒀ 翻飛:上下或內外交換位置。

  ⒁ 淋漓(lín lì):① 形容溼淋淋往下滴。

  ② 形容暢快。

  二、匯入

  大家在電視節目上看過陝西安塞地區的腰鼓嗎?我想大家一定會被安塞腰鼓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動。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對安塞腰鼓是怎樣欣賞、體會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或老師範讀、或聽課文錄音、或學生齊讀、輪讀、個別讀均可)

  2、提問: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討論並歸納: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第二段:從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從當它冥然而止的時候到完。

  3、提問: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討論並歸納:

  分成4層:

  第一層:從但是到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寫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給人的聯想。

  第二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給人的感受。

  第三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那裡再有這麼厚這麼厚的土層

  啊。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4、提問: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討論並歸納:

  從背景寫:是一片高粱地、絲溜溜的南風。

  從人物寫:是藍騰騰的後生。

  從性格寫:是樸實的。從神情寫:是沉穩而安靜的。從腰鼓寫:是呆呆的、不曾響。

  5、提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討論並歸納:

  為下文寫腰鼓表演蓄勢。

  6、提問:作者與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討論並歸納:

  壯闊、豪放、火烈。

  7、提問:作者是怎樣寫的?討論並歸納:

  先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再用比喻從舞蹈的後生的舞姿寫,如強震起的石頭的狂舞。再用排比、連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急促的鼓點像驟雨,飛揚的流蘇像旋風,蹦跳的腳步像亂蛙,閃射的瞳仁像火花,強健的風姿像鬥虎。

  8、提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討論並歸納:

  運用比喻使描寫的物件更加形象生動具體。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9、提問:這腰鼓這一段用了那些反義詞?討論並歸納:

  空氣(冰冷~燥熱),陽光(恬靜~飛濺),世界(睏倦~亢奮)

  10、提問:運用反義詞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用反義詞對比強烈,寫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11、提問:如果說上面是實寫,那麼,使人想起三段是什麼寫?

  討論並歸納:虛寫。

  12、提問:用虛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用虛寫使人產生聯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13、提問:作者聯想到什麼?

  討論並歸納:聯想到落日古戰場,電閃雷鳴和人的大徹大悟。

  14、提問: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這句話怎麼理解?

  討論並歸納:這裡寫出了陝北高原人們的性格特徵,是粗礦、豪邁、

  開放的。

  四、小結

  文章描寫安塞腰鼓的特點:壯闊、豪放、火烈。先實寫,用連喻,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後用虛寫,透過聯想、想象,寫安塞腰鼓給人的感受寫出了陝北人們的性格特徵。

  五、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

  2、選用課時作業最佳化設計。第一課時作業最佳化設計:

  ⑴ 給下面的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忘情( ) 閃射( )

  火烈( ) 亢奮( )

  晦暗( ) 羈絆( )

  搏擊( ) 輻射( )

  ⑵ 境空:

  ① 驟雨一樣,是( );旋風一樣,是( );亂蛙一樣,是( );火花一樣,是( );鬥虎一樣, 是( )。

  ② 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 )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 )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 )了。

  ③ 容不得( ),容不得( ),容不得( )。是( )了、( )了、( )了的那麼一股勁。

  第二課時

  一、預習

  閱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

  二、匯入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層,今天我們再來看看作者怎樣描寫安塞腰鼓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節奏、重音、感情。

  2、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層怎樣寫安塞腰舞的響聲的?

  討論並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安塞腰鼓聲音的迴響。第一句寫聲音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迴響;第二句寫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裡,觀眾的心裡發出共鳴。第三句寫聲音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上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3、提問: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討論並歸納: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響聲,氣勢不同反響。

  4、提問: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層怎樣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討論並歸納:先寫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

  落的搏擊著,使人感到震撼、燒灼、威逼。使人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使人感受到陝北農民的那種取之人的甚少,奉獻給人的甚多的精神。寫出作者心靈深處的感悟。

  5、提問:黃土高原啊這一段寫了什麼?

  討論並歸納:寫只有黃土高原這麼深厚的土層,才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才能有這麼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

  6、提問:為什麼說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裡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討論並歸納:這裡用比喻說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調,打不得這樣氣勢澎湃的腰鼓。

  7、提問:第二段的第四層寫什麼?

  討論並歸納:總結上面的三層的意思。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從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寫給人心靈的淨化。從後生們生命中噴發出來的力量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震撼。

  8、提問:倒數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這幾個詞能不能對調?為什麼?

  討論並歸納:不能。因為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9、提問:為什麼說當它更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討論並歸納: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裡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10、提問;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討論並歸納:雞聲是天亮的標誌,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昇華,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11、提問: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舉例說明這樣的寫法,對錶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麼作用?

  討論並歸納:

  ⑴ 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⑵ 句與匈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⑶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鑽,能表

  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12、提問:訪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討論並歸納:本文透過對安塞腰鼓的描寫,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四、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讚美陝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罌群激越,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四題。

  2、選用課時作業最佳化設計。第二課時作業最佳化設計:

  ⑴ 寫出了面詞的反義詞:

  晦暗( ) 束縛( )

  閉塞( ) 歡樂( )

  擺脫( ) 冰冷( )

  恬靜( ) 睏倦( )

  ⑵ 簡答:

  ① 本文以什麼作為線索?

  ② 安塞腰鼓的特點是什麼?

  ③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一股勁!這句話運用了什麼型別的排比?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④ 清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排比句、感嘆句對增強語勢的作用。

  2、領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瞭解有關散文的一些知識。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朗讀能力,體會文章的氣勢。

  2、培養捕捉關鍵詞句的能力,鍛鍊理解分析能力。

  3、體會文章帶給讀者的感情認識和理性思考。

  三、德育滲透點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宣洩,力量又帶動生命奔騰昇華,讓學生感受生命的律動,蓬勃想象力。

  【重點、難點】

  1、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注意貫穿朗讀訓練,並以朗讀帶動理解,在朗讀中體會和領悟。

  2、表達方式和修辭方法的運用由師生共同分析討論。

  【課時安排】

  1課時

  【學生活動設計】

  1、學生自讀,教師引導。

  2、朗讀課文,體會文章。

  3、討論分析,把握文章。

  【教學步驟】

  一、整體感知

  1、介紹作者,並瞭解有關散文的知識:

  80年代的散文側重於“自我”經驗的“自由”書寫,從對社會主題的呼喚轉向對個人情緒、心境的表達,語言和方式追求作者的“個性”,簡言之就是注重“自我表現”著力表現現代人複雜的內心世界,這些作品被稱作“新散文”或“朦朧散文”。

  2、播放課件(幻燈片)(圖片:安塞腰鼓):

  問:有何感覺?

  二、重難點學習

  1、檢查預習情況。

  2、教師播放錄音,要求學生一邊跟讀一邊在課本上用符號記錄輕重音、音量、語速、語氣和語調。

  3、討論本文的感情基調及朗讀技巧:

  文章氣勢恢宏,句子鏗鏘激越,表現了對安塞腰鼓的讚美之情,朗讀時要注意節奏的變化,要有豪情,音韻鏗鏘有力,細節方面注意摹仿錄音,把握重音、音量、語速和語調的變化。

  4、全班同學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全文描述了一次看安塞腰鼓的過程。文章由此可以分為哪幾個部分?

  設影(課件)顯示:

  一、1~4自然段 表演前

  二、5~27自然段 表演中

  三、28~30自然段 表演後

  6、如果用一個字來概括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話,你會用哪個字?

  “靜”

  7、兩部分的“靜”有沒有不同?

  第一部分側重於人的安靜,第三部分側重於聲音的寂靜。

  8、兩部分對第二部分的表達有什麼作用?

  以動襯靜,形成鮮明的對比。

  9、當你朗讀第二部分時,你有怎樣的感受?可否用文中的一個詞概括?

  投影顯示:亢奮、驚心動魄、震撼

  10、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

  引導學生往作者的思想感情、修辭方法上考慮。

  11、我們在朗讀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情味、燃燒的熱情,你怎樣理解文中的幾句話?(課件:幻燈片)

  12、本文除了這些精典的語句外,還大量運用對比。有句子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分別舉例說明這種寫法,對錶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麼作用?

  四、總結、擴充套件

  我們在學習中感受到了作者劉成章濃厚的黃土高原情結,他認為自己的散文創作是黃土地的賜予。正如作者所說:“我生長在陝北的山溝,我想讓我的散文向信天游靠攏”。劉成章的散文從“我”落筆以自己親身的體驗,血肉的感情,燃燒的心腸,捧起生活中激情的浪花,你能感受到他對人生的反思,對社會的理解,一種獨到的感受,一瞬間即逝的靈感,一種哲理,一層詩意,希望今天的學習對同學們的寫作、人生思考有所裨益。

  五、作業

  寫一篇心得。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理解文中排比句、比喻句、反覆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3、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教學重難點

  品味文章作者所表現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同學們,上課了,先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個遊戲好嗎?來,拿出你們的雙手,握起拳,跟老師一樣用拳頭有節奏地敲打你的桌面。× × ××× × × ××× × × ×××

  大家覺得這樣聲音像什麼?(鼓)

  這聲音,這氣勢就像在打鼓,今天老師要帶領大家去認識被稱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要鼓”(板書課題)

  二、介紹安塞腰鼓(PPT)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所以有人這樣形容(PPT),全班同學一起帶著打鼓的勁兒齊讀,注意紅色字型重讀。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感氣勢

  這種磅礴的氣勢和勁道作者劉成章是如何透過語言文字把他們準確表達出來呢,讓我們一起來品讀課文。

  角色分配:1—5段女生讀,第6段—全班讀。

  文中出現安塞要鼓4個字的段落,全班齊讀。出現鼓聲隆隆的地方,請同學們配合敲擊桌面讀。

  最後兩段女生讀。

  其餘段落教師和學生代表交叉朗讀。

  2、談感受、知內容

  (1)、讀完你覺得劉成章筆下的安塞要鼓是一個怎樣的安塞要鼓呢?請你用一個詞來說說,這是一個 的安塞腰鼓。(宏偉、磅礴、豪邁、壯闊……)

  (2)、字裡行間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讚美)

  (3)、文中哪個句子最能體現作者的這種強烈的讚美之情呢?

  (好一個安塞腰鼓!)

  教師明確:這個句子在文中反覆出現了4次,他在文中反覆出現,層層遞進,直抒胸臆,抒發了作者對安塞要鼓強烈的讚美之情,請四組分別各讀一句,層層遞進讀。

  3、明內容、理結構

  作者反覆讚歎“好一個安塞要鼓”,那麼安塞要鼓到底好在何處呢?(也就是作者從哪些方面來讚美的?)

  ①讚美安塞腰鼓表演時宏偉、壯闊的場面。 宏偉的場面

  ②讚美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沉重、雄壯的鼓聲。 雄壯的鼓聲

  ③讚美充滿力量的擊鼓後生。 擊鼓的後生

  ④讚美安塞腰鼓綺麗的舞姿,表演能激起人們豐富的想像。 綺麗的舞姿

  四、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文章就是從這四個方面來描寫安塞腰鼓的,同學們,你最喜歡文中的哪一處描寫呢?為什麼?(先請大家4人小組合作交流,把你喜歡的部分先組內分享。教師應適當提醒同學們用筆勾畫;及時表揚同學做的好的地方;教師下講臺走動觀察)

  在互動中體會文章感情,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可能出現的答案有:

  從用詞方面說: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

  (2)“茂騰騰的後生”“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中反義詞用得好,好在它們對比強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從句式上說:

  (1)“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中“發狠”“忘情”“沒命”用得好,好在它們語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

  (2)“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與“看”獨立成段好,好在它們特別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畫面由靜到動的急轉。

  從修辭上說:

  (1)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宏磅礴的氣勢。

  (2)“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物件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3)文中的反覆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從寫法上說: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寫得好,好在它使人產生了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2)“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寫得好,好在“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後的寂靜。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雞聲是天亮的標誌,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昇華,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3)文中開頭的靜態描寫好,好在它為文章後面寫動設下鋪墊,使文章靜中蘊動,動靜結合,充滿畫面美。

  五、理解主旨、感悟生命

  同學們,好一個安塞腰鼓!作者讚美的僅僅是安塞腰鼓的壯美嗎?請同學們結合文章內容,細細體味思考一下,你覺得文中作者透過鼓還表達出其他更深刻的思想內涵嗎?

  解讀①它使你驚異於那農民衣著包裹著的軀體,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居然可以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

  點撥:從這個句子“居然”一詞裡讀出作者這在讚美擊鼓後生不怕生活的貧困與艱苦,他們吃的是江豆角,老南瓜,卻能擊出如此有力量的腰鼓,我覺得他們是在用生命的原始粗獷的力量在博擊自己的命運吧,是在讚美蓬勃的生命力。

  解讀②: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出示當時背景PPT)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

  點撥:作者劉成章生於此長於此,他深切體會到貧瘠的黃土地、貧苦閉塞的生活,給了高原人們太多的壓抑和羈絆,而越是悠久的歷史,傳統陋俗的束縛也越牢固。但是他們沒有喪失希望,隆隆的鼓聲告訴我們:他們渴望新的生活,渴望衝破一切羈絆。沒有什麼能阻礙他們生命的釋放和力量的噴發,所以作者讚美的是高原人民心中強烈的渴望。

  所以作者在文中不只是在讚美安塞要鼓的壯美,他是透過寫鼓來讚美了人,生命和生活。

  (板書:鼓——人——生命——生活)

  六、思想啟迪、總結全文

  落後是暫時的,貧苦並不可怕,只要軀體裡湧動著旺盛的生命力裡,只要骨子裡充滿著對新生的渴望,那麼這個生命就會有力地去拼搏,就一定會迎來新生活的曙光!聽:耳畔是一聲渺小的雞啼,預示著新一天的開始和希望的來臨!最後老師把課文改編成了一首小詩,請同學們再一次來朗讀這一個充滿蓬勃生命國和強烈渴望的安塞要鼓,希望同學們也能帶著這種渴望去創造屬於你們的精彩生命!

  (PPT出示改編小詩,全班齊聲朗讀。)

  同學們,讓我們再一次看一看這篇古老的土地,在這裡,大將軍蒙恬曾率軍三十萬對陣匈奴;范仲淹、沈括等文臣武將曾浴血奮戰西夏;王昭君夢斷關河;花木蘭縱馬馳騁。在這裡,久遠的文明曾雄睨世界,在這裡,中華民族的生命力量依然在搏擊在噴發。

  (觀看安塞腰鼓表演影片。)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圍繞“讀”來進行的,讓學生結合多媒體課件中的圖片和課文錄音,透過“讀”來體會安塞腰鼓的激昂的氣勢,雄壯的場面,感受課文所表現出來的美。(重點)

  過程與方法

  看錶演、聽錄音、讀課文,積極的參與學習,主動的進行交流,注重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文章對高原生命的熱烈讚美,感受其中生命律動和力量及豐富的文化內涵,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難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師:古老的黃土高原,溝壑縱橫,風沙滿天。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貧瘠落後的土地,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土地上卻產生了一種獨具魅力的藝術形式-----安塞腰鼓。(多媒體播放安塞腰鼓影片)

  看了以上這段影片錄影,你們有什麼感受?(待學生回答後)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黃土高原,走近劉成章的散文《安塞腰鼓》。

  (多媒體投影:課題、作者)

  二.整體感知:

  1.師:請快速閱讀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按照表演前、中、後的順序給課文劃分段落。

  2.注意以下生字詞語。

  (多媒體出示下列生字詞)

  (1)亢奮(kàng fèn) :極度興奮。

  (2)晦暗(huì′àn) :昏暗。

  (3)羈絆(jī bàn):纏住了不能脫身,束縛。

  (4)冗雜(rǒng zá):繁雜。

  (5)驀然(m rán):突然,猛然。

  (6)歎為觀止(tàn wéi guān zhǐ):讚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7)戛然而止(jiá rán′ér zhǐ):聲音突然中止。

  3.學生演示結構劃分後,教師顯示結構示意圖。

  4,學生初談感受。

  5 教師:安塞腰鼓是我國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優秀民間舞蹈之一。有人這樣形容道:“安塞腰

  鼓表演起來有股能勁,揮槌有股蠻勁,跳躍有股虎勁,轉身有股猛勁,全身使出一股牛勁,看了使人帶勁,聽了給人鼓勁,實實在在足勁!”。接下來讓我們再次感受一下安塞腰鼓的震撼人心的力量。(放錄音)

  三.。評點式品讀

  1、師:;好一個安塞腰鼓!”的“好”體現在哪裡?任意尋找自己覺得寫得精彩的地方,要求用“ 好,好在 ”這一句式進行評點。(提示:可以從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等各方面進行評點,說得越多越好。 )

  2、師引導:從大家的朗讀中,我們似乎聽到了激盪的鼓聲,感受到了那烈火般的舞蹈,文章為什麼會這麼有氣勢?你能否從文章的語言材料中找一點依據?(多媒體顯示)

  (1)運用比喻,使描寫的物件更加形象生動具體;

  (2)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3)這篇文章中還有許多獨句段,還有許多短句,如“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短促、激烈,有強烈的節奏感,正如急促的鼓點。

  (4):運用反覆,使語言有了一種鼓的 韻律,形成迴環往復的氣勢,增強語言的表現力,推動情節和感情達到高潮。

  3、師:將自己喜歡的段落大聲地朗讀出來,再一次體會安塞腰鼓的壯美,然後談談你對課文內涵的理解:作者歌頌了什麼?。

  (教師摘要出示:A、這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頌陽剛之美。 C、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D、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D、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歌頌黃土地上的陽剛之美。歌頌了承載生命的黃土地。歌頌了黃土地上生活的人。

  四、質疑探究

  1、師: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後的代名詞,作者為什麼這樣歌頌西北漢子?為什麼對黃土高原情有獨鍾?課文中哪些語句表達了作者的這些思想感情?找出來,一起探究。

  五、小結、佈置作業。

  這是一篇描寫抒情性散文,透過對安塞腰鼓的壯闊、豪放、火烈的場面描寫,歌頌了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這是生命和力量的渲洩,這是中華民族和黃土高原特有的一種文明、一種文化。一方水土養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黃土高原所產生的壯闊、豪放的氣概和精神,催人奮進,給人震撼與鼓舞。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情感目標: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洩的生命力量,激發學生對人生的思考。

  2.知識目標:體會運用修辭手法、短句和富有張力的詞語所構成的場面描寫。

  3.能力目標:能夠借鑑本文的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完成簡單有一定內涵的場面描寫。

  教學手段

  多媒體powerpoint工作環境暴風影音工作元件

  教學步驟

  (課前播放背景音樂《黃土高坡》)進入上課時間。

  一、匯入

  一曲激昂高亢的《黃土高坡》,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廣袤的黃土高原。這裡不是魯迅筆下的杏花春雨江南,這裡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裡也沒有吳儂軟語的咿咿呀呀;這裡只有奔騰的黃河,只有醬色的黃土,只有火紅的高粱,只有樸實、剽悍的西北漢子。

  今天,就讓我們文化之旅的腳步隨著劉成章的生花妙筆踏上黃土高原,踏上這片曾孕育出橫掃六合的秦朝、大一統的漢朝、號稱“唐帝國”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鎮,去聆聽那從20xx多年前的戰場傳來的鼓聲,去欣賞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安塞腰鼓。

  二、教師板書課題

  三、師:請大家把課本打到123頁,快速瀏覽文章,自己解決生字詞。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小聲讀一下。(過程2~3分鐘)

  四、結束瀏覽

  請看大螢幕,這裡有幾張安塞腰鼓表演圖片(3~4張),請大家看一下這與文中描述是否一致。(教師對圖片做簡單講解,圖片選用比較有張力、有氣勢的)

  五、有一個問題要問大家:本文記述了一個的過程,描述了一個的場面。注意,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一樣的,請大家思考一下。

  (明確:安塞腰鼓表演)

  六、既然是過程,那麼當然就又先後,文章以表演安塞腰鼓為主體,那麼就可以分為三部分,即表演前、表演中和表演後。(板書設計見附錄)誰能用課本上一個字來概括表演前和表演後的氛圍特點?

  (生:靜。)

  師:那麼中間表演的過程可以用哪個字概括?

  (生:動或鬧。)

  那麼這篇文章的整體氣氛依次為靜、動、靜。動靜結合,互為襯托。仔細看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開頭的“靜”和結尾的“靜”一樣嗎?誰可以在“靜”字前再加一個字,把這兩個“靜”區分一下?

  (生:前為安靜,後為寂靜。)

  誰能區分這兩個詞語的不同?

  明確:

  1.安靜一般形容有生物而保持安靜的狀態,寂靜一般用來形容環境的安靜。例句如:學生都在認真地寫作業,教室十分安靜。

  2.我在田野中漫步,四周一片寂靜。

  七、文章既然描寫了一個場面,那麼必然有構成這個場面的要素,想一想文章中構成場面的東西有哪些?

  (明確:茂騰騰的後生、繫著紅綢子的腰鼓、黃土高原、起伏的群山、火紅的高粱。)

  想象一下,這些東西聚合在一起給了你什麼樣的感覺?

  (明確:諸如粗獷、豪放、狂野、大氣磅礴、活力等。)

  八、那麼想一想,如果我們朗讀這篇文章的話,我們該怎麼讀它?

  (明確:開頭和結尾應低沉一些,更深情一些,中間部分應激情澎湃,情緒激昂。)

  九、那麼一會我給大家時間自由朗讀這篇文章,然後大家展示。朗讀之前我把個人的一個朗讀心得介紹給大家,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幻燈片內容:四部朗讀法: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亂;4.穩,穩而有度。)

  簡單解釋:大,就是讀的聲音要大,即使讀錯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讀出來,這樣別人才可能給你指點。大而不喊,不要扯開喉嚨,要讓聽到的人知道你在讀課文。慢而有情,要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感情,是高亢還是低沉,是歡快還是悲傷等等。快而不亂,講究把文章讀熟。穩而有度實際上是前三點之後的總結,是一種效果。簡單的說,就是透過前三步的閱讀,根據自己對文章的體會,讀出的課文,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快得快,該慢的慢;該高亢的高亢,該低沉的低沉;該歡快的歡快,該悲傷的悲傷。

  好了,下面給大家5分鐘的時間大聲自由朗讀。

  十、學生片段朗讀展示,老師及同學點評。人數控制在3~4人,如沒有學生朗讀靜態段落,教師可進行提示。如有能力,教師可在學生朗讀後進行朗讀示範。

  (至此用時不超過25分鐘。)

  十一、播放《安塞腰鼓》影片朗讀。(網際網路上有寒風朗誦並製作的本文配樂配表演朗誦,非常精彩,總長7分36秒,建議使用。)

  十二、透過讀課文,看場面,聽朗誦,設想一下,假如你現在就是在現場的一名觀眾,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麼,或者可以用文中的哪一句話來概括它?

  (明確:文章第12自然段。個人總結的詞語有勁、自由等。)

  教師提示:勁也好,自由也好,實際上都是生命的躍動。我認為用生命去概括最好,安塞腰鼓詮釋了生命,激情與張揚,放縱與自由;生命的激情也支撐著安塞腰鼓,剛勁與活力。

  十三、設想一下,假如你是表演隊中的一員,此時你會想些什麼?

  (明確:什麼也沒想,只把它看成是一種激情的宣洩、生命的激盪,他不會在乎周圍有沒有觀眾,有沒有人關注,他在用“敲起來”和“跳起來”來獲得一種精神上的自由。)

  十四、展示教師個人感悟(幻燈片形式)

  一場安塞腰鼓,實際上就是人生的完整歷程,在起始的安靜中積蓄、孕育到人生輝煌時的揮灑與張揚,再到老去時的沉思與寧寂。

  “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慢慢沉寂下來的是鼓聲,而久久震撼我們心田的是那近乎瘋狂的搏擊著的生命。“我們崇尚專注一生的事業,我們更讚賞自由奔放的靈魂”,那千年黃土孕育的奔流黃河滋潤的安塞腰鼓啊,你敲擊著生命之門,跳動著生命之舞,燃燒著生命之火。

  當遠處那聲渺遠的雞啼響起,我感到有另一種生命在湧動。

  十五、作業

  1.對印象深刻的某個場面進行描寫,用上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150字左右。

  2.朗讀文章,體會文章的修辭和句式特點。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安塞腰鼓》是一篇用雄渾激越的鼓點敲出的優美豪放的詩章,是一曲旺盛的生命和磅礴力量的熱情頌歌。作者透過一群樸實得像紅高粱一樣的茂騰騰陝北後生在黃土高原上展現的壯闊、雄渾、激越、豪放的腰鼓場面的`描寫,展現了中華民族古老淳樸的民間文藝風情,顯示了生命的活躍和強盛。抒發了中華民族掙脫了束縛與羈絆、閉塞與保守後的歡樂和痛快、思索和追求。

  文章語言如詩如畫,極富音樂美。在內容和形式上取得了完美的統一。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顯得鏗鏘激昂,同時還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間的排比,交錯出現,一個接一個,使內容表達得更加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教學目的】

  1、整體感知,發表見解。

  2、品味排比句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洩的生命力量。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鏗鏘有力,富有節奏的語言。

  【教學重難點】

  本文既用寫實的筆觸描繪了氣勢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觸可感的藝術形象,又用更多的筆墨寫意。如何引導學生藉助文字描繪再現形象領略意境是教學難點;引導學生品讀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排比句,從不同角度、層面感受腰鼓所宣洩的生命力量,並發表自己的見解,是教學重點。

  【教學設想】

  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一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於生活在南方或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採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教學設計】

  1、朗讀(設計說明:透過讀能感受到語言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腰鼓表演中的生命律動。)

  2、揣摩(設計說明:對描繪形象、揭示內涵的關鍵語句,應當仔細揣摩品味。)

  3、遷移練習(設計說明:模仿課文大量使用排比增強文章氣勢的寫作方法。)

  【課前準備】

  一、教師

  1、腰鼓的表演片段;

  2、課文朗讀錄音。

  二、學生

  1、掌握生字詞;

  2、蒐集安塞腰鼓的有關知識及作者的情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多媒體播放腰鼓的表演片段)同學們,欣賞了這幅精彩的表演場面,你的心中必然會有所觸動,那麼請用語言描繪一下這場表演。(交流評議)如此驚心動魄的場面要形象地描繪出來,確實有困難。不妨讓我們一同欣賞劉成章是怎麼把安塞腰鼓寫得有聲有色有氣勢,竟至於使我們如痴如醉。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提問:這是……的安塞腰鼓,用文中的詞句來回答。

  說明:如“亢奮”、“豪邁”、“驚心動魄”、“震撼”、“火烈”等等。

  2、自由大聲地朗讀:

  找出描寫“腰鼓”部分。

  三、研讀全文

  1、理請結構(師生齊讀)

  說明:文章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止可分為三個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四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四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2、內容賞析:

  ⑴ 佈置分組朗讀,分組尋找“好一個安塞腰鼓”中的“好”體現在哪兒?請用“好在……,你看(聽)……”句式敘述。如:

  ① 好在有火烈的舞蹈場面。你看,百十個斜背響鼓的後生,如百十塊被強震不斷擊起的石頭,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② 好在鼓聲的巨大力量。你聽,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遺落了一切冗雜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

  ③ 好在有茂騰騰的擊鼓後生。你看,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擊著,疾速地搏擊著,大起大落地搏擊著。

  ④ 好在變幻的舞姿。你看,每一個舞姿都充滿了力量。每一個舞姿都呼呼作響。每一個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變幻。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

  ⑵ 提問:這樣“好”的安塞腰鼓使你聯想到什麼?

  關於這篇文章的主旨,有多種見解:

  歌頌生命中奔騰的力量。這股力量,有西北漢子熱情奔放的腰鼓表現出來;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貧瘠的黃土地、睏倦的生活,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物質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壓抑、羈絆。安塞腰鼓表現了掙脫、衝破、撞開這一切因襲重負的力量;

  歌頌陽剛之美,一群茂騰騰的後生,他們釋放出那麼奇偉磅礴的能量,表現了一種獨特的美;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打破人們身上層層堅硬的外殼,不必患得患失。

  (此題有一定的難度,無須面面俱到,只要有所體會、領悟即可。)

  3、品味語言:

  ⑴ 學生尋找自己認為寫得精彩的地方,朗讀三次。請用“我喜歡 句子,因為 ”的句式進行評點。

  (教師提示:可以從用詞、句式、修辭等角度入手)

  教師舉例:我喜歡“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句子,因為反義詞用得好,在強烈的對比中,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⑵ 學生間互相交流。

  ⑶ 教師作適當的歸納:

  句式上:作者多用簡潔有力、脆生響亮的短句。如:“一群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湧不可遏止的情景。

  修辭上: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偶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火花一樣,是閃爍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語句汪洋恣肆,表現出安塞腰鼓氣吞山河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

  小結: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造成了一種快速躍動的節奏,熾熱灼人的氛圍,排山倒海般的氣勢,恰與作者所要歌之頌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輔相契。

  4、配樂朗讀,體會情感,品味語言。

  四、作業(遷移練習)

  1、積累詞語,收集文中好字好詞。

  2、背誦你認為精彩的語句,並摘抄筆記本上。

  3、模仿課文的排比句,仿寫句子。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基調,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2、理解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運用,體會文章的節奏美、詩意美

  3、體會作者所歌頌的生命力量

  二、教學過程:

  課前播放《黃土高坡》

  1.匯入:

  一曲激昂高亢的《黃土高坡》,把我們的思緒引向了廣袤的黃土高原這裡不是魯迅筆下的杏花春雨江南,這裡沒有小橋流水人家,這裡也沒有吳儂軟語的咿咿呀呀;這裡只有奔騰的黃河,只有醬色的黃土,只有火紅的高粱,只有樸實、剽悍的西北漢子

  (多媒體展示圖片:黃土高原、黃土、黃河、紅高粱、西北漢子)

  今天,就讓我們文化之旅的腳步隨著劉成章的生花妙筆踏上黃土高原,踏上這片曾孕育出橫掃六合的秦朝、大一統的漢朝、號稱“唐帝國”的唐朝的神奇土地,去安塞古鎮,去聆聽那從20xx多年前的戰場傳來的鼓聲,去欣賞有“天下第一鼓”之稱的安塞腰鼓

  2、多媒體介紹安塞腰鼓,學生欣賞

  (多媒體展示)安塞腰鼓誕生於黃土高原,是一種融舞蹈、歌曲、武術於一體,獨特而優秀的民間大型舞蹈藝術形式,具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在古代它既是激勵邊關將士衝鋒陷陣、浴血奮戰的號角,也是將士凱旋的歡迎曲,如今它是陝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現象,它是陝北人精神風貌的象徵可由幾人或上千人一同進行,氣勢磅礴,獨具魅力豪邁粗獷的動作變化,剛奔放的雄渾舞姿,充分體現著陝北高原民眾憨厚朴實、悍勇威猛的個性

  本來,一個人,一面鼓,沒有稀奇的地方,但是腳下古樸厚重的黃土高原,耳邊奔騰咆哮的滾滾黃河,給它注入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下面讓我們跟隨作家劉成章一起展開想象的翅膀,從文字中體會這腰鼓聲中激情

  三、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感氣勢

  1、欣賞電視散文《安塞腰鼓》的激情誦讀,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氣勢

  請大家在聽的過程中注意重點字詞的正確讀音並品味文章的感情基調,可小聲跟讀

  師過渡:“好一個安塞腰鼓!”此時此刻,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欣賞完這個短片的心情和感受嗎? (驚心動魄、氣壯山河、氣勢磅礴、氣衝斗牛) 整篇文章的確是極富震撼力,文章中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連一個高潮,是否給了你閱讀的衝動和快感?請你帶著滿腔的激情,以飽滿亢奮的精神,豪邁富有穿透力的聲音放聲朗讀吧在讀的過程中劃出自己喜歡的段落語句,住一會為老師同學來一次震人心魄的朗讀表演

  ●找感覺

  2、自由朗讀,劃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和語句

  朗讀指導:

  四部朗讀法:

  1.大,大而不喊;2.慢,慢而有情;3.快,快而不亂;4.穩,穩而有度

  簡單解釋:大,就是讀的聲音要大,即使讀錯了,也要大大方方的讀出來,這樣別人才可能給你指點大而不喊,不要扯開喉嚨,要讓聽到的人知道你在讀課文慢而有情,要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感情,是高亢還是低沉,是歡快還是悲傷等等快而不亂,講究把文章讀熟穩而有度實際上是前三點之後的總結,是一種效果簡單的說,就是透過前三步的閱讀,根據自己對文章的體會,讀出的課文,該高的高,該低的低;該快得快,該慢的慢;該高亢的高亢,該低沉的低沉;該歡快的歡快,該悲傷的悲傷

  “第一部分是鼓聲響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間部分是鼓聲響起來,語調就應該激越、高昂鼓聲落,要讀出悠遠寂靜、若有所思的情緒,語速稍慢”

  ●比風采

  3、學生組內自主朗讀,體驗作品的情感、語調,然後推薦代表,比賽朗讀可以小組展示,可以個人展示,看誰讀得感情充沛,氣壯山河

  ●知內容

  4、用“ 好一個________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詞、短語、句子;可用自己的語言,也可用文中的語言

  (“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歎為觀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課文中有一句話反覆出現,表達了作家對安塞腰鼓的讚美,這句話是--“好一個安塞腰鼓!”(板書)它每出現一次,又分別是在讚美安塞腰鼓哪個方面的“好”?(小組合作交流)

  第1次出現主要是讚美安塞腰鼓表演時壯闊、火烈的場面火烈的舞蹈場面美

  第2次出現是在讚美安塞腰鼓隆隆隆隆的沉重的響聲激越的鼓聲美

  第3次出現是讚美充滿力量的動作和舞姿擊鼓的後生美

  第4次出現是讚美安塞腰鼓表演能激起人們豐富的想像變幻的舞姿美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0

  【教學設想】

  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於生活在南方或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採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多了。

  【教學目的】

  1、德育點: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理解生命的內涵。

  2、能力點:理解排比修辭手法的型別及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學習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3、知識點: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理解文章內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渾氣勢。

  【教學難點】

  1、理解排比的修辭手法的型別及其在這篇文章中的作用。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義。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檢查預習

  1、聯絡上下文,體會下列詞語的意思:

  忘情 狂舞 閃射 火烈 亢奮 晦暗 羈絆

  碰撞 搏擊 燒灼 奔突 輻射 翻飛 淋漓

  2、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大致內容。

  二、匯入新課

  1、同學們喜不喜歡播滾?喜不喜歡勁舞?其實,在我們中國古老的黃土地上,早就有我們自己的搖滾和勁舞。它就是融搖滾和勁舞為一體的我們中華民族的藝術奇葩──安塞腰鼓。大家在電視節目上看過陝西安塞地區的腰鼓嗎?我想大家一定會被安塞腰鼓那種壯闊、豪放、火烈的舞蹈所深深打動。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篇描寫安塞腰鼓的散文,即劉成章寫的安塞腰鼓,看看作家對安塞腰鼓是怎樣欣賞、體會的。

  2、放教學錄影。安塞腰鼓曾在我國多種大型活動中演出,可把其製成多媒體教學錄影。在正式講解課文時,放出來,給學生以形象的感受,並調動學生的情緒。要求學生邊看錄影邊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其內容和形式的高度統一。

  三、正課研討

  1、要求學生談談自己看了錄影後的感想。在學生談觀感時,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適當引導:

  ⑴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⑵ 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合諧。人的表演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⑶ 安塞腰鼓的內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瀉,是羈絆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發、噴湧。

  2、朗讀課文(或老師範讀、或聽課文錄音、或學生齊讀、輪讀、個別讀均可);然後給課文分段,歸納段意:

  按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分三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第二段:從但是到成了茫茫一片。

  第三段:從當它冥然而止的時候到完。

  3、第二段可以分成幾層?

  分成四層:

  第一層(從但是到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寫安塞腰鼓的舞姿及給人的聯想。

  第二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隆隆隆隆的陣痛的發生和排解):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給人的感受。

  第三層(從好一個安塞腰鼓到那裡再有這麼厚這麼厚的土層啊):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4、文章怎樣寫表演前的情況?

  從背景寫,是一片高粱地、絲溜溜的南風;

  從人物寫,是茂騰騰的後生;從性格寫,是樸實的;

  從神情寫,是沉穩而安靜的;

  從腰鼓寫,是呆呆的、不曾響。

  5、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為下文寫腰鼓表演蓄勢。

  6、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

  壯闊、豪放、火烈。

  7、作者是怎樣寫的?

  先用排比的修辭手法,寫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再用比喻從舞蹈的後生的舞姿寫,如強震起的石頭的狂舞。再用排比、連續比喻的修辭手法寫急促的鼓點像驟雨,飛揚的流蘇像旋風,蹦跳的腳步像亂蛙,閃射的瞳仁像火花,強健的風姿像鬥虎。

  8、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運用比喻使描寫的物件更加形象、生動、具體。

  運用排比使文章的氣勢更加恢宏、雄渾有力,用來描寫安塞腰鼓很適當。

  9、這腰鼓這一段用了那些反義詞?

  空氣:冰冷~燥熱;

  陽光:恬靜~飛濺;

  世界:睏倦~亢奮

  10、運用反義詞寫有什麼好處?

  用反義詞對比強烈,寫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11、如果說上面是實寫,那麼,使人想起三段是怎樣寫?

  虛寫。

  12、用虛寫有什麼好處?

  用虛寫使人產生聯想想象,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13、作者聯想到什麼?

  聯想到落日古戰場,電閃雷鳴和人的大徹大悟。

  14、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這句話怎麼理解?

  這裡寫出了陝北高原人們的性格特徵,是粗礦、豪邁、開放的。

  四、課堂小結

  文章描寫安塞腰鼓的特點:壯闊、豪放、火烈。先實寫,用連喻,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然後用虛寫,透過聯想、想象,寫安塞腰鼓給人的感受,寫出了陝北人的性格特徵。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一。

  2、給下面的詞配上一個同義詞:

  忘情( ) 閃射( ) 火烈( ) 亢奮( )

  晦暗( ) 羈絆( ) 搏擊( ) 輻射( )

  第二課時

  一、抽查預習

  閱讀課文,思考課後練習。

  二、匯入新課

  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的第一層,這節課我們再來看看作者怎樣描寫安塞腰鼓的。

  三、正課研討

  1、朗讀課文,注意讀出節奏、重音、感情。

  2、文章第二段的第二層怎樣寫安塞腰舞的響聲的?

  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安塞腰鼓聲音的迴響。第一句寫聲音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迴響;第二句寫聲音撞擊在觀眾的心裡,觀眾的心裡發出共鳴;第三句寫聲音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3、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用排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安塞腰鼓的沉重的 響聲,氣勢不同反響。

  4、文章第二段的第三層怎樣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

  先寫後生們的胳膊,腿,全身,有力的、急速的、大起大落的搏擊著,使人感到震撼、燒灼、威逼,使人鮮明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躍和強盛,使人感受到陝北農民的那種取之於人的甚少,奉獻給人的甚多的精神。寫出作者心靈深處的感悟。

  5、黃土高原啊這一段寫了什麼?

  寫只有黃土高原這麼深厚的土層,才生養了這些元氣淋漓的後生,才能有這麼驚天動地的安塞腰鼓。

  6、為什麼說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裡打不得這樣的腰鼓

  這裡用比喻說明江南人性格柔弱,只能唱一些江南小調,打不得這樣氣勢澎湃的腰鼓;因為江南的流水已經蝕消了生命的元氣,已經沒有承載這樣原始生命力量的厚土了。

  7、第二段的第四層寫什麼?

  總結上面的三層的意思。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幻、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從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寫給人心靈的淨化,從後生們生命中噴發出來的力量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震撼。

  8、倒數第四段中的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這幾個詞能不能對調?為什麼?

  不能。因為這幾個詞的排列按一定的順序。從小到大,從低到高,從中心到四周。

  9、為什麼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

  人們已經被生命的力量所折服所感動所沸騰,當腰鼓戛然而止時,人們已經不習慣這樣寂靜、冷清的世界了。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受,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會感到特別的靜。其次,這裡用靜來反襯鬧,可收到更好的藝術效果。

  10、怎樣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聲?

  當鼓聲停止後,人們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熾熱後的沉寂,這時以雞啼反襯寂靜;雞聲是天亮的標誌,是新的一天的開始,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昇華,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正是希望所在。

  11、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試舉例說明這樣的寫法,對錶現文章的思想感情起什麼作用?

  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鑽,能表達出強烈的思想感情。

  12、請把第12、16、19、21、24自然段置於我國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裡進行思考,並談談自己的理解:

  我們的民族顯然經歷了太多的痛苦和磨難,太多的束縛和挫折,但我們總能神奇般地重新崛起,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我們的祖國、走進了一個令人振奮和自豪的新時代,只要我們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大膽創新,勇於開拓,我們就一定能夠再造輝煌。

  13、歸納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透過對安塞腰鼓的描寫,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14、歸納本文的寫作特點:

  文章內容和形式高度統一,可從句式、修辭和節奏角度思考:

  ⑴ 鏗鏘的短句;

  ⑵ 激昂的排比;

  ⑶ 疾猛的節奏。

  四、課堂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讚美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烈的思想感情,讚美陝北高原人們粗獷、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罌群激越,增強了文章感人力量。

  五、佈置作業

  1、課後練習二、三、四題。

  2、寫出了面詞的反義詞:

  晦暗( ) 束縛( ) 閉塞( ) 歡樂( )

  擺脫( ) 冰冷( ) 恬靜( ) 睏倦( )

  3、簡答:

  ⑴ 本文以什麼作為線索?

  ⑵ 安塞腰鼓的特點是什麼?

  ⑶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一股勁!這句話運用了什麼型別的排比?你怎麼理解這句話?

  ⑷ 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安塞腰鼓磅礴的氣勢

  2、 品味排比句式的節奏、氣勢與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洩的生命力量。

  3、 掌握排比、反覆等修辭手法,並能運用。

  【教學重、難點】:

  1、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基調

  2、品味語言,體會作者是如何將文字與表演融為一體的

  【教學過程 】

  一、匯入 新課,激發興趣

  (點選一段安塞腰鼓的音樂)

  聽,那是什麼聲音?如此雄偉,如此震撼人心?對,這便是安塞腰鼓,來

  自黃土高原的安塞腰鼓。今天我們將一起踏上那片神奇而又古老的黃土地,去感受一下那雄渾的安塞腰鼓。

  (點選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表演的錄影)

  看到了麼,那飛揚的塵土?看到了麼,那豪放的舞姿?聽到了麼,那震耳的吶喊?聽到了麼,那驚天的鼓聲?今天我們將一起來學習的就是劉成章的著名散文《安塞腰鼓》。

  二、朗讀課文,整體把握

  1、教師配樂朗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找出最喜歡的段落

  2、讓一二位學生講講關於安塞腰鼓的歷史資料

  3、讓學生大聲地自由朗讀自己所喜歡的段落

  4、請幾位學生把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出來,與大家分享,並說說各自喜歡的緣由

  (在此環節中,教師應對學生的朗讀作一二點撥,也可讓學生點評。此外,對於學生喜歡的理由,教師還可作些引導和挖掘)

  三、品味語言,把握修辭

  思考:作者是如何讓文字與表演渾然一體,讀起來如此地激越豪放的?

  排比:營造了一種有力的氣勢,使語言形式與舞蹈內容相統一。

  反覆:使語言又了一種鼓的韻律,形成迴環往復的氣勢,增強語言的表現力

  短句:有力地表現了不可遏制的生命力,讀起來鏗鏘激昂

  四、模仿課文,寫作練習

  1、聽一段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以下面任意一個句式為例仿寫。

  (1)這琴聲,使人想起……,使人想起……,使人想起……

  (2)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每一個音符都……。

  2、請幾位同學把所寫的段落交流一下,教室可請學生點評也可自己作適當點評。

  五、小結內容,佈置作業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它以詩一般的凝練而又富有動感多餘眼,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雖然現在的大西北依然經濟落後,但是我們從那些茂生生的後生身上,從那隆隆四安塞要構聲中聽到了生命的力量!相信那片響徹著隆隆鼓聲的黃土地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能夠大放異彩,而這當中也需要我們這一代人,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明天的安塞腰鼓將更加氣勢磅礴,更加地震撼人心!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識記本文出現的重點字詞,瞭解安塞腰鼓。

  2.學習本文透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腰鼓表演的技藝,品味文章的語言。

  3.學會欣賞舞蹈表演的藝術,感受舞蹈的美,體會安塞人的內在品質。

  教學過程

  一、課堂匯入。

  師:源於生活的藝術,表現形式有很多,哪位同學能夠說出自己知道的幾種?

  生:畫畫、雕塑、武術

  師:我們身邊的能列舉幾個嗎?

  生:鬧元宵、踩高蹺、舞獅、秧歌

  師:對,其實,還有一種威風鑼鼓表演,氣勢宏大、場面壯觀。今天我們學一篇同樣為鼓的表演安塞腰鼓的文章,看看安塞人能舞出點什麼?

  二、理解題目。

  教師引導學生就文章題目提出問題,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整體感知。

  三、整體把握課文。

  1.解決文章中的生字詞。

  教師把生詞分為四類:注音、解釋、書寫、累積。啟發學生體會這樣分類的目的。指出整理、累積詞語的方法,什麼樣的詞語需要整理和累積(不認識的、重要的、有價值的)?如何累積(分類、書寫記憶、運用記憶)?

  2.文章寫了什麼?

  要求:默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文章開始部分,寫一群后生神情沉穩而安靜地站著;緊接著寫他們開始捶、發狠、忘情、沒命地捶;這樣的行為一直持續寫到了文章的什麼段落?文章最後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由此可見,文章寫了一次黃土高原人表演安塞腰鼓的文藝活動。由此,你認為整篇文章的層次可以如何劃分?歸納一下各部分的大意。(教師預設:第一,表演前;第二,表演中;第三,表演後。)

  (2)在文章中間的部分,同學們是否發現有一些句子反覆出現,在整體理解課文方面能給你什麼提示?根據這些提示,試著把這一部分劃分一下小的文章層次,總結一下層意。(教師預設:第一,寫安塞腰鼓的舞姿以及給人的聯想。第二,寫安塞腰鼓巨大的聲響給人的感受。第三,寫安塞腰鼓給人心靈的搏擊。第四,從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藝術的享受寫安塞腰鼓的舞姿給人蓬勃的想象力。)對你欣賞舞蹈藝術有什麼啟示嗎?由此初步思考,作者寫安塞腰鼓,要表現什麼?從哪些語句、段落可以看得出來?試著讀一下。

  四、重點研讀。

  師:你認為文章哪一句話、哪一段、哪幾段寫得比較好?好在什麼地方?說一說理由,讀一讀,體會一下;或者有什麼疑問、需要討論的問題,咱們一起討論一下。

  1.文章寫表演前的情況,有什麼好處?

  師提示:沒有一個靜止的開始,後面的忘情的動,好像就沒有參照系一樣。這裡的靜,是為後面的動蓄勢。

  分析:人物茂騰騰的後生;背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性格樸實;神情沉穩而安靜;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

  2.作者寫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麼特點?是怎樣寫的?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先用排比寫: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然後用比喻寫後生的舞姿像強震擊起的石頭;然後用排比和比喻的方法寫鼓點像驟雨;流蘇像旋風;腳步像亂蛙;瞳仁像火花;風姿像鬥虎。

  這樣寫的好處:比喻使描寫的物件更加生動具體,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語言氣勢,很好地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火烈的特點。

  3.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怎麼理解?

  寫出了陝北高原人的性格特點:粗獷、豪放、開放。表現:在這樣一片貧瘠的土地上那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要掙脫、衝破、撞開束縛、羈絆、閉塞,由晦暗追求明晰、光明、富裕生活的一種信心和勇氣。

  4.如何寫安塞腰鼓的響聲的?

  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安塞腰鼓沉重的響聲以及聲勢的不同凡響。

  第一句寫響聲撞擊在山崖上,山崖發出回聲;第二句寫響聲撞擊在心裡,觀眾的心裡產生共鳴;第三句寫響聲引起的豪壯的抒情、嚴峻的思考、犁尖翻起的土浪、陣痛的發生和排解。

  5.是從哪幾個方面寫安塞腰鼓給人豐富的想象力的?(力量、聲響、光影的變換。)

  6.為什麼說:當它戛然而止的時候,世界出奇的寂靜,以至使人感到對她十分陌生了。簡直像來到另一個星球?

  這是人對鬧聲的一種感覺,當鬧聲突然停止的時候,人會感覺特別的寂靜。這裡是用靜來反襯剛才的鬧。

  7.如何理解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

  雞啼是天亮的象徵,是希望的象徵。有這種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力量,有這些安塞人的精神,他們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這也正是希望之所在。

  五、小結。

  1.文章寫了一次安塞腰鼓的表演活動,作者想透過敘寫,表達作者對於生命中奔騰的力量的讚美;表達作者對黃土高原人特有的內在的精神品質進行讚美的思想情感。

  2.在文章的寫法上,你有什麼啟發?(按照時間劃分來寫活動的方法;語言大多使用修辭方法,以增強語言表現力;善於抓住生活中美的東西;寫表演活動可以從舞姿、聲響、給人的想象、給人心靈的衝擊等方面著手。)

  3.安塞人內在的東西給你什麼啟示?(人應該有追求,應該這樣痛快地生活和追求著。)

  4.閱讀這樣的文章應該注意的問題:學會調動自己的感覺經驗,體會問題背後所蘊含的東西,從而達到理解語言文字的目的。

  六、佈置作業(選其一)。

  1.觀看千手觀音,寫一段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注意運用劉成章寫安塞腰鼓的手法,學習他的語言。(教師提供網址)

  2.你知道我們家鄉獨有的民間藝術表演形式嗎?試著蒐集、整理、交流一下,學習本課的寫法,寫一寫正月十五鬧元宵時秧歌隊伍表演的情形。

  第二部分網路議課實錄

  問題一:教學設計到教學實踐:加法還是減法

  陳大偉(以下簡稱陳):讀完你的教學後記,我能清楚地感受到你對教學的理性追求。做事之前要清楚自己想幹什麼,這雖說是老生常談,但在實踐中我們卻常常迷惑和忘記。你對學生的理解基礎、達成理解可能的方式、理解什麼、學會描寫的方法,學會欣賞舞蹈等方面的認識和分析給人很多啟發。這種啟發是對認識教材和分析教材的思路的啟發,對我的幫助很大。你在反思中提到這節課,自己設計的內容過於繁重。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我很同意這樣的看法和觀點。課堂教學不能貪大求全,什麼東西都想做,結果什麼事情都沒有做好。

  任念國(以下簡稱任):非常同意你的觀點。追求大而全向來是教師經常犯的一種錯誤。但是自己感覺:老師備課時還必須要大而全,只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選擇最佳的、適時的切入點,以點代面,重點突破,從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陳:我同意備課要深、透、全,但關鍵是在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要學會捨得,並充分認識到一節課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學中不是為了展示自己對教材理解多麼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個也沒有實現好。或許,現在教師要做的,不是怎麼去擴充,而是應該想想怎麼做減法。

  陳:很多老師在做公開課時帶著沉重的包袱,想著得獎,想著聽課者的好評,卻失去了自我和真實。實際上,一節課就是一節課,三維目標需要在經常的教學活動中追求,不是一節課就能實現的。評課時,我們也不能求全責備,不能要求一節課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都必須出現。

  任:這一點我是深有感觸。如果不能把壓力很好地轉化為動力,戰時的狀態不能很好地調整的話,這確實是一個授課教師一個用粉筆作戰的戰士要打敗仗的很重要的原因。

  陳:這是很難避免的壓力。我認為,有更高層次和境界的教師在此時是心中只有學生,只根據學生的需要和現狀進行教學。

  問題二:單篇教學與主題單元如何有機聯絡

  陳: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學簡記讀了兩遍,我認為你的把握是對的:以時間為線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後進行,而在表演中,又從聲響、動作、想象等方面展開。

  以時間為線索是一方面,同時考慮到這是一個藝術欣賞的單元,還可以從舞臺藝術的角度具體展開,比如:

  表演前:

  (人物)一群茂騰騰的後生。

  (場景)他們的身後是一片高梁地。噝溜溜的南風吹動了高梁葉子,也吹動了他們的衣裳。

  (動作神態)他們的神情沉穩而安靜。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的,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他們樸實得就像那片高梁。

  我覺得這是一個電影場景的寫法,也是戲劇開幕前的場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並在想象中期待那驚心動魄的一捶。

  表演中:

  鼓點像驟雨(聲);流蘇像旋風(物);腳步像亂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風姿像鬥虎(人的整體感覺)。

  任:你的建議讓我很受啟發。從主題單元的角度來考慮這篇課文的教學設計,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和策略。因為自己對舞臺藝術瞭解不多,所以沒有去涉獵。陳老師所建議的設計,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對於學生來說,文化藝術舞臺藝術的涉獵和儲備,可能對他一生都有好處。這個思路我會汲取的,謝謝!

  陳:在我的聽課實踐中,我注意到很多老師很難把握一節課的要點,他們僅僅是就事論事,缺乏整體感和前後關聯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而且也很難找到展開教學的思路。所以我與中小學教師交流時常常談到:我們要學會欣賞整個畫面,而不是僅僅陷入某一個區域性。我注意到你在此處特別強調謝謝,我很高興,哪怕就這一個問題我們達成了共識,都是我們討論的成果。

  問題三:如何認識和處理文章的特色

  陳:我以為這是一位舞蹈藝術行家的傑作。學習排比,是這節課的一個要點。透過這裡的學習,讓學生意識到,排比不是重複,而是從不同角度展開(或者不斷深入地迫近,此處是從不同角度展開)。學生要學習觀察舞蹈藝術,需要從聲、形、動態、眼神、整體感覺等方面入手。

  任:關於排比,你的觀點讓我很受啟發。學生的理解不夠深刻,可能就是緣於教師的考慮膚淺。自己平時的分析也只是站在考試的角度,讓學生體會一下:排比的使用有什麼具體意義,增強了什麼樣的語言氣勢(有什麼表達效果)而已。至於如何從哪些方面來增強語言氣勢、如何在實際運用中學會寫排比,還真的沒有深入探索過。我想這也許是自己今後應該注意和努力的方向。

  陳:另外,我在此受到的一點啟示是,比喻首先應該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上,學習比喻是學習聯想和想象。對於這個看法,是否有道理?不知道你怎麼看?

  任:對於比喻的產生,首先是建立在聯想和想象的基礎之上的說法,我認為還是很有道理的。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說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所以,先有聯想,然後才能產生自己認為很貼切的比喻;至於想象,如果在此時有用武之地的話,換成比較好了!

  陳:在這裡,比較是一種方式,我是從心理活動的角度來考慮的,你說比喻的本意是用另外一個大家或者聽話人比較熟知的東西,來陳述自己要說而對方不大容易理解的內容,對我認識比喻有好處。但我在想,有沒有把比較熟知的東西想象成更美妙的大家不大熟悉的東西(這之中的心理活動可能是想象)?你能不能想到一個例子?

  任:非要找一個例子的話,找張曉風的《行道樹》好了。

  陳:另外,你很注意抓住詞、突破詞、強調詞,我覺得這是很好的。但短句也是這節課的一個重點,短句怎樣利用,在運用中體會短句的作用,我覺得還需要討論或者引起重視。

  任:對!自己在詞語、短句、鋪排句子組合的整體設計上,確實缺乏一個通盤的考慮,導致在語言的學習上缺乏整體性。

  陳:在此,我更想向你請教:長句、短句表達的差異是什麼,在此課中怎樣處理更好。

  任:可以從幾個方面來體會:(1)短句、長句、段落的交錯使用、融合,與安塞腰鼓鼓點的急促與舒緩,沉重與輕盈,整齊劃一的隊伍行動與個體的舒展表現相結合的現場描摹是一致的。(2)甚至可以用長句、短句、段落的重複交錯使用來完成對課文的整體梳理和把握。(3)可以放在文章的整體把握階段,加深對文章內容的整體、深入理解和體會,以求得對這種舞臺藝術的深入體會和領悟。(4)在對這種表達方式的仿寫和運用中加以體會。

  陳:真好。我還體會,鼓點急促是用短句來突出、來表現的。我在想:關於詞的教學是集中好,還是具體到句段賞析時再分散處理好?

  任:我覺得是分散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要好一些,讓詞語成為有家的詞語、成為句子中、語言中活生生的詞語。實際上,我在詞語的設計上是想教給學生一種梳理的方法。但最後,還是少了這一環節。

  問題四: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

  陳:如你所說,對安塞腰鼓你不熟悉,學生也不熟悉。因此你在教後反思中所設想的一次影片的播放的意義和價值似乎不能低估。如何用更好呢?我想把它作為引起和展開教學的核心。我設想:是否可以先播放一段影片,這樣安排教學流程:

  (1)引導:看了這一段,你最強烈的感受是什麼?用幾個詞描述一下。

  (2)啟發:我們來看一看某某作家的感受,他是怎樣描述這種感受的?

  (3)體味:反覆詠讀、品味字、詞、句,體味短句、排比、比喻的用處。

  (4)運用:現在我們再看一遍影片,想一想,你對這段舞蹈有了哪些更深刻的印象。

  (5)表達:想一想,面對這段舞蹈,你會寫些什麼?你將怎樣寫?

  這樣的線索會不會簡單一些,會不會節約出一些時間來?

  我沒有語文教學經驗,所以僅僅是一種設想,要請你思考和批評。

  任:關於語言文字的理解,是先由具體的現實錄像般的視覺感受給大家一個印象,還是在學生自己感悟語言文字產生印象之後,再給學生一個具體的例子予以現身說法?我還是希望:先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本身,將影片放在最後。原因很簡單: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讓學生先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是很重要的,一是任何事情必須先有自己的判斷,二是避免被先入為主的感性材料所左右,泯滅創造的機會和可能,這更符合語言文字理解的習慣吧!

  陳:你的意見很有道理。我也說說我這樣考慮的理由,它實際上涉及生活是源還是文學是源的問題。我的考慮是:安塞腰鼓舞蹈藝術是源,這篇作品是流,先有安塞腰鼓這種藝術形式或者藝術活動,然後才有這篇文章,我想的就是先回歸本源,而不是首先用文字約束。這樣的教學程序就是:直觀地迴歸藝術本身,自己先感受、體悟;然後用文章做參照,體會文章的特色與創造;再回到藝術,提升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和表達。這樣,學生將有更大的創造空間,一千個哈姆雷特更容易出現。我個人的感受是,音樂藝術、形象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比文學藝術留給人的創造空間更大,所以《易繫辭上》說:書不盡言,言不盡意。

  當然,這種討論和實踐都可以繼續深入。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3

  [教學設計]

  創意說明:讀寫互動是本設計的特點。在寫作實踐中,學生可以感知為文之不易,從而刺激理解課文的熱情;透過課文的學習,掌握一定的方法,再進行類似題材的寫作,學生的作文質量必然會有所突破。

  教學步驟:

  一、看錄象寫作文(課前不作任何預習)。

  播放一段腰鼓表演的錄象(最好是在黃土高原上表演的),然後讓學生進行課堂寫作。要求:儘量再現看到的畫面;有適當的想象的畫面;15—20分鐘完成;300字左右。

  二、對比研讀。

  1、請學生代表展示自己的現場作文。

  2、對照《安塞腰鼓》的配樂朗誦,看課文。

  3、仔細閱讀課文,將自己的作文與劉成章的《安塞腰鼓》進行比較。

  4、暢談比較結果。

  佈置第二課時前的作業:《安塞腰鼓》美在何處?

  三、品《安塞腰鼓》之美

  1、交流課前所做的作業。

  語言美(音樂美)、畫面美、力量美等

  2、學一點寫作技巧。根據自己的閱讀感受,從文中學一點可資借鑑的寫作技巧。強調:語言是外殼,深入瞭解被寫作的物件是關鍵,同時還要有豐富的想象。

  四、延伸寫作。

  播放一段其它型別的精彩的舞蹈錄象,讓學生根據所看錄象進行寫作,注意借鑑劉成章的《安塞腰鼓》中的一些寫法。

  [資料整合平臺]

  課文擴讀材料

  《三國演義》第五回(節選)

  羅貫中

  王匡將軍馬列成陣勢,勒馬門旗下看時,見呂布出陣: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弓箭隨身,手持畫戟,坐下嘶風赤兔馬:果然是“人中呂布,馬中赤兔”!王匡回頭問曰:“誰敢出戰?”後面一將,縱馬挺槍而出。匡視之,乃河內名將方悅。兩馬相交,無五合,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挺戟直衝過來。匡軍大敗,四散奔走。布東西衝殺,如入無人之境。幸得喬瑁、袁遺兩軍皆至,來救王匡,呂布方退。三路諸侯,各折了些人馬,退三十里下寨。隨後五路軍馬都至,一處商議,言呂布英雄,無人可敵。

  正慮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八路諸侯,一齊上馬。軍分八隊,布在高岡。遙望呂布一簇軍馬,繡旗招颭,先來衝陣。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出馬挺槍迎戰,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大驚。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八路軍兵齊出,救了武安國。呂布退回去了。眾諸侯回寨商議。曹操曰:“呂布英勇無敵,可會十八路諸侯,共議良策。若擒了呂布,董卓易誅耳。”

  正議間,呂布復引兵搦戰。八路諸侯齊出。公孫瓚揮槊親戰呂布。戰不數合,瓚敗走。呂布縱赤兔馬趕來。那馬日行千里,飛走如風。看看趕上,布舉畫戟望瓚後心便刺。傍邊一將,圓睜環眼,倒豎虎鬚,挺丈八蛇矛,飛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呂布見了,棄了公孫瓚,便戰張飛。飛抖擻精神,酣戰呂布。連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雲長見了,把馬一拍,舞八十二斤青龍偃月刀,來夾攻呂布。三匹馬丁字兒廝殺。戰到三十合,戰不倒呂布。劉玄德掣雙股劍,驟黃鬃馬,刺斜裡也來助戰。這三個圍住呂布。轉燈兒般廝殺。八路人馬,都看得呆了。呂布架隔遮攔不定,看著玄德面上,虛刺一戟,玄德急閃。呂布盪開陣角,倒拖畫戟,飛馬便回。三個那裡肯舍,拍馬趕來。八路軍兵,喊聲大震,一齊掩殺。呂布軍馬望關上奔走;玄德、關、張隨後趕來……

  使用建議:選文與《安塞腰鼓》皆展示了一個大的場面,但突現的人物卻不同。課文學習完畢,可將本段文字作課外閱讀材料,與課文進行對比閱讀。同樣是展現男人的豪氣與力量,呂布是縱赤兔舉畫戟獨步天下,陝北後生們則是踏黃土擊腰鼓威震山河。試比較兩文寫法上的異同。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4

  一、匯入

  1、我先作個調查,看過腰鼓表演的同學請舉手。

  2、看後你有何感受?

  3、對,那是心靈的呼喚,那是生命的宣洩。今天我們來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題目是──

  二、整體把握

  1、請大家自由高聲地朗讀,朗讀前標上序號,並思考問題:

  ⑴ 這篇文章要表達什麼?

  A、這是一篇歌頌激盪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文章。

  B、歌頌陽剛之美。

  C、表現要衝破束縛、阻礙的強烈渴望。

  D、人就應該這樣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現。

  ⑵ 說一句話: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

  ⑶ 文章分為幾個部分?你這樣分的依據是什麼?

  2、討論明確上述問題。

  三、分角色讀主體部分

  1、讀課文。

  2、仿句。

  四、品讀

  1、結尾句的含義。

  2、文章美嗎?美在哪裡?

  美在這篇文章,內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統一。

  課文多用短句來表現內容。如一群茂騰騰的後生,簡潔地表現了年輕生命的熱烈奔放;忘情了,沒命了,有力地表現了生命沸騰、力量噴湧不可遏止的情景;其他如落日照大旗只聽見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無不鏗鏘激昂。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不僅交錯出現,而且一連許多,如使人想起愈捶愈烈,都是一連用三個排比句,猶如江河一瀉千里,不可遏止。許多排比對偶工整,如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一段,氣勢昂揚;還有的排比層層遞進,如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震撼著你,燒灼著你,威逼著你等,排山倒海般讓人透不過氣來。

  課文自始至終,一直保持著快速的節奏。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半分喘息的機會。快節奏使得內容表達得更熱烈、更激盪,充分表現了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3、西北現在好像成了貧困落後的代名詞,作者為什麼這樣歌頌西北漢子?

  西北,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曾有過秦、漢、唐的強盛,擁有雄睨世界的輝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貧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作者為什麼這樣深情地歌頌這片土地 ?歌頌什麼?消化著紅豆角角老南瓜的軀體,並沒有因生活的貧苦和封閉而喪失希望,復生的生命能量就在這沉重的軀殼內奔突,終有一天會噴發的。這裡的人們是有希望的,這裡的土地是有希望的。

  落後是暫時的,只要生命還在期盼搏擊,重生之日並不遙遠。圍繞這一話題,可以作相應的問題探討。

  五、結束語

  《安塞腰鼓》既是高原生命的熱烈頌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詩性禮讚。它以詩一般凝鍊而又富有動感的語言,譜寫了一曲慷慨昂奮、氣壯山河的時代之歌。

  給你們一份禮物:《龍泉日報 菁菁校園》等你去發表一篇文章,正標題自擬,副標題是──我讀《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習朗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3、感受中華傳統文明的精神力量。

  教學重點:

  1、學習朗讀課文,從不同角度、側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氣勢。

  2、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教學難點: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1、安塞腰鼓是產生於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黃 土高原氣息,對於生活中沒有觀賞過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 我們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鬆 多了。

  2、這是一篇詩化的散文,有著雄渾偉奇的畫面,更有著與畫面風格一致的氣勢磅礴 的語言,所以整個教學過程以“朗讀”為主,在朗讀中感受氣勢,在品讀賞析中感受語言 之美,使學生得到藝術的薰陶。

  教學步驟

  一、片斷播放,觀感引讀

  播放2~3分鐘的腰鼓舞片段,調動學生情緒,並在學生的觀感暢談中引入課文。

  在學生談觀感時,教師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適當引導:

  安塞腰鼓是黃土高原的“絕活兒”,它的粗獷、雄渾、動力十足的風格與當地自然環 境、地理風貌、民風民情等渾然一體,不可分離。

  它是人、鼓合一的,沒有一種樂器能夠像它這樣要求人和樂器的高度合諧。人的表演 和樂器的“表演’’完整地糅合在一起,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所以成功的表演是人 借鼓勢,鼓借人威,酣暢淋漓,精、氣、神無阻無礙一脈貫通。

  安塞腰鼓的內涵是生命的激昂和渲瀉;是羈絆不住的力量;是原始力量的勃發、噴 湧。

  二、高聲誦讀,感知氣勢

  自讀、分讀、齊讀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試用“ 好一個 的安塞腰鼓”對安塞腰鼓進行評價。可填 詞、短語、句子,最好是文中的內容。

  學生各抒己見,可能有如下一些答案:“壯闊”“豪放”“火烈”“有力”“元氣淋 漓”“驚心動魄”“奇偉磅礴”“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容不得束縛, 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每一個舞姿都使人顫慄在濃烈的藝術享受中,使人嘆為觀 止”“好一個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等等。

  三、分析內容,理清思路。

  文章按“鼓響前——腰鼓表演——鼓聲止”可分成3大部分。第二部分為文章的主體部分,分別從5個角度來展示腰鼓舞的藝術魅力,且這5個角度的分水嶺都是一句話。

  學生會很快找出:好一個安塞腰鼓!( 明確:這是文章內容與結構上的核心句。)

  四、品讀賞析,學習句式

  1、品讀賞析:感受語言的節奏美、詩意美、意蘊美、情味美。

  本文大量運用排比,有句內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句內部的排比:“一錘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

  句與句之間的排比:“狂舞在你的面前,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 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 姿。”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流做;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 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而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 悟!” 這些排比句使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錢鑽,能表達出強烈的 思想感情。

  反覆句式:反覆,是為了突出某個意思,強調某種感情,特意重複某個詞語或句子。 在本文中,它常常是與排比結合起來使用的。例如“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 塞。”

  有間隔反覆,如:

  好一個安塞腰鼓!(第13、17、22段三次出現)

  有連續反覆,如:百十個腰鼓發出的沉重響聲,碰撞在四野長著酸棗樹的山崖上,山 崖驀然變成牛皮鼓面了,只聽了隆隆,隆隆,隆隆。(14、15、16段又構成間隔反覆)

  五、知識拓展

  陝北民俗:春節扭秧歌、吹嗩吶、耍獅子、舞龍燈

  陝北藝術:秧歌、腰鼓、民歌、剪紙、泥塑。

  陝北飲食:以雜糧為主,有小米、高粱、蕎麵、南瓜、紅棗、米酒等。

  六、小結

  這篇文章氣勢恢宏,語氣連貫,節奏明快,語句錫銘,寫出了安塞腰鼓壯闊、豪放、 火烈的特點。表達出作者讚美了安塞腰鼓強健的舞姿、沉重的響聲、震撼人心的力量的強 烈的思想感情,讚美陝北高原人們粗礦、豪邁、開放的性格特徵。文章多處運用排比、比 喻,使文章氣勢恢宏,節奏明快,每個詞語都簡潔有力,每個句子都激越豪壯,增強了文 章感人力量。

  七、作業佈置

  1、積累文中的好詞好句。

  2、配樂朗誦,錄成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