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精選15篇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1

  教學理念:

  一個有思想的教師不會把語文僅僅當做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工具,也不會把語文課僅僅看作是傳遞學生知識、培養學生能力的陣地。語文有著豐富的內涵,語文課負載的任務除卻知識的學習、能力的培養、價值取向的定位、道德情操的涵養以外,還應該是激發學生對科學、對文化、對文學產生嚮往的一門課。這也許就是為什麼我們的教材選文中涉及到了科普、文學、文化等不同題材文章的一個重要原因。翻開小學語文課本我們就能發現,單就文學來說,教材中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都有涉足,反映現實生活的小說、童話、神話等不同體裁也均有照顧。所以,由一篇文章的學習喚起學生對這一類體裁文章、書籍的嚮往應該是教師在教學中十分在意的事情,或者說是語文教師很重要的職責所在。我想,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自覺承擔起這一份職責,那麼,語文知識的學習、語文能力的訓練將不再單調,語文課堂也會隨之豐富很多,語文課將會真正成為學生走向廣袤的文化世界的橋樑。

  《巨人的花園》是英國著名作家王爾德的一篇優美童話,在教學中立足於童話,讓學生深入到作者幻想的世界裡,透過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觸控人物特點,理解文章內涵,並在理解中進一步感知童話特點,領略童話魅力,進而激發學生對童話的興趣,引領學生走進更多的童話應該是這節課的教學目的。

  教學目標:

  1、讀熟課文,瞭解文章內容,透過體會花園和巨人的變化,得到如“孩子是世界上最美的花朵”“開放心靈,春天就能住在你的身邊”等生活啟迪。

  2、能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並掌握生字新詞。

  3、採用把教材和原文對照的方法學習,在補充比較中感受王爾德語言的優美,品味童話的魅力,喚起學生走進童話世界的慾望。

  教學重點:

  體會童話的語言特點,感受童話的魅力,喚起童話閱讀的慾望。

  教學難點:

  在帶領學生沉醉在童話世界裡的同時,能透過文字傾聽到文字背後的聲音,領悟生活的真諦。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憶,在童話的魅力中起航。

  1、童話,是同學們最喜歡的一種文學形式。還沒有上學,我們就從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口中知道了很多童話故事,比如:

  那一個借了別人漂亮的衣服鞋子參加王子的舞會,怕衣服變回去急匆匆離開丟掉了一隻鞋,最後和王子結為夫妻的——《灰姑娘》,

  比如,深海中那位有著人的面容,卻有著魚的尾巴的心地善良的——《美人魚》

  比如那位戴著一頂紅色的帽子,和大灰狼鬥智鬥勇的——《小紅帽》

  比如《狼和小羊》……

  比如——

  (學生交流閱讀過的童話)

  2、這些童話之所以能夠吸引我們大家的眼睛,是因為它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我們來交流交流,你為什麼喜歡童話故事?

  (教師可從以下方面準備這個問題,但不要苛求學生:

  從情節上說:童話富於幻想,情節曲折動人,

  從語言上說:童話言語簡單,富有童趣,

  從內容上說:童話中花草樹木、鳥獸蟲魚都會像人一樣說話、做事,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一種神奇的力量,感受到平時感受不到的世界萬物的神奇變化,

  ……)

  3、也正是因為童話通俗易懂、富於變化、神奇有趣的特點,才讓它具有了超人的魅力,才讓那麼多熱孩子喜歡上它。這節課,我們再來讀一篇童話——《巨人的花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從同學們熟知的童話故事的內容入手引領學生走進童話,有利於在瞬間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他們心中喚起一個又一個童話的場景,從感覺上走進一個童話的世界。對童話特點的交流又為接下來的學習打下了基礎。)

  二、讀,初讀課文探神奇。

  1、同學們預習課文了麼?誰願意把課文讀給大家聽?(指名分節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看,仔細聽。

  (在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指導、糾正容易讀錯的字音,尤其注意“洋溢”“瑟瑟發抖”“喧鬧”“破損”“凋謝”“叱責”等詞語。)

  2、默讀課文,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巨人的花園。(變化,神奇……)

  (教學預測:如果學生說到“美麗”“孩子們的樂園”這一類的詞語,可以引導學生畫出描寫巨人花園的語句,連起來讀一讀,幫助他們體會到,文章中巨人的花園不是一直美麗,也不是任何時候都是孩子們的樂園,它的特點和價值是隨著巨人的心情做法不斷的發生著變化的。)

  3、巨人花園的變化讓我們感到神奇,神奇的原因是正是因為它這些奇妙的變化。所以,在這一篇文章中變化和神奇是融為一體的。請同學們仔細讀課文,看看哪些地方的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花園的神奇?用序號標出你找到的神奇之處。

  4、彙報交流。

  (設計意圖:這一個教學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培養學生全面看事物的能力,以及在語言文字中敏銳的捕獲資訊的能力。另外,教學從“神奇”入手,是為了抓住核心的文字品味學習,讓教學走向簡約而豐滿的境界。)

  三、品,與原文對照悟神奇。

  (一)神奇之一:春天裡,巨人的花園冰雪覆蓋

  1、如果把同學們交流的神奇之處排排順序,第一個讓我們驚訝之處就是春天裡巨人花園的一派嚴冬景象,誰來讀一讀相關句子?

  2、同學們都來讀這幾句話,這幾句話中有一個詞,看似很普通,但是用的很精妙。猜一猜,是哪一個詞,說說你認為它妙在何處。

  (學生可能會猜到“瑟瑟發抖”“荒涼”等詞語,只要能說出有理由就達到了理解語言文字的目的。在這幾句話中,我個人認為“仍然”一詞用得比較精妙,因為,這一個詞把牆內牆外兩種不同的景象對接了起來,是本段中第一句話的延續,在牆內外的對比中凸顯了巨人花園的荒涼。)

  3、師生對照讀:

  生:春天終於來了,村子裡又開出美麗的鮮花,不時傳來小鳥的歡叫。

  師:但不知為什麼,巨人的花園裡仍然是冬天,——

  生: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巨人裹著毯子,還瑟瑟發抖。他想:“今年的春天為什麼這麼冷?這麼荒涼呀……”

  4、巨人不知道,同學們知道麼?用上因為……所以……回答,指導學生儘量用簡潔的語言把原因說具體。

  5、是的,正像大家所說的一樣,春天不來巨人的花園,正是因為這裡看不到孩子們。這一個意思,王爾德在原文中明確的表達了出來。我們來讀一讀。

  由於看不見孩子們,小鳥便無心唱歌,樹兒也忘了開花。有一朵花兒從草中探出頭來,看見那塊告示後,它對孩子們的遭遇深感同情,於是又把頭縮回去,繼續睡覺了。

  6、為什麼巨人的花園春天裡卻是一派嚴冬景象?

  7、花草不來沒關係,有人來,你們看——

  雪和霜對此樂不可支。“春天已忘記了這座花園,”他們叫喊著,“這樣我們可以一年四季住在這兒了。”雪用她那巨大的白色斗篷把草地蓋得嚴嚴實實,霜也讓所有的樹木披上假裝,隨後他們還邀來北風和他們同住。北風應邀而至,穿—身毛皮大衣,他對著花園呼嘯了整整一天,把煙囪帽也給吹掉了。“這是個令人開心的地方,”他說,“我們還得把冰雹叫來。”於是,冰雹來了。每天三個鐘頭地不停地敲打著城堡的房頂,房上的石板瓦被砸得七零八落,然後又圍著花園一圈接一圈地猛跑起來。他渾身上下灰濛濛的,撥出陣陣襲人的寒氣。

  8、這裡是誰的世界?

  這裡是——冰的世界,

  這裡是——雪的世界,

  這裡是——北風的世界,

  這裡是——冰雹的世界。

  有了這四位先生在園子裡奔跑呼嘯,巨人的這座花園就一定是——冰天雪地的世界!

  9、再讀一讀這段描寫,體會體會雪霜風雹的開心。

  10、讓我們再來解答巨人心中的疑問吧——

  同學們,你們知道春天為什麼不光顧我的花園呢?

  11、其實,不僅僅是春天沒有來到巨人的花園,夏天、秋天都沒有來,王爾德在故事中為我們這樣講到——

  然而春天再也沒有出現,夏天也不見蹤影。秋天把金色的碩果送給了千家萬戶的花園,卻什麼也沒給巨人的花園。“他太自私了,”秋天說。就這樣,巨人的花園裡是終年的寒冬,只有北風、冰雹,還有霜和雪在園中的林間上竄下跳。

  12、想像一下這一年間巨人是怎麼過來的?(引導學生從語言、行為、心理等方面想象。)

  11、其實,問題就出在巨人自己身上,可是巨人卻傻傻的一無所知。暫且不管他,讓我們繼續我們的旅行,從旁邊偷偷欣賞院子裡的變化——

  (二)第二次、第三次神奇,孩子們的來去讓花園瞬間變化。

  1、終於有一天,巨人看到了一縷明媚的陽光,而且還聽到了動聽的音樂,他還以為是國王的樂隊從牆外過呢,其實你們知道麼?巨人僅僅是聽到了一個小鳥的叫聲而已。但這,對巨人來說,也已經是一年的時間沒有聽到了,所以,作者說他激動地跑到花園裡……(激動)

  2、僅僅一個詞就把巨人當時的表現概括了,真不過癮。我們都來設想一下,當時正在床上瑟瑟發抖的巨人有什麼表現,讓我們感覺這個鬱悶了一年的人激動了。(寫三五句話)

  3、寫完以後,讀,交流。

  4、激動的巨人跑到花園裡看到了他朝思暮想的景象——

  花園裡草翠花開,

  5、草翠花開是一番怎麼樣的景象呢?我們把這四個字放大一下,分小組分別用一兩句話描寫花園裡的草,花,鳥。

  6、學生朗讀自己寫的句子,在朗讀與傾聽中感受春天到來時花園的生機與活力。

  7、可是,在這草翠花開的美麗景色中,還有巨人最不想看到的孩子們,於是,剛才還激動的巨人,轉眼又對著孩子們大發雷霆——

  “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8、齊讀巨人的話。指導學生體會到可怕地訓斥。

  9、孩子們紛紛逃竄,隨著孩子們的離去,我們又看到了一次神奇的變化——

  剛才盛開的花朵,轉眼間——

  剛才繁茂的大樹,轉眼間——

  剛才鳴叫的小鳥,轉眼間——

  剛才還是生機勃勃,花繁葉茂的花園,轉眼間——

  10、我們不禁要問:是誰趕走了春天?

  又是什麼喚來了嚴冬?

  11、巨人也明白了這一切變化的根源。你聽,他這樣說——

  “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你聽,他還這樣說——

  “我真是太自私了!現在我明白為什麼春天不肯到我這兒來了。我要把那可憐的孩子抱上樹,然後再把圍牆都推倒,讓我的花園永遠成為孩子們的遊戲場所。”

  在許多年以後,在巨人變得年邁而體弱,在他已無力再與孩子們一起嬉戲,只能坐在一把巨大的扶手椅上,一邊觀看孩於們玩遊戲,一邊欣賞著自己的花園的時候,他還這樣說——

  “我有好多美麗的鮮花,但孩子們才是最美的花朵。”

  四、思,於神奇中見智慧。

  1、同學們,在這篇童話中,巨人對孩子們的表現前後有著很大的變化,巨人的花園也在不斷的變化中。這些變化是以什麼為界限分隔開的呢?(一堵牆)

  2、再讀讀課文,用這樣的句式表達牆在變化中的作用。

  巨人不願意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中玩耍,所以,壘砌一堵高牆,於是——

  巨人發現了孩子們能為自己帶來春天,所以,拆掉了那堵牆,於是——

  巨人在花園四周壘起了一堵高牆,同時也——

  巨人拆掉了那堵高牆,同時也——

  3、從上面的句式中任意選擇一句,補充完整,表達自己的認識。

  4、關於那堵牆,看過這篇童話的老師們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

  心,是一座花園,拆掉圍牆,鮮花就永遠和你相伴。

  拆掉圍牆,把美好的東西和人一起分享,幸福和快樂才真正屬於你。

  自私的人不能擁有美好的事物,也不能擁有人生的幸福,甚至會扼殺一切美好與希望。

  (設計意圖:至此,童話的主題就完全揭示出來了。在這一環節的設計上,我採用教材中語言、原文中語言、學生自己的感悟、教師感悟四位一體的方式呈現,目的不是讓學生完全懂得這些話,懂得從每一個角度表達出來的生活哲理,而是讓他們全方位接受資訊,作為一顆種子埋在他們的心中。我有一個美好的期盼,期盼這些種子在遇到合適的溫度的時候能夠悄悄的發芽,哪怕僅僅只有一顆也好。)

  五、探,從原文中領略更多的美麗

  1、同學們,這篇優美的童話是王爾德的經典之作,全文美麗無比,王爾德在給自己的孩子朗誦這篇童話時,竟然情不自禁哭了起來。兒子問他為什麼哭了,王爾德說,明媚的春天,可愛的孩子,是多麼美呀!我是為真正美麗的事物感動、流淚。的確如王爾德自己所說,這的確是一篇優美的經典之作,可惜,因為篇幅所限,改編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省略了很多內容,比如說,開頭對花園的描寫——

  這是一個很可愛的大花園,長滿了綠茸茸的青草,美麗的鮮花隨處可見,多得像天上的星星。草地上還長著十二棵桃樹,一到春天就開放出粉撲撲的團團花朵,秋天裡則結下累累果實。棲息在樹枝上鳥兒唱著歡樂的曲子,每當這時,嬉戲中的孩子們會停下來側耳玲聽鳥兒的鳴唱,並相互高聲喊著,“我們多麼快樂啊!”

  但是,這美麗的文字在我們的文章中僅僅化成了四個詞語,分別是——鮮花盛開,綠樹成蔭,鮮果飄香,白雪一片。

  在比如,孩子們偷偷進入花園以後,巨人在漫長的冬季裡第一次感受到春天,原文是這樣寫的——

  一日清晨,巨人睜著雙眼躺在床上,這時耳邊傳來陣陣美妙的音樂。音樂悅耳動聽,他想一定是國王的樂師路經此地。原來窗外唱歌的不過是一隻小紅雀,只因巨人好長時間沒聽到鳥兒在花園中歌唱,此刻感到它妙不可言。

  這鳥兒的鳴叫遠比一縷陽光來的動感十足。

  再比如,巨人拆掉圍牆,冬天再來臨的時候,巨人是這樣看冬天的——

  現在他已不討厭冬天了,因為他心裡明白這只不過是讓春天打個噸,讓花兒們歇口氣罷了。

  2、多麼美好的語言啊!還有很多這樣的語言,同學們只有到原文中才能看到。還要告訴大家的是,那個小男孩在很多年以後,在巨人老的走不動的時候又來了,還是小男孩的摸樣,他是誰?他來做什麼呢?到原文中去探究吧。

  (設計意圖:《巨人的花園》在改編過程中因篇幅所限,刪掉了很多文字和環節,甚至在保留的環節上也做了很大的調整。設計這一環節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深度感受這篇童話的優美,喚起他們閱讀的慾望。)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受巨人的花園前後發生的變化。

  重點難點:

  感受花園的變化。

  一、單元整體瞭解.:

  1、回憶看過的童話故事。今天開始我們要學習第三組課文,預習過的同學一定知道這一組課文都是童話。童話對我們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告訴大家你都讀過哪些童話?

  產生回憶、交流。

  童話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總能把我們帶入美好的情境。

  2、讀資料袋,瞭解童話的型別。

  童話可以分為兩大類,哪兩大類哪?開啟語文書到45頁,仔仔細細讀資料袋,一個字也不能落,待會兒你回答時是不能看著書的。

  (一類是由作家創作的。如《安徒生童話》,張天翼的《大林和小林》、〈寶葫蘆的秘密〉,葉聖陶《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一類是群眾中口頭流傳,後經有心人蒐集、整理而成的。如《格林童話》共有210篇,蒐集整理者是德國的格林兄弟)

  二、學習新課,課題質疑。

  1、讀準課題

  英國的《典雅》雜誌將王爾德和安徒生相提並論,說他的《巨人的花園》堪稱“完美之作”。(板書課題)

  今天就讓我們一同走進王爾德筆下的童話世界,去感受童話的無窮魅力吧!

  誰來讀課題。強調“人、的”讀輕聲。

  齊讀課題。

  2、質疑課題

  讀了課題後,你最想了解什麼?

  (預設:巨人到底有多大?它是一個怎樣的人?巨人的花園是怎樣的?)

  師在課題處打“?”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讓我們帶著問題去讀一讀這個童話故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可以藉助拼音,或者同伴合作來解決。

  學生讀、想。

  2、交流反饋詞語。

  出示詞語:(小黑板)

  鮮花凋謝瑟瑟發抖喧鬧臉頰(摸摸你的臉頰,臉頰就是我們的臉蛋)

  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冰雪覆蓋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

  洋溢允許圍牆告示牌隆冬(這是冬天哪一段時間)孤獨訓斥凝視冷酷愉快拆除增添

  自己試讀

  帶拼音的生字拼讀一遍。(把拼音擦掉)

  請小老師一排一排領讀

  齊讀

  聽寫詞語:覆蓋圍牆告示牌拆除增添

  指名寫黑板上,其他同學仔細看他們的書寫筆順,也可以在桌子上寫一寫。

  重點講解筆順:牌(筆順)、添(兩點)、覆(筆畫)、拆(豎上加點,把這一豎給拆了;拆,去掉提手旁就是斥)、牆(筆順,右邊先寫十)

  這幾個生字在44頁生字表的旁邊寫一寫,你覺得寫一遍就記住了就寫一遍。

  齊讀詞語

  四、默讀課文,解決問題。

  1、默讀課文,用“——”劃出描寫花園的句子。

  2、交流

  誰來說說你讀到了一座怎樣的花園?板書:美麗

  “那裡,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

  是呀,多美的花園!我們也一起來讀一讀。

  來到這樣一座美麗的花園,你會有怎樣的感受呢?(說一個讀一個)

  你還從哪一句也讀到了美麗的花園。

  “巨人激動地跑到花園裡,他看到花園裡草翠花開,有許多孩子在歡快地遊戲,他們大概是從圍牆的破損處鑽進來的。”

  草翠花開是怎樣一種景象?

  讀

  3、你還讀到了一座怎樣的花園?板書:荒涼(冰冷)

  “但不知為什麼,巨人的花園裡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讀

  你還從哪句也讀到了花園的冰冷與荒涼?

  “與此同時,鮮花凋謝,樹葉飄落,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

  你是怎麼理解“冰雪覆蓋”的?

  如果我們生活的地方一年四季“冰雪覆蓋”,那是多麼,(叫幾名學生回答)

  4、有人讀到了一座美麗的花園,有人讀到了一座荒涼的花園。同一座花園,同一個季節,為什麼時而鮮花盛開?時而冰雪覆蓋呢?

  (一開始孩子們都在花園裡玩,所以花園裡鮮花盛開,非常美麗,可巨人把孩子都趕走了,還砌起了圍牆,花園裡就狂風大作,冰雪覆蓋了。)

  五、結束

  至於巨人為什麼要把孩子趕走,後來又發生了什麼變化?明天我們繼續研究。到那時,一開始的問題這是個怎樣的巨人也就一清二楚了。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字,會寫8個字,自主積累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瞭解課文內容,鞏固識字。

  3、讓學生懂得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別人共享。

  【教學重難點】

  1、認識12個字。

  2、從故事中受到教育,能夠懂得美好的東西應該與別人共享。

  【教學方法】

  遊戲法、競賽法、表演法。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

  【課時安排】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你都讀過哪些童話故事?今天我們要學的這個童話故事名字叫《巨人的花園》我們一起去看看吧!板書課題──《巨人的花園》,齊讀課題。

  二、學習課文,隨文識字

  1、出示讀文要求:

  ⑴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把生字寶寶圈出來,並在新詞下畫上橫線。

  ⑵數數本文有幾段,在每段前依次標上序號,瞭解課文內容。

  ⑶注意讀書姿勢。

  2、學生自由發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3、聽錄音範讀課文,再讀課文。

  三、學習生字寶寶

  1、在小組內自由學習生字。

  2、彙報學習情況。

  (小組長帶讀生字、一字開花遊戲、猜字遊戲)

  3、識字比賽。

  四、將生字寶寶帶到課文中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全班朗讀課文。

  2、遊戲鞏固認讀生字。

  二、細讀課文

  1、老師出示問題,學生找出相應段落,老師指導朗讀:

  ⑴巨人不讓小孩來花園玩,他做了什麼?

  ⑵小孩子不來花園後,花園什麼樣了?

  ⑶孩子們來了以後,花園又是什麼樣呢?

  2、比較朗讀:

  (學生試讀、老師範讀、學生再讀)

  請學生抓住花園裡有孩子玩和沒有孩子玩時景色不同的句子,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花園裡有孩子時的美麗與沒有孩子時的荒涼。個人挑戰朗讀自己喜愛的段落;

  3、積累詞語庫,除了課後的,你還從課文中積累了哪些詞語?選擇你喜歡的詞說一句話。

  三、齊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

  二、認讀生字寶寶

  三、學習田字格中的生字並指導學生書寫

  1、讓學生對要寫的字進行一字開花,並且說說每個字的結構、偏旁、音序。

  2、指導學生觀察字的特點,並說說自己將怎樣寫好這個字。

  3、指名上黑板田字格中板書生字。

  4、老師指導書寫。

  (師在黑板上範寫,學生跟著書空。)

  5、學生在自己的田字格當中練習書寫生字,並給生字組詞,說句子。

  6、老師巡視指導。

  四、展示優秀作品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溢、覆”兩個生字,理解“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草翠花開、覆蓋”等詞語;積累文中描寫景色的詞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根據課文想象畫面,並能用較優美的語言進行形容。

  3、透過朗讀、品味、想象,瞭解這個故事的內容,體會童話的語言特點,感受童話的神奇,初步培養閱讀童話的興趣。

  教學流程:

  激趣匯入,匯入揭題:

  1、課前談話:板書:花園。同學們都去過花園,誰能用一個詞說說你印象中的花園。板書:()的花園誰還能用一句話來說一說

  2、生答

  3.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英國作家王爾德的巨人的花園,用心看老師寫題目,板書“巨人”(板書課題)注意巨的筆順

  4、齊讀課題。

  師導:巨人的花園到底是一個怎樣與眾不同的地方呢?

  第一次逛巨人的花園

  一、粗讀感知

  1、初讀課文:請開啟課文,同桌為伴,互相幫助,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通讀句子。遇到困難也可以請老師幫忙。

  2、剛才在同學們的朗讀中,老師發現這些詞有些難讀,誰來幫忙讀一讀。

  交流反饋:(出示詞語)允許喧鬧增添訓斥拆除斥責凝視

  覆蓋洋溢冷酷任性孤獨愉快火辣辣圍牆告示牌臉頰隆冬

  (1)自由讀詞語

  (2)指名讀(正音:“凝”後鼻音;拆、斥:翹舌音;火辣辣可以讀第一聲,還有哪些詞也是這種型別的,舉例)

  (3)同桌互讀,糾正讀音

  3、這些加橫線的字是本課的生字,書空一遍,你覺得哪個字特別容易寫錯,你有什麼小竅門教給大家。

  你覺得還有哪些字容易寫錯的,請你選擇一個端端正正地在書本上寫一個。

  4、同學們真了不起!這裡還有一組詞,肯定也難不倒大家,誰會讀。

  出示第二組生字: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狂風大作雪花飛舞北風呼嘯

  發現了嗎,這些詞有什麼特點?你能說說類似的詞嗎?

  二、重點品讀,感悟語言

  不錯,第一次走進巨人的花園就收穫了那麼多,讓我們再次走進巨人的花園,去看看這到底是個怎樣的花園?

  默讀提示:仔細讀課文,劃出課文中描寫花園的句子!

  反饋:你找到了哪個句子?

  (一)漂亮

  那裡,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村裡的孩子都喜歡到那裡玩。

  指名說----齊讀----再齊讀——說----與第二段連起來讀

  師:孩子,你喜歡到那裡玩嗎?(問4生)為什麼?齊讀

  例:是呀,這裡春天鮮花盛開。瞧,這是()那是()還有()。看,這花是()那花是()真是五顏六色奼紫嫣紅,村裡的孩子都喜歡到那裡玩他們有的放風箏,有的在草地上打滾。花園裡常年洋溢著孩子們的笑聲。

  那麼夏天、秋天、冬天,花園裡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請你選擇一個說一說!

  出示句式:

  夏天綠樹成陰,花園裡(),孩子們都喜歡到那裡玩,他們()歡樂的笑聲。

  秋天鮮果飄香,花園裡(),孩子們都喜歡到那裡玩,他們()花園傳出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冬天白雪一片,孩子們都喜歡到花園裡玩,他們()()的花園裡,洋溢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師:這真是一個(漂亮)的花園。板書。一年四季各有各的樂趣,出示:花園裡常年洋溢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連起來讀。

  (二)荒涼(過渡:你還找到別的描寫花園的句子嗎?)

  ▲“但不知為什麼,巨人的花園裡仍然是冬天”

  1、你彷彿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花園?(生板書:荒涼)

  2、仍然,可以看出什麼?為什麼用上這個詞?

  3、此時村子裡又是怎樣的情景?(指名讀)

  春天終於來了,村子裡又開出美麗的鮮花,不時傳來小鳥的歡叫。

  4、男女生對比讀。

  ▲(還有讓你覺得荒涼的句子嗎?)出示句子:與此同時,鮮花凋謝,樹葉飄落,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

  2、“與此同時”與什麼時候同時又出現了這樣的情景。

  老師讀前句,學生讀後句。

  (三)快樂

  ▲你還找到別的描寫花園的句子嗎?(最後一段)

  1、指名讀,說體會,(生板書:快樂)想看看那快樂的畫面嗎?看圖,看後想說什麼?

  2、自由盡情讀,讀出快樂

  3、想象畫面,寫話:孩子和巨人還會做什麼?(等待一會兒)把你想到的寫下來!

  (四)歸納梳理,存疑下課,

  引讀:是啊,這是一個多麼善變的花園啊!曾經(一一出示所有描寫花園的句子)(配樂)

  (男女分讀)

  同一個花園,為什麼會有不同的變化呢?下節課請()老師帶你們走近巨人,去尋找其中的原因。下課

  教後記:

  1、體現學生的主體性、自主性原則。整堂課以學生為主體,積極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儘可能多讓學生多聽、多思,多講,透過質疑、朗讀、想象說話等,讓學生積極參與,自己主導課堂,成為課堂真正的主角。

  2、把朗讀作為體驗文字的手段和歸宿。整個教學設計透過不同層面、多種形式的讀,引領學生走進文字,探究文字的意蘊,體悟文字的情愫,感受文字的美妙,讓學生在反覆觸控文字語言的過程中,獲得言語智慧的滋養,享受學習語文所帶來的愉悅。

  3、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從作者生動的描寫中想象畫面。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強化口語表達和寫作實踐。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言語訓練是語文學習的必要途徑,因此對口語交際、小練筆等進行精心設計,讓學生在聽說演寫的實踐中切實感受語言,學習語言,發展語言。

  4、重視中段字詞教學。著名語言學家張志公先生指出:“無論閱讀還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詞。”但現在中高段的字詞教學常常不被重視。無論是公開課,還是日常課,生字詞教學大都成了許多老師盡力迴避或“浮光掠影”地處理的一個環節,其實中高段的字詞教學也不能等閒視之。按課標規定,第二、三兩個學段的識字量多達2700個,即便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要自主完成這麼繁重的識字寫詞的任務,也非易事,更何況那些學困生呢。再說,閱讀教學講究“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句不離文。”識字學詞與文字理解原本就是融為一體的,是閱讀教學不可分割的有機部分,本課教學中,由於是第一課時,我在字詞教學中花了一定的時間,將字詞教學落到實處。先將出示的字詞巧妙地按詞性進行歸類,整體呈現在學生面前,透過讓孩子們自讀發現,找出近義詞,反義詞,四字詞美讀等,讓孩子們輕鬆理解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5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兒童已能學習運用歸納、演繹、類化和對比推理的思維方法。因此,中年級兒童學習方法的選擇和運用應充分考慮機械識記法和意義識記法的交叉滲透性,直觀形象法和抽象邏輯法的自然過渡性。

  課文分析:

  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裡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園裡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春、夏、秋都不肯光臨,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裡。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著孩子們來了,園裡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他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教學目標

  1、能根據課文想象畫面,明白快樂應與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和別人交流自己的感受。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2、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引入

  1.出示幻燈。

  2.瞭解圖上有什麼人、什麼景?

  (圖上有小孩、一個巨人,他們在春天的花園裡快樂地嬉戲。)

  3.師:就在這個花園裡,發生了奇妙的故事,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巨人的花園》。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

  明確自學要求:

  (1)讀準注拼音的生字,劃出生字組成的新詞,把你認為難寫的字用手指在桌子上認真寫幾遍。

  (2)自由讀課文,注意讀錯的句子要重讀,直到讀通為止。

  2、學生自學,教師巡迴指導。

  3、檢查自學效果。

  教師出示難讀的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旅遊、告示牌、喊叫、嚇跑、重懲、自私、光顧、冰雹、縮在、吼叫、瓦片、苦惱、荒涼、大斧、

  4、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檢查是否讀的正確、流利。

  5、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讀課文,你能說說這個故事講的是一件什麼事嗎?(教師巡視,學生讀書。)

  出示提示語練習歸納:

  (1)巨人外出旅行時的花園。

  許多孩子都喜歡到巨人的花園裡玩耍。

  (2)巨人旅行歸來時的花園:

  巨人趕走孩子,砌起圍牆,花園進入了漫長的冬天,巨人凍得縮在屋子裡。

  (3)春天又來臨時的花園:

  巨人在小孩的啟發下,醒悟了,趕緊砍倒了圍牆,孩子們又回來了,巨人和孩子們快樂地在花園裡玩兒著。

  三、感受花園的美麗和變化

  1、題目是巨人的花園,花園是巨人的私有的財產,你覺得巨人的花園怎麼樣?課文是怎麼描述的?學生默讀課文,找出有關的句子回答。

  幻燈出示(它的花園裡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十分迷人。)

  指名讀,讓人覺得這花園的確很美麗。

  這麼美的花園,大家想不想讀,請大家帶著嚮往來讀課文。

  2、巨人的花園是漂亮的,迷人的,但是,這巨人的花園的景色會發生變化,讀課文思考:巨人的花園有孩子時什麼樣?沒有孩子時什麼樣?從哪兒看出來的?畫出有關句子。

  學生交流所畫的句子。估計學生的答案:

  ※ 有孩子時:它的花園裡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十分迷人。

  ※沒有孩子時:巨人的花園仍舊是冬天的景象,花不開,鳥也不來,只有一塊孤零零的告示牌。

  白色的雪覆蓋著草,霜給所有的樹枝都塗上一層銀色。裹著皮衣的北風興沖沖的跑來了,整天在園子裡四處吼叫。冰雹穿著一身灰色的衣服,在花園裡繞著圈子跑,把巨人屋頂的瓦片弄壞了一大半。

  四、作業

  師:同是春天,為什麼巨人的花園會有如此大的變化呢?課下同學們快讀讀課文,找找答案吧!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碩、允”等8個生字,會寫“碩、允”等11個字,正確讀寫“柔嫩、豐碩”等13個詞語。

  2、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閱讀中瞭解童話在主人公的安排、表達方法的選擇等方面的特點;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想象畫面,從超常的人物與離奇的情節中感受童話故事的奇妙。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想象畫面,感受童話的神奇。

  2、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準備

  1、預習提綱:課文預習作業。

  2、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2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碩、允”等8個生字,會寫“碩、允”等11個字,正確讀寫“柔嫩、豐碩”等13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1、你們喜歡哪些童話故事?為什麼?

  2、說說看到課題你們想到了怎樣的畫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掃清字詞障礙

  1、出示詞語,學生認讀。

  2、指名說說想提醒同學注意什麼。(讀音、書寫)

  指導書寫“允”和“添”:注意“允”下面是“兒”;“添”最後是兩個“丶”。

  教師再次出示以上的生字、新詞,讓學生一起讀一讀,讀中鞏固對生字、新詞的掌握。

  3、理解詞語的意思。可以結合生活進行理解,也可以結合語境進行理解。

  重點理解“任性”“冷酷”的意思:體會詞語在文中的意思,說出自己的理解;說出他們的近義詞、反義詞;聯絡生活實際,用詞語練習說一句話。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快速瀏覽課文,用幾句簡短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麼。(巨人擁有一座漂亮的花園,但自私的他不準任何人進去,失去歡聲笑語的花園變得荒涼,直到有一天巨人從一個小男孩身上發現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於是巨人拆掉了圍牆,也最終收穫了幸福。)

  2、課文是按照什麼順序寫的?(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

  3、分為三部分:巨人外出時;巨人回來後;巨人醒悟了。

  4、巨人外出時和回來後花園各是什麼樣子的?

  (1)巨人外出時的花園是什麼樣子的?

  “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蔭,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概括為:美麗、四季分明、風景宜人等。)

  如果你們是那些孩子,在這樣的花園裡面玩耍,會感覺如何呢?(幸福、快樂)

  指導朗讀第1、2自然段。

  (2)巨人回來後的花園是什麼樣子的?

  “不久,北風呼嘯,隆冬來臨,刺骨的寒風吹起雪花。”“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鮮花凋謝,樹葉飄落,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概括為:荒涼。)

  指導朗讀第3~7自然段。

  四、課堂小結

  後來,在巨人的花園裡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讓我們再來讀讀,說說你讀後的感受。帶著自己的理解讀課文,同桌間交流感受。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想象畫面,從超常的人物與離奇的情節中感受童話故事的奇妙。

  2、聯絡生活,合理想象,明白“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的道理,並和同學交流閱讀後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瞭解到巨人的花園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從課文中找出寫花園漂亮、荒涼和成為孩子們的樂園的段落,想象畫面讀一讀。

  二、抓住主線,品讀感悟

  切入點:巨人的花園從漂亮變得荒涼的原因是什麼?你能從課文中找到答案嗎?

  學生交流,出示課文第9自然段的句子。

  1、默讀課文,從文中找出表現巨人“任性”“冷酷”的句子,並練習讀一讀。

  2、學生交流。

  3、指導朗讀:

  (1)引導學生想象巨人生氣、發脾氣的樣子,然後用對應的語氣讀巨人的話。

  (2)教師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對比朗讀花園的漂亮與荒涼。

  4、後來巨人的花園從滿目荒涼變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也由原來的孤獨變得無比幸福,這要感謝誰呢?(小男孩)

  5、課文中小男孩是如何提醒巨人的?(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在樹下伸出手觸發綠芽和鮮花。)

  (1)如何理解“凝視”?

  (2)想象小男孩用他會說話的眼睛跟巨人說了什麼。

  6、說說自己從故事中懂得了什麼。

  三、對比朗讀,體會寫法

  1、藉助板書,引導學生總結對比的寫法。

  2、結合板書,朗讀文中多處對比。

  四、拓展閱讀,喚起興趣

  1、簡介作者王爾德。

  2、課文與原文對比,喚起閱讀原文的興趣。

  3、推薦閱讀《快樂王子》。

  五、佈置作業,發展能力

  開展一次讀童話、講童話、編童話、演童話的綜合性學習活動。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7

  [教學流程]

  1.匯入。

  2.導讀。

  第一節

  (1)一讀——認讀文字——要求讀得正確、順暢。

  (2)二讀——想象畫面——要求讀出連動的畫面。

  (3)三讀——進入意境——要求讀出身臨其境的感受。

  第二節

  抓“洋溢”:

  (1)讀正確。

  (2)書空。

  (3)“花園裡常年洋溢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老師去掉“洋溢”也可以說,“花園裡常年]i揚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相信你們,去掉“洋溢”換個詞也能說這句話。(譬如,充滿、流淌、盪漾、飄蕩……)

  (4)可見洋溢,包括那麼多意思。但“洋溢”可不可以這樣用?為什麼?

  ①歡樂谷裡,到處洋溢著孩子們的笑聲。

  ②打預防針的時候,一屋孩子洋溢著害怕的哭聲。

  第三節

  讀出語調:

  “很生氣”(藉助生活中生氣的情景)

  (板書:巨人——滾孩子——逃散)

  第六節

  (1)抓“北風呼嘯、隆冬來臨、寒風刺骨、吹起雪花”——讀出冬天的凝重、寒冷。

  (2)抓“美麗的鮮花,小鳥的歡叫”——讀出春天的輕盈、溫暖。

  (3)抓“裹著毯子,瑟瑟發抖”——讀出巨人受凍的神態。

  (板書:花園——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第七節

  重點抓:

  (1)巨人發脾氣——滾孩子——逃竄

  (2)理解“逃竄”,(聯絡上文與表演體驗相結合)如,讀讀上文“孩子們嚇壞了,處逃散”。

  第八節

  重點抓:

  (1)巨人再發脾氣——滾小男孩——凝視、伸手

  (2)“凝視”,會說話的眼睛。究竟說了什麼?

  (3)從這種凝視中,我們讀出了這是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這是一雙此時無聲勝有聲眼睛,這是一雙能夠以弱勝強的眼睛……

  第九節

  重點抓:(1)“噢!是這麼回事呀!”巨人——,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2)巨人後面可用一個詞語代替。(恍然大悟、茅塞頓開、省悟、被喚醒……)(3)用這種口吻讀一讀。

  (4)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有的是——。

  (狂風大作、雪花飛舞、鮮花凋謝、樹葉飄零、冰雪覆蓋……訓斥、責難、發脾氣、冷酷、荒涼……)

  (5)遷移運用。

  (一)

  春天,當我為風箏粘上最後一個竹fl-的時候,媽媽衝進了我的房間,一把奪過風箏,要撕。

  “不!別!媽媽!”我哭喊著。

  “明明,你已經t0歲了,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了,你怎麼還這樣貪玩?”媽媽說.“只要你考進前3名,媽媽就把風箏還給你。”

  說完,媽媽把風箏掛在了高高的牆上。

  沒有孩子的風箏就沒有春天。

  (二)

  課外選修活動開始了,一年級鋼琴班的李小強和一幫孩子正在操場捏泥人。

  “低階、無聊!練琴去!”毛老師很生氣,一腳踢碎了還散發著孩子們體溫的尿泥人……

  在培養一個鋼琴家以前,毛老師先踢碎了一群雕塑家的夢。沒有 就沒有春天。(三)這節課,孫老師 同學們 “沒有 就沒有春天。”

  《巨人的花園》作品比較談與構想

  原作大意:王而德那個巨人所看到一棵荒涼的樹下,一個男孩在哭泣,樹儘量彎腰可是小男孩還是夠不著,寒冷的北風肆虐著,旁邊的樹上小孩子歡笑著,充滿了春的氣息……巨人看到這一個情景,終於明白冷的原因了。

  失敗的改編:這個美麗的小男孩在樹下一伸手,桃花開了,巨人終於明白春天為什麼不到他的花園了。

  反思:原有的故事中人子彌塞亞—耶酥,終將要把巨人帶到天堂之中,是他用自己弱小的身軀,感化著巨人的心靈。這個童話除了有與人為善,更主要表現救人者得救之與原罪救贖宗教關懷:巨人用自己的身心為得一份誠摯的寬恕。為了避免教學中出現這種宗教解讀上的麻煩,編者在這裡作了刪節修改,於是那個失敗的神奇便出現了,基於對故事整體的理解,作者做了如文的改編,而刪掉了後來那種懺悔的情節,也就抹掉了那最重要的一筆,將故事變成可能是為學生接受的一個普通作品。可是讀改編作品,我們卻發現讓巨人那種自私轉變卻變成了一個神人對他這種行為的懲罰,這種壓制性的懲罰,是源於絕對力量的恐懼,而不是真心的悅服。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就這樣鮮明地體現了:心靈感召精神與集權威力現實的差別。對學生而言,難道巨人是真心改變嗎?即便是讀到那個“孩子在巨人臉上親了一下,他第一次感覺到溫暖和愉快。”在我的感覺裡那也是一種臣服之後得到的一顆蜜棗,那是與大棒不分的威嚇手段。這或許是我們現實生活對心理投射的一種悲哀吧,他讓我們看不到真正的童真,也丟掉了原來大師筆下栩栩如生的動人心靈和美妙天真。因此個人以為莫若是改編倒不如說是重寫,借了原來的場景和人物,卻重新構思了一個奇妙的說理虛偽故事,一個抹了灰的樣板故事,讀著讓人生厭。

  設想:

  教這樣我不能認同的文章,我想看下學生是怎樣來理解的,如果與我的理解不偏差,我會向他們推介新的故事……

  也許我的想法太過悲觀,或許換一個角度,“第一次感覺到溫暖和舒服”把他作為撼動心靈的力量,引導學生新的感受。那麼下面就是新的教學思路

  教法:

  鋪墊:

  詞語塊的學習(讀準,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

  檢查預習朗讀(熟知課文,讀好詞語,讀好句子)

  帶問題思考?

  (1)通讀課文你看到了( )的巨人

  (2)聚焦要點:談談巨人轉變的原因

  原因一:花園的改變

  美麗的花園——排比的寫法的感受

  凋零的花園——排比寫法的實踐

  沒有孩子、沒有春天的花園,便沒有了( )沒有了( )也沒有了( );只剩下( );只剩下( );只剩下( )

  (孩子除了給花園帶來了春天,還給巨人帶來了什麼?讀課文的倒數節二?)

  原因二:第一次感覺到溫暖和舒服?之前巨人為什麼沒有這樣的感覺,可能……可能……可能……因為怎樣的經歷,難怪這個神奇的孩子讓他第一次有了這樣的感覺

  還有更多的溫暖呢!讀讀與孩子們的玩耍的句子,看看這樣的圖,看看巨人的笑容,想象一下孩子會對巨人說什麼?(把這樣的心情融合一個詞——幸福)

  (3)借鑑孫老師的遷移,指導語言運用

  (4)作業:講故事或者讀原著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8

  一、回顧上堂課內容

  出示本堂課上課線索:巨人的花園是一座()的花園。讓生回憶上堂時學到的感受。學生的答案可能是(美麗、漂亮、快樂、歡樂等),讓生讀相應的句子。

  二、學習課文的3~8小節

  1、帶著問題:

  巨人的花園是一座()的花園,自讀課文,邊讀邊想。

  2、交流:

  ⑴ 巨人的花園是一座寒冷的花園,出示句子:

  春天終於來了,村子裡又開出了美麗的鮮花,不時傳來小鳥的歡叫。但不知為什麼,巨人的花園裡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巨人裹著毯子,還瑟瑟發抖。他想:“今年的春天為什麼這麼冷,這麼荒涼呀……”

  讓學生從句中、從語言中感受巨人花園的寒冷、寂寞、淒涼,得出這是一座(永遠也沒有春天、永遠是冬天的、死氣沉沉的花園)並將形容之詞板書。

  找到句子:與此同時,鮮花凋謝,樹葉飄落,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

  再次體會巨人花園的寒冷、荒涼,得出形容巨人花園的詞,再板書。

  ⑵ 巨人花園為什麼會如此的(永遠也沒有春天、永遠是冬天的、死氣沉沉的花園……)呢?讓生從文中去找理由。

  巨人將花園砌了圍牆,並寫上了“禁止入內”的告示,讓生體會到了巨人的“自私”,理解“禁止入內”的適用範圍(危險之處、軍事要地)”等,花園內一般要人越多越好,花園本來就是讓人看的、觀賞的。

  巨人多次將孩子趕出去的地方,讓生將句子找出來:

  他見到孩子們在花園裡玩耍,很生氣:“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可是巨人又發脾氣了:“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喂!你趕快滾出去!”巨人大聲叱責。

  讓生想像當時巨人說話時的神情、動作。

  學生交流,邊交流邊選擇一句來做做巨人。師與生一起來做做當時的巨人,分角色來讀一讀。

  ⑶ 你喜歡這樣的巨人嗎?說說理由(巨人太自私、太無情、太冷酷了,不願意將它的花園與人一起分享)。師板書。

  ⑷ 巨人是否一直這麼自私、冷漠呢?(一個小男孩點醒了他),出示句子:

  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不知怎麼,巨人看著他的眼神,心裡感到火辣辣的。這個小男孩在樹下一伸手,桃樹馬上綻出綠芽,開出許多美麗的花朵。

  小男孩怎麼讓他明白的?

  (凝視)

  小男孩的眼睛會說話,他在對巨人說些什麼?

  (做人不能自私,快樂是要與人一起分享的,否則你不會感到快樂,你的花園永遠沒有春天……)

  邊體會邊朗讀。最後齊讀這一讓人感動、充滿溫情的場面。

  ⑸ 巨人終於明白了,他明白了什麼?

  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將永遠被我趕走了。謝謝你!

  理解“任性、冷酷”,再追問,巨人是怎麼任性、冷酷的?怎麼讀這一句話?(內疚、後悔的,感激的。)讓學生再讀這一句話。

  ⑹ 巨人是怎麼做的,出示圖片,說一說,再來說說此時此刻,巨人的花園是一座()的花園。讓生用上概括性的詞。

  板書:

  快樂、幸福、美麗

  為什麼?

  (因為巨人大方,熱情,與人分享了快樂。)

  三、巨人看到了“禁止入內”的牌子,想氫這幾個字改掉,你說它會怎麼改

  〖附板書〗

  巨人的花園

  自私、任性、冷酷、無情…… 寒冷、孤獨、寂寞、沒有春天……

  大方、寬容、熱情、與人分享快樂…… 幸福、快樂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這是英國作家王爾德的一篇童話,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已的花園裡玩,很生氣,就築起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園裡只有冬天,直到一天孩子們從牆洞裡爬進來,春天也就來了,後來在孩子的啟發下,巨人拆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教學時一要讓學生在閱讀中瞭解童話在主人公的安排、表達方法的選擇等方面的特點,二是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學情分析:

  作為四年級的學生,他們已接觸了不少童話,童話本身以其生動有趣深深吸引了這些愛幻想的孩子。孩子對童話的濃厚興趣使本篇教材具有莫大的磁性,但磁性到底能吸引住多少孩子,得*教師的精心引導,因為孩子們畢竟沒真正掌握閱讀童話的技巧。當然,教師在設計中必須不破壞童話的原汁原味,還要巧妙加料把味調得更濃,這就是得憑藉教材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暢想。這樣,孩子們不僅學會了讀童話,而且也為成為一個小童話家而汲取養料。

  設計理念:

  引導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在學生個性朗讀,想象畫面,心理體驗的過程中,獲得思想啟迪,領悟深刻的道理。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使學生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書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等詞語。

  2、使學生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過程與方法目標:

  使學生在各種不同方法的朗讀中,體會巨人的性格及蘊涵的道理。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使學生明白“快樂應當與大家分享的道理”,逐漸改掉自私的習慣;

  2、培養學生閱讀童話的興趣,交流閱讀後的感受。

  學習重點:想象畫面,感受花園的不同變化,從而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

  學習難點: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學習方法:朗讀法、自主學習法、表演法

  學案:

  一、我會讀詞語。

  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牆、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

  二、我會寫。

  覆添

  三、小練筆。

  荒涼的花園,沒有了( ),沒有了( ),沒有了( ),巨人感到( )。

  四、感悟巨人性格變化。

  1、七年後的一個秋天,巨人旅行回來以後發現孩子們在他的花園裡玩,是怎麼做怎麼說的?

  2、巨人說的這三句話有什麼異同?分別是怎樣想的?

  3、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巨人?

  4、在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變了,變得怎樣?

  五、我能完成作業。

  1、說一說:今天你在學校一定收穫了很多,回家和你的爸爸媽媽說一說,分享今天的收穫。

  2、寫一寫:巨人把花園還給孩子以後,她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生活,想象中間有什麼趣事,寫一寫。

  3、讀一讀: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小青石》和其它你喜歡的童話。

  導學流程:

  第一課時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學習字詞。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童話嗎?請你來猜一猜圖片中的人物是出於哪篇童話。(出示《灰姑娘》、《三隻小豬》等圖片)

  2、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童話殿堂,共同來閱讀《人類最純真的童話》中的《巨人的花園》。(教師同時拿起課外讀物《人類最純真的童話》)

  3、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同時強調“巨”的筆順)

  二、複習字詞,強調易錯字書寫要領。

  1、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些生字,還記得嗎?大螢幕出示 本課的新詞,學生練習讀;

  2、學生彙報,教師檢查;當孩子讀正確時,教師給予語言表揚!

  3、師生共同商榷“火辣辣”的“辣”的讀音,同時列舉曾經學過的ABB式詞語。

  4、共同觀察難寫字“覆”“添”的易錯處,在學案上練習書寫。

  5、透過觀察古文字“溢”,探究“洋溢”的意思。

  三、深入研讀課文,感知巨人的性格變化以及起不同的行為、語言所帶來的花園的不同變化,同時領悟課文所表達的道理。

  1、自由讀課文,感受:這是一座什麼樣的花園?

  2、從哪兒可以看出花園的美麗呢?看,感受巨人的花園一年四季的美景,想象孩子們在這樣的花園裡可能做什麼?同時練習朗讀第一自然段。

  3、對比閱讀,巨人回來前後孩子們的不同生活以及花園的不同變化。

  A、巨人回來前花園是什麼樣的?孩子們生活得怎麼樣?從哪裡可以看出來?(看:鳥語花香的花園美景)

  B、巨人回來以後孩子們又是怎麼樣的?從哪兒看出來?這是的花園是什麼樣的?(對比朗讀,體會花園的變化。)(看:寒風大作的花園)

  4、巨人的花園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天翻地覆的變化呢?(師生共同研讀巨人的語言、行為,瞭解巨人的性格。)

  A、巨人旅行回來以後是怎麼做的?請你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

  B、聯絡上下文,想象巨人在每一次叱責時時是怎麼想的,用各種方式練習朗讀,深入體會;

  C、師生共同導演,演一演外出旅行的巨人回來了,孩子們和花園的變化;

  D、未來的小作家我來當!(小練筆:荒涼的花園,沒有了……沒有了……沒有了……巨人感到……)

  5、以讀代講學習第8、9自然段。

  6、教師動情講結尾。

  四、拓展練習:

  1、巨人醒悟了,他會在告示牌上寫什麼呢?讓我們來一起重寫告示牌;

  2、在背景音樂《神秘花園》中和孩子共同閱讀原著的結尾;

  3、 平時的生活中我們是怎麼做的呢?讓我們來一起看一段影片(生活中孩子們因為各種小事而自私自利的影片片段),看完之後,你有什麼感受呢?你打算以後怎樣做呢?

  4、欣賞有關“愛心”的名言。

  五、總結,佈置作業。

  1、說一說:今天你在學校一定收穫了很多,回家和你的爸爸媽媽說一說,分享今天的收穫。

  2、寫一寫:巨人把花園還給孩子以後,她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地生活,想象中間有什麼趣事,寫一寫。

  3、讀一讀:閱讀選讀課文中的《小青石》和其它你喜歡的童話。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快樂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讀的過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畫面,並用比較優美的文字寫出來。

  教學重點

  1.會寫10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懂得快樂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讀的過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畫面,並用比較優美的文字寫出來。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匯入新課

  童話那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總能把我們帶入完美的情境,使我們受到真、善、美的薰陶。這天,我們就將進入童話單元的學習。齊讀課題,提問。

  學情估計:學生會提到巨人的花園是怎樣一座花園?這個問題,教師以此展開教學。

  學習課文

  一、粗讀感知

  1.自讀課文。

  要求:採用比賽等方式,讓學生仔細讀課文,並作簡單的批註。

  2.談談讀後的感受。

  3.認讀生字

  二、重點閱讀,體會道理

  1.再讀課文,思考:這是怎樣一座花園?

  學情估計:學生會說這是一個美麗的花園,這是一個神奇的花園......

  2.從哪裡看出這個花園很美麗,很漂亮?

  3.能透過你的朗讀來讓大家感受到這個花園的漂亮、迷人嗎?

  注:在那裡,教師指導學生反覆閱讀,方式要多樣,如:賽讀、品讀。

  4.為什麼又說這是一個神奇的花園呢?

  方法:學生再次讀課文,並自我做簡單的分析,教師巡視指導。

  (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裡時,巨人的花園還是隆冬。

  A反覆讀3.4句,要讀出村子和花園不一樣景色所蘊涵的不一樣情感。

  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麼?想象孩子們又在做什麼?

  學情估計:如果學生能說到孩子們想到他們的樂園──花園裡去,教師能夠點撥:巨人在裡面日子過得並不好,孩子們也想進去玩,此刻最好的是什麼?

  (2)第7自然段:孩子們在時,花園草翠花開;孩子們離開後,花園冰雪覆蓋。

  A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B體會“與此同時”。

  C朗讀本段。

  (3)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樹枝,桃樹開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A巨人最後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麼?

  B討論:“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是什麼意思?

  5.句型訓練,理解中心

  (1)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喚來春天的。

  (2)從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注:要結合討論的結果,讓學生體會,教師要引導。

  (3)反覆閱讀這兩句話,在讀中深化感受。

  三、學習生字

  1.認讀要求學會的生字

  2.師板書左右結構的字:溢、牆、牌……

  方法:先讓學生自由識字,再彙報交流,教師根據出現的狀況做有針對性的講解。

  需要重點講解的字:溢:滿;拆──折。

  3.指導書寫

  “酷”左右差不多,其他的是左窄右寬。

  4.學習剩下的生字“允、覆、”

  “允”和“充”可辨析,“覆”的上方部分同“西”辨析。

  本課小結

  “把愛拿走,我們的地球就變成一座墳墓。”詩人白朗寧也曾這樣說,在那裡我衷心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點愛,讓世界將變得更完美。

  第二課時

  匯入新課

  快樂需要和大家一齊分享,不然,會出現什麼狀況呢?請大家結合上節課你所懂得的道理來說一說。明白了道理,那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請大家再讀讀課文。

  學習新課

  一、解決細節問題

  1.自讀課文

  要求:提出不懂的問題。

  2.全班交流

  需要指導的有:

  (1)花園裡常年洋溢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方法:洋溢是什麼意思?能夠換成哪個詞語?(盪漾)從這句話你體會到了什麼?

  (2)不知怎樣,巨人看著他的眼神,心裡感到火辣辣的。

  方法:巨人為什麼感到火辣辣的?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回憶上節課的資料回答,必要時要引導。

  (3)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溫暖和愉快。

  方法:從第一次你體會到了什麼?

  二、想象畫面,並用自我的語言說、寫

  1.讀課文,要求:看在讀什麼地方時腦袋裡會出現相應的畫面。

  讀寫結合的點:

  (1)巨人推倒圍牆前後的情景。

  (2)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

  (3)孩子們在花園中玩耍的情景。

  (4)巨人和孩子們一齊生活、玩耍的情景。

  2.交流彙報

  推薦:學生說的時候,要進行語言規範性的指導,同時要引導學生儘量用積累的好詞佳句。

  3.把剛才說的寫下來。

  三、分主角朗讀課文

  語言積累

  抄寫喜歡的句子段落。

  本課小結

  童話讀起來不僅僅搞笑,而且還能讓我們明白許多道理,以後能夠多讀讀,在後面的活動課上我們要舉行一次講童話、演童話的比賽。推薦童話:《豪夫童話選》、《一千零一夜》等。

  板書設計:

  9.巨人的花園

  分享

  冬────────────春

  (孩子)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11

  教學難點

  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課前準備

  多媒體(製作動畫片)

  教學過程

  一、想象展開

  1、師:同學們,首先老師要進行一項調查,你們喜歡童話作家嗎?喜歡的同學請舉手。

  2、師:誰來談一談喜歡童話作家的原因?(學生回答)

  3、給學生機會,讓其充分闡述。

  4、師:既然同學們這麼喜歡童話作家,老師就讓你們嘗試一下當童話作家的感覺,一份想象快餐送給你們,(多媒體出示)面對這幅卡通圖畫,發揮你們的想象力,構思一個美麗的故事吧!

  5、發揮學生想像能力,只要說得得當就給以肯定。

  6、師:你有著豐富的想象力和善良純潔的心靈,才會想象出這麼動人的童話故事,你比故事中的小孩更出色!

  7、指名另一名同學來編故事。

  8、師:思路清晰,構思獨特,你已具備童話作家的基本素質,如果有一天你成為童話作家,老師一定不會意外!

  二、合作探究

  1、師:同學們的想象力讓老師折服,那就讓我們帶著這非凡的想象力再次走進王爾德的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吧!(媒體出示課題及作者)(板書課題:6巨人的花園)透過上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成功的收穫了字詞,瞭解了故事內容,那麼在本節課你會不會滿載而歸呢?請同學們快速朗讀課文,找出你感興趣的問題,或者是你不理解的內容,並記錄在紙上。(媒體出示“認真讀書吧,你會從書中發現很多的奧秒!”)開始!

  2、學生一邊讀書,一邊將不懂的問題寫下來。

  3、教師到學生中,與學生一起探討。

  4、師:同學們不僅想象力豐富,而且善於思索,把你們的問題提出來,看誰的更精彩。(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此時不必回答)

  5、師:同學們的問題提的很深入,很有研究價值,老師將你們的問題歸納一下,共有這幾方面:

  (多媒體展示:

  1、為什麼巨人不願與大家共享花園的美?

  2、為什麼春天要離開巨人的花園?

  3、為什麼後來春天又回到了巨人的花園?

  4、這個童話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6、下面你們帶著這些問題再把課文大聲的朗讀一遍,開始!

  7、我們一起來思考第一個問題:為什麼巨人不願與大家共享花園的美?(孩子在花園裡亂蹦亂跳,會踩壞綠茵,會折斷花枝,會破壞花園的美,他就不能欣賞花園的美了;我自己的花園憑什麼讓你們玩耍……)

  巨人想得如此自私,怪不得他這樣粗暴地把孩子們趕跑了,你能讀出他的冷酷無情嗎?(媒體出示)(學生讀“這是我的花園,我不準任何人在裡面玩!”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他的自私導致了什麼後果呢?(師板書:自私時風狂雪飛)

  8、那為什麼春天要離開巨人的花園?(師適當引導:是巨人剝奪了孩子們的歡樂,氣跑了美好的春光和快樂的花草樹鳥。)

  9、巨人知道自己的任性和冷酷導致的不幸後果了嗎?(知道)你怎麼知道的?(學生回答)是呀,他經孩子的提醒終於醒悟了,他明白了什麼?(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

  10、醒悟後的巨人不再冷酷、任性,我們從哪些地方能感受到?(他把圍牆推倒,把禁止孩子們到花園裡來玩的牌子也摘了。把花園給了孩子們)所以春天又回到了巨人的花園!(師板書:無私時花開遍地)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陰、鮮果飄香、洋溢、允許、圍牆、告示牌、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願意和同學交流閱讀感受。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想象畫面,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教學難點是體會這篇童話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入境

  1、同學們今天可真精神,老師問你們一個有趣的問題:你們有翅膀嗎?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張開想象的翅膀再一次飛進王爾德筆下的《巨人的花園》。板書課題、生齊讀

  2、昨天我們初讀了課文,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巨人的花園什麼樣呢?

  3、、指名回答。

  二、細讀探究

  1、情境渲染:正當孩子們沉浸在這美麗而又快樂的花園裡時,巨人回來了,花園裡發生了神奇的事。請同學們自由讀文,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花園裡發生了什麼神奇的事情?這件神奇的事情引起了你的哪些思考?讀後我們來交流一下。

  2、指名發言交流後,師梳理。

  提煉出大家都關注的兩個話題:

  (1)春天為什麼會離開巨人的花園?

  (2)春天為什麼又會回到花園裡呢?

  (教師隨機出示這兩個問題)

  3、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師鼓勵:帶著問題再來讀文,一邊讀一邊想,然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最後形成自己小組的意見,咱們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的意見最全面,最有說服力。

  4、學生彙報:

  (1)(我們小組透過討論,認為……)小組代表彙報後教師小結: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使春天離開了花園,巨人趕走了孩子,春天也走了。

  找出巨人趕走孩子的句子,聯絡上下文想像一下,巨人說這些話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可能會怎麼想?生表演讀。你能評價一下此時的巨人嗎?

  (2)孩子們被趕走了,春天也走了,花園裡什麼樣呢?(放課件)此時的花園變了,讓你感覺怎樣?(淒涼、寒冷)如果你是巨人,你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呢?(孤獨、寂寞)讀課文的第6自然段。體會一下花園的淒涼和巨人的孤獨。(學生自由讀後指名讀,師隨機出示第6自然段)

  (3)那春天為什麼又回來了呢?哪個小組同學有自己的見解,小組代表發表意見。

  畫出描寫小男孩的句子,學生猜想,小男孩那雙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會說什麼?巨人從小男孩的動作中知道了什麼?

  師指導讀:是的,小男孩用無聲的語言和滿樹的桃花讓巨人明白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他是多麼感激小男孩啊,你能讀好第9自然段嗎?指導讀。

  (4)情境渲染:真是春風融化冰雪,暖語滋潤心田,醒悟後的巨人變得怎麼樣呢?我們男女生賽讀最後兩段。

  說說,你彷彿看見了什麼?太好了,我們幫巨人換一個廣告牌吧。(指名說)老師帶你們去花園看看好嗎?

  看他們玩得多開心啊,此時的巨人變得和以前有什麼不同了?(寬容,豁達)和孩子們在一起他會有什麼感受呢?

  (5)巨人用寬容善良的心融化了堅冰。從此,他的花園裡又春意盎然,充滿了歡聲笑語,它又成了孩子們的樂園。讓咱們隨著孩子們的歡笑聲快樂地朗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三、交流感悟

  1、從這篇童話中你懂得了一個什麼道理?

  生:人不要太自私

  生:要尊重別人

  生:寬容的人才會有快樂

  生:快樂要大家分享......

  2、名言大放送(老師想把這幾句話送給我們四2班的全體同學)

  課件出示:(齊讀)

  如果把愛拿走,我們的地球將會變成一座墳墓―――白朗寧(大詩人)

  送一份快樂給別人你會得到成倍的快樂―――陳俠(教育家)

  愛,既是付出,也是享受。

  3、你也能把你的收穫和體會創編成一條名言嗎?(學生練寫後交流)

  四、作業:

  1、收集有關幸福的名人名言。

  2、把《巨人的花園》編成童話劇,以小組為單位演一演。

  3、收集王爾德的其它童話故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講給大家聽。

  板書:

  外出旅行洋溢著笑聲

  巨人的花園砌起圍牆覆蓋著冰雪分享快樂

  拆除圍牆孩子的樂園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學會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抓住人物態度的變化、感覺的變化和花園情景的變化,透過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3.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進行拓展寫話訓練。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在讀的過程中,體會巨人在行動上和心理上的變化,懂得快樂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正確讀寫“鮮花盛開、綠樹成蔭、鮮果飄香、洋溢、草翠花開、火辣辣”等詞語。

  2.感知花園情景的變化,有感情朗讀,並初步感受變化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揭題

  1.匯入語:同學們,你們平時愛看童話嗎?說說你看過的童話。童話那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總能把我們帶入一個美好的情境。今天,老師帶你們再次走進童話世界。

  2.揭題,齊讀課題(出示課題:巨人的花園)

  3.據題質疑:看了課題,你有什麼問題呢?(學生一邊質疑,教師一邊梳理板書)預設問題:巨人的花園是怎麼樣的?巨人是個怎麼樣的人?

  二、粗讀感知,疏通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通課文,讀準字音,遇到難讀的詞句劃一劃,多讀幾遍。

  2.交流反饋,出示詞語,指名朗讀正音:

  鮮花盛開、綠樹成蔭、鮮果飄香、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形容天氣)

  洋溢、允許、火辣辣、覆蓋、訓斥

  3.指名朗讀句子(投影出示)

  三、交流釋疑,整體感知童話內容

  交流據題質疑的問題:

  1.這是一座怎麼樣的花園?

  預設學生的回答會是:

  (1)這是一座美麗的花園,也是一座荒涼的花園。

  A 指名回答,交流課文的語言資訊,投影出示

  “那裡,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蔭,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

  “不久,北風呼嘯,隆冬來臨,刺骨的寒風吹起雪花。”

  “巨人的花園裡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鮮花凋謝,樹葉飄零,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

  B 朗讀交流的語段

  (2)這是一座神奇的花園。

  A 指名回答,找到依據

  B 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變化的次數和變化的內容,小組合作,完成填空。

  變化的時間: 從前 有一年秋天 一天 從那以後

  變 化:

  變化的原因:

  2、巨人是個怎麼樣的人?

  學生讀文後發表自己個人看法,教師隨機點撥。

  四、總結拓展

  1.總結:巨人在回來前,回來後,醒悟後態度的變化,使花園發生了不同的情況,多神奇呀,這倒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下一節課再來討論。

  2.拓展:請小朋友們在課下閱讀更多的童話故事,比比誰讀的童話最多。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精讀課文,瞭解巨人的花園的變化的原因。

  2.透過入情入境地體驗,思考巨人的自私、任性。

  3.懂得美好的事物要與人分享才會有真正的快樂的道理,並進行寫作拓展。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

  1.匯入:今天我們就繼續來閱讀《巨人的花園》這篇童話故事。

  2.複述故事:請一個小朋友先來給大家簡單講一下這個故事吧!

  二、緊扣主題,深入研究:

  1.研讀巨人任性的表現

  過渡:同學們真會讀書,童話故事總能給我們帶來豐富的想象。巨人的花園發生瞭如此大的變化,是什麼原因呢?巨人說了一句感人肺腑的話。你能找到嗎?

  出示句子:

  “換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

  (1)指名回答,交流文字找到的資訊,投影出示: 你從哪裡看出巨人原來很任性、冷酷?

  隨機出示三句句子:

  A “誰允許你們到這兒來玩的!都滾出去!”

  想想巨人說這話時,心裡會怎麼想?他說話時可能是什麼樣子?你能試著讀讀嗎?

  B “好容易才盼來春天,你們又來胡鬧。滾出去!”

  巨人喜歡春天嗎?你從哪兒看出的?品讀6、7自然段。

  C “喂!你趕快滾出去!”

  (2)有感情地齊讀這三句話。

  (3)讀了這三句話,你有什麼感受嗎?

  2. 探究巨人省悟的原因:後來是什麼原因,巨人醒悟了?

  出示句子:

  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不知怎麼,巨人看著他的眼神,心裡感到火辣辣的。

  “凝視”什麼意思?你能凝視我嗎?小男孩用眼睛專注地看著巨人,彷彿在跟巨人說著什麼?巨人從小男孩的眼裡讀懂了什麼?

  3.感悟真情:巨人從小男孩的眼裡,讀出了溫情,讀出了愛。所以他終於明白了,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

  (齊讀)“換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將永遠被我趕走了。謝謝你!”

  三、拓展寫作

  1.過渡:巨人終於醒悟了,任性、冷酷的心換來的是冬天;善良、寬容的心帶來的是( )。

  板書:春天

  2.拓展寫作:醒悟後的巨人會怎麼做呢?他的花園裡又會出現怎樣的景象呢?請大家拿起筆寫下來。(配上《愛的奉獻》音樂)

  3.寫作交流

  五、總結

  有位詩人曾說過:“將愛拿走,我們的地球將變成一座墳墓。” 在這裡我衷心希望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點愛,讓世界將變得更美好。另外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找來王爾德的其他幾篇童話讀讀,如:《快樂王子》、《夜鶯與玫瑰》、《忠實的朋友》等。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巨人的花園》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實驗教材第七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是英國作家王爾德寫的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個巨人看到孩子們在自己的花園裡玩耍,很生氣,他在花園周圍築起了高牆,將孩子們拒於牆外。從此,園裡花不開,鳥不語,一片荒涼,只有冬天永遠留在這裡。一天,孩子們從牆洞爬進來,春天也就跟著孩子們來了,園裡立刻變得生機勃勃。當巨人把孩子們再次趕出花園之後,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後來,在小男孩的啟發下,巨人醒悟了,隨即拆除了圍牆,花園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巨人生活在漂亮的花園和孩子們中間,感到無比的幸福。從這篇童話中,我們可以體會到,能和大家一起分享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幸福。

  童話的情節往往較為曲折,故事性強,常有豐富的聯想或幻想,也正是有了這些特徵,因此,童話故事往往比其他型別的文章更有魅力。從文章中看來,本文的顯著特點是運用對比的方法展開故事情節、揭示道理。文中有許多處進行了對比,如巨人砌牆與拆牆後花園情景的對比,巨人砌牆與拆牆後態度、行為的對比,正是在這些對比中,故事的情節變得跌宕起伏,故事所揭示的道理也自然地顯現出來。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喜歡讀童話,之前也學過不少童話。二年級的時候學過《小壁虎借尾巴》《兩隻小獅子》《小蝌蚪找媽媽》等,三年級的時候學過《小柳樹和小棗樹》《風娃娃 》《紙船和風箏》等。所以孩子們對於童話中擬人化的語言、神奇超凡的形象並不奇怪,孩子們喜歡童話的有趣,喜歡角色的善良,更喜歡童話中美好的一面。既然是童話,教師就要用童話的方式去引導學生讀童話、學童話、演童話、寫童話。透過朗讀、講述、想象等多種方法去理解童話的內容、感悟童話特有的魅力,體會文章表達上的特點。

  設計說明

  童話故事是孩子喜歡閱讀的文類。《巨人的花園》這一篇童話故事不論是在故事情節、表達方式、還是用詞用語都很有特點,但作為童話,教師在教學中更應該注重文體特點。本課教學立足於教材,充分挖掘文字資源,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資源,拓展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渠道,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協同發展。本課教學緊扣主線,抓住花園前後的變化及巨人態度的變化,透過不同層面、多種形式的讀,引領學生走進文字,反覆觸控文字語言,感受童話的魅力。在讀故事、說故事中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交流能力。透過續編故事激發創作童話的慾望,感受創作童話的快樂。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的8個生字詞,積累“草翠花開”等好詞佳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故事。

  2.能理清故事的主要內容。在對比閱讀中,感受巨人的花園前後的不同。

  3.透過品讀感悟,想象畫面等體會童話故事的特點,激發起對童話閱讀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

  理清故事內容,積累詞句,感受巨人的花園前後的不同。

  三、教學難點

  體會童話獨有的語言特色,學習作者對比、想象等表達方式。

  四、教學過程

  (一)回顧童話,體會童話特點

  1.猜一猜:這些都是我們學過的童話故事,你們喜歡這些童話故事嗎?童話故事和我們平時讀的課文有什麼不一樣?(隨機概括:擬人化、富有想象、情節生動有趣……)

  2.今天就讓我們一同隨英國作家王爾德走進他的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板書,齊讀。

  (二)走近童話,整體感知內容

  1.引導學生初讀。

  讀童話可不能像讀普通課文一樣,讀童話要像講故事一樣讀。邊讀邊想,這個故事講了什麼?還要想辦法解決掉不會讀的字詞。(站起來讀,讀完坐下,思考故事主要講了什麼,厲害的小朋友會在文中找一些幫助你概括這個故事的詞句,圈畫下來,這就叫批註。)

  2.讀詞語,並運用。

  洋溢 允許 訓斥 圍牆 告示牌

  巨人的花園曾經( )著孩子們的笑聲,當巨人砌了( )、插了( )、不( )孩子們入內,還( )孩子們後,他的花園就變了。

  凝視 冷酷 火辣辣 覆蓋 拆除 愉快

  當桃樹下的小男孩( )著巨人,巨人也變了。感到臉上( )的,( )的心也被融化了,他立刻( )圍牆,和孩子們( )地玩耍。

  師小結:孩子們學的詞語不僅要會讀,而且還要會用。

  3. 把這兩句話連起來讀一讀。有時候我們可以串聯課文中的生字詞來概括主要內容,多好的一種新方法。

  (三)走進童話,對比學習巨人的花園的前後之變

  1.巨人的花園到底有什麼變化呢?默讀課文,找找描寫巨人花園的句子讀一讀,體會體會。

  2.隨機學習句子。

  句一: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村裡的孩子都喜歡到那裡玩。……花園裡常年洋溢著孩子們歡樂的笑聲。

  (1)巨人曾經的花園是怎麼樣的?(板書:四季如春。)

  (2)讀著,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聞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

  (3)帶著這種體會讀出這種美麗與歡樂。

  句二:但不知為什麼,巨人的花園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句三:孩子們的歡笑使花園增添了春意。

  句四:與此同時,鮮花凋謝,樹葉飄落,花園又被冰雪覆蓋了。

  句五:從那以後,巨人的花園又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1)巨人的花園前後有什麼變化?(板書:淒涼、增添春意、冰雪覆蓋、充滿歡樂。)

  (2)花園的變化和什麼有關?(孩子們的到來和離去、巨人的訓斥和驅趕。)

  師小結:花園似乎被施了魔法,前後會有這樣神奇的變化,這是童話語言的魅力。作者不僅用這樣的對比寫法,他的用詞方面很有特點,你們發現了嗎?把他們圈一圈,讀一讀。

  3.學生圈畫句子中的四字詞語,一起來讀一讀:

  鮮花盛開 綠樹成陰 鮮果飄香 白雪一片 狂風大作

  雪花飛舞 鮮花凋謝 樹葉飄落 冰雪覆蓋

  師小結:這也是作者寫這則童話用詞用句的魅力之處。讓我們再一起把這種神奇讀好。

  4.誰來用講故事的語氣為大家美美地讀一讀。

  (四)聚焦小男孩,感受童話之魅力

  當巨人訓斥孩子們時,所有的孩子都跑了,唯獨有一個小男孩,他站在桃樹底下凝視著巨人。

  1.把描寫小男孩子的句子畫下來,一起讀一讀。

  2.小男孩有這樣的舉動,你有什麼感嘆?有這樣神奇的人物我們也不足為奇,因為這是一篇──童話,童話裡處處充滿著──想象(板書:想象。)

  (五)設疑結課,完成部分作業

  1.小男孩的眼神和親吻讓巨人改變了,這眼神和親吻到底有什麼魅力呢?巨人前後會有怎樣的改變呢?我們下節課再來研究。

  2.完成作業本部分作業。

  (六)板書設計

  巨人的花園

  四季如春 擬人化

  淒涼

  增添春意 對比

  冰雪覆蓋

  充滿歡樂 想象

  分享、溫暖、關愛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 在對比閱讀中,體會巨人前後的態度變化。

  2. 結合生活實際體會“快樂要與大家分享”的道理。

  3. 學習童話獨有的語言,續編故事。

  二、教學重點

  在對比閱讀中,體會巨人前後的態度變化,從中明白道理。

  三、教學難點

  感受童話的魅力,學習作者的表達方式續編故事。

  四、教學過程

  (一)複習回顧,學會積累運用

  聽寫四字詞語,讀一讀說一說。

  鮮花盛開 鮮花凋謝 鮮果飄香 白雪一片 狂風大作

  雪花飛舞 綠樹成陰 樹葉飄落 冰雪覆蓋

  巨人的花園以前是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他趕走孩子們以後,花園裡天天( )、( ),孩子們偷偷鑽進來後又給了花園春意,可是巨人又訓斥孩子們,把孩子們趕跑了,與此同時( )、( )、花園又被( )了。

  師小結:是巨人的態度和行為讓花園前後有了這樣的變化。讓我們開啟書本繼續走進王爾德的《巨人的花園》。

  (二)對比朗讀,體會巨人的冷漠與改變

  1. 默讀課文,想一想巨人之前的態度是怎麼樣的?他幾次驅趕孩子們?後來是怎麼樣的?把描寫巨人言行的句子畫下來讀一讀。

  2. 學生畫一畫,讀一讀,交流反饋。

  3. 指導朗讀。

  4. 你感覺到這是怎樣的一個巨人?

  補充資料:巨人沒有朋友,他一個人呆在花園裡。他每天都很孤獨,唯一的朋友是一個妖怪。因為自己是巨人,所有的人都向他投去奇怪的眼神。他變得不愛說話,有一次他到妖怪家去,把他想說的話都說了,這一走就是七年。

  5. 小男孩的眼神彷彿在說什麼?

  6. 這是一個普通的親吻嗎?它吻走了什麼?吻來了什麼?(冷酷、無情、訓斥;關愛、溫暖、改變。)

  7. 如果你是巨人,你明白了什麼?(快樂要與人分享。)

  (三)結合生活,領悟童話中的道理

  巨人懂得了與孩子們一起分享,所以他快樂了,所以他的花園四季如春了,這是多美好的畫面,這種美好的畫面,我們在童話世界裡常常能夠看到,在生活中也能看到。

  孩子們你們在生活中有與人分享帶來快樂的小故事嗎?(學生自由說。)

  師小結:是啊,快樂就是與人分享。快樂就是給別人送去溫暖與關愛。雖然現實生活中的美好沒有童話中那麼神奇,但同樣也會帶給人許多欣喜,對嗎?

  (四)續編故事,感受童話的魅力

  1. 讀完這個故事,我們彷彿和巨人同喜同悲,孩子們,你們願意成為童話中的一員嗎?那麼就讓我們繼續把這個故事寫下去吧。

  續編故事:巨人把花園還給了孩子們,又是一年春天來了。

  (詞語提供:不再是……而是……;巨人、孩子們、花園。)

  2. 故事交流。

  3. 完成課堂作業本剩餘作業。

  4. 補充資料袋。推薦《格林童話》《王爾德童話集》

  (五)板書設計

  巨人的花園

  四季如春

  第一次訓斥 淒涼

  增添春意 對比

  第二、三次驅趕 冰雪覆蓋

  改變 充滿歡樂 想象

  分享、溫暖、關愛

《巨人的花園》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積累“隆冬、孤獨、狂風大作、雪花飛舞、草翠花開、訓斥、覆蓋、凝視、火辣辣、冷酷、愉快、拆除”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根據課文內容想象畫面。

  3、讀懂課文,明白快樂應當和大家分享的道理,願意和同學交流閱讀的感受。

  4、能運用文字中的春天美景語言進行遷移練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回顧美景

  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巨人的花園,這是一座美麗的花園,春天(鮮花盛開),夏天(綠樹成陰),秋天(鮮果飄香),冬天(白雪一片),可是自從巨人砌起一堵厚厚的圍牆,花園裡的一切就發生了變化。同學們,就讓我們認認真真地,用心地去讀一讀6~11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思考,花園會怎樣變化呢?把有關的詞句畫起來,好,開始自由讀

  二、走進心牆,感受孤獨

  1、學生讀文。

  2、學生交流花園產生的變化。

  3、出示:

  春天終於來了,村子裡又開出美麗的鮮花,不時傳來小鳥的歡叫。但不知為什麼,巨人的花園裡仍然是冬天,天天狂風大作,雪花飛舞。

  ⑴ 好好讀一讀,你會有自己的感受。

  ⑵ 多美麗的春天呀,但不知為什麼,巨人的花園裡仍然是冬天,天天……生接讀。

  ⑶ 把這樣的畫面定格在腦海裡,再去讀這段話,你一定會有別樣的感受。再請學生讀文,齊讀。

  4、此時巨人怎樣呢:

  〔巨人裹著毯子,還瑟瑟發抖。他想:“今年的春天為什麼這麼冷,這麼荒涼呀……”〕

  ⑴ 學生讀文,體會巨人的孤獨寒冷。

  ⑵ 讓我們用朗讀表現出當時的畫面。

  ⑶ 多麼鮮明的對比呀,一牆之隔,兩個世界,一念之差,天壤之別。這一堵牆,圍住了孩子的腳步,也圍住了……

  (也圍住了春天,圍住了友誼,圍住了溫暖,圍住了歡笑,只留下了寒冷、孤獨、冬天、冷漠,根據學生歸納,根據學生反饋板書)

  5、引讀第7段,在引讀中品讀:

  ⑴ 生活在冰冷的花園裡的巨人是那麼寒冷,那麼孤獨,那麼冷清,但是他不知道為什麼,就這樣過了一天又一天。有一天早晨……

  ⑵ 孩子們,巨人為什麼這麼激動?

  巨人是好幾個月沒看過春天了,他是多麼激動呀,誰來讀。巨人盼了好久才盼來春天,他是多麼激動呀,朗讀指導。

  ⑶ 指導讀巨人態度的句子,體會巨人的自私冷酷。

  ⑷ 你把“又”字讀得這麼突出,你一定有自己的感受。是呀,一個“又”字將巨人又關進了冰冷的世界。

  ⑸ 可是巨人還不明白呢,你瞧,他還不解地看看四周,他突然發現桃樹底下還站著個小男孩,他還是大聲叱責……

  6、探究原因:

  ⑴ 你們都明白了,可是巨人明白嗎?趕快讀讀8、9兩段。

  ⑵ 出示句子:

  “喂!你趕快滾出去!”小男孩沒有拔腿逃跑,卻用他那會說話的眼睛凝視著巨人。不知怎麼,巨人看著他的眼神,心裡感到火辣辣的。這個小男孩在樹下一伸手,桃樹馬上綻出綠芽,開出許多美麗的花朵。

  ⑶ 巨人是怎麼明白的:

  課文雖然沒有寫小男孩說了什麼,我們卻能在他凝視的眼睛裡讀出千言萬語。小男孩,來,把你想說的話都說出來吧。學生說心裡話。這一切巨人是否明白?

  ⑷ 巨人終於明白了:

  出示巨人後悔的語句:

  “噢!是這麼回事呀!”巨人終於明白,沒有孩子的地方就沒有春天。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喚來寒冬的,是我那顆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就永遠被我趕走了。謝謝你!”

  巨人醒悟了,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

  巨人被孩子感動了,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

  巨人回想過去覺得很後悔,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

  巨人冷酷的心融化了,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

  巨人為自己醒悟而激動,他不禁抱住了那個孩子……

  三、走出心牆,感受快樂

  1、巨人終於走出心牆,我們一起幫助巨人來拆除這座牆,請學生擦牆,一起擦去了寒冷、孤獨、冬天、冷漠……

  2、拆掉這座自私冷酷的圍牆,讓春天走進花園,讓笑聲走進花園,讓歡樂走進花園,讓友誼走進花園,這時候奇蹟出現了。(音樂起)閉上眼睛,我們一起走進巨人的花園,此時此刻,你的心情怎樣?你看到了什麼?你聽到了什麼?

  3、學生交流想像的花園。

  4、來,用我們的筆把這座充滿了友誼和歡笑,充滿溫暖快樂的花園寫下來。

  5、學生交流習作。

  四、認識作者,拓展閱讀

  介紹代表作,引讀閱讀。

  五、作業超市

  (第一題必做,其餘選一題)

  1、積累文中的詞句。把故事講給家人聽。

  2、讀《拇指姑娘》,發揮自己的想像,把巨人的大寫具體。

  3、看課文插圖,寫一個片斷。

  4、幾個人合作,編成課本劇演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