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六一”兒童節》教學設計

《六一”兒童節》教學設計

《六一”兒童節》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一”兒童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六一”兒童節》教學設計1

  五年制第十冊《基礎訓練五》的“口語交際”訓練內容是組織討論怎樣度過“六一”兒童節更有意義。這是小學階段最後一次口語交際訓練,其內容貼近學生的生活,適合高年級學生的特點,學生感到有話可說,可以激發他們與人交流、溝通的慾望;其訓練要求也較以前有較大的提高。我們要充分利用這次訓練,調動全體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根據新大綱的要求和教材內容,教學過程

  設計為:

  一、教師匯入

  “六一”兒童節快要到了,這是我們在小學階段度過的最後一個兒童節,怎樣度過才更有意義?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看誰的主意好、有新意、切實可行,我們就根據誰的建議組織活動,好嗎?

  二、小組討論交流

  1交流要求。先在小組內分別說出自己想到的好主意,再討論一下,總結歸納出小組意見,制定出活動方案,過一會兒彙報。

  2學生交流,教師巡視指導,並且參與一些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交際,提出自己的好主意,並把話說清楚、說明白。

  三、小組彙報(推選一名同學主持)

  1主持:同學們,“六一”兒童節是我們自己的節日,怎樣度過最後一個“六一”兒童節才更有意義、更令我們終身難忘呢?剛才各小組經過討論已經制定出了活動方案。下面我們就來舉行“新聞釋出會”,請各小組彙報。

  2各小組彙報。教師引導學生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聽的同學要認真耐心,可以提出質疑。

  3引導評議。透過各小組彙報,可以看出我們想了許多好辦法,你認為哪些小組的建議最有意義、有新意、切實可行?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說一說自己的意見。

  4各小組討論後彙報,自由發言。

  5總結。根據大家的發言,主持人進行總結,選出最佳活動方案,在全班形成共識。

  四、拓展運用

  1討論分工。請同學們根據剛才選定的活動方案,討論一下分工,為慶祝“六一”兒童節的活動作好具體而充分的準備工作。

  2學生討論安排分工,教師注意適時調控。

  3引導實踐。請各小組按照分工認真做好準備,有困難多商量,多想辦法,爭取讓這個兒童節過得最有意義。那時,我們再一次互相慶祝、交流。

《六一”兒童節》教學設計2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怎樣過“六一”兒童節。分兩個層面練說:一是交流在幼兒園時是怎樣過“六一”的;二是設想小學的第一個“六一”節怎樣度過。

  教學時,可創設以下情境,激發學生說的慾望,創設不同角色讓學生體驗,引導學生積極討論,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的看法,做到舉止文明、態度自然、語言清楚明白。

  創設情境一:

  1.播放錄影,情境引入。

  播放一段幼兒園小朋友慶“六一”的活動錄影,啟發提問:小朋友們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快樂?

  2.點撥啟發,回憶過去。

  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麼過“六一”兒童節的?想把你過得最高興的“六一”節的情況跟大家交流交流嗎?

  可設計以下方式:

  “我是優秀解說員”:讓事先準備好過“六一”照片的同學,把照片展示給大家看,並介紹當時的情景,讓大家分享他的快樂。其他同學對他的解說作出評價:態度是否大方,語句是否完整,語言是否生動有趣,如果是,就獎勵他一個“優秀解說員”獎章。

  創設情境二:

  情境引入,激發參與慾望。實物投影本校近年“六一”活動的圖片,向學生介紹本校大哥哥、大姐姐“六一”節活動的內容,播放活動時的精彩片段,激發學生參與的慾望,然後讓學生談談小學的第一個“六一”節準備怎樣度過。

  設計兩種方式:

  1.個人:自由說說自己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過小學階段的第一個“六一”節,讓大家給參謀參謀,回家後與爸爸媽媽商量,看看設計方案行不行。

  2.小組:和同學合作,設計活動方案。

  時間地點主持人內容活動一活動二活動三展示臺

  “識字加油站”是讓學生展示自己在課外書上認的字,並和大家交流。方式可以有多種。如:拿課外書來用實物投影顯示,當場點讀給同學聽;事先把認識的字用電腦打印出來,展示在“識字角”中,與同學交流;用認識的字組詞說話,讓同學知道認識了哪些字。

  “比比誰最快”是讓學生用音序查字法。可讓已經學會音序查字法的同學先展示,一是給他們創設一個展示自己能力的舞臺,體驗成功的喜悅;二是讓他們體驗小老師的角色,讓他們介紹查字方法,教同學查字。在同學都學會了之後開展競賽,比比誰最快。

  教學設計舉例

  (一)實物演示,激發興趣

  展示《新華字典》、《新編小學生字典》。

  1.誰知道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有什麼用?

  2.誰會查到下面這些字在字典的哪一頁?(“我、是、小、學、生”)

  3.看了他們的演示,你想說什麼?是不是也想學會這個本領呢?

  (二)學生介紹學的途徑、方法

  提示:學習的途徑有多種,如:家長教,大哥哥大姐姐教,自己看字典的說明學。

  學生介紹方法時,可以邊說邊做。

  (三)老師總結音序查字法

  1.按順序背熟漢語拼音字母表,熟練掌握音序。

  2.看清要查的音節第一個字母是什麼,在字典的《音節表》裡查到這個大寫字母。

  3.在查到的大寫字母下面找到音節,再看它右邊標的頁數。這個數字就是這個音節在字典中的頁數。翻到指定的頁碼查到音節以後,再按四聲的順序,找到所查字的音節,就查到要查的字了。

  (四)學生練習,比賽

  內容概括:這篇介紹了關於《怎麼過“六一”兒童節》教學設計二,一下語文園地六,希望對你有幫助!

《六一”兒童節》教學設計3

  一、活動目標。

  1、感受節日的快樂,表現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體驗自主過節的樂趣和成功感,增強小主人意識。

  3、發展自主策劃、自我管理和樂於表現等多種活動能力。

  4、瞭解世界其他國家兒童是怎樣過兒童節的。

  5、瞭解社會各界的關心,並引導學生用實際行動回報社會的愛。

  二、活動準備。

  (一)學情分析。

  我校位於城鄉結合部,是一所開辦不久的新學校,周圍都是新建成的花園式居住小區,生活及交通等方面均十分方便。學生雖然來自五湖四海,水平參差不齊,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已漸漸好轉。對於新的知識,學生求知慾很強,興趣濃厚,也樂於接受。本次活動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基礎,意在更深地挖掘出學生的內在潛能。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是最快樂的節日,同學們期盼它的到來,充滿著對它的渴望。節日臨近時,他們掰著手指頭數日子,腦海中也有許多奇思妙想:若自己當一回小設計師,設計、策劃、安排屬於自己的節日那該是多麼幸福和愉快的事啊!針對學生們所思所想所盼,貼近其生活的熱點話題而提出本次活動主題。

  (二)物質資料準備。

  1、彩燈、皺紋紙、彩色筆、剪刀、膠水等。

  2、信紙、信封、郵票。

  3、根據遊園專案確定所需的各種材料。

  三、活動時間。

  一週。。

  四、活動過程。

  (一)主題一:迎接我們自己的節日

  1、師生問好,談話揭示主題。

  師:同學們,每年都有一個很特殊的節日是隻屬於你們的,大家一起猜一猜,它是什麼節日?

  生:我知道,是六一兒童節。

  生:六一兒童節可好玩了。(學生興致高昂,爭著回答。)

  師:沒錯,就是“六一”兒童節。我們日夜盼望的“六一”兒童節就要來到了。大家的心裡一定特別高興吧。

  生:高興!

  2、培養小主人意識。

  師:既然這個節日是屬於我們的,那應該由誰來設計節日的活動內容呢?(學生開始積極地討論。)

  生:我們的節日應該由我們自己來設計!

  師:很好,很多同學都有主人翁精神,都懂得我們是小主人,老師希望大家都能為這個特殊的節日出謀劃策,過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節日。

  3、我們的節日怎麼過?

  (1)談話引入。

  師:從幼兒園到現在,同學們已經度過了好幾個兒童節,相信每年的這一天都會給同學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大家想一想, 以前在幼兒園是怎麼過兒童節的?小組裡面互相說說。(學生分小組交流,回憶過節的情景。)

  學生回憶交流可以談話、表演等,形式不拘,方式多樣。

  師:同學們都度過了難忘的兒童節,很有趣,也很有意義。但是現在,我們不是在幼兒園裡玩耍的小朋友,已經是小學生了,應該過一個和以前不一樣的節日。

  師: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這一天,同學們最想做什麼事情?或者玩什麼遊戲?開展什麼活動?有什麼心願、想法都可以說出來給大家聽,集思廣益。

  氣氛非常活躍,有的說可以舉辦書畫展覽、摺紙作品展,有的說要用自己的雙手美化教室,有的說可以請全校大哥哥、大姐姐和我們一起演出,舉行化裝晚會、遊園活動,還有的說請敬老院的爺爺、奶奶一起過節,請解放軍叔叔也來參加我們的活動……

  (2)交流看法。

  各小組派代表彙報討論的結果。要求:說清楚本組小朋友的心願、想法。

  師:同學們真聰明,想出了這麼多好點子。我們一起來看看,哪些心願、想法可能實現?

  學生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再徵求老師的意見,條件允許的就把它確定下來,一些不大可能實現的心願和想法下次再爭取。

  4、設計活動方案。

  (1)談話激趣。

  師:大家有這麼多好的想法,我們就要努力把它們變成現實。你們每個人抽屜裡都有一張卡片,我們要把“六一”節的活動透過文字和圖畫展示出來,設計出你的活動方案。要求:把你最想參加的、最想看到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

  學生動手設計方案,老師巡視指導。

  (2)方案借鑑。

  學生分組交流,看看別人是怎麼設計活動方案的。

  有的畫兒童在佈置教室,張燈結綵;有的畫舞臺上正表演的節目;有的畫小朋友正在參加遊園活動——瞎敲鑼等。

  (3)方案講評。

  老師挑選有特色的幾張進行講評。

  5、分工協作。

  (1)分組要求。

  師:每個人都設計出了自己的方案,根據不同的內容,你們重新進行小組分類。相同想法的小朋友就組合成新的小組。

  (2)學生重新分小組。

  (3)分工協作,實施方案。

  學生討論並確定新組成小組所需要準備的工具,進行分工協作,把設計方案透過實踐活動轉化成現實。

  6、師生評價,活動延伸。

  師:在這次的活動中,小朋友們有什麼感受想和大家分享嗎?(學生抒發活動過程中內心的感慨。)

  師:剛才同學說的這些令老師感到特別欣慰,老師看在眼裡,喜在心上。這些都說明同學們長大了,是我們學校真正的小主人了。希望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大家也能夠這樣相互關心、相互尊重、相互幫助、團結合作。

  (二)主題二:看看我們自己的作品。

  1、大家聽我說創作。

  (1)導語。

  師:相信同學們都已經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展示出來,讓其他同學看看。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小朋友們做個文明的觀眾、聽眾。大家能做到嗎?

  (2)展示、講評作品。

  學生輪流將已完成的作品進行展示、講解,大家提出看法。

  生:我們組是負責佈置教室的,大家看:有掛上去的彩燈、用皺紋紙拉出來的綵帶,五顏六色的,很漂亮吧。玻璃上貼著我們的剪紙作品,請大家欣賞一下,美不美?

  生:我們畫了一些畫,有畫我們學校的,有畫老師的,還有畫小朋友們過六一兒童節的。已經張貼在展板上了,請大家邊看邊給我們提意見。

  生:我們組給解放軍叔叔寫了一封邀請信,我念給大家聽聽,有什麼意見可以提出來,我們一定修改。

  生:我們小組用紙張折了許多作品,大家一起來看看,我們折的是什麼?

  手抄報及剪貼報展覽由學校少先隊協助,評選出不同等級,張貼在櫥窗中,反映兒童生活的攝影展覽已佈置在社群的宣傳欄。

  (3)小結。

  師:同學們的創作想像力很豐富,動手能力也很強,創作出來的作品各式各樣,應有盡有。下面我們再認真地參觀一下大家的作品,互相學習。有什麼問題可以當場向作品的主人或他們小組提問,記住要使用文明禮貌用語。

  2、作品展示,大膽質疑。

  學生將作品擺放在櫥窗內,自由參觀。遇到不明白的地方,由該小組成員解釋。

  3、佈置調查任務。

  (1)世界各國兒童的節日都是在6月1日嗎?他們是怎麼過節的?(分發調查表)

  (2)瞭解“六一”節期間,社會各行各業是怎麼關心兒童的?

  (三)主題三: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1、交流資訊。

  師:同學們還記得老師佈置的任務嗎?老師要看看哪位同學蒐集到的資訊最多。(學生彙報蒐集到的資訊。)

  師:你是怎麼知道這麼多知識的?

  生:我是上網查到的,裡面還有很多知識。

  師:其他同學又是從哪裡知道的呢?

  生:我是問爸爸媽媽的。

  生:我是從電視裡看到的。

  生:我去圖書館借書,從書上看到的。

  師:瞧,從各個不同的渠道我們都能獲取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所以,同學們要多看、多聽、多想、多問,爭取成為“小博士”。

  2、填寫表格。

  師生共同完成表格,學生邊填寫邊看書上的插圖,老師適當作簡要的介紹,同學可補充自己的見解。

  3、我們是祖國的未來。

  師:同學們,你們都會唱這樣一首歌:“我們的祖國是花園,花園的花朵真鮮豔……”,歌詞裡的“花朵”指的.就是你們——少年兒童!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你們知道社會各界是怎樣關心你們的嗎?

  (學生根據自己所瞭解到的,說說六一兒童節時社會各界對他們的關心。)

  生:坐火車只要買半票。

  生:逛公園也只要買半票就可以了。

  生:書店還有商店會對小孩子打折。

  生:建設銀行的叔叔會免費為我們辦理博士龍成長卡。

  生:居委會的叔叔阿姨也很關心我們,他們會在小區舉辦很多有趣的“親子”活動。

  (四)主題四:給我展示的舞臺,回報關心我的人

  1、學校遊園活動。

  結合學校少先隊活動,組織開展“六一”遊園。活動專案有夾珠子、釣魚、瞎敲鼓、盲人貼鼻子、套圈、頂杯、障礙託乒乓球、投籃、足球射門等。

  2、社群文藝表演。

  (1)邀請家長、解放軍叔叔、敬老院的爺爺奶奶及居委會的阿姨參加。

  (2)帶領學生在社群選擇適宜的場地並搭設小舞臺。

  (3)文藝表演正式開始,由學生自己主持、自己表演。

  五、教學反思。

  與學生一起分享完本單元的所有主題活動,我深深地被他們感動了。他們的稚氣、可愛、天真爛漫及聰明才智已定格在我的腦海中,成了美麗的回憶。

  作為一名教師,我始終把自己當成是學生的大朋友、大夥伴,與他們一起活動、一起體驗、一起合作、一起享受、一起成長。儘管我們經歷了不少挫折和爭執,但留下更多的是創新、成功及感動。現實工作中,我們學校有過在社群開展活動的經驗,但是把一群低年級的兒童帶到社群還是頭一次。能邁出這一步,離不開學校領導的支援和鼓勵,也離不開同事們的配合與協助。當然我最佩服的仍然是孩子們的勇氣、膽量和巨大的潛能,我為他們感到驕傲!

  六、點評。

  (一)本課著力於培養學生的獨立自主性和小主人意識,引導學生參與策劃、自主設計活動,並在活動中體驗創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活動過程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自由組合小組,自由選擇活動的方式和作品的表現方法,體現自主性。

  (2)始終遵循學生的興趣點,體現開放性。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創作願望,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闢了廣闊的空間。

  (3)鼓勵學生用多種多樣的方式來表現,體現多樣性。這堂課中,學生經過自主設計活動方式,自主策劃內容,向我們展示了多種表現方式,舉辦畫展、攝影作品展、佈置教室及校園,開展“六一”遊園活動,還舉行了一場社群文藝表演彙報活動等,豐富多彩。在寬鬆自由的氛圍中,孩子們感受到了創作的愉悅,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4)實現了教育目標的綜合性。透過老師的引導,學生深切地感受到社會各界對他們的深切期望,並把它轉為為對學校、對社群的關注和回報,從而使他們的情感進一步得到了昇華,教育效果十分顯著。

  (二)這份案例最大的優勢在於:

  (1)兒童活動的開放度比較大,除了表現在兒童活動時間和空間上的延展外,教師還用心地安排了為時一週的連續性活動,這為兒童能夠充分地投入到活動之中,深刻地體驗節日的快樂提供了重要條件。

  (2)教師對兒童諸多的節日活動策劃方案有指導,引導學生“結合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再徵求老師的意見,條件允許的就把它確定下來,一些不大可能實現的心願和想法下次再爭取”,這樣一來學生的想法就有了生活的根基,這對培養兒童務實的品格非常重要。

  (3)“主題三”活動比較好地實現了對教材內容的拓展,教師在為兒童營造愉快、喜悅的活動氛圍同時注意了對兒童生活提升,避免了這一主題教學落入“單純地追求快樂、高興”這一俗套,使活動更有意義。

  以下三點值得商榷:

  (1)教師引導兒童策劃節日活動的做法是“分小組說一說: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這一天,最想做什麼事情?或者玩什麼遊戲?開展什麼活動?有什麼心願、想法都可以說出來給大家聽,集思廣益”。而對如何能夠想出這些“金點子”教師沒有做出任何指導,只是任由兒童憑以往的經驗說說而已,這是難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策劃能力的。同樣的,在佈置調查任務時,教師也沒有任何指導和指示(而且任務過難),在兒童完成與彙報“世界兒童的節日”調查任務時,教師對兒童獲取資訊的源頭也沒有指導。實事求是地說,關於“世界兒童的節日”這方面的資訊,“網上看”、“查書”、“問父母”的回答有多大真實性?

  (2)活動環節的銜接:“我們的節日怎麼過——談話引入”後,直接進入“設計活動方案”過程,而“我們的節日怎麼過——交流看法”結合“設計活動方案――方案講評”及“師生評價”進行,這樣設計活動環節之間的轉承是不是能夠更流暢一些?每一個環節的目的性也會更強一些呢?

  (3)主題四活動應該建立在主題一“策劃節日”、主題二“迎接節日”活動基礎上,特別是為迎接節日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都應該圍繞主題四的活動進行,而從案例中看到“節日策劃――節日準備――節日慶祝活動”彼此之間內在聯絡得不夠緊密,這使得主題四的活動在整篇案例中顯得有些突兀。

  (三)如前面點評所述,整個活動是不錯的,目標明確,銜接流暢,注意到由課堂向生活現實轉化,豐富而開放。不過,本案例仍然存在“學情分析”空泛、一般化,活動指導缺乏過程性、針對性,“教學反思”無“思”可言等共同性問題。另外,建議活動目標再精簡一些,突出重點,如目標4是否可以刪去。同時希望讓教學中的提問或導言真正能起“導”的作用,諸如“同學們,每年都有一個很特殊的節日是隻屬於你們的,大家一起猜一猜,它是什麼節日”“六一”兒童節就要來到了。大家的心裡一定特別高興吧?”之類的問題,即使“學生興致高昂,爭著回答”,課堂表面熱熱鬧鬧,又有什麼意義呢?

《六一”兒童節》教學設計4

  1、透過完成“口語交際”的練習,激發學生說話的慾望,培養學生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想法的習慣。

  2、在交際中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說話的慾望,培養學生主動表現,勇敢地發表自己想法的習慣。

  教學難點:

  在交際中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

  教具準備:

  1、提前佈置同學想一想,班裡怎樣迎接“六一”兒童節。

  2、準備小禮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播放一段幼兒園小朋友慶祝“六一”的活動錄影,啟發提問:錄影中的小朋友正在做什麼?他們為什麼這麼快樂?

  二、討論:上幼兒園的時候,你是怎麼過“六一”兒童節的?跟同學交流交流。

  三、討論:小學的第一個“六一”兒童節你們想怎樣迎接?

  1、小組討論。

  2、派代表進行班級彙報。

  3、小組彙報,全班交流。

  評議哪一小組提議好而且可行。

  四、明確目的,各小組分工合作。

  五、同學之間互贈節日禮物。

  六、佈置作業:把自己準備的節目畫下來或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