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七色光三》教學設計

《七色光三》教學設計

《七色光三》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線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樑,對於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麼什麼樣的教學設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色光三》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色光三》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透過綜合練習瞭解漢字可透過增加筆畫組成新字及象形字的變化等知識。

  2、積累新三字經及古詩等語言材料。

  3、透過綜合實踐活動,使學生進一步瞭解學校,使本單元學習的知識得到應用。

  教學重、難點:漢字增加筆畫組成新字及象形字的變化。

  教學準備:每小組一朵生字花、板畫筆、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師:同學們,你們看,誰又來到了我們的課堂(出示課件:龍龍和文文)

  師:這節課讓我們一起走進語文七色光三。(板貼課題)還記得我們的口號嗎?

  師:走進語文七色光,

  生:我們心情好舒暢。

  師:這裡知識大匯萃,

  生:長了知識有力量。YE!

  二、趣味闖關:

  師: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關,練。(板貼練的標緻)

  師:不練不知道,

  生:一練真奇妙。YE!

  師:同學們,我會變魔術,你們相信嗎?不相信啊!那就給你們露一手。(出示卡片:一)你們看,這是什麼字?(一)你們看它變成了什麼?(十)

  師:這個“一”啊,它非常的奇妙,只要你給它加上一筆或是幾筆,它能變成許多新字,想試試嗎?(想)許老師想請你們組成魔術小組來合作完成好嗎?(好)老師給你們每個小組準備了一朵大紅花,請你們把變出的新字寫在花瓣上,看哪組變得又多又快,完成之後和你們小組的夥伴一起讀一讀你們變出的新字。好,開始!(生寫、讀,並把花貼到黑板上)

  師:小魔術師們這麼快就變出了這麼多字,真是了不起啊!我們來看看小魔術師們變出的字,哪組的字寫的最漂亮呢?我們來評一評。(生評)那這一組誰願意來領同學們讀一讀你們變出的這些字?(生領讀)

  師:誰還願意把你喜歡的字讀給同學們聽啊?(生讀)

  師:剛才,我們給一字加上一筆或幾筆,同學們變出了那麼多的字,現在給“日”字,只加一筆,看看你們能變出哪些字?(同學們說,課件演示)“由、申、甲、田、目、白、電、舊、旦”

  師:同學們可真是了不起的魔術師啊!快為自己慶賀一下吧!

  師:緊張過後讓我們輕鬆一下吧,下面讓我們跟隨兔博士一起走進知識窗去看一看吧!(板貼知識窗的標緻)(課件演示,兔博士: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我們今天的漢字是怎樣變化而來的嗎?古時候的人,有時會根據東西的樣子來造字,這樣的字叫象形字,小朋友你們眼前看到的是一座高山,古人根據它的外形,造出了這個象形字,你們看,它們像嗎?後來演變的這個字就是簡化象形字,它更接近我們現在的漢字,再後來經過幾千年的變化,這個字慢慢地就變成了現在的“山”字了。

  師:聽了兔博士的話,同學們是不是學到了一些知識啊?你們想不想再多認識幾個象形字朋友啊?(想)那老師就滿足你們的願望,我們再來看四個象形字的演變過程。(課件演示“木、鳥、水、禾”)

  師:獲得了知識,我們就獲得了力量。下面讓我們進入第二關,日積月累(板貼日積月累的標緻)要想闖過第二關,我們還得回答龍龍和文文提出的問題。(課件文文:小朋友們你們能告訴我們,你們是一個什麼樣的學生嗎?)(生略)

  師:龍龍和文文最願意和你們這們的學生交朋友了,他們還特意為你們編了一首兒歌呢,想看嗎?(課件出示兒歌)要闖過這一關,先要看拼音把兒歌讀通順(自由讀)誰願意把兒歌讀一讀?(生讀)去掉拼音,你們還會讀嗎?自己先試著讀一讀。誰能勇敢地站起來讀一讀?不看拼音都能讀的這麼好,真不簡單,下面請男生讀,女生接著讀,看誰的聲音最宏亮(男生讀,女生接)男同學聲音真宏亮,女同學也不甘示弱,對嗎?下面,請女生讀男生接,好嗎?(女生讀,男生接)我發現有的同學都能揹著說了,下面,咱們同桌互相拍手讀,好嗎?如果能揹著說就更好了。(生拍手讀)下面,同學們,可以加上動作,用你喜歡的方式,把這首兒歌一起背一遍。

  師:同學們,你們還有喜歡的兒歌嗎?能給大家背背嗎?(生背)能說說你為什麼喜歡嗎?

  師:要想闖過第二關,我們還要登上古詩島,看看文文和龍龍給我們帶來了什麼?(課件)圖上畫的是什麼?它們在幹什麼?多麼可愛的大白鵝呀!唐朝七歲的洛賓王,看到這美麗的大白鵝,不禁有感而發,即興作詩一首《詠鵝》(課件)先請同學們看拼音讀,再請同學們看漢字讀,誰能美美地讀一讀?讀得怎麼樣?(生評)讀得多好啊!請同學們像他那樣把這首詩美美地讀一讀(齊讀)這首詩,有的小朋友在幼兒園時就已經學過了,咱們這堂課就來比一比,誰讀得美?能把它背下來嗎?誰能?請你來試試。(生背)還想背,那我們一起來背,可以加上動作。(生帶動作背)同學們一定和洛賓王一樣,深深地喜歡上大白鵝了。其實古詩還能譜上曲子唱出來呢!你們想不想試試?回家之後試著把你喜歡的古詩譜上曲子,好不好?

  師:同學們,你們一定積累了不少古詩,願意給大家展示展示嗎?(生背古詩)同學們真了不起,積累了這麼多的古詩,第二關順利透過,為自己慶賀一下吧!

  三、總結:

  同學們,今天透過闖關,你有哪些收穫呀?你們的收穫可真不少,回家把收穫的這些知識,說給爸爸、媽媽聽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節課接著來學習。

《七色光三》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能根據成語的意思找出錯別字;能正確地使用詞語、搭配詞語。

  2、積累並背誦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名句,提高賞詞析句的能力。

  3、瞭解“梅、蘭、竹、菊”的有關知識。

  4、仿照知識窗內容,自制一張圖文並茂的花卉知識圖片。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

  情感目標:積累並背誦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名句,提高審美品位。

  內容分析

  教學重點:

  1、能根據成語的意思找出錯別字;能正確地使用詞語、搭配詞語。

  2、積累並背誦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名句,提高審美品位。

  教學難點:

  1、能根據成語的意思找出錯別字;能正確地使用詞語、搭配詞語。

  2、積累並背誦有關“梅、蘭、竹、菊”的古詩名句,提高審美品位。

  教學流程

  一、激情匯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豐富多彩的語文七色光。那裡有美麗的風景,大家想去嗎?但是路途遙遠你們打算怎麼去呢?

  展示梅花、蘭花、竹子、菊花的圖片,開火車背相應的古詩。

  過渡:同學們的火車開得又快又穩,沿途中我們還欣賞了美麗的花草,你們還記得有哪些嗎?——梅花、蘭花、竹子、菊花。

  二、知識窗

  這些花就被人稱做——花中“四君子”。

  你們知道它們為什麼有這樣的雅稱嗎?快來讀讀知識窗中的內容吧!

  自由讀,把字讀準,把句子讀通順。

  當小解說員,喜歡哪種花,就介紹哪種花。(邊放圖片,邊解說。)

  過渡:其實,花中“四君子”的美譽從古到今源遠流長。古人就留下了許多詩句來讚美他們。

  三、日積月累

  你知道這些詩句寫的是哪種花嗎?猜一猜,說說理由。(課件出示圖片。)利用圖片幫助學生理解詩句的大意。

  根據圖片和詩句大意背誦。

  (1)自讀,把這幾句詩熟讀背誦。

  (2)讀給同桌聽,並說說你對這幾句詩的理解。

  (3)全班交流彙報,教師給予點撥。

  (4)背誦古詩名句。

  (5)展示臺:把課前收集到的描寫梅、蘭、竹、菊的詩句在班內展示。

  過渡:花草固然美麗,但在山川面前就顯得有些渺小了。看!氣勢磅礴、蒼鬱連綿,這就是華夏第一奇山——黃山。(課件出示黃山圖片。)

  四、搭配詞語

  把這些形容黃山的詞語連起來。

  同桌相互檢查,最後在全班交流彙報。

  參考答案:

  秀麗的山巒浩瀚的雲海

  奇美的層石挺拔的`蒼松

  絢麗的色彩渺茫的歌聲

  質樸的本色堅定的信念

  過渡:這次的語文七色光之旅真是讓我們大開眼界。我們又要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在臨行前,文文寫了一篇觀後感,讓我們幫他改改錯字。我們一起幫幫他吧!

  五、找錯別字

  短文:這節課我們暢遊在語文七色光中,觀賞了美麗的花草:冰機玉骨的蘭花,高風亮節的竹子,萬木調零卻傲霜凌寒的菊花,還有凌寒獨自開的梅花。除此之外,我們還登上了高山之顛,感受到黃山的奇美,祖國山河的秀麗。這一次超乎尋長的旅行讓我留連忘返,也深深地讓我感受到祖國雖美,但不能得義忘行,我們更加熱愛祖國,保護環境!

  (1)讓學生自由讀這些詞語,找出錯別字。

  (2)全班彙報。

  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些詞語的意思,在理解詞語的同時強化這些同音字的用法。

  參考答案:

  流連忘返萬木凋零得意忘形

  高山之巔冰肌玉骨超乎尋常

  過渡:這次的語文七色光之旅,你有什麼感受呢?正是因為這些花草、樹木、山川、湖泊,才把大自然裝點得這樣美麗。讓我們一起把這美麗留住,記錄下來,做一期壁報。

  六、大家一起來

  本項活動是配合“花卉”這一主題設計的。活動內容是“製作一張花卉知識壁報”。

  具體要求:

  (1)收集一些花卉圖片或自畫花卉圖片。

  (2)查閱相關資料,給收集的圖片配以文字說明。

  (3)在班級內召開一次“花卉知識展示會”,共同欣賞、互相學習,看看誰的作品製作得好。

《七色光三》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區別幾組形近字

  2、積累與藝術相關的七句名言

  3、瞭解:“神秘”的東方藝術書法,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意思形式的喜愛。

  4、培養關心藝術,欣賞藝術作品的興趣。

  重難點:

  積累與藝術相關的七句名言

  瞭解:“神秘”的東方藝術書法,激發學生對祖國傳統意思形式的喜愛。

  教具:卡片

  教法:練習法

  時間:

  流程:

  1、 注音組詞

  紗 紗布 縷 一縷 陶 陶醉 卷 試卷

  妙 巧妙 摟 摟抱 淘 淘氣 劵 證劵

  漫 漫畫 慢 快慢 副 副校長 幅 畫幅

  2、 把下面的詞語補充完整

  補充的詞語都是課文裡出現過的四個詞語,讓學生補充詞語的用意是積累詞語,不僅要補充還要讀記。

  3、 讀例句,用“雖然、但是、”造一句子這樣的題目,主旨是要體現以讀促寫,這兩組關聯詞分別表示轉折和遞進關係,知道學生規範使用關聯詞。

  4、 日積月累

  這是三句與藝術相關的名言,學生在讀背名言的同時,就像走進藝術家的心靈和藝術家進行親切的對話。

  藝術是德行的寶庫——巴爾扎克

  藝術是高尚情操的宣洩——穆爾

  5、 作業:1、2題

  第二節

  時間:

  過程:

  一、 知識窗

  1、請學生自由讀文

  2、你喜歡哪些書法作品

  二、 窗外事

  1、本次窗外事欄目,圍繞蒐集有關藝術的新聞展開,讓學生在生活中切實地關注藝術,尊重藝術。

  2、交流學生課外收集與藝術有關的新聞

  3、互相評價蒐集的新聞

  活動主題:瞭解與藝術家有關的新聞

  活動策略:從各角度收集,讀報,看電視,上網形式,

  過程:小組交流,全班交流,互評。

《七色光三》教學設計4

  教材分析:

  本次語文七色光有四個欄目“練”“日積月累”“知識窗”“聽故事材料”,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使學生在興趣盎然之中學習。

  教學理念:

  1、語文教學要貼近學生的生活,語文的課堂是開放的。

  2、讓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悟代詞的正確使用方法。

  2、促進學生語言的積累與運用。

  3、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文字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文字的能力。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具準備:

  學生收集的資料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匯入:同學們,今天我們又在這有趣的《語文七色光》中見面了,我們會在這裡學到許多新知識,增長見識。

  一、選字填空

  1、學生讀題,明確要求。

  2、讓學生多讀例句,然後小組裡討論。

  3、結合字義的生活實際,舉例來熟練代詞的使用權用方法。

  二、日積月累

  1、自由讀小詩

  2、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體會詩中“我”美好的願望。

  3、鼓勵學生課外多背同首這樣的小詩,在班上交流。

  第二課時

  導言: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在“語文七色光”園地中開展活動,請你們繼續努力。

  一、知識窗

  1、自由讀,讀時不認識的字看拼音,然後分小組說一說透過這個知識窗你瞭解了什麼?

  2、補充提問:你知道你父母的生日是哪一天嗎?你給自己的父母過過生日嗎?今年的父親節,母親節,老人節分別是哪一天?你想在父親節,母親節,老人節或他們的生日的時候為他們做點什麼呢?

  3、說一說你還知道哪些特另的日子,在這些特別的日了裡我們應該怎樣做?

  二、“胖胖的小手”

  1、先讓學生仔細聽,聽明白再以小組合作的方法談自己的想像。

  2、選取出組裡講得最好的在全班把想像的故事講給大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