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範文(精選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初中語文教學設計(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1

  設計思想

  先練後講、先學後教,先試後導這是嘗試教學法的核心。我在講授《春》一課時,以這一思想為指導,從學生的口頭訓練入手,分層設定思考題,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在景物描寫中抒發的感情,學習寫景狀物的一般方法,活躍了學生的思維,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各個學習環節中,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讓學生主動的想、主動的說、主動的學,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教師的精講點撥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在不斷嘗試中享受到成功的樂趣。同時根據大綱的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把重點放在了整體感知課文、語感的培養和讀寫結合上,加強對學生的綜合訓練,突出重點,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使學生牢固的掌握所學知識,並把它們靈活的運用到自己的實際寫作中去,做到學為所用。

  教材分析

  它是傳統名篇,這是朱自清在解放前寫的,各套課本都會選的;它在情調、佈局謀篇、修辭方法、遣詞造句方面都堪稱典範,學生儘可模仿學習。

  提示幾個主要問題:

  (1)寫出了春天哪些景象?

  (2)寫出了春的什麼特點?

  (3)表達了作者什麼感情?

  (4)熟讀、背誦。

  本課遇到比喻和擬人兩種修辭方法的學習任務,這裡作兩點提示:一、學習這課,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方法是一重點,課本里的知識嫌少,僅在練習裡附了一點,教師應該找參考書,作一點補充;二、應該多結合課文語句消化知識,將修辭學習與揣摩語言結合起來,而不要單純地講知識。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掌握字詞,瞭解作者。

  ⑵瞭解散文的特點,體會抒情散文如何以一定的事物為寫作物件抒發情感。

  ⑶理解把握文章細緻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特點進行描繪的寫法。

  2、能力目標:

  ⑴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學習本文清晰的脈絡結構。

  ⑵學習透過運用感官細緻描寫景物的寫法。

  ⑶體會用詞準確的語言特點,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描繪景物的寫法。

  3、情感目標:領會作者用詩的筆調描繪了大地回春、萬物復甦、生機勃發、草木花卉競相爭榮的景象來抒發作者熱愛春天、憧憬未來的欣喜之情,學習作者熱愛自由、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細緻觀察景物,抓住景物的特點,用優美語言和寫景物技巧描寫景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有感情的讀出春天的特點,表達美好的感受,體會用詞準確生動的語言美。

  三、教法與學法

  1、教法:指導學生反覆朗讀,讀順口,讀流暢,讀出感情。為了使學生朗讀的有興趣、有效果,教師可採用多媒體教學,先展示“春天”的畫面,再伴隨音樂進行範讀,為學生創造設教學情境,引起學生閱讀興趣。在“自主”朗讀的基礎上,師生“合作、探究”,理解文章的內容,掌握本文的寫景方法和優美的語言,既培養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和鑑賞能力,又提高

  了學生的寫作水平,為鞏固並理解課堂內容又設定了練筆這一環節,還留下了積累美句和推薦美文的課後作業。

  2、學法:本文著眼於感受、欣賞、品味朱自清優美的語言和出色的寫作技巧,用聽讀、美讀、賽讀,畫面再現文字、圈點勾畫、旁批等多種形式,體味本文的語言美,學習本文描寫技巧,運用“朗讀——質疑——探究——解疑——練筆”這五個環節,完成本課的學習任務。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以讀為主,透過讀來理解內容結構,感受文章的語言美。

  ㈠導語設計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古人對春天的吟詠和稱讚的詩句很多,如“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是剪刀”。你還能說出描寫春天的古詩句嗎?(多媒體展示詩句)

  古人對春天的描繪可謂是細緻入微、形象生動,那麼我們來欣賞“春天”的幾幅畫面,在暢遊春景之後,我們來欣賞一下著名的文學家朱自清寫的散文《春》。

  ㈡檢查字詞、作者簡介的預習情況。(多媒體展示字詞、作者簡介)

  ㈢朗讀訓練

  1、聽讀:跟隨多媒體播放的音樂《春江花月夜》,聽老師範讀來感受春天之美。

  2、美讀:伴隨音樂的響起,學生用情品讀,感受文章的內容美和語言美。

  3、賽讀:分四組,每組選出一人進行朗讀比賽,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㈣聽著大家優美的朗讀,老師眼前出現了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畫面,那麼本文分為那三部分?每一部分用兩個字概括出來。再概括出文中的五幅畫面。(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多媒體展示板書)

  說明:以讀促析,感受文章之美,對理解文章內容掌握結構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是學習本文的寫景技法和語言特點。

  ㈤學生自讀逐圖分析,用圈點勾畫、旁批註釋形式理解本分用詞準確生動的語言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和感官技巧寫景的方法。(多媒體展示思考題)

  1、春草圖

  ⑴本文寫小草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徵?

  ⑵“鑽”字用的好,好在哪裡?

  ⑶此圖運用了哪種感官技巧寫景?

  2、春花圖

  ⑴作者從幾個方面描繪出一幅五彩繽紛的春花圖?

  ⑵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生動地寫出了花爭春的特點?

  3、春風圖

  ⑴“‘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此句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⑵找出運用感官描寫春風的句子,並說明寫出了春風的哪些特點?

  4、春雨圖

  ⑴作者從靜景寫到動景,從物寫到人,由近及遠,用比喻的修辭寫出了春雨哪些特點?

  ⑵“斜織”“薄霧”這兩個詞好在哪裡?

  5、迎春圖

  ⑴由什麼景物引出人迎春?

  ⑵頌揚了一種什麼精神?

  教師歸納總結:詞語的準確生動和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運用為本文增添了語言色彩。如:

  “偷偷”、“鑽”把小草人格化了的同時,又寫出了小草頑強生命力。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章的語言富有詩意和美感,使學生感受到文章的“形象美”“繪畫美”“音樂美”“含蓄美”。用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五種感官技巧,寫出了春風的溫柔、沉醉、和諧、動聽,把春風寫得有聲有色、有情有感。所以本文無論是從內容還是寫作方法上看,都是一篇美文佳作。

  教師歸納總結:學習了寫景散文《春》,同學們學到了很多知識,首先了解到寫景要善於觀察,然後將零散的景物集中於一個特定的範圍內,以一定事物為描寫物件,抓住景物的特徵,運用優美的`語言、準確的詞語和恰當的描寫技巧來抒發感情,達到託物言志目的。㈦用多媒體展示朱自清的散文《綠》和《月朦朧?鳥朦朧?簾卷海棠紅》,找兩個朗讀比較好的學生伴隨著音樂朗讀,在優美的意境中結束本課節的教學任務。

  說明:此項設計為了陶冶情操,激發學生寫作慾望,為下節課練筆創設情境。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抓住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點,學習春的寫景技巧和語言特點進行仿寫練筆。

  ㈧課內練筆

  從下列問題中任選一項,仿寫《春》寫作手法寫一篇寫景散文。(多媒體展示“春、秋、冬”風景畫)

  1、模仿《春》寫“夏”。

  2、模仿《春》寫“秋”。

  3、模仿《春》寫“冬”。

  ㈨佈置作業

  1、積累摘抄優美句子。

  2、推薦美文,在下一課節前朗讀,感受美的意蘊。

  板書設計:

  五、教學反思:

  語文教學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教學朱自清先生的春,這篇詩意盎然、文質兼美的抒情散文,如果按照傳統的教學方法,老師滔滔不絕地講授,機械地、繁瑣地逐一分析五幅圖畫,學生在下面認真地作筆記,儘管學生把筆記寫得密密麻麻,我想,這也無疑是對新教材的一種背叛,是與新課標的要求背道而馳的,結果肯定收效甚微。這堂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整個一篇課文的教學時間共90分鐘,真正老師講授的只有20分鐘,學生“動”起來佔70分鐘(45分鐘朗讀,5分鐘討論,20分鐘發言。)這才是真正把主動權還給學生。(1)班透過自主實踐,合作討論,探究疑難,可以說人人都在這節課中“動”了起來。這樣,既體現了新教材的理念,又鍛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他們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收到了較好的效果。當然,也有不足之處,比如有個別同學趁討論之機說閒話等,今後,我要更大膽地嘗試教學改革新路,逐漸完善美中不足之處。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第四課《貓》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貓》是老舍先生寫的一篇狀物抒情散文。文章結構嚴謹,條理清晰,以風趣親切,通俗曉暢的語言,表現了貓的性情,字裡行間流露出作家對貓的喜愛之情。

  這篇文章有兩個非常突出的特點。首先是表達了作者真摯的感情。老舍先生對家裡的貓愛同兒女,因此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

  ,在他眼裡都是十足的可愛。而且人與貓之間互相信任,和諧相處,創造出一個非常美好的境界。其次是老舍先生平實無雕琢的語言風格。在介紹貓的性格特點時,只是將事實具體地寫出,使貓的形象越來越豐滿,性格越來越鮮明,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會寫十三個生字,能正確理解並運用“貪玩”、“盡職”、“任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是如何把貓的特點寫具體的,並表達出自己對貓的喜愛之情。

  4、激起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瞭解作者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

  2、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教學準備:

  生———預習課文

  師———多媒體課件

  設計理念: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課題研究勢在必行,學校確立了“創設情境,提出問題——教師點撥,解決問題——鞏固訓練,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本課設計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思維訓練為主線,為學生創設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發展空間。實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價值體現在教學關係上是教服務於學,師生關係上是師服務於生,從而造就了充滿生命活力,和諧高效課堂。

  教學過程:

  一、學法導課。

  1、同學們,當你遇到一段話,一篇文章的時候,你是怎樣讀懂它的?

  2、學生交流,教師隨機板書。(讀,圈,畫,批等)你們可真會讀書呀,有這麼多好的讀書方法。這節課,我們就試著用大家說的這些方法來學習第15課《貓》。(板書課題)

  二、出示預習題。

  1、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老舍先生筆下的貓與眾不同,它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學生交流,隨機板書。(古怪、淘氣)這節課就讓我們走近這隻貓,瞭解它的特點吧!我們一起讀讀預學題。(出示幻燈片2)請大家拿起手中的書和筆,用這些方法開始我們今天的學習吧!

  三、學生自學。

  1、安排學生自主學習。

  2、教師巡迴指導。同桌互相檢查對方的學習情況。

  四、彙報交流,教師點撥。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誦讀課文,揣摩詞語和句子,理解作者感情變化的線索感悟中心。

  2、在快樂中學習,在合作中進步,並運用寫景狀物的方法,瞭解“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提高觀察力和想象力。

  3、感受作品真誠坦然的美麗,培養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誦讀、理解優美字詞句的含義及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

  揣摩紫藤蘿所蘊含的深刻寓意。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我們先來看一幅一瀉千里的瀑布,李白也曾說過: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那如果花兒也能組成一條瀑布該是什麼樣的景象呢?將紫藤蘿和瀑布進行對照,發現盛開的紫藤蘿真是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其終極,難怪作者說是紫藤蘿瀑布。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這篇由當代女作家宗璞寫的優美散文《紫藤蘿瀑布》。

  (二)檢查預習

  1、走近宗璞

  讓學生自由發言,饒有興趣地說說自己預習查尋到的有關女作家的基本概況。

  2、正音正字,掃除障礙

  檢查字詞是一個常規手段,它能督促學生認真預習,培養學生紮實的基本功,過字詞關,而利用多媒體課件能有效地節省時間。

  (三)整體感知

  1、擂臺大挑戰

  老師配樂範讀課文,學生用“我認為——————讀得好,好在—————”和“我認為——————讀得不好,因為———————的形式“作出評價,並選取一段用你認為好的方式進行自讀。挑戰老師,爭當擂主。[說明]透過這個環節初步把握抒情散文的朗讀技巧

  2、全班齊讀、並思考以下問題

  (1)作者為什麼要不由得停下腳步?

  (2)面對藤蘿花作者的心情有變化嗎?怎麼變化的?

  (3)由此,作者產生了怎樣的人生感悟?

  利用三個問題的提出,理清“看花——憶花——悟花”的思路和情感的變化,並讓同學們自己對花的感受和作者對花的感受進行碰撞,初步瞭解本文主旨“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四)合作探究

  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我們瞭解,紫藤蘿的勃勃生機不僅感染了作者,讓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也得到了美的享受,因此,我在以下環節引導學生透過互動合作的方式探討下面兩個問題:

  (1)、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盛開的紫藤蘿?

  (2)、作者按怎樣的順序描寫紫藤蘿瀑布?

  先把全班分為八組,討論以上兩個問題,並做好記錄。

  (1)、明確:繪色,繪形,繪神

  (2)、明確:先寫花瀑,次寫花穗,再寫花朵。是按由整體到區域性的順序描寫的。

  (五)體驗感悟

  教育家曾說過,在教學過程中最可怕的就是低估了學生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下面兩個問題,開啟學生的思路,讓他們立足文字,暢所欲言)

  1、在我們的分析中,感受了紫藤蘿的繁盛,那麼,你認為這些句子寫得好不好?好在什麼地方?在文章中還有沒有其它地方也寫的不錯?(進入特寫:忍俊不禁的笑容頁面。為突破難點,課件設計特寫鏡頭,對其中描寫花苞的妙喻作最精彩的展示,突破重點。生動再現作者新穎生動比喻的藝術匠心)

  2、作者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人怎樣才能使自己生命長河無止境?結合自己的人生談談體會。

  (六)拓展延伸

  作者從紫藤蘿的由衰到盛的變遷感悟出深刻的人生哲理。這種寫法稱之為“託物言志”或曰“借景抒情”。其實,我們的生活中還包含了許多這樣的事物,那麼,接下來,就請同學們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以大螢幕上的圖為物件,發揮想象,進行描繪。

  (七)總結全文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最後,我透過“這節課,學習這篇抒情散文你有什麼收穫?讓學生自我總結本次課的收穫和不足,瞭解本節課是否達到教學目的以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小結全文,並佈置以下作業

  (八)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第二題

  2、摘抄文中優美詞句,並加以賞析。

  結束語:

  宗璞的這篇《紫藤蘿瀑布》筆觸生動而細膩,手法靈活而多變,它的意義真實而深遠。那盛開的紫藤蘿花生機勃發、輝煌燦爛,讓我們感受到了它頑強的生命力,更讓我們深刻體悟到了生命長河的永無止境。所有的苦難都無所畏懼,只要用一顆豁達樂觀的心去面對,相信我們會有一個輝煌燦爛的美好人生!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把握文章主旨,體會人物形象美

  2、鍛鍊發現美的眼力,學會欣賞美。

  3、在薰陶感染中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重點】

  課文理解,美點尋蹤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點撥、討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1、播放歌曲《我想有一個家》

  2、導語:

  “我想有個家”,這是每個人的心聲。家,一個多麼溫馨的字眼,它是一個避風港,一個幸福的搖籃。它給了我們無盡的關愛和溫情。今天,我們一起跟著莫懷戚一家人去《散步》,去感受這個四口之家的濃濃的親情。(板書課題)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容

  1、聽讀課文,輕聲跟讀。(請同學們聽錄音朗讀課文,也可以輕聲跟讀)

  2、問題探究:

  ——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課文中寫了哪些人?用不同的表述來介紹。(說到三代人時點擊出現幼、中、老)

  ——以文中小男孩的身份說說“我”有一個怎樣的奶奶、怎樣的爸爸、怎樣的媽媽。

  ——你喜歡這個家庭嗎?說說喜歡的理由。

  ——作者講述這個平凡而又感人的故事,他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學生說出尊老愛幼時,點選“尊、愛”。並要求學生找出有關語句讀一讀。

  並插問:假如是父親或母親,當尊老愛幼不能兩全時,你會怎麼做?

  學生髮言後,師小結:老人為養育我們,付出了心血,為社會做出了應有的貢獻,理應受到家人及全社會的尊重)

  學生說出中年人的責任時,(學生說不出時,師說出中年人的責任)邊點邊小結:中年人是家庭的頂樑柱,他一肩挑兩頭,上要贍養父母,下要撫育子女,責任重大。

  3、師小結:課文啟示我們:一家人要互敬互愛(點選),家庭才其樂融融(點選),家和萬事興。其實,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人與人之間也必須和睦相處,我們才能實現和諧社會的理想。

  4、同學們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以小組為單位,談談自己家庭中平凡而感人的小事。(也許同學們都有一個像莫懷戚一樣的幸福家庭,幸福家庭的生活細節也往往滲透著深情的愛,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裡談談發生在自家的充滿親情事,讓你的同學與你一起分享)

  5、代表發言。(3名,內容要有尊老也要有愛幼)

  三、品讀課文,美點尋蹤

  1、激發:剛才同學們講的故事非常感人。課文講述的故事也很平凡,語言也樸素平易。但這樸實無華的小文章卻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因為文章中到處閃爍著美的光茫。下面我們就進行一項比賽——美點尋蹤。

  2、學法點撥(課件):

  所謂“美點尋蹤”就是找出課文中自己認為寫得最恰當、最生動、最形象的,給人強烈的美感、給人有力的感染、給人深刻的教育等等內容。

  如生動的景物描寫;感人的精神;貼切的修辭;特色的句式;含義深刻的語句;精當的用詞……(以上內容指名讀)

  舉例:美在對春景的生動描寫。

  3、學生看書,用筆在文中圈點,對課文進行美點尋蹤。

  4、美點尋蹤小組賽(一)

  (當學生說到一個對稱句時,要求學生再找幾個句子品讀,特別是說到“前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後面也是媽媽和兒子”,可問:這句子美在哪裡?(一對稱;二表現兒子天真聰明。還防“也”字分析)

  四、學法實踐

  理解《金黃的大斗笠》的內容,尋找其中的美點。

  1、速讀《金黃的大斗笠》。

  2、談談對《金黃的大斗笠》內容的理解。

  3、美點尋蹤小組賽(二)

  要求找出美點,並能說說為什麼美?

  品析幾個句子:

  乾乾淨淨的藍天上,偷偷溜來一團烏雲,風推著它爬上山頭

  樹枝掛滿綠葉,歌謠般親切、柔和。

  烏雲被太陽照得受不了,越縮越緊,於是擠下了雨。

  它抱住每一棵它遇到的樹,用力搖,搖得葉子嘩嘩響。(擬人)

  斗笠像個大蘑菇。

  4、小結,評價。

  五、師生總結:

  這一節課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六、課堂延伸

  以《家庭瑣事》為題寫篇文章,要求寫出真情實感。

  初中語文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本文兩部分,第一部分依次寫了方仲永從五歲到二十歲間才能發展變化的三個階段。作者詳寫第一個階段,力陳方仲永才能初露時期的情形,點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然後簡略地寫後兩個階段,點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致“泯然眾人矣”。第二部分是議論,作者借事說理,強調後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應該注意的是,不要曲解作者在本文想強調的“後天受教育重要”的觀點,不要把“主觀努力”與之混同。

  【學情分析】

  鐵二中屬於重點中學,學生的素質相對較好,預習作業會完成的比較順暢,他們能夠查閱大量資料解決一些相關問題,能夠對照註釋翻譯課文,能夠配合老師積極發言,但發言的內容有不定性。

  【教育目標】

  1、知識和技能:

  掌握有關文言實詞的意義和用法,加強文言文的朗讀訓練,注意朗讀的節奏、感情、語氣,提高對文言文的朗讀、理解、賞析能力。

  2、過程和方法:

  指導學生準確朗讀課文,藉助工具書讀懂故事,並能複述故事,感悟故事。透過充分的活動,引導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問題,積累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準確把握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引導學生正確處理天資和後天學習的關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剛才在課下就有幾個同學聊方仲永的故事,甚至還聊到了現代版的方仲永,看來大家不但熟悉了課文,而且還查閱了不少資料,也挺有自己看法的。那我們就來展示一下預習的成果吧。

  二、作者介紹

  (學生用幻燈展示預習查資料的成果,但注意其表述,要有具體的要求)

  (出示幻燈一)王安石,文學家和政治家,文章寫得十分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十歲中進士,曾積極推行變法,後新法被廢,憂憤成疾,第二年病逝。

  (在此可以讓學生集體背誦王安石的《京口瓜洲》,來激發其瞭解作者、學習本文的熱情)

  三、朗讀課文

  (給予必要的指導,如字音、停頓、節奏、感情等)

  1、易讀錯的字。

  2、停頓節奏。(舉學生疑惑的典型例句)

  3、感情語氣。

  歸納朗讀應該注意的點,要求同學們根據這些點,在下面各自朗讀一遍,然後集體頌讀。

  (出示幻燈三)朗讀注意:讀準字音

  找準停頓

  拿準語調

  讀出語氣

  四、積累實詞

  同學們分組討論,目的是解決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的字詞句等問題,疏通文意,準備複述。

  對分析實詞的方法進行如下歸納:

  (出示幻燈四)實詞分析注意:詞性改變看語境

  一詞多義要比較

  五、複述分析

  (評析複述的過程,即分析教材的過程,即展示合作探究成果的過程)

  1、這篇文章到底講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請大家用一句話概括出來。

  2、由一個天才淪為一個庸才不能說不是一個悲劇,那麼,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呢?

  3、請同學們用兩個句子概括這篇文章的內容:

  ⑴本文敘述了方仲永由天才變庸才的故事,告訴人們後天教育對成才很重要。

  ⑵本文以方仲永由天才變庸才的事例,闡明瞭後天教育對成才的重要性。

  六、深化理解

  針對方仲永的悲劇,體會作者的意圖,你現在最想說的是什麼呢?

  (出示幻燈五)

  方仲永──天才──不受教育──平凡人

  其他人──普通──不受教育──平凡人

  七、小結本課

  (不必面面俱到,突出主題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