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刻》教學設計範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要怎麼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後一刻》教學設計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背景介紹
上週我在網上學習了《最後一刻》的教學設計,下面是其中 【教學設想及依據】
1、文獻法:指導學生根據預習提示蒐集作品寫作時代背景,瞭解作家,完成材料積累。
2、誦讀法:要求學生聽讀、默讀,熟悉小說的故事情節,整體把握,理清文章的思路,並用簡要的語言表述出來。
3、探究法:在邊讀邊議的過程中,分析人物的思想感情發展與變化,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進而理解人物的思想品質,個性特徵以及社會意義。
4、創新法:啟發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寫作遷移。
案例敘述
這是這節課的主要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目標:
1、透過聽讀、默讀,瞭解小說的主要情節;
2、透過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描寫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重要語句理解其深刻含義
情感目標:透過對小弗郎士與韓麥爾先生兩個人物形象的分析,激發學生高度的愛國熱情,並激勵學生認真學習,準備將來為祖國的建設作貢獻。
發展目標:學習本文出色的語言動作心理描寫,引導學生創新寫作,激發想象力和發展思維的能力。
【教學方略】
教學內容:
1、瞭解小說的背景
2、領會本文運用語言、心理、動作描寫來表現人物性格的寫法
3、領會本文所表達出的強烈愛國主義精神
4、聯絡學生實際進行思想教育,並進行創新寫作
教學重難點:
1、透過韓麥爾先生的語言、動作、神情以及小弗郎士的後悔悲憤的心情,深刻體會他們的愛國主義思想
2、透過聽讀,加深對人物思想感情的理解
案例分析
本教案在教學中充分突出學生髮展的主體地位,努力實現積累、運用、實踐、創新的目標,而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和組織者。在預習階段,學生就利用各種途徑蒐集了大量有關作者的資料,擴大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量。而對都德的全面瞭解,使學生能在教學過程中迸發積極性,更有利於學生成為教學主體。在匯入階段,就讓學生自己跳讀,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導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
在第一個教學板塊,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注重了學生的聽與說。第二個教學板塊,注重默讀並把學習方法的傳授落實到具體的課文分析中,使學生輕易掌握了閱讀分析的方法,達到了“教是為了不教”的教學境界,而其中的“討論與交流、小結”使學生必須要說,既培養了學生說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而第三個教學板塊中“啟用思想”這一教學環節,使學生自己來判斷情感取向,並且培養了學生勇於向他人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使教材的思想性得以充分體現。
“創新寫作”則將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置於實踐中,發展了學生的智力,開啟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源泉,突出了“寫”的重要性。作業中再寫一次同題材作文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學會反思,並從優秀作文中吸取養分,從而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根據本教案教學,本人發現教師處於引導地位以後,學生更能大膽表述,勇於思考,能更有效的培養學生的整體感知能力,激發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