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語文園地二》之“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語文園地二》之“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語文園地二》之“成語故事”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語文園地二》之“成語故事”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目標:

  1.熟讀故事,瞭解故事的主要內容,瞭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出處。

  2.能熟練地複述故事。

  3.能結合最後一自然段,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並能在學習中正確地運用。

  教學重點:理解成語的意思並正確地運用。

  教學難點:能正確地運用“胸有成竹”。

  教學設計:

  一、激情匯入

  1.讓學生講成語故事。

  小朋友,你們一定聽說過許多的成語故事,你能給同學們講一講嗎?

  2.師小結並匯入。

  小朋友們剛才講的成語故事很有趣,今天,老師要與小朋友們一起學習一個新成語,請小朋友們把書翻到38頁。

  二、初讀成語故事

  1.學生自讀成語故事,要求讀準字音,讀通文章。

  2.小組交流:

  讀了這個故事,你收穫了什麼?還有什麼不理解的地方嗎?你能不能在小組內將故事複述出來?

  3.班上交流,並讓學生複述這個成語故事。

  三、再讀成語故事,理解它的內涵

  1.讓學生默讀成語故事,邊讀邊思考:

  ① 文與可的筆下為什麼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

  ②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③你能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嗎?可結合文中的哪句話來理解?

  2.小組內交流自己學習的'結果,如果不理解的,就在小組內合作學習,或向老師請教。

  3.班上交流,師相機引導。

  ① 文與可的筆下為什麼能出現一竿竿生動傳神的竹子?

  (因為文與可經常去觀察竹子,看它在不同時間、不同氣候下的變化,總之,文與可對竹子非常熟悉。)

  ②從哪些地方能看出他畫的竹子“生動傳神”?

  (第三段話中,貓把那幅當成真的了,並把它抓著玩)

  ③你能理解“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嗎?可結合文中的哪段話來理解?

  (最後一段)

  引導學生重點閱讀最後一段,並讓學生說說他們的理解。

  引導學生說出“胸有成竹”的意思。

  (指畫畫時,胸中有現成的、完整的竹子,比喻處理事情心裡先有主意,有成算。)

  四、拓展運用。

  1.過渡:剛才同學們理解了“胸有成竹”這個成語的意思,這還不夠,最重要的是要能夠運用它,下面我們就看看同學們是否真的理解了這個成語的意思。

  2.結合生活實際,理解“胸有成竹”的意思。

  ①師舉例:小明平常學習很努力,再加上他在期末前認真地複習了,所以,在期末考試時,小明是胸有成竹。

  ②學生舉例,進一步體會”胸有成竹”的意思。

  五、作業:

  1.讓學生用這個成語說1—2句話。

  2.課後將自己喜歡的成語積累下來,寫在積累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