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錦八篇

教學設計方案

【精品】教學設計方案範文集錦八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科學有序進行,通常會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並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麼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藉助漢語拼音認識8個漢字,並會口頭組詞,會寫4個生字農、當、午、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古詩,並試著背誦古詩。

  3、理解古詩大意,體會農民伯伯的辛苦,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重點:

  1、學會8個生字,會寫四個生字農、當、午、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教學難點:

  1、農、當的寫法

  2、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愛惜糧食。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稻穗圖、小黑板、磁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今天,向老師有一個難題,想請小朋友們幫我解決一下。你們願意嗎?

  (出示一碗打倒的飯圖)學生觀察。

  這就是向老師遇到的難題,有個孩子每天吃飯都吃不完,而且漏得滿桌子都是。我想請會講道理的小朋友替向老師給他講講道理。(這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

  師出示辛苦,教讀。

  你見過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糧食嗎?

  老師帶來了一幅圖,就是農民伯伯平常勞作的情景,請小朋友翻開書,看看圖上都畫了什麼?

  二、觀察圖畫

  1、你從圖上看到了什麼?(農民伯伯在鋤草,他很辛苦。)

  2、再次齊讀辛苦,並貼在黑板上。

  3、你怎麼看出農民伯伯很辛苦?(頭上的汗珠一顆顆地往下掉。)

  4、今天,我們就要學一首配這幅圖詩《憫農》。跟老師一起寫寫農。(師寫,生書空。)

  全班齊讀課題。

  三、學習生字

  (一)初讀課文,感知詩意。

  1.聽錄音

  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首古詩,要聽清字的讀音,用右手的食指指著字,看誰最認真?如果會的同學能跟錄音機一起讀,也不必加以制止,追問一句:你從哪裡學會的?提示學生:我們可以從許多地方學習知識,希望小朋友們做個有心人。

  2.過渡:由於這首詩絕大多數同學都能熟練背誦,所以直奔本課的生字。這首詩你們會背了,裡面的生字你們都認識嗎?我們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中的生字詞,看誰學得又對又快。

  (二)認讀生字

  1.下面請你輕聲讀課文,用手指指著課文,圈出帶紅色音節的生字。

  2.引導學生回憶平時學習生字的主要方法:你們平時都用哪些方法來學習生字?(拼讀音節、問同學、問家長、問老師。)

  3.小朋友們歸納得真好,那就請你趕快用你自己喜歡的方法學習生字吧。(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點播。)

  4.學習完生字以後,請你給同桌讀一讀,注意用手指指著字讀。

  5、抽生教讀生字。

  6、這些生字娃娃又交上了新朋友,你能把它們讀出來嗎?(出示詞語:憫農日當午誰知汗滴粒粒辛苦)

  抽生讀,齊讀。

  7、在詞語中你認識了生字,那麼老師把生字單拿出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如果你認識就站起來大聲說出來。(當讀到午時進行擴詞,從而理解日當午。)

  8、現在這些生字都躲到詩裡面去了,你還能認出它們嗎?(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抽生讀課文,其他小朋友用手指著書,認真聽,聽他哪個字音讀準了,哪個跟你不一樣,等會兒請你給他指出來。

  9、齊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詩意

  1、剛才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同學們學得特別好,下面,請你們再讀課文,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麼?

  2、抽生答。(我知道了農民伯伯很辛苦)

  3、你從哪些詩句中感受到了農民伯伯很辛苦?自己讀一讀。

  重點指導: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

  指導方法:先透過做鋤草的動作體會辛苦應表現得行動緩慢,吃力,在朗讀時語氣應重而稍慢,基本領悟即可。

  4、師範讀全詩。

  5、齊讀。

  6、能背的同學背一背,不會背的同學可以再看看書。

  五、鞏固練習,指導書寫

  (一)撿稻穗遊戲,複習生字

  1、秋天來了,農民透過辛勤的勞動,莊稼獲得了大豐收。你們看:金黃的稻穗在秋風中搖擺,好象在向人們微笑。收割後,還有一些稻穗遺留在了田地裡,下面咱們一起去撿稻穗。你可以任選一顆,讀出後面的生字,然後放到籃裡。(師貼稻穗圖,畫籃子)

  2、抽生上臺拾稻穗,然後反過面貼於籃子裡。

  3、你打算把帶哪個字的稻穗送給誰?為什麼?

  (二)指導寫字

  (出示農、當、汗、午)

  1、你記住了哪個字?怎麼記住的?

  2、重點指導當,認識小字頭,學生認真觀察書上的筆順,然後書空。

  指導農,你要提醒大家注意哪一筆?

  3.教師在田字格中書寫學生認為難寫的字。

  4.學生練習寫一個字,同桌互評,然後再寫一個。

  五、總結全文

  (板書)

  6、憫農

  辛苦

  教學反思: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兩三歲的小孩都會背誦,因此,讀背並不難,關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為此,我在設計時圍繞一個辛苦,從幫老師解決難題引出辛苦,看圖瞭解辛苦,到讀詩句感受辛苦,從而把學生並不容易體會到的辛苦突破了。

  1、開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並樂於去解決。

  2、現了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生字的學習,詩句的感悟,全是學生自主觀察,學習。

  3、透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學習。

  4、如果能從生活中找到相關的照片,錄象資料,或讓學生聯絡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將更能從心靈上讓學生受到教育。

  5、朗讀的指導還要更細緻。

  《江上漁者》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江上漁者》這首詩,理解詩句內容,體會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

  2、根據詩句,展開想象,想象詩人描寫的景色,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詩句的意思,領會情感,培養學生想象力。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解詩題。

  1、同學們,相信大家都知道《鋤禾》這首古詩,誰能背誦。(學生背誦)教師出示古詩:《憫農》(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哪位小朋友能把它讀好?(指名朗讀評價引導:你可讀得真好。但老師想知道你為什麼要這樣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江上漁者》(板書課題)。

  2、解詩題:同學們,你覺得題目是什麼意思?

  學生:江上打魚的人。(教師引導:你是怎麼知道的?)學生理解:漁者以打魚為生的人。這首題目的意思是:江上以打魚為生的人。

  3、讀詩題:

  二、讀詩解意。

  1、好,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古詩,多媒體出示詩句。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誰會讀這首詩。指名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

  出沒的沒讀作mò,不要讀作méi。

  風波的波讀作bō,不要讀作pō。

  (教師引導性的評價:你可真了不起,第一次就能把詩句讀正確。你也很了不起,讀得很有感情,但老師這裡還要提醒一下出沒這個詞語的讀音。請你再讀一遍好嗎?)

  2、自由朗讀: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讀這首詩,注意把詩句中字的讀音讀正確。可以自己多讀幾遍,也可以讀給同學聽。

  誰願意再來讀這首古詩,並能將詩讀正確。指名學生朗讀。(其他同學幫助聽聽,如果同學有讀錯的地方,請幫助指出來,如果沒有讀錯的地方,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他,好嗎!)

  學生朗讀,評價。

  學生齊讀。

  3、解詞連句知大意。

  (1)我們讀古詩,不但要會讀,而且要知道詩句的意思,下面請同學們,再次仔細地讀讀詩句,根據下面的註釋想想這首詩主要寫了什麼?把不明的字詞畫下來,然後可以和同學商量,當然也可以找身邊的老師請教。

  註釋:往來:來來往往。

  但:只。

  美:鮮美。

  出沒: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風波:風浪。

  (2)學生自由讀,瞭解詩句意思。

  (3)學生集體交流詩句的主要內容。

  在這一帶來來往往的行人,只知道鱸魚的味道鮮美。你看江中那隻小小的漁船,在風浪中飄著,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多麼驚險啊!

  4、齊讀古詩。

  三、展開想象,悟詩情。

  1、小朋友,你們可真了不起,那麼快就不但會讀古詩,而且已經知道了《江上漁者》這首詩的內容,那麼大家知道作者范仲淹是怎樣寫下這首古詩的嗎?你們能猜測一下嗎?學生猜測。

  是不是和大家的猜測一樣呢?請大家自由讀讀上面這段話。(多媒體出示句子:一天,范仲淹走進江邊的一家酒樓吃飯,看見酒樓裡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讚鱸魚肉嫩味鮮。於是就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坐下,往窗外望去,只見江面上波濤洶湧,一隻魚船像一片樹葉,隨著風浪起伏。它一會兒被捲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想到了打魚人的辛苦,就寫下了《江上漁者》這首古詩。)

  2、現在誰來說說作者在酒樓裡聽到了什麼?又看到了什麼?學生交流:看見酒樓裡坐滿了南來北往的客人,他們不住地稱讚鱸魚肉嫩味鮮。

  這其實就是詩句: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多媒體出示)

  從這裡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交流:客人很多,鱸魚味道鮮美

  你能把客人的多和鱸魚味道的鮮美透過朗讀告訴大家嗎?學生讀

  如果你是酒樓裡的客人,當你吃了肉嫩味鮮的鱸魚時,你會怎麼說?學生交流:

  讓我們一起來讀這兩句詩,感受當時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學生齊讀)

  3、吃水不忘挖井人,同樣吃魚不忘打魚人。你們讀了這首古詩以後,腦海中又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4、學生交流:打魚人那隻像片樹葉的小船在風浪裡飄蕩,時隱時現,場面驚險。

  A、教師出示畫面:同學們,你們看到了什麼?你們又彷彿聽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出示詩句)

  看到了小船。教師:這是一艘怎樣的船?(一艘小船;一艘像一片樹葉一樣的小船。)

  看到了洶湧的波濤。教師:波濤洶湧和一片樹葉,一個是多麼的可怕,力大無比,一個是多麼的柔弱,輕飄飄。這是多麼的

  看到了漁民的船,一會兒被捲上浪尖,一會兒又被打入浪谷。教師:卷和打這兩個詞用得真好,我從卷和打兩個動詞體會到小船隨時都有被浪打沉的危險。從中你感受到了什麼?學生:捕魚人隨時都可能船毀人亡,漁民為了捕魚隨時都可能丟掉自己的性命。

  哪位小朋友來透過朗讀告訴我們自己看到的。學生朗讀三、四兩句。

  B、看著這畫面,看著這滾滾波濤,你又想到了什麼?

  學生交流: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吃、住的艱難;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每次打魚到迴歸,要經歷很長的時間;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打魚人隨時會遭強風雷暴的襲擊;看著這滾滾波濤,想到一葉小舟行駛危險,隨時有可能翻沉

  農民勞動很辛苦,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實江上漁者也很辛苦,真是誰知盤中魚,條條皆辛苦。呀!讓我們齊讀三、四兩句。

  4、寫話:

  教師:此時此刻,如果你是一位正在品嚐美味鱸魚的人,你肯定有很多話想對那些在洶湧的波濤中捕魚的人說。請同學們把想說的話寫在紙上。

  學生寫,交流。

  5、朗讀昇華情感。

  教師:面對著這洶湧的波濤,面對著在波濤中捕魚的人,我們有很多話要說,那就讓我們把這些話化成背誦吧!一起來背誦古詩《江上漁者》。

  學生:讀

  《江上漁者》說課

  《江上漁者》這首古詩的作者是宋朝詩人范仲淹。全詩只有短短的四句話(20個字),卻描寫了兩幅截然不同的畫面(江上往來的客人歡快地品嚐鱸魚的畫面和江裡漁者冒著風浪捕魚的場景),反映了勞動者的艱辛,體現了勞動成果的來之不易,表達了作者對勞動者的同情。整首詩語言精練,意境深遠。在這首古詩的閱讀教學中,為了能引導學生去感受古詩中所蘊涵的美,我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以誦讀古詩為主,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欣賞古詩的美。具體來說採用了以下教學策略:

  一、朗讀中理解詩意

  在出示古詩以後,我透過三步的朗讀,第一步,將古詩讀正確,在此基礎上進行書寫練習;第二步,試著讀出古詩的味道;第三步,整體感知,讓學生說說讀了古詩以後眼前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引導學生從整體上了解古詩的內容,感知古詩的意思。在這個教學環節中,我忽略了古詩教學中的解釋,不採用字字疏通,句句領會的教學方法,只要讓學生在讀正確的基礎上透過說畫面大致瞭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讀。因為小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決定了古詩文閱讀的目的不在於理解內容的深度,而在於積累語言,增強語感,提高文學修養。詩詞中更深層次的意思,自會隨學生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文學素養的提高而逐步領會。正如楊振寧博士談到的:在他上一年級時,父親教他背誦了幾十首唐詩宋詞,有的易懂,更多的不全懂。70多年來,在人生旅途中經歷了多種陰晴圓缺、悲歡離合後,才逐漸領悟體會到高處不勝寒等名句的真義,也才認識到猶恐相逢是夢中等只有過來人才可能真懂的詩句。

  二、啟發想象悟詩情

  就詩的表現方式來說。詩顯示出整體藝術,所以在詩的領域裡,其他各門藝術的表現方式也用得上。(黑格爾)因此,我充分利用這一點,打破學科之間的界限,加強學科間的相互滲透、融合,引導學生用繪畫表達理解,用音樂配合誦吟,用想象再現情境。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在學生理解往來的客人愛吃鱸魚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說說客人們會怎麼說,讓學生感受人們吃魚時的歡快心情,為體會捕魚的艱辛奠定基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這兩句詩的教學主要分以下幾步進行,第一步,讓學生說說彷彿看到了什麼?彷彿聽到了什麼?然後讓學生透過給畫面上添畫小舟,讓學生直面詩句,與詩文真心接觸,自己讀解,自己感悟,自己體會。第二步,讓學生想象江上漁者在風浪中捕魚可能遇到哪些情況?引導學生感受漁者捕魚的艱辛。

  三、組合、寫話,提升

  在學生感受漁者捕魚艱辛的基礎上,透過與《憫農》的組合閱讀,引導學生感受任何勞動成果都來之不易,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寫話,寫寫自己的感受。學生寫的話其實就是自己內心想法的展現。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課前透視】

  課文熱情洋溢地敘述了1961年周總理在西雙版納同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情形,表達了周總理和人民群眾心連心的深厚情誼。總理的滿面笑容、傣族人民的興奮與喜悅在作者飽滿的激情中淋漓盡致地得以展現。文章圖文並茂,緊扣難忘二字展開,內容突出景難忘人難忘情難忘。有感情地朗讀是本課教學重點,教學中要讓學生多層次、多種形式反覆地讀課文,從而感受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時的熱烈場面和人們的興奮心情。

  二年級學生對潑水節的來歷、周總理與人民的關係瞭解不多,課前應佈置他們蒐集有關的資料,提高蒐集、處理和篩選資訊的能力。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抓住重點詞句自主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瞭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資訊資料】

  生字卡片、潑水節的多媒體課件、課文插圖、師生蒐集潑水節和周總理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匯入

  師:今天上課,老師請來了一位小導遊,給我們介紹一下我們杭州著名的旅遊景點宋城潑水節的盛況。

  1、個別介紹。

  2、其他同學作補充。

  3、課件出示有關宋城潑水節的圖片和錄影。

  4、積趣存疑:

  今天我要帶領大家一起去參加傣族的潑水節。

  (板書課題)

  教師或學生簡單介紹傣族潑水節的習俗。

  (圖片激趣)出示課文插圖,圖上的人們在幹什麼?

  (人們和周總理在一起過潑水節)

  (板書:潑水節)

  然後在前面加上難忘二字:為什麼說是難忘的潑水節呢?學習課文我們就會知道。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初步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再次讀課文,圈畫生字,把生字多讀幾遍。

  3、限定時間,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接龍讀檢查讀文情況。

  三、檢查朗讀,學習生字

  1、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注意瓣讀 bàn,在句子中讀花瓣時要加兒化音花瓣兒。因為的為讀 wèi 。翹舌音有蘸、壽,平舌音有踩。

  2、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後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3、利用課件遊戲檢查識字:抓特務、對號入座、購買門票。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換詞比較:火紅火紅的可以換成紅色的嗎?

  (突出鳳凰花的豔麗,烘托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還有什麼事物也是火紅火紅的?自由回答。

  3、指導讀──練習讀──齊讀。

  五、學習二、三自然段

  1、默讀課文,把自己讀懂的地方和學習夥伴交流。

  2、今年的潑水節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說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重點抓住人們動作的詞語體會。

  (用你自己的話向大家描述一下人們歡迎周總理的情景)

  4、指導朗讀:

  重點抓住歡呼一詞體會傣族人民激動、高興的心情。難點是讀好最後一句:周總理來了!讀最後這句歡呼的話,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體現出個性。

  六、寫字指導

  1、學習恩、壽、鳳、凰、龍、度六個字:

  本課要寫的字中有四個字是新認的(恩、壽、鳳、凰)。這四個字中,鳳凰二字比較難寫,可作重點指導:

  ⑴ 都是半包圍結構。

  ⑵ 第一筆一定要寫成豎撇,這是寫好這類字的關鍵;第二筆是橫折彎鉤的彎形寫法,要注意指導。

  ⑶ 鳳字內是又,要和風區分字形。 此外,還應注意恩與思的區別。

  2、利用課件,分析結構和注意點。

  3、學生臨摹,教師巡視,根據書寫實際相機指導。

  4、學生互相觀察和欣賞,寫得不滿意的字可以再寫幾個,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至三自然段。

  二、讀文思考

  1、學習四五自然段:

  ⑴ 默讀課文,用波浪線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⑵ 小組合作,互相交流讀書的收穫。

  2、反饋交流:

  ⑴ 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 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① 結合課文插圖,理解笑容滿面。

  (態度和藹可親,尊重傣族人民的風俗習慣)

  ② 想像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麼?

  ⑵ 他接過一隻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① 抓住表示動作的詞語體會總理與傣族人民的情誼。

  ② 你能用表示動作的詞語寫一句話嗎?

  ⑶ 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提供句型,練習說話,發散思維。

  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願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青年人身上,祝願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

  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願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導朗讀:

  個別讀──男女同學──齊讀。

  三、學習最後段落,重點指導朗讀

  1、配上音樂,激起情感高潮:

  師:周總理開心,人們更開心,我們也開心。

  2、配樂齊讀。

  四、知識延伸

  傣族人民的潑水節因為有了周總理的參加而顯得格外難忘,你還知道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呢?

  (師介紹:火把節 那達慕大會等)

  五、指導書寫

  1、學生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利用課件,分析結構和注意點。

  3、展示寫字作業,學生互相評價。

  六、課後實踐活動

  1、查詢、蒐集周總理的圖片、故事。

  2、用學習夥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我國的民族節日和民間習俗、開個小小介紹會。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以“珍珠泉何以為珍珠”為探索主線,力求為學生創設輕鬆愉悅`和諧互動的實踐氛圍,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熱情參與,積極與文字對話,引導學生走進文中情景,自主地去探尋美、體驗美和交流美,不斷提高語文素養。

  教學流程

  一、以問促讀

  1.教師在黑板上寫“泉”:同學們,這是什麼字?它是什麼意思?拿出字典查一查。教師:對,“泉”是指“從地下流出的水”。

  2.你們知道老師為什麼要寫這個字嗎?對,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中描寫了清澈的泉水,誰來讀讀有關句子。

  3.課題中還有兩個字:珍珠(教師板書)。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題。誰見過珍珠?來介紹介紹。

  二、以疑促讀

  1.請同學們再次根據閱讀提示,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快速閱讀課文。要求:要讀出問題來,然後嘗試利用查字典等方法解決問題,在自己體會最深和感覺還有問題的地方做上記號。

  2.請學生根據課文內容提出自己的問題。簡單問題立刻互相解決,遇到稍難的問題可保留。

  三、以賽促讀

  1.珍珠通常晶瑩剔透,歷來為人們所愛。同學們的問題提得很好,為什麼課題中要加上“珍珠”一詞呢?下面請大家採取自己喜歡的方式細讀課文,想一想,為什麼在作者家鄉的村裡,那一眼清泉叫“珍珠泉”?思考以後在小組比賽朗讀交流。

  2.全班朗讀交流,估計學生從以下方面找到理由,教師相機引導:(1)泉水青綠,如晶瑩的珍珠。(2)水泡閃亮,如彩色的珍珠。

  四、以評促讀

  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1)水泡給人怎樣的感覺?從哪裡感覺它像珍珠?學生有感情朗讀,特別是“水泡閃亮閃亮的等句子。再讀,你還喜歡哪些對水泡的描寫,為什麼?請學生來讀一讀,然後互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可能還喜歡水泡的有趣。特別注意以下地方——嘟嚕——嘟嚕,撲哧一笑,還有第五自然段的三個問句,都要體現“有趣”。

  (2)泉水晃盪,潑灑一路珍珠。多麼富有情趣,請大家一起讀一讀,評一評。

  (3)你最喜歡什麼樣的珍珠?把喜歡的句子讀一讀,評一評。

  五、以品促讀

  1.作者對珍珠泉的喜愛流露在字裡行間,你還能從什麼地方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嗎?如果學生回答有難度,讓學生透過齊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從讀中品味、體會作者對家鄉的熱愛。

  2.課文中採用了多種方法描寫景物特點。出示例句引導學生反覆品讀這些句子是怎樣描寫景物特點的,學生互相讀、交流、評價。

  3.其實,老師這兒還有一篇類似的文章叫《趵突泉》,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與這篇文章對比一下,看看有什麼相似點。

  六、以用促讀

  1.用讚美的語氣感情朗讀全文。

  2.摘錄喜歡的詞句,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材分析:

  《水的浮力》是全日制聾校實驗教材《自然常識》第四冊第4課。本課在學生認識了沉和浮的現象之後,指導學生學習有關水的浮力的知識;從能力培養來看,屬於“實驗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的系列。

  三維目標:

  1.能用實驗的方法比較物體在水中的沉浮,能對物體的浮沉提出假設和猜想,並透過實驗驗證自己的假設和猜想;瞭解水的浮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學生實驗能力、細緻觀察能力、歸納概括能力以及合作意識、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

  在水中浮著物體都受到水的浮力。

  教學難點:

  實驗:浮在水面的物體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課前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水槽、泡沫塑膠、橡皮、鐵釘、鑰匙、積木、彈簧秤、皮筋、空塑膠瓶、鐵塊、橡皮泥等。

  2.ppt動畫出示各種水的浮力應用圖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談話引入。

  2、出示課件,學生觀察,說說觀察到了什麼?

  3、教師演示浮、沉的圖片 引出:浮 沉

  4、學會手語“浮、沉”。

  二、科學實驗、探究新知

  1、引導做實驗1,研究物體放入水中的沉浮情況

  (1)請學生出示自己準備的材料,並介紹。

  (2)實驗前要求:請同學們把材料一個一個輕輕地放入水中,一邊做一邊把實驗結果添在實驗記錄表裡,實驗完畢把手中的材料分類。

  (3)學生分組實驗,記錄實驗結果(教師巡迴指導)。

  (4)彙報實驗結果。

  (5)小組討論在生活中哪些物體會浮在水面上,哪些物體會下沉?

  (6)學生彙報討論結果。

  2、做實驗2,研究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

  (1)小組討論:設計實驗來研究泡沫塑膠為什麼浮在水面上。

  (2)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迴指導。

  a、將泡沫塑膠放入水中,反覆輕按,感受手有什麼感覺?

  b、將泡沫塑膠等壓到水底,手一鬆,有什麼現象發生?

  (3)彙報實驗結果。

  (4)交流討論:手的感覺及泡沫塑膠等被壓入水底又浮上來的現象說明了什麼問題?

  (5)小結:浮在水面的物體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這種力叫浮力。(板書課題:水的浮力)

  三、作業P13的學說話。

  1、課件顯示。

  2、學生思考後回答問題。

  四、小結

  在水中的物體,有的會浮在水面上;有的會沉在水低。浮在水面上的物體都收到水的浮力。

  五、拓展思考

  用彈簧秤分別稱物體在水中和空氣中的重量,有什麼發現?

  板書設計:

  水的浮力

  浮

  沉

  浮力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按事情的發展順序記敘一件事,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2、學會列提綱寫作文。

  3、選好適當的作文題材,透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把事情寫具體。

  4、學出真情實感,注意主次分明。

  教學重點、難點:

  緊扣“難忘”選擇材料,指導學生按事情發展順序列好作文提綱,注意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寫清楚。

  教學方法:指導法。

  教學準備:難忘的事有關材料。

  教學流程:

  一、 談話匯入:

你們的童年豐富多彩,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自己童年難忘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閱讀教材,明確習作要求。

  1、認真讀習作要求,思考:這次作文的重點在哪裡?

  2、學生討論交流後彙報:

  (1)、這次作文寫的是童年生活中最難忘的事。

  (2)、要求如下:教師板書

  緊扣難忘,寫清情節。

  寫人物要具體、生動。

  按事情發展順序寫。

  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題目自擬。

  三、師生討論交流、研究寫法。

  討論:怎樣寫才能符合要求?

  學生彙報:要寫清楚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還要注意描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尤其要抓住情感變化,從而更好地突出中心。

  四、學生動筆寫作。

  五、習作後講評:

  1、明確講評要求。

  2、評價學生的習作。

  3、講評後,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

  4、謄抄作文。

  5、展出學生優秀作文。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一、課堂匯入巧

  師:上一節課,我們已經預習了《驚弓之鳥》,誰能告訴大家“驚弓之鳥”寫了件什麼事?(生答略。)大雁的母親悲哀欲絕,堅決要為小朋友報仇,因此將更羸告上了法庭。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森林報》記者小雁發來的訊息。

  (課件:出示《森林報》)

  本報訊大雁之死,使大雁母親悲哀欲絕,它認為是可恨的更羸害死了自身的小朋友。據悉,死者的母親已上訴,狀告更羸,而更羸直喊冤枉,說造成大雁死亡的真正原因不是他,因此,雙方將分別請辯護律師為自身辯護。至於結果如何,本報將追蹤報道。

  《森林報》記者小雁

  師:大雁的母親和更羸要分別請辯護律師為自身辯護。(稍停頓)大家想不想做一回小律師?

  生:想!(歡呼雀躍)

  師:好,現在就讓大家做一回小律師。願意為大雁辯護的小律師坐到——

  (師出示“原告”、“被告”牌子。)

  生(興奮地):原告席。

  師:願意為更羸辯護的小律師坐到——

  生(齊):被告席。

  師:(戴上法官帽,莊嚴地)各位小律師請注意,請你們速讀課文,將有利於自身的證詞圈出來、劃出來,然後可以相互議一議,幾分鐘後將正式開庭!

  研討:

  《語文課程規範》倡議自主、合作、探究的語文學習方式。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為學生提供參與學習、體驗勝利的機會。讓學生當一回小律師,這種特殊的角色設定一下激發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在這樣的情況下,讀書也就成了學生的一種自覺行為,積極性自然比為讀書而讀書高。另外,正如週一貫老師所說,“在開放的課堂裡,學生對課文的解讀是個性化的。學生們從自身的感悟動身表達各自不同的見解,經常會造成意見分岐,而這種分岐會十分有助於認識的深化和學業的推進。”小律師的各執一詞,正是引導學生思維向縱深發展的有力契機。

  二、文字利用實

  被告律師:大雁已經受過箭傷,它的傷口還沒有癒合……

  師:你怎麼知道大雁已經受過箭傷?法律是講求證據的,你的證據在哪呢?(生手足無措)

  師:證據在課文中。

  被告律師:(讀第九自然段。)

  師:從這一自然段,能看出大雁受過箭傷。可是本法官覺得你的推理力度不夠,你看看這樣說會不會更好。(開啟課件)

  原告(或被告)律師請注意:我的證據在課文的第____自然段,它是這樣寫的________,這說明了__________,所以我認為____________。

  你試著用這種方式說一下。

  師:在後面的辯護中,各位小律師最好也用這種方式。

  研討:

  “按要求爭辯”,這個切入點琢磨得好,既使學生重視了文字的學習,又使學生將雜亂、模糊的思維引向了清晰、有序的軌道,教給了爭辯方法,提高了思辯水平,很好地體現了“知識、能力與過程、方法”的整合。

  三:學生參與活

  原告律師:被告律師請注意,課文第二自然段是這樣寫的:一隻大雁從遠處慢慢地飛來,邊飛邊鳴,這說明大雁受過箭傷,並且孤單失群。假如不是更羸拉弓射它,大雁完全可以回家養傷,就不至於死了,所以我認為更羸是有罪的。

  師:原告小律師,你從哪裡看出大雁受過箭傷,並且孤單失群呢?

  原告律師:課文中說大雁慢慢地飛來,說明它已受過箭傷。

  師:那孤單失群呢?

  原告律師(稍停、思索狀):課文中說是“一隻大雁”。大家都知道大雁總是成群結隊的,要麼排成“人”字,要麼排成“一”字。

  師:這說明了更羸是怎樣的一個人?

  原告律師:很善於觀察,很聰明。

  師:對,善於觀察,又善於動腦的人。更羸觀察得那麼細緻,可我從你剛才的朗讀中並沒有聽出大雁在空中慢慢地飛,也聽不出它孤單失群,叫聲悽慘,你能再讀一遍嗎?

  原告律師:(有感情地讀)

  師:很好,請坐。哪位小律師還想讀一下?

  (很多同學舉手,躍躍欲試)

  師:既然這麼多小律師想試一下,我建議想讀的小律師站起來,大家一起讀。

  生:(讀得很有感情)

  師:從剛才各位小律師有感情地朗讀中,我彷彿看到一隻受過箭傷的大雁孤單地在空中飛翔,它的叫聲是那麼悽慘。被告小律師,你們是不是也被感動了?

  被告律師:法官大人,我提出抗議。因為我們現在正處於一個法制社會,雖然大雁很可憐,但罪不在更羸,因為更羸並沒有用箭——終究法不容情。

  (笑聲、掌聲)

  師:你說得很有道理,法不容情。

  (這時,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小律師們爭先恐後地發言,各抒己見。)

  研討:

  俗話說:“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教師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越大,他們越學得興趣盎然。在這樣的情況下,連“法不容情”之類的詞語也能隨口說出,也就缺乏為奇了。贊可夫指出:“教學法一旦觸和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和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正是由於教師發明性地將學生引入特定的情景(法庭)中,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因而使學生的學習潛能充沛地激發出來,整個課堂高潮迭起,精彩紛呈。課堂精彩哪裡來?“課堂因學生的精彩而精彩(特級教師韓春梅語)”;學生精彩哪裡來?從本課例不難看出,教師巧妙的公開課教案、對學生的充沛尊重、和諧的教學氛圍,是學生“出彩”的重要原因。

教學設計方案 篇7

  教學目標:

  1、本課要求會認8個生字,會寫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鑽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遞給、忍不住、唾沫、湧出、新鮮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從水罐的一次次變化中,體會愛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話豐富的想象力。

  4、體會懂得關心別人,懂得用愛心對待生活。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閱讀興趣

  (播放課件)教師敘述: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發生過一次大旱災。接連幾個月沒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這些就是旱災造成的(看幻燈),你們看到了什麼?(生: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乾涸了,草木、叢林、莊稼也都乾枯了,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是啊,此時他們最需要的是什麼呢?(生:水)此時的水意味著什麼?

  (使學生認識到水的重要性,如,生命之水、希望之水、救命之水;有了水,人和萬物才能繼續生存下去,沒有水,等待人和萬物的只有死亡。)

  師: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某一天夜裡,一個小姑娘意外地得到了一罐水,如果你是她,你會怎樣用掉這罐水呢?(啟發學生展開各種想象。如,她會先自己喝上一口,滋潤一下乾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嚨,然後再給自己的親人喝;她會跑回家去,趕緊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師評價:是的`,你已經很渴了;你是個孝順的孩子;你還不忘他人,為他人著想。)

  師:是啊,多麼珍貴的一罐水啊!今天我們要學的這個童話故事《七顆鑽石》(板書課題)就是圍繞這一罐水講了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

  二.自學課文,整體感知

  請同學們拿出放在課桌裡的文章,放聲地讀,讀準生字詞,讀通課文。

  三.交流自學成果

  1.檢查朗讀情況

  師: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我們就來檢查一下大家的自學情況,課文一共幾個自然段?(4個)

  我們就請四位同學來讀一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看看是你讀得好還是他們讀得好。

  (師評價:這麼短的時間你就能讀得這麼流利,真能幹; 知道自己讀錯了,能及時糾正,你真棒;你讀得很投入,大家都被你吸引了;你的聲音很響亮,讀得真好聽。

  四.研讀課文,體會感悟

  1.(師:看來大家已經能讀通課文了。那麼請你再仔細地放聲讀讀課文,你讀了課文之後有什麼問題想問?可以把問題寫在旁邊的空白處。)

  自由提問:

  預設學生提出的問題:

  (1)為什麼水罐裡裝滿了水?(是啊,好奇怪啊!)

  (2)為什麼水沒有灑?(真是奇蹟啊!)

  (3)為什麼水罐變成了銀的?(老師也想知道啊!)

  (4)為什麼水罐又變成了金的?(難道它會變魔術嗎?)

  (5)為什麼從水罐裡會跳出七顆鑽石,還會湧出一股巨大的水流,鑽石還會變成星星,越升越高?(主要問題)(真是太神奇了!) (你很會思考;你的眼光很敏銳;你的問題很有價值;)

  (6)為什麼水罐會發生神奇的變化?

  2. 師:是啊,為什麼會產生這些神奇的變化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故事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水罐裡會裝滿清澈新鮮的水?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第二自然段,找找原因。

  (從第一自然段中我們知道這是一場特大旱災,到處都沒有水,而現在罐子裡竟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多神奇啊!我想小姑娘一個人在深夜裡勇敢地出來為生病的母親找水,一定找了很多地方。)

  (1).師:天上的神仙看到了什麼?

  (生;小溪邊,大河旁,山泉下,她會翻山越林,到處去找水,手會被樹枝割破,衣服會被樹枝劃破,跌倒了又爬起來能找的地方她都找遍了,可哪兒都沒有水,她只能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

  (2).師:神仙看到後,他是怎麼想的?又是怎麼做的呢?

  (生:神仙會想,小姑娘為了她的母親,不知辛勞到處去找水,她翻山越林,跋山涉水,臉被樹枝劃破了,衣服也被構破了,手指也已經流血了,她卻不喊一聲累啊,這是多麼孝順的孩子啊,多麼善良的心靈啊,神仙被感動了。有一位神仙從天上飛下來,給了她一罐水;終於她的孝心感動了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拿著神水從天而降,用柳枝輕輕一揮,她的手中就有了一罐清澈新鮮的水。小姑娘連連向觀音菩薩磕頭謝恩)

  (3.)師:好的,那麼現在這個問題你能解決了嗎,到底是什麼力量使水罐發生了神奇的變化,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呢?

  (生:是小姑娘對母親的愛,是孝心使水罐發生了神奇的變化。)

  師:是的,是孝心感動了上天,使她擁有了這一罐清澈新鮮的水。那麼這個問題我們解決了嗎?好的,那我們就把這個?擦去了。(板書:孝心感天)

  (4.)師: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部分,邊讀邊體會小姑娘對母親的那份愛。

  (課件出示)一天夜裡,一個小姑娘拿著水罐走出家門,為她生病的母親去找水。小姑娘哪兒也找不著水,累得倒在沙地上睡著了。當小姑娘醒來的時候,拿起罐子

  一看,罐子裡竟(jìng)裝滿了清澈新鮮的水。

  3.師:那是多麼清澈,多麼新鮮的一罐水啊,可是這罐水怎麼會掉在地上,而且一點兒都沒有灑呢?請大家再次仔細地放聲讀第二自然段,按照剛才的方法在文中尋找答案。

  (小姑娘得到這罐水時,她自己渴極了也累極了,她多想喝一口水滋潤一下乾裂的嘴唇和冒火的喉嚨啊,可她一心想著媽媽,忍住了乾渴,在往回跑時被小狗絆倒。)

  【(1.)a. 學生說感悟,師引: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呢?你能從課文中找出來讀給大家聽嗎?(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不但說得好,讀得更好。誰還想用你的朗讀來表達自己的體會?老師也從你的朗讀中感受到了小姑娘的高興勁兒,也體會到了小姑娘是多麼地關心自己的媽媽。

  b.學生讀文中內容,師引:老師從你的朗讀中感覺到你也是喜出望外的,你能說說你是怎麼理解這個喜出望外的呢?(喜是因為有了水;也是因為母親有救了)

  過渡:第二個問題,誰還有補充嗎?

  (2.)師:小姑娘,你這樣匆匆忙忙的是幹什麼呀?(讓學生進行角色的轉變)

  (生:我心繫著母親,急著為母親去送水。母親正急需水啊)

  師:你是擔心母親啊,多孝順的孩子!(真有孝心,多體貼自己的媽媽啊!)

  (3).師:同學們,使水罐又一次顯示它的神奇力量的原因是什麼呀?

  (生:正是她的孝心使上天又給了她一個奇蹟。小姑娘對母親的愛,使水罐再次顯示出它的神奇。)

  師:是的,又是小姑娘的孝心啊,,這個問題我們也解決了。(擦去?)(板指:孝心感天)

  (4.)師:小姑娘的孝心使水罐發生了兩次神奇的變化,真讓我們感動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感受小姑娘對母親那份孝心!(齊讀)

  (5). 師:明明是木頭做的水罐又怎麼會變成銀的呢?真是太神奇了,誰能解開這個疑惑呢?

  (學生說,師引:你從哪感悟到的呢?)小狗變得焊錫起來。

  (1) 師:課文第二段也有一句描寫小狗的句子,找到了嗎?(課件出示小狗卻只是哀哀地尖叫;小狗變得歡喜起來。)

  (2) 師:它在向小姑娘哭訴什麼,哀叫什麼呢?

  (生:也許它在向人們哀求,給它點水喝;

  它會說:我好渴啊,求求你,給我點水吧,我快要死了。)

  (3) 師:而當小狗舔淨了小姑娘手中的水後,它變得歡喜起來。它會歡喜地和小姑娘說些什麼呢?請你寫下來。(寫)(交流)

  (生:因為它得到了生命之水,它獲得了新生;

  因為它又有了生命力,它感謝小姑娘真摯的愛心。)

  (師評:你很會想象;你的語言真美;你說得非常真誠)

  (4) 師:你能像剛才那樣概括水罐發生變化的真正原因嗎?

  生:小姑娘不但愛自己的母親,還用真摯的愛心對待小動物,她的愛心是廣博無私的!(板書:愛心如銀)

  (5) 師:讓我們一起用朗讀來讚美小姑娘廣博無私的愛。(齊讀)

  五.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自己提問,透過學習,已經解決了三個問題,那麼透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生:課文內容上的)

  在學習方法上你有什麼收穫呢?(生:先讀課文,提出問題,再找關鍵詞句體會、感悟,最後提煉或總結原因)剩下的幾個問題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解決,我們下節課再一起學習。

  板書:

  裝滿水 孝心感天

  沒有灑

  旱災水罐 銀 愛心如銀

  金

  七顆鑽石 一股水流

  (反思):

  整節課下來,總體效果還可以,學生的參與面比較廣,學生很感興趣,想象得也比較好。

  比如,讓學生想象有一位仙人看到了小姑娘的遭遇,她會看到什麼,又會怎麼想,怎樣做的?這裡學生比較有興趣,但是想的還不是很深入。(比如還可以展開想象,小姑娘在找水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她又是怎麼克服的)

  又如,在讓學生轉換角色時,學生就是小姑娘,我問:你為什麼這樣匆匆忙忙的啊?這時學生的思維打開了,他們完全投入在那種情景之中,急著為母親去送水啊!

  再如,在解決第三個問題時,我問:小狗會向小姑娘哭訴什麼?小狗又會向小姑娘歡喜地說什麼?我用親卻的評價語引導學生說,學生非常願意說,願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別人,我覺得這是我這節課的一個亮點吧。

  但是我在教學第二個問題的時候條理有點亂了,由於被課件束縛,被課件牽住了鼻子,因此有點牽制了學生。

教學設計方案 篇8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課程,因此我們應該讓學生在習得語言工具的同時,感受到人文的薰陶,讓學生在人文情感的衝擊下,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同時,語文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在開放的、寬鬆的教學場中進行自主言說,自主表達。本設計以人為本,以讀為本,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在閱讀體驗中感悟文字,使學生在交流和討論中,敢於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說出自己的喜歡、憎惡、崇敬、嚮往和同情等感受。嘗試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走進自主探究的境界,使學生感受人與動物的親情,感悟大自然的和諧之美。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的8個生字,能正確地讀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品味感悟課文的優美語言,感受人與鳥的濃濃親情。

  4、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他們的語感。

  5、在充分閱讀課文的基礎上,體會課文所表達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的感情寫真實、寫具體的。

  【教學重點】

   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抓住描寫老人神態、動作和語言以及描寫海鷗動作的重點語句,體會蘊涵其中的深厚感情,並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

  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

  課前預習課文,蒐集海鷗的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匯入新課

  1、師:中央電視臺有個節目叫《動物與世界》,看過嗎?說說看有什麼感受?

  (出示課件,展示人與動物和諧相處圖片。)

  2、下面,讓我們共同來學習第21課,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將要繼續練習用較快的速度來閱讀。邊讀邊想,看看課文分幾部分,每部分寫的又是什麼呢?

  2、誰知道這句話出現在文中的什麼地方?

  課件:

  朋友告訴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對海鷗就像親人樣。

  3、這段話與文中的句子有一個地方不一樣,看誰發現了。

  4、對海鷗就像親人樣與和海鷗就像親人樣有區別嗎?

  5、課文分幾部分嗎?每部分又分別講什麼呢?用簡單的小標題概。

  三、讀思結合,學習1至13自然段

   1、認真地讀一讀課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寫老人和海鷗就像親人一樣呢?一邊讀,一邊勾畫批註,然後我們來交流交流。

  2、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學習課文,體會重點語句:

  ⑴ 學習課文第3自然段:

  你從哪兒能感受到老人對海鷗就像對親人一樣。

  課件:

  老人順著欄杆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在這有聲有色的樂譜裡面,你彷佛聽到了什麼?那你又彷佛看到了什麼?能不能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讀出來?讓我們想象著當時的畫面一起來讀讀這句。

  (師生讀)老師讀老人的表現,同學們讀海鷗的表現,看我們能不能也這麼默契呢?

  ⑵ 學習課文第10、11自然段:

  誰能來給大家讀一讀,注意像親人一樣怎麼讀。

  同學們,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就會立刻──(生:生動起來。)那在這生動的眼睛裡,折射出老人怎樣的心呢?讀一讀。

  課件:

  海鷗最重情義,心細著呢。前年有一隻海鷗,飛離昆明前一天,連連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為它是跟我鬧著玩,後來才曉得它是跟我告別。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海鷗是吉祥鳥、幸福鳥!古人說白鷗飛處帶詩來,十多年前,海鷗一來,我就知道咱們的福氣來了。你看它們那小模樣!嘖(zé)嘖

  誰讀出來了?老人這生動的眼睛裡包含著什麼呢?

  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在這個省略號裡,老人還想說什麼呢?

  ⑶ 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

  他抓住了一個企盼就讀出了這種親人般的情義。誰來讀一讀?

  用心來讀讀這句話,然後聯絡上文看一看,在老人這企盼的眼神裡,你讀出了什麼?老人在企盼什麼?就把你們的理解透過這句話,透過老人企盼的眼神,讀出來。(指名讀、齊讀、)(出示課件:圖片)

  四、讀思感悟,學習14至19自然段

   1、認真地讀讀第二部分,看哪些情景讓你意想不到呢?一邊讀,一邊勾畫批註,然後我們來交流一下。

  2、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學習課文,體會重點語句:

  ⑴ 學習第15自然段:

  海鷗們圍著遺像的表現讓你意想不到。我們都來看看這句話。自己來讀一讀,看看當海鷗見到老人遺像時,如果它們能夠說話,在這連聲鳴叫裡,它們想說些什麼呢?相機出示課件:

  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麼大事。

  這段話該怎樣來讀呢?大不一樣怎麼讀?

  ⑵ 學習第16自然段:

  想不想看看海鷗為老人守靈那一幕?這隻海鷗在老人的遺像前張開雙翅,深深地埋著頭,好像在說什麼呢。(課件:圖片)

  指導讀第16自然段。

  課件: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著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後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⑶ 學習第17自然段:

  在這樣的情景中,我們的心也再次為之震撼。你們還從哪兒感受到意想不到?從白色的漩渦中他理解到海鷗的心情,還有一個詞也能體現出來。(炸了營、撲過來。)

  指導朗讀。

  ⑷ (第18自然段)省略號的含義是什麼?你認為作者會在這裡省略什麼呢?省略號的點點彷佛化著了什麼?

  五、拓展昇華,激情薄發

   1、這樣意想不到的事為什麼會發生呢?用心思考一下。我們來交流交流。

  2、老人的舉動感動了昆明的每一個人,人們在翠湖邊為老人塑了一尊銅像。(課件:圖片)

  3、學習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麼想說的嗎?把它寫下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