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北師大語文第11冊《古詩二首》教學設計範文

語文第11冊《古詩》教學設計

北師大語文第11冊《古詩二首》教學設計範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北師大語文第11冊《古詩二首》教學設計範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並能背誦。訓練學生自我感悟詩句意思的能力。

  3、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4、透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之美,語言文字之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提高鑑賞美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匯入。

  1、激發想象。

  2、揭題。

  3、教師範讀。

  二、引導自學,學有所得。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自學古詩的方法,再根據自己的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學習。學生交流自己設計的學習方法。

  2、教師推薦學法。

  1)、熟讀中理解題意、詩意。

  2)、藉助字典,資料來理解題意,詞意,是否講出重點詞的意思。

  3)、由詞到句串講詩意。

  4)、熟讀成誦。

  5)、提出疑問,合作解決。

  3、學生自學、教師參加入學習小組中,適時引導。

  4、學生進行自學彙報:教師在彙報環節中主要起到引領作用,使學生彙報有序進行。可以先朗誦古詩,然後彙報題意,再講詞意詩意,熟讀成誦,解疑問難。教師還要提出認真聽取他人彙報的要求(1、學會聆聽,找出優點。2、不足之處,加以補充。3、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學生在及時的補充及評講的過程中對古詩內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為進一步欣賞古詩作好鋪墊。

  三、欣賞古詩,體會意境。

  1、過渡:剛才我們初步的學習了這首古詩,並且瞭解了這首詩的大意,但如果我們想領略其中的美,還遠遠不夠,你有什麼好辦法嗎?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對好的方法要予以肯定。

  3、教師提出建議,課件二。(詩歌審美三法:第一法、讀中感受詩歌韻律美。第二法、想象中感受詩歌畫面美。第三法、用心體會詩歌意境美)

  4、學生分組合作學習。

  5、進行審美收穫的彙報交流。

  (1)學生彙報透過劃停頓,標重讀,來朗讀詩歌感受到韻律美。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各種形式,來有感情朗讀古詩。

  (2)學生彙報透過想象,我彷彿看到美麗的畫面。教師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喜歡錶達的同學說說這裡的山、水、雨是怎麼樣的美麗。喜歡畫畫的同學來畫畫西湖晴雨時不同的景象,從而感受畫面美。

  (3)感受西湖的人性美。課件三(觀看美女西施),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她的美,注意體會濃妝與淡妝兩種不同風格的美,同時教師要滲透正確的審美思想,使學生從小樹立起正確的審美價值觀。

  引導學生質疑:為什麼詩人把西湖比做西子呢?

  課件四(觀看西湖晴天、雨天時兩種不同的風光),引發學生進行積極的`聯想,不難答出用西子的兩種美麗來比喻西湖的晴雨不同之美,妙不可言。

  (4)感悟意境,體會情感。空濛的山,閃動光影的水,迷濛細雨構成了西湖的美,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體會到什麼樣的意境呢,你想說些什麼。

  再引導學生進一步體會到詩人的感受和我們一樣,飽含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這時可以適時補充杭州是蘇軾的第二故鄉,他深受百姓愛戴,所以對西湖有著特殊的愛戀之情。

  (5)有感情的配樂朗讀。

  四、課外延伸:朗讀描寫西湖的詩詞。

  五、師生互相交流學習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