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上冊《秋天》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二年級語文上冊《秋天》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上冊《秋天》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上冊《秋天》教學設計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語文上冊《秋天》教學設計1

  活動目的:

  1、培養兒童關注自然,熱愛自然的情感,引導兒童經歷發現的過程,體驗發現的快樂。

  2、初步掌握秋天的自然常識,引發兒童對自然現象和生活中問題的探究興趣,充分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提升兒童發現美、感受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培養審美情趣。

  3、嘗試用觀察、蒐集資料等方法進行探究活動。

  活動重點:

  引導學生髮現秋天的美,熱愛大自然,關注大自然,熱愛美好生活。

  活動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觀察秋天,蒐集一些和秋天有關的資料:樹葉、詩歌等。

  2、課件,資料袋等。

  [設計意圖:課前讓學生觀察秋天景物的變化,這樣,對於學生上課的介紹才能正確引導觀察,有生活實際經驗,使學生感悟到秋天是農作物成長、成熟的季節。]

  活動過程:

  一、猜謎入秋,發現美

  1、老師知道大家喜歡猜謎語,給大家帶來一個謎語“天氣涼,樹葉黃,大地穿上金衣裳”打一季節。

  2、匯入:老師這有秋天的錄象(放錄象)隨著鏡頭的推進,一幅北方金秋宜人的風景圖展現在眼前。

  同學們,你們感受到了什麼?

  3、秋天到了,這節課就讓我們一同走進這落葉的金秋時節,共賞秋天的美!

  [設計意圖:品德與生活課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以兒童的生活為基礎並不是只講兒童身邊的生活。課上,不僅引導學生介紹身邊的秋景,而且還藉助課件欣賞了其他地區的美麗秋景,這樣不但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二、童心識秋,感受美

  (一)瞭解秋天的特徵

  1、師:同學們注意到了嗎?大自然裡許多植物的顏色悄悄發生著變化。我們在北方,看到樹葉變黃了,就知道秋天來了。那麼你還知道秋天有什麼變化呢?

  2、學生以“我眼中的秋天”為題互相說說自己的發現。

  3、(播放課件)(片片樹葉徐徐下落,出現幾行小字:“翻開日曆,每年的9月23日前後便是秋分,從此雨水減少,氣溫開始下降,涼風習習,秋高氣爽,秋天向我們走來了……)

  (出示秋天人和動物變化的課件)在這金色的秋天裡,當你在校園裡嬉戲,在小區裡散步,在道路兩旁行走,到郊外秋遊,你和圖中的小朋友是否有同樣的發現?

  (1)青蛙躲到哪裡了?

  (2)人們穿上厚衣服了。

  (3)好久沒看到燕子了。

  4、你還有哪些發現?比如白天和黑夜的變化……

  (二)將“我眼中的秋天”整理後做成採集卡

  師:請你把自己在秋天裡的各種發現記錄下來,根據個人的積累情況,按發現的時間、地點、事物的特點和變化作好記錄。

  [設計意圖:此環節讓學生了解秋天一些花草樹木和動物、人類的變化,突出了本課的教學重點,培養了學生表達與概括能力,又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將校內外結合起來,說說自己的發現,富有開放性。]

  (三)創設情境,感受秋天的美

  想不想看看秋天什麼樣啊?

  (播放秋天課件《落葉》)體會秋天人們帶來的遐想和無限情趣。

  (畫外音)秋風刮來了,天氣涼了,一片片枯黃的樹葉從樹枝上飄落下來。

  樹葉落在地上,小蟲爬過來,坐在裡面,把它當作屋子。

  樹葉落在溝裡,螞蟻爬過來,坐在上面,把它當作小船。

  樹葉落在河裡,小魚游過來,藏在底下,把它當做小傘。

  樹葉落在院子裡,小燕子看見了,說:“秋風伯伯來信了,催我們快回南方去。”

  [設計意圖:藉助媒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課上,我不僅引導學生介紹了自己身邊的秋景,而且還藉助幻燈片欣賞了其他地區優美的秋景,並配上《秋日的私語》的音樂,這樣不但陶冶了學生的情操,而且拓寬了學生的視野。]

  三、童聲誦秋,欣賞美

  1、師:小朋友們的發現可真不少,老師帶來一首兒歌,作為你們的獎勵(出示兒歌:秋天到,天氣涼,菊花開放橘飄香,樹葉落,草變黃,紅葉染山岡。)

  教師範讀,學生跟讀。

  2、秋天真美啊!股金中外有很多人讚美過秋天,下面我們做個遊戲,誇秋天

  可以帖圖片,可以說成語,可以讀古詩。

  3、小結:聽了同學們熱情洋溢的讚美,秋姑娘可開心了。她為大家準備了美味可口的果實(出果實)看看哪個聰明的小朋友會得到禮物

  摸摸猜猜,猜對了送果實。

  [設計意圖:體現和語俗的結合,豐富學生的語言,強化了知識。]

  四、巧手描繪,創造美

  下面我們就來個秋天的作品展示會,來表達對秋姑娘的謝意。

  1、小朋友,你們準備製作什麼作品呢?

  學生自由發言,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

  學生可以畫,可以寫,可以唱,可以跳,可以捏,可以拼,可以拍,只要學生說到的恰當的方式,教師都要予以肯定。最後教師適時引導,今天在我們的教室裡,可以做什麼呢?

  讓學生選擇能夠現場完成的方式,比如畫畫,做樹葉貼畫能來完成。

  2、展示活動成果

  同學們的作品真是豐富多彩,誰願意展示給大家?學生到前面實物投影儀展示自己的作品。(然後教師把學生的作品貼到黑板上)

  [設計意圖:邊學邊做是品德與生活課所積極倡導的,讓學生在充分感受和體會秋天美景和秋天的'特點的基礎上,他們是樂於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自然的熱愛的,這一環節恰好創設了這樣一個空間,讓孩子們有充分的展示自己的平臺]

  五、課後延伸,延續美

  小朋友,秋天是美麗的,我們不僅要去發現美、欣賞美,更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美。課下,我們以小組為單位,設計愛秋行動,讓秋天更加美麗!

  [設計意圖:〈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指出:本課程的時間可以在學校其他活動或者學科的配合和聯結中彈性的延伸。佈置課後的繼續發現收集和積累作業,就是把品德與生活課與課外活動結合起來,培養了學生實踐和想象能力,從而有效突破重點,難點]

  二年級語文上冊《秋天》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1、把握詩歌意境,感悟詩人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體會詩歌優美的意境。

  3、結合具體語境和全詩的意境,品味詩歌意味雋永的語言美和明朗純淨的詩意詩風。

  【學習重點、難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知詩歌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揣摩、品味優美的語言。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人們在領略了赤日炎炎的酷暑之後,盼來了習習秋風。秋,因其成熟與收穫,因其蕭瑟與悽清,給了文人墨客太多感慨的話題,許多吟秋的詩文傳誦不衰,今天我們一起欣賞現代詩人何其芳的詩作《秋天》,去傾聽秋的訴說。(板書文題、作者)

  一、把握韻律,感受詩歌的音樂美。

  1、教師感情飽滿地範讀。學生勾畫字詞並感知語言節奏。朗讀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朗讀提示:《秋天》這首詩透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造了一種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氛圍和神韻,表達詩人對秋天的熱愛與讚美之情,在誦讀中把握、表現詩歌的這種情感,詩歌的朗讀節奏有兩種劃分標準:按節拍劃分和按意義劃分。《秋天》可按意義標準劃分朗讀節奏。如: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蘆篷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秋天/遊戲在/漁船上。

  2、學生聽朗讀錄音,可輕聲跟讀。熟悉讀歌內容。回答:為什麼說這是一幅鄉村秋景圖?

  因為露珠、冷霧、白霜,表明秋天的天氣特徵;稻香、鐮刀體現農家特色;有秋蟲低鳴:蟋蟀聲使田野更遼闊;溪水乾涸、更清冽,暗示這是在秋天。

  3、學生放聲自由誦讀,體會詩歌的語言美。

  二、視覺再現,欣賞詩歌的意境美。

  1、逐節品析詩歌的意境美。

  講解:“農家豐收圖”是寫普遍的農家活動。寫了兩個場景:山谷伐木和籬間背瓜果。山谷伐木丁丁之聲訴諸聽覺,“震落了清涼的露珠”訴諸視覺和觸覺。伴隨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詩中未點明,但讀者可以想到是欣欣然、笑盈盈的。具有清靜、清遠的氛圍。

  “霜晨歸漁圖”畫面包括撒網、收漁、搖槳平常活動,在詩人筆下蘊含著淡而遠、清而靜的神韻。也許在早年的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這麼寧靜、悠遠的。

  “少女思戀圖”這節詩從野草、蟋蟀和溪水寫起,相當於古人所謂“感興”的寫法,即先言他事,由興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續言是少女心懷戀情。這一節五行詩,寫出了由外景向內情的過渡,寫出了初戀從無到有的過渡。詩人選取“牧羊女的眼裡”這一特定視角,雖未明寫眼神,但讀者自能見出那裡面的清純、明淨,那裡初戀少女似戀非戀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較三節詩可以看到,前兩節主要寫外在的景物與人事,第三節寫人心靈深處,寫出了微妙的感覺,使全詩收束在感情的實處。具有清甜的氛圍。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秋天遊戲在漁船上”“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三句互為呼應,均運用擬人手法,表現詩人筆下秋天的寧靜、悠遠的特點。

  2、學生研讀全詩,說出最喜歡這首詩的哪些句子?並談出理由。

  學生暢談,教師歸納:

  (1)“震落了清晨滿披著的露珠,伐木聲丁丁地飄出幽谷”句中“滿披”形象生動,“飄”字貼切傳神。伐木聲與清晨、露珠等意象構成一幅清淨潤朗、形聲兼具的畫面。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2)“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揹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稻香”使人滿口生香。“飽食”寫豐收之景,是收割的形象說法。“肥碩的瓜果”也見出豐收之景。

  (3)“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本用來描寫有生命的物類,現用在詩句中是擬人,將秋天視象化,創造出鬆弛、閒靜的氛圍,意味雋永。“棲息”一詞使整節詩充滿了一種豐收後的喜悅與滿足感。秋天“棲息”在農家,它給農家帶來了什麼?(豐收)

  (4)“向江面的冷霧撒下圓圓的網,收起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冷霧”烘托出一派朦朧的詩意,又與季節吻合。傳達出清涼、冷寂、朦朧的氣氛。圓圓:雙關,既寫了網的形狀,又寫出漁民的美好願望。

  “青鯿魚似的烏桕葉的影子”比喻似拙實妙,耐人尋味。漁人到底收起了什麼呢?(是魚,是樹葉,還是別的)無論他收起了什麼,他的心情都是快樂的,他肯定有所收穫,或者是魚,或者是喜悅的情感。這只是秋天的一場遊戲。

  (5)“蘆篷上滿載著白霜,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

  “歸泊”既寫景,又暗示時間,與上文“清晨”“冷霧”呼應。“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自得的心情。

  (6)作者說“溪水因枯涸見石更清冽了”這之中的“枯涸”與“清冽”矛盾嗎?為什麼?

  提示:不矛盾,“枯涸見石”並非整條小溪全部乾涸,而且說水位下降,有的地方乾涸,露出了石頭,有的地方水淺了,於是看起來更清澈。

  (7)“秋天遊戲在漁船上。”“遊戲”是(愉快地)勞作的形象說法,虛實相生。

  “牛背上的笛聲何處去了,那滿流著夏夜的香與熱的笛孔?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滿流”與“香與熱”“笛孔”搭配,在“夏夜”的映襯下,詩味盎然。“夢寐”,是朦朧的意思,寫出了少女的情懷,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秋天“夢寐”在牧羊女的眼裡,牧羊女會夢見什麼?這裡到底是她的夢寐,還是詩人的夢想。也許一個更加燦爛,更加富饒的秋天就在前面,就在牧羊女的憧憬中,就在詩人的希望裡。

  3、詩人用最精粹的語言繪出一幅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複合畫面,請同學們為詩中的三幅畫面各擬一則標題。

  教師明確: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和少女思戀圖。

  三、身臨其境,體會詩人的情感美。

  (1)何其芳筆下的“秋天”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印象?(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可以暢所欲言。)

  (2)作者抓住了最能體現鄉村秋天景色的事物來表現秋天,那麼所有這些畫面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學生髮表自己的看法,教師注意板書。)

  (3)學生放聲自由誦讀,體會詩歌的情感美。

  結束語:

  《秋天》這首詩透過描繪不同場景、畫面,創造了一種既來自人世又遠離塵俗的氛圍。這一氛圍具有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它寫的是繁忙夏天之後的農閒景象,所以具有清靜的氛圍;它寫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見農家些許的艱難苦恨,所以具有清遠的氛圍;它寫的是少男少女朦朧而純真的愛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圍;詩中各幅畫面,以及畫面裡的各個意象,無不和諧統一。

  二年級語文上冊《秋天》教學設計3

  設計簡說:

  《秋天》一詩為寫景之作,語言清新活潑、富有詩情畫意。每一句詩都是一幅畫面,三節詩又組成三幅複合畫面。畫面的組合造成了既流動又整合的特殊氛圍。這一氛圍具有清靜、清遠、清甜、清柔的特點。因此,揣摩、品味詩歌優美的語言,體會詩歌絕妙的意境成為突破本文的關鍵。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說、品、繪等環節,引導學生逐步領會詩歌活潑自然的語言美,清麗溫潤的意境美,激發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揣摩、品味詩歌優美的語言,體會詩歌絕妙的意境。

  3、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揣摩、品味詩歌優美的語言,體會詩歌絕妙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說“秋”

  情景匯入:(播放秋季美景圖後)大自然的景色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尤其是秋天,更是許多文人墨客筆下的寵兒。你知道哪些詠秋的詩文呢?(生“引”秋)你眼中或心中的秋又是怎樣的呢?(生“談”秋)

  小結:透過剛才的交流,我發現同學們都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都有一顆感受美的心靈,讓老師對秋也充滿了憧憬與留戀。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秋天,去感受秋天的美妙多彩吧!

  二、讀“秋”

  1、有人說,讀詩讀出情感就必須懂得詩或懂得詩的情感。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來告訴大家,你是帶著一種怎樣的感情來讀這首詩的?(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下文品味詩歌作鋪墊。)

  2、宋代詞人蘇東坡說“三分詩,七分讀,並是十分”。我要求同學們再把這首詩朗讀一遍,朗讀時做到:①字正腔圓②有板有眼③有情有味(生自由讀)

  3、生自告奮勇選讀詩歌片斷,師生點評、指導。

  4、師生齊讀詩歌,再次感受詩歌的感情和節奏。

  三、品“秋”

  師述:秋天是一個富有詩情畫意的季節,要真正領略她的魅力,不僅要讀,更要用心去“品”。現在,就讓我們一起進入“品秋論詩”環節。

  1、師配樂朗讀詩歌,生閉目聆聽並展開想像的翅膀,儘量想像文中所呈現的畫面。

  2、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頭腦中所呈現的畫面或景象。(露珠、鐮刀、瓜果、農家院;漁網、漁船;蟋蟀、牧童、牧羊女。)

  3、在這絢麗多彩的鄉村秋景圖中,你最喜歡哪一幅呢?(生品評、欣賞自己喜愛的詩節或詩句,小組交流後,師生共賞。)

  示例賞析:伐木聲飄出幽谷——從聽覺的角度,寫出了幽谷的深、靜。

  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飽食”運用了擬人的修辭寫出了豐收之景;“稻香”從味覺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豐收的圖畫。

  秋天棲息在農家裡——“棲息”運用擬人的修辭,概括秋天在農人家裡的狀況,將虛無的東西具體化,寫出了鬆弛、嫻靜的氛圍。

  輕輕搖著歸泊的小槳——“輕輕”顯示出漁人悠閒與自得的心情。

  4、根據自己的理解,用簡練的語言給自己喜歡的詩節命名。(提示:農家豐收圖————霜晨歸漁圖————少女思戀圖)

  四、繪“秋”

  師述:秋天是美妙的,如果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繪自己理解到的秋天,肯定是件快樂的事。就讓我們趕快行動起來,描繪心中的秋天吧!

  提示:我們可以用哪些方式來繪“秋”呢?(繪畫、寫作、背詩文、歌唱等)

  1、學生準備: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合作交流。(播放背景音樂《慶豐收》)

  2、交流展示、欣賞評價。

  延伸作業:

  1、學習本文後,你收穫了些什麼?(可以從用詞技巧、寫作方法等方面談)

  2、充滿感情和想像的閱讀散文《秋之韻》,你會領略到秋天的另一種美。

  二年級語文上冊《秋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能從字裡行間體會到作者對秋天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2、初步領略詩歌簡潔的語言中的意蘊,並能抓住其中的一幅景象說一段話。

  3、能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透過誦讀感受新詩的美。

  教具準備:

  秋景的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

  教學設計:

  一、複習匯入積澱情感

  1、昨天我們學習了《秋天》,知道了這首詩描寫了秋天田野裡、小路旁、果園裡的美麗景色和豐收景象。我們也知道了語言其實是有生命的。今天我們就來細細地品這位兒童作家寫給我們讀的詩歌,看看他的語言到底是不是有鮮活的生命,在這首詩歌的字裡行間又蘊含著怎樣的情感。

  2、指名一位學生朗讀課文。

  3、教師:;這位同學的朗讀來我感受到了語言文字的生命和活力,我眼前彷彿出現了一幅幅美麗的秋景圖。我相信同學們昨天在自學時也肯定有很多想法。

  4、那麼我們也首先用聲音來告訴我你們的理解集體朗讀全文。

  二、品詞析句感受秋景之美

  1、秋天一到,秋風習習,那麼秋風到過哪些地方呢?他們在那兒幹什麼?你能用一句詩一樣的語言來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來到________________,在那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啊,她所到之處都留下了秋的足跡。你能舉出生活中的例子,說一說嗎?

  板示:秋風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機發現學生講述中出現的好詞好句,加以點評。

  3、教師小結:看來同學也可以當詩人,因為你們也有讓語言充滿生命與活力的本領。接下來,我們再來看看課文,用你詩人一樣的眼光,來欣賞這首詩的某一句話,或某一個段落。然後將自己欣賞所得和大家做一次交流。今天我們就評出幾個鑑賞專家。

  4、學生默讀詩歌,做發言準備,教師巡視瞭解學情,相機指導。

  5、引導學生交流

  打滾、奔跑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從中體會到作者對秋風的喜愛,對秋天的喜愛。

  抓一把香氣輕輕塗掉寫出了秋風的調皮、可愛,體會到夏秋之交空氣的清香,也可以看出作者對秋天的喜愛。

  嚷著、舉著、穿紅襖、披紫袍、紅著臉把原本靜止的畫面寫活了,這就是動詞的作用。這些句子也讓我們產生了對這些景物的喜愛之情。似乎這些植物也有了性格。這就是擬人的作用。我們讀著讀著,就很容易在內心油然而生一種情感秋天,我愛你!

  6、學生選擇其中任意一段練習感情朗讀。

  7、指名學生分小節(第二、三、四、五小節)朗讀。

  三、深入理解課文意蘊

  1、面對著這樣美麗的秋景,詩人的內心又湧出怎樣的想法呢?我們來看詩歌的第六小節。

  2、指名朗讀。

  3、你是怎麼理解這兩句話的?

  ①柔韌的梳子、井井有條許多植物的果實成熟了,高低錯落,顏色分明,讓人賞心悅目,顯得井井有條。

  ②發亮的汗珠、閃耀秋天這個豐收的季節裡,人們在田野上辛勤勞動,灑下勤勞的汗水,然而內心卻是喜悅的,他們收穫的不僅僅是成熟的果實,更是一種希望。這句話也暗含著:只有付出辛勤的汗水,才能收穫累累碩果。

  4、教師小結:你們看,詩人就是使人,他們的詩句中往往是話中有話。所以我們又是在讀詩歌的時候也要學會讀言外之意,弦外之音。

  5、老師又要考考大家了,你認為詩歌的最後一個小節,作者又蘊含了怎樣的言外之意呢?

  (黃葉是秋天的象徵,因為作者喜愛秋天的美麗景色,喜愛秋天的豐收景象,她想讓這醉人的景色永留心田,永駐人間,哪怕只是一年的光陰,他也希望能透過這片枯黃的樹葉來勾起對秋天的美好回憶。透過珍藏、黃葉來表達了世人對秋天的讚美和依戀之情。)

  6、練習讀好最後一個小節。

  7、練習感情朗讀全文,嘗試背誦部分內容。(配樂《秋日的私語》)

  四、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選擇詩中所描繪的一種景象,以走進秋天為題寫一段話。

  二年級語文上冊《秋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詞,瞭解簡單的文學常識。

  2、整體理解文意,概括課文含義,提煉作者表達的情感,把握文章主要內容。

  3、品味重要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優美的意境。

  2、揣摩,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

  課前準備:

  1、製作課件、生字詞語卡片。(教師)

  2、秋天樹葉的實物。(教師)

  3、大雁圖片。(教師)

  4、觀察大自然的變化,可以收集秋天的果實、植物等。(學生)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1、匯入:大自然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卷!在大自然中,我們發現了美,感受到了美。現在讓我們走進美麗的大自然中,去欣賞那迷人的景色。

  2、播放秋季美麗景色的影片,引導學生欣賞美麗的畫面。

  3、你知道剛才呈現的畫面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嗎?你又有怎樣的感受呢?(相機板書:秋天)

  4、小結:是呀,美麗的秋天到了,那可真是迷人的景色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課文——《秋天》。

  5、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以師生對話的方式展開,消除了學生上課伊始的緊張感,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識自然段。

  導學:一篇文章往往是由幾個自然段組成的,也有的只有一個自然段。自然段有自己的開始標誌,也就是在第一句話的前面空兩格(兩個字的位置)。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明序號可以幫助我們來分清每個自然段。(多媒體課件展示,教師標出第1自然段的序號)現在就請同學們自己來標出課文中的其他自然段吧。

  2、學生嘗試找出其他自然段,在第2自然段、第3自然段前面標出序號。

  3、(多媒體課件展示)引導學生明確課文一共有3個自然段。

  4、教師配樂範讀課文,同學們認真傾聽,注意自己不認識的生字。

  5、學生藉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6、教師逐段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複。

  (1)指名讀第1自然段,相機指導生字讀音。

  了:在本課讀輕聲le,要讀得又輕又短。

  片:三拼音節,注意前鼻韻母an的讀法。

  子:在“葉子”一詞中讀輕聲。

  (2)檢查第2自然段的朗讀情況,教師相機指導。

  “人”為翹舌音,開火車讀準字音。

  “一會兒”為兒化音,引導學生讀好兒化音。課件出示“兒子、女兒”,指名讀詞語,與兒化音區分開。

  (3)指名讀第3自然段。

  教師指導學生讀好“啊”字。

  7、同桌互讀,檢查生字讀得是否準確。

  【設計意圖: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此環節力圖將學生置於閱讀的主體地位,以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出發點,學生邊讀邊思考,在聽讀中理清思路,鍛鍊學生的聽說讀和概括能力,解決教學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