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通用3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麼的問題。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通用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橫折、橫折勾兩個筆畫和木字旁、草字頭、絞絲旁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瞭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美麗富饒的地方,萌發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讀課文,瞭解江南是“魚米之鄉”。
教學難點:小竹排為什麼在畫中游。
教學準備:幻燈、貼圖(樹、鳥、魚、禾苗)、生字卡片、圖片、音樂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地朗讀課文。
2、透過讀課文知道江南是“魚米之鄉”。
3、明白勤勞是美德。
教學重點:識字;讀課文,瞭解江南是“魚米之鄉”。
教學難點:小竹排為什麼在畫中游,以及誰是這幅畫的作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麼?對,小竹排是江南地區水上的一種交通工具,相當於船。它能幫助遊人過河、觀光,也能幫助漁民捕魚。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於小竹排的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請同學們翻開語文書第64頁,藉助拼音朗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開始。
2、同桌互相檢查一下生字的讀音和要認的字。
3、檢查字音:①生帶讀;②齊讀。(一類、二類)
輕聲:鳥兒、魚兒
4、再讀一遍課文,注意不僅要讀準字音,而且要讀通課文。
三、觀圖,質疑
1、剛才小朋友們讀得很認真,現在讓我們輕鬆一下,坐著小竹排去遊玩吧!(放音樂,出幻燈)
2、瞧,圖上有誰呀?他在幹什麼?河裡有誰?兩岸呢?
3、(拉動幻燈)問:小竹排在哪裡遊?而我們的課文寫的小竹排在哪裡遊?(板書:小小竹排畫中游)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齊讀一遍。
4、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為什麼小竹排在畫中游,而不在水中游?)
可引:小竹排明明是在水中游,課文中為什麼要說它是在“畫中游”呢?
四、體會,解疑
1、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學習這篇課文。我們先來看一動畫片,請同學們邊看邊想,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比如說扮演樹、鳥、魚、竹排、人、禾苗……。還要想想他們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等一下看誰說得好,誰就來當小演員。
2、說說你們都想扮演誰?(師相機貼板書)
①小魚、小竹排:你看見了什麼?聽見了什麼?
②小鳥:你為什麼唱歌?唱了什麼?
③男孩:你看到了什麼?(理解:樹木密,禾苗綠油油)為什麼禾苗會綠油油?
④小樹、禾苗:你看見、聽見這一切後,心裡是怎麼想的?
(說得好的,給他帶上頭飾,進行表演。)
3、你們覺得這個地方怎麼樣?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所以小竹排就像在什麼地方遊?(板書:畫中游)
4、這麼美麗的圖畫讓人看了都特別開心,那誰能用高興的語氣來讀一讀這兩句話。(出示書)
5、小朋友,你們知道這美麗的地方在哪兒嗎?(板書:江南)對,江南就是長江以南的地區,那裡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不僅河多、魚多,而且還出產許多大米,所以我們把江南一帶叫作“魚米鄉“。(板書:魚米鄉)欣賞圖片。
6、我們生活在這麼美的地方,就像在畫中一樣,你會感到怎麼樣?那我們該怎麼朗讀最後一句話呢?(出示課文)
五、朗讀感悟,領會含義
1、課文學完了,智慧爺爺向我們提問了:江南風景如畫,那這幅畫的作者會是誰呢?請同學們4人一組,進行討論。
2、彙報:畫家是大自然,更是勤勞的江南人民,是他們的辛勞造就了江南如詩如畫的“魚米之鄉”。
六、擴充套件:
最後,讓你面對著美麗的江南,說一句自己最想說的話。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照樣子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1、開小火車認讀12個生字。
交流識記方法:a、加一加:木+對=樹 口+昌=唱
2、遊戲:一字開花(口頭擴詞)
二、學習生字、偏旁、筆畫。
1、先出示"日"教師範寫,學生書空。認識筆畫橫折鉤並書寫三個。
2、引導學生找找"中"的壓線筆,再跟老師一起書空,認識新筆畫橫折。
3、學生自己書寫"口",互相評價交流。再寫三個。
4、認識3個偏旁“木字旁、草字頭、絞絲旁”,找找帶有該偏旁的字。(課文中學過的、自己知道的)
三、背誦課文。
指名讀,自由準備,同桌互背,指名背,集體齊背。
四、完成練習:
1、課後“我會讀”
2、投影出示古詩《江南》
自由讀,同桌合作讀,指名讀,齊讀
五、擴充套件延伸
1、出示“綠油油”齊讀,請學生自由說說“綠油油的什麼”。
2、照樣子說說“abb的什麼”,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3、請學生展示蒐集的有關旅遊資料和照片,進行介紹,感受祖國山水的美麗。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3個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識記生字和朗讀課文。
2、透過指導學生朗讀課文,讓他們體會到祖國的江南是風景秀麗、物產豐富的地方。
教學準備:悠揚的江南音樂、多媒體課件(或彩色粉筆)、字卡、詞卡、導遊旗幟、江南旅遊介紹(介紹中包含有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等。
教學程式:
一、推薦旅遊景點,組織小小旅遊團。
1、小朋友,你們喜歡旅遊嗎?都去過哪些地方?今天我這位導遊想向各位推薦一個特色旅遊景點,不知道各位是否有興趣聽我介紹一下。
2、用多媒體或是小黑板等展示旅遊介紹。(介紹中包含有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
3、導遊展示旅遊景點介紹(文字全部注音),遊客閱讀。
各位遊客你們好,歡迎您閱讀我們旅行社推出的江南遊介紹。江南一帶位於中國的東部,那裡物產豐富,有魚米鄉之稱;那裡河流密佈,兩岸樹木茂密,禾苗油綠。在那裡,您可以乘坐竹排這種特殊的水上交通工具領略如畫美景。
4、各位小遊客,對我們的旅遊景點滿意嗎?如果介紹中的字讓您為難了,請跟我讀。學習紅色字。
5、出示字卡(排、中、遊、流、唱、兩、岸、樹、苗、綠、江、南),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
6、出示詞卡(江南江水禾苗樹苗樹木樹葉竹排木排兩岸兩天綠色綠地中國旅遊流水河流唱歌),開展各種形式的朗讀。
7、再讀景點介紹。
8、老師(導遊)揮動導遊旗,願意參加這個旅遊團的小朋友請報名。咱們出發吧!
二、乘竹畫中游,竹排,暢遊江南美景。
1、師:我們乘著飛機越過高山、河流,向著江南飛去,白雲在向我們招手,太陽在向我們微笑。到了江南以後,我們開始了愉快的旅行。(播放江南樂曲)
2、多媒體展示竹排畫面(或簡筆畫勾勒竹排)
導遊:這是江南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我們將乘坐竹排順流欣賞兩岸的美景,願您此次旅途開心!
3、演示課件,展現課文中動態圖畫。遊客們你們都看到些什麼?聽到些什麼?可以和身邊的其他遊客交流交流。遊客們你們覺得江南的景色怎樣?可以談談嗎?請生交流。
4、看來大家非常喜歡江南的景色,我也和你們一樣喜歡,我還寫了一首小詩來讚美江南的景色呢,大家有興趣讀一讀嗎?
5、多媒體展現課文內容。開展多種形式朗讀:示範讀,個別讀,同桌讀,配圖畫讀,配音樂讀,賽讀等形式。
6、遊戲:我會找(在相應的圖畫旁貼上字條)
字條:小竹排,順水流鳥兒唱,魚兒遊
兩岸樹木密禾苗綠油油
三、創造性朗讀:我也試著做導遊。
小朋友們,喜歡這次江南遊嗎?你知道江南還有什麼迷人景色嗎?誰能做導遊介紹介紹?老師建議你們用上書中的詩句,會把這個地方介紹得更美,看哪些導遊最受人歡迎呢?
四、複習鞏固生字,書寫生字。
1、出示帶田字格的口、日、中三個生字。
2、讀準字音(日、中為翹舌音),認清字形(都為獨體字)。
3、同桌交流看準關鍵筆畫。
4、談談書寫時注意的筆順。
其次,教學設計突出教學重點,注重在各個教學細節上去充分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等語文綜合能力。如,在寫字教學上,把握關鍵筆畫的指導;開展多種形式的讀,將讀與說有機結合,在說中來讀,在讀後用上詩句再說,使學生學習興趣很濃。
《小小竹排畫中游》教學設計3
教學前思:
1、一年級學生擅長直觀,形象思維能力強,活潑好動,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所以在理解字詞時,我採取多種形式:看圖理解、聽音理解、聯絡生活經驗理解等,《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
2、學生的個性能力不同,所以在指導學生認記字形時,我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記住字形,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3、《小小竹排畫中游》是一首詩歌,學生喜歡讀,透過各種形式的讀和背,讓學生體會到江南的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預定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排 中 遊 流 唱 兩 岸 樹 苗 綠 江 南”等12個生字,會寫“口、日、中”3個字。認識2個筆畫和三個偏旁。
3、利用生活經驗、圖片、聯絡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樹木密”、“禾苗”、“江南”、“魚米鄉”等詞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認識筆畫,偏旁和生字,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收集學生旅遊時拍攝的照片,佈置在教室裡,課前介紹;
2、清越的古箏音樂;
3、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瞭解課文大意,知道江南是十分美麗富饒的地方,能喜愛江南,熱愛自己的家鄉。
2、用自己的方式認識12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綠油油”朗讀時應讀成“lǜ yōu yōu”。
3、利用生活經驗、圖片、聯絡上下文等方式理解“竹排”、“樹木密”、“禾苗”、“江南”、“魚米鄉”等詞語,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先借助課件,演示江南水鄉的美麗風光:在景色秀麗的江南水鄉,一個穿著紅衣褲的小男孩撐著小竹排順流而下;河水清清,魚兒在水中嬉戲歡躍;兩岸樹木茂密,鳥兒在林間飛舞歌唱,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小小竹排畫中游》第一課時》。近處,綠油油的禾苗一望無際;遠處,幾間青瓦白牆的房屋若隱若現。(音樂欣賞)
(一)、悟江南
一、直接匯入。
1、師:小朋友們坐過竹排嗎?(板書:竹排)
(如果有,請他來說一說,再出示課件。如果沒有,就直接出示課件“竹排”。學生看圖理解,隨機正音:排)
2、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3、小小竹排畫中游。(指名讀課題,正音,讀得美些。)
二、初讀課文,質疑問難。
1、學生自由讀課文3分鐘。
A、教師巡迴,隨機正音。
(圈圈讀讀你認識的字,當小老師念給全班同學或同桌聽;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認認字。)
B、指名說說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麼?
2、學生再次讀一遍課文,在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記號。
3、四人小組交流問題,能在小組中解決的就直接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待會兒全班交流。
三、交流問題。(在充分預設可能出現的問題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提問隨機引導。)
詞語方面的問題:
★順水流:可以請學生邊讀句子邊用手勢表演,然後自己讀句子做手勢最後共同邊讀邊表演。
★樹木密:先請學生說說,再出示課件,讓學生懂得這是指樹木多,枝葉茂盛,一棵挨著一棵。出示樹木“密”和“疏”進行比較。
★禾苗:你見過禾苗嗎?(見過,就追問:在什麼地方?是什麼顏色的?沒見過,就帶孩子們看看禾苗的圖片。)最後,都引出:綠油油。你還見過綠油油的什麼?
★江南魚米鄉:課文哪個地方講到魚?(魚兒遊)哪個地方告訴我們這兒稻米多?(禾苗綠油油)(課件出示)學生讀有關句子。
?有關課文的問題:
★小小竹排在哪裡遊?學習最後一句。(積累:風景如畫)
★為什麼說江南魚米鄉?學習2、3、4句,隨機理解詞語: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方法同上)
★為什麼小竹排在畫中游?全班討論,引出江南好風光,就像一幅畫。從而學習2、3、4、5句。隨機理解詞語:樹木密、禾苗、綠油油。(方法同上)
小結:江南的小河多,有許多魚蝦,種了很多水稻,是個特產豐富的地方,所以稱為魚米鄉,那裡的景色十分美,人在其中就像走進畫中一樣,所以就說“小小竹排畫中游”。(積累:魚米之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