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資訊科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小學五年級資訊科技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資訊科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物件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五年級資訊科技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五年級資訊科技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在網頁中插入圖片、設定圖片屬性、編輯圖片和新增背景,學會美化網頁的方法;

  2、透過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3、透過學習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自身藝術修養水平。

  教學重難點:

  重點:插入圖片、設定圖片屬性、編輯圖片和新增網頁背景

  難點:合理美化網頁

  教學準備:

  相關教學課件、網站、圖片等

  教學過程:

  一、作品對比,匯入新課

  1、展示網頁,引發興趣:

  引言:教師展示未美化的網頁和美化過的網頁,學生認真觀察。

  揭題:透過美化的網頁,更吸引我們,那麼怎樣美化網頁?揭題(板書:8。美化網頁)

  二、回顧舊知,開啟網站

  展示學習要領(板書:一、插入圖片)

  三、回顧舊知,開啟網站

  1、教師演示講解

  2、學生活動:

  開啟桌面上的網站

  四、引導在網頁中插入圖片

  1、回顧:如何在ppt中插入圖片。

  2、師生互動交流。

  在網頁中插入圖片和ppt中插入圖片的方法非常相似,教師提示插入圖片過程

  3、佈置任務:活動一。

  4、巡視全班,個別輔導。

  5、學生代表演示,發現問題。

  3、學生邊複述過程教師邊出示板書。

  定位游標—插入—圖片—來自檔案

  五、設定圖片屬性

  1、教師展示未排版過的網頁,討論交流,說明光插入網頁還不夠,還要對圖片進行設定。(板書:二、設定圖片)

  2、教師演示設定圖片方法。

  同學們邊複述操作方法教師邊出示板書

  滑鼠右擊圖片—圖片屬性—外觀

  3、學生動手設定圖片。

  做一做:活動二

  4、巡視全班,個別輔導。

  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要細心觀察圖片屬性對話方塊中各選項設定,如保持縱橫比。

  六、編輯圖片

  1、提問:只要圖片的文字或者畫的部分,可以做到嗎?那就要編輯圖片。(板書:三、編輯圖片)

  2、教師演示編輯圖片步驟,出示板書。

  滑鼠右擊圖片—顯示圖片工具欄

  3、學生動手編輯圖片。

  4、巡視全班,個別輔導。

  引導學生編輯圖片除了“裁剪”功能,還有其他編輯圖片的的功能,如調整圖片的明亮度等

  七、新增網頁背景

  1、展示美化過的網頁。

  思考:除了有圖片的美化,還有什麼特別之處?

  2、請學生參考書本P47,嘗試新增背景。(板書:四、新增背景)

  3、學生演示新增背景方法,出示板書。

  檔案—屬性—格式

  八、作品展示,教學評價。

  1、學生互評:比一比,哪位同學的網頁更美觀。

  2、教師鼓勵、評點。

  九、提交作業

  儲存網頁,提交作業。

  十、課堂總結

  小學五年級資訊科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插入自選圖形。

  2、掌握應用多媒體素材的基本方法。

  3、學會製作多媒體幻燈片。

  教學重點:

  插入自選圖形,應用多媒體素材的基本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機、幻燈片等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教師引入:在幻燈片中插入多媒體素材,會使幻燈片內容更加豐富多采。展示相關幻燈片。

  一、插入剪貼畫。

  教 師:方法與在WORD中插入剪貼畫的方法一樣。

  [動手做]:製作第一張幻燈片。

  師生操作: 選 空白 版式—插入藝術字:駱駝和羊的故事—插入剪貼畫—調整畫的位置與大小。

  二、插入文字框。

  [動手做]:插入文字框。

  師生操作: 空白 版式——豎排文字框——拖動虛框——輸入漢字並做適當調整——設定文字框的背景色。

  三、插入自選圖形。

  [動手做]:插入圖片和自選圖形。

  學生操作:插入——圖片——來自檔案。 繪圖工具欄——自選圖形——標註……

  教師指導。

  四、插入聲音。

  [動手做]:錄製聲音。

  學生操作:插入——影片和聲音——錄製聲音

  教師指導。

  教師引導[探究]:插入——影片和聲音。

  五、小結:

  教師小結:本節課我們學習了 插入自選圖形、用多媒體素材的基本方法、製作多媒體幻燈片。

  學生自我評價:[我的收穫]

  小學五年級資訊科技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小學資訊科技五年級下冊第二課《檔案和資料夾》的部分內容,檔案和資料夾的管理是學生熟練使用計算機的前提條件之一,本節課學習內容包括認識檔案和資料夾、熟悉其命名規則、掌握建立資料夾、給檔案和資料夾改名,透過這些內容的學習為掌握資料夾的各種操作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1、認識檔案和資料夾圖示及常用檔案型別名;

  2、瞭解檔案和資料夾命名規則;

  3、掌握在指定位置建立資料夾的方法;

  4、學會給檔案和資料夾改名;

  三、能力目標。

  1、透過小組合作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2、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對資訊的分析能力。

  四、情感目標。

  1、在組內合作、組間競爭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2、創設適當的情境使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五、教學重點。

  檔案或資料夾的命名規則、建立資料夾的方法。

  六、教學難點。

  資料夾的重新命名。

  七、教學方法。

  猜測驗證法、自主探究法、協作學習法。

  八、教學過程:

  (一)匯入:

  從“整理房間”的話題引出檔案和資料夾的概念。

  (用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例解釋電腦世界抽象的概念。並希望在此環節引導學生養成做事有條理的好習慣。)

  (二)新授:

  1、認識檔案和資料夾:

  (1)觀察“演示”視窗,請生猜測:哪些是檔案?哪些是資料夾?

  (2)繼續觀察,請生談自己的發現。

  (3)根據圖示猜測檔案的型別,引出型別名的概念。

  2、學習命名規則:

  (1)生交流獲取的'資訊:長度、合法字元、非法字元。

  (2)出示口訣幫助記憶非法字元:一撇一捺一豎條;大魚小魚雙引號;星星問冒號;9個全記牢。(我們在社會上生存同樣要遵守規則,否則是行不通的。)

  3、新建資料夾:

  (1)嘗試操作:在桌面上新建名為自己班級的資料夾。參考課本P25或請教同伴。(提醒小組及時分享自己的收穫與困難。—

  (2)請一生演示講解。

  (3)師就演示中出現的問題小結。

  (4)小競賽:小組成員依次在同一電腦上新建名為1……n的資料夾,哪一組獲勝會獲得“大禮包”。(一名組長負責組織,另一名組長順推一組當裁判。小組每名成員都要參加,有困難可以由他人協助完成。)(設定此競賽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參與意識。)

  (5)比賽結束,請裁判點評各小組活動情況。(教師結合裁判點評小組活動,養成良好的合作秩序和習慣。)

  (6)獎勵優勝組、鼓勵表現稍差的小組。

  (7)全體領取大禮包——將“三亞風光圖片”更名為自己的名字。(參考P30,有問題小組合作解決。)

  (8)鞏固練習:將自己資料夾中的“南山風光。jpg”更名為“三亞南山。jpg”。(透過此練習,引導學生髮現給檔案重新命名時需注意的細節——不能更改型別名。)

  九、教後反思。

  本節課,從常規習慣著手,兼顧小組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合作探究、積極進取、自主學習的良好氛圍,使原本單調的學習過程變成了一個充滿樂趣、不斷髮現的過程;設計的任務充滿挑戰性,引導學生敢於大膽猜測、想象,並透過實踐探索驗證自己的想法,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組競賽不但增強了學生的競爭意識,也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圓滿地完成了教師預設的教學意圖——掌握操作技能、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同時,這節課還存在著許多的不足之處:比如在佈置小組競賽時,有的學生急於動手,傾聽的習慣有待培養,以致於不能很好地完成比賽;在時間的調控上,把握得不太合理,學生自讀教材的能力稍差,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快速提煉資訊,使得該環節運作時間稍長,影響後面的進度;小組活動時,仍有一小部分學生合作意識有待增強。這些都將是今後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