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二年級《青蛙賣泥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3篇)

二年級《青蛙賣泥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二年級《青蛙賣泥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3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藉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青蛙賣泥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通用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青蛙賣泥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青蛙賣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語言活潑明快,富有童趣。故事講述的是一隻不願住在爛泥塘邊的青蛙,很想賣掉爛泥塘,在賣的過程中,它聽從夥伴們的建議,一步步改造自己的爛泥塘,最後讓泥塘變成環境優美的好地方。故事旨在讓學生體會到勤勞的雙手可以創造一切美好事物。

  學情分析:

  低年級的學生對故事十分感興趣,課堂上,我將組織學生進行情景表演,從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教學目標: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生字“蛙、賣、籽、倒”。

  2.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說出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後為什麼又不賣泥塘了。

  教學重點:

  1. 認識15個生字,會寫生字“蛙、賣、籽、倒”。

  2.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學難點:

  能說出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後為什麼又不賣泥塘了。

  教學準備:PPT。

  教學過程:

  活動一:揭課題。

  1. 我猜你演。

  動作篇:大搖大擺。

  表情篇:生氣、高興、驚訝。

  2. 出示課題《青蛙買泥塘》,齊讀課題。(強調“買”和“賣”的區別)

  3. 學寫生字“賣、蛙”。

  (1) 觀察需要注意的書寫要點。

  (2) 師範寫,生描一寫一。

  (3) 展評。

  活動二:我會讀。

  1.出示《語文課堂作業本》第71頁“讀一讀,記一記”中難讀的生詞:

  guàn pái tng

  灌 水 牌子 挺舒服

  b s lèng yo he

  播 撒 愣住 吆 喝

  2.請小老師帶讀。

  3.重點學習生字“牌、播撒、愣住、喝”。

  牌:生活中還見過哪些牌子?並出示相關圖。

  播撒、愣住:誰來演一演?

  喝:多音字,在“吆喝”一詞中讀輕聲。

  4. 去掉拼音認讀。

  (1) 搶讀。

  (2)齊讀。

  活動三:我會說

  一、自讀全文。(要求: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1..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用“ ”畫出來。

  2.學生彙報,師相機板貼(示意圖):

  種草、灌水、栽樹、種花、修路、蓋房。

  3.看著示意圖,把青蛙為賣泥塘做的事情講清楚、講完整。

  青蛙

  二、學習第3至5自然段(種草片段)

  出示課文第3至5自然段,請生讀一讀

  1.出示老牛的話“這個水坑坑嘛,在裡邊打打滾倒挺舒服。不過,要是周圍有些草就更好了。”

  (1) 請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2) 老牛為什麼不買泥塘?(沒草) 難道泥塘在他眼中一無是處?(有水坑)

  (3) 透過老牛對泥塘的評價,你有什麼發現?(先說優點後說缺點)

  (4) 全班齊讀。

  2.想像說話

  (1)出示野鴨子的話“這地方好是好,就是塘裡的水太少了。”說說野鴨子說的話和老牛說的話有什麼共同點 ?(先說優點後說缺點)

  (2)依次出示小鳥、蝴蝶、小白兔、小猴、小狐狸的話。

  (3)試用 來了,看了看泥塘,說:“ 。”的句式說一說。

  活動四:我會演。

  1. 出示步驟。

  第一步:分好角色。

  青蛙 老牛 旁白 導演

  第二步:瞭解要求。

  青蛙:會吆喝,做好“想”的表情。會表演 “採集”“播撒”等動作。

  老牛:注意說話的語氣和表情。會表演 “走”“看”等動作。

  旁白:讀好提示語,做好動作提示。

  導演:指導表演,負責介紹角色,謝幕等。

  第三步:合作表演。

  2. 小組合作表演故事。

  3. 推薦小組上臺表演。

  4. 大家評議。

  活動五:我會寫。

  1. 認讀生字“籽、倒”。

  2. 觀察生字,提示注意點。

  3. 生描一寫一,師巡視指導。

  4. 展評。

  5. 師範寫,生再寫。

  作業佈置:

  1. 抄寫生字。

  2. 給爸爸媽媽講講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21. 青蛙賣泥塘

  種草 灌水

  蓋房 青蛙 修路

  栽樹 種花

  二年級《青蛙賣泥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青蛙賣泥塘》是一篇有趣的童話故事,是本單元的最後一篇童話故事。它主要講述了青蛙覺得自己的泥塘不怎麼樣,就想把它賣掉。在賣泥塘的過程中,認真聽取每一位來買泥塘的顧客的意見,最後把泥塘建設得非常漂亮,連自己都捨不得賣掉泥塘了。

  二、學情分析:

  這篇課文內容淺顯,語言活潑優美,適合學生積累詞句。故事情節非常有趣,適合學生朗讀表演。要指導學生在讀書時抓住課文中的詞句展開想象,把課文中的內容同生活聯絡在一起,明白這些建議和動物們的生活習性密不可分。在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怎樣將一個地方或一樣東西打扮得更加漂亮,並學習用優美的語言介紹出來。不僅能感動他人,連自己也被感動了。

  三、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會認“賣、牌、吆”等 15 個生字,生寫“蛙、賣、搬”等 8 個生字,會寫“青蛙、草籽、野鴨、泉水、竹子、應該、花叢、盡情、道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並和同學演一演這個故事。

  3、透過自主閱讀,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瞭解青蛙在賣泥塘的過程中將泥塘裝扮得越來越漂亮,並向別人介紹。

  4、使學生感悟到美好的環境是靠我們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詞,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

  透過自主閱讀,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瞭解青蛙在賣泥塘的過程中將泥塘裝扮得越來越漂亮,並學會抓住事物的優點向別人介紹。

  五、教學課時:

  2 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會認“賣、牌、吆”等 15 個生字,生寫“蛙、賣、搬”等 8 個生字,會寫“青蛙、草籽、野鴨、泉水、竹子、應該、花叢、盡情、道路”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觀看一段賣物影片,讓學生仔細觀察,從這段影片中你瞭解了哪些知識?

  2、學生觀看影片。

  3、學生自由彙報,重點引導學生觀察售貨員是怎樣介紹商品的。

  4、師小結: 售貨員從商品的優點出發,詳細認真地對商品進行介紹。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顧客,才能更好賣。

  5、揭示課題: 今天,青蛙也來湊熱鬧,那它賣什麼呢?對,它要賣自己的泥塘。揭示課題《青蛙賣泥塘》。

  二、初讀課文,檢查預習情況。

  1、自由讀課文,要求:

  (1)自由讀課文,注意文中的生字,做到三不:不錯字、不添字、不漏字。

  (2)不會讀的句子可以請教同桌,並多讀幾遍。

  (3)實在不會讀的生字請圈出來,等著全班交流。

  (4)有不理解的詞語請圈出來。

  2、學生按要求自由讀課文。

  3、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1)出示生字寶寶讓學生開火車讀一讀,注意讀準字音。

  (2)去掉拼音寶寶讓孩子們再讀一讀。

  (3)學生彙報怎樣記住這些生字寶寶。

  (4)分類識字。

  A 加一加:十加買是“賣”,片加卑是“牌”,口加么是“吆”,土加亢是“坑”,舍加予是“舒”,扌加番是“播,扌加散是“撒”。

  B 減一減:茵減艹是“因”,泳減氵是“永”。

  C 與水有關的“灌”,與樹木有關的“栽”,與心裡有關的“愣”。

  (5)將這些生字送入詞語中,讓學生再認。

  (6)說說哪些詞語不太好理解。

  三、再讀課文,瞭解課文主要內容。

  1、解決了生字的難關,現在我們讀課文就更容易了。請 12 名同學來開火車讀課文,每人讀一個自然段。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彙報交流。

  3、師引導:課文主要講了青蛙賣泥塘的事,你從哪裡看出來的?

  四、書寫指導。

  1、出示生字:蛙、搬、籽、破、賣、倒、泉、應

  2、學生自由觀察,看看哪些生字在書寫的時候應該注意。應該注意哪些地方?

  3、學生彙報。

  4、根據學生的彙報,老師小結:

  (1)左右結構的字有:蛙、籽、破,蛙和破在書寫時應該注意左窄右寬,籽應該注意分佈均勻。

  (2)左中右結構的字:倒、搬,注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分佈均勻。

  (3)上下結構的字有:賣和泉,在書寫時賣和泉都應該按上窄下寬的規則書寫。

  (4)半包圍結構的字應,要注意將裡面部分包住,順序是先外 面再裡面。

  5、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6、學生書寫生字。

  五、老師總結。

  今天我們解決了《青蛙賣泥塘》這篇課文的生字,但還不知道它的泥塘究竟能不能賣出去。期待下節課,我們的繼續研究。

  六、作業。

  1、書寫生字。

  2、抄寫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透過自主閱讀,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語,瞭解青蛙在賣泥塘的過程中將泥塘裝扮得越來越漂亮,並向別人介紹。

  2、使學生感悟到美好的環境是靠我們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學們,剛才老師在門口看到一張很特別的佈告,你們想看嗎?

  2、(出示佈告)瞧,它在這兒呢!

  佈告

  本人現有一泥塘出售,如有想買者,請速與本人聯絡。

  青蛙

  3、看來青蛙的泥塘還沒有賣出去,青蛙多著急呀!你們想幫幫它嗎?

  4、那現在請你們坐好了,老師帶你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理解感悟 3——10 段。

  1、表演感悟小動物們不買泥塘的原因。

  (1)伴隨著我們的腳步,很多小動物看了佈告後也來到了青蛙的泥塘,他們會買青蛙的泥塘嗎?請你們自由讀 3——10 段,邊讀邊想,有哪些動物從泥塘經過,它們想買泥塘嗎?

  (2)指名回答。

  (3)真奇怪,青蛙的泥塘已經有泉水,周圍還有青草,怎麼它們還不買泥塘呢? 它們還有什麼其它的要求嗎? 現在你們就在小組裡選擇你最喜歡的動物演一演,看看為什麼小動物們覺得泥塘不是缺這就是缺那?

  (4)學生分組進行練習。

  (5)指名學生上臺戴頭飾表演。(課前準備好)

  2、創設情境感悟青蛙賣泥塘的過程。

  (1)你們表演的可真不錯,把小動物們心裡的想法都說出來了,那麼青蛙接受了它們的這些意見沒有?

  (2)請你們自由讀第 10 段,看看青蛙是怎麼做的。

  (3)指名回答,師在黑板上相應的地方貼上“樹、花、路、房 子”。

  三、引導探究,學習第 11 段。

  1 、引導探究,青蛙不賣泥塘的原因。

  (1)現在青蛙的泥塘可真美啊!聽,它現在在說什麼?(找出青蛙的吆喝聲)。

  (2)引導學生朗讀。

  (3)聽完青蛙的吆喝,你有什麼感受呢?

  (4)究竟泥塘好在什麼地方呢?找出具體的句子讀一讀。(課件出示青蛙吆喝的句子)

  (4)指名說。

  (5)多好的地方啊,現在你們就學著青蛙的樣子,自己吆喝吧!(自由讀第 5 段)指名吆喝,然後齊讀。

  (6)你們吆喝的'真不錯,連老師都想買下這個泥塘了,如果這麼好的泥塘是你們的,你們會怎麼想?

  (7)青蛙又是什麼反應呢?(出示句子:青蛙突然楞住了)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動作?學生做一做“愣住了”的樣子。

  (8)想一想:青蛙為什麼楞住了?他心裡會怎麼想?

  2、師小結:同學們說的真不錯,小青蛙用自己勤勞的雙手使以前的爛泥塘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成了現在美麗舒適的家園。

  3、如果你們從現在的這個泥塘邊經過,你還想給小青蛙什麼建議?(鼓勵學生大膽想象)

  4、相信青蛙如果聽了你們的話,泥塘一定會變得更美麗。

  5、小青蛙現在有這麼漂亮的家了,它邀請我們一起去玩呢,我們一起出發吧!

  四、再讀課文,昇華情感。

  1、學生再讀課文,領悟青蛙把泥塘變美的過程。

  2、你們有透過自己的努力把環境變美的經歷嗎?說說當時是怎樣的感受?

  五、拓展延伸。

  看看青蛙最後都吆喝了些什麼?它在的吆喝時候都講了泥塘的哪些特點?你也學著青蛙的樣子向同學介紹一本好書或者一幅好畫吧!

  六、老師總結。

  是呀!小青蛙透過自己付出的勞動,給爛泥塘種草、引水、栽樹、種花、修路、蓋房子……把爛泥塘變成了好地方。原本是想賣泥塘的,現在卻不賣了,這麼好的地方它準備自己住。這說明美是可以透過我們付出辛勤的勞動而獲得的!讓我們把整個故事連起來讀一讀,感受小青蛙用勤勞的雙手創造的美吧!

  七、作業。

  1、選擇一件透過自己雙手把環境變美的事情,說說自己的感受。

  2、學著青蛙的樣子向同學介紹一本好書或者一幅好畫等等。

  八、板書設計。

  青蛙賣泥塘

  撒草籽

  引泉水

  栽了樹 多好的地方

  種了花

  修了路

  蓋了房子

  二年級《青蛙賣泥塘》第一課時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青蛙賣泥塘》是一篇童話故事。為了把爛泥塘賣掉搬到城裡去住,青蛙根據小動物們的問題,一次又一次改造著爛泥塘,爛泥塘漸漸變成了有花有草、鳥飛蝶舞的好地方。最後,青蛙決定留在這個“好地方”,不再賣泥塘了。

  課文共有12個自然段,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展開。課文在寫青蛙前兩次賣泥塘時,結構是相同的:先寫青蛙吆喝著賣泥塘,再寫誰來了,然後是老牛、野鴨指出泥塘存在的問題後離開,最後寫青蛙改造泥塘。這兩次賣泥塘,寫的比較具體,從第三次賣泥塘開始,行文出現了變化,只列舉了有哪些小動物指出了什麼問題,此後青蛙對泥塘的多次改造也是一筆帶過。最後,青蛙又一次叫賣泥塘時,對改造好的泥塘的介紹具體而生動。

  這個故事告訴學生美好的環境是我們勤勞的雙手創造的。

  學情分析:

  在教學時,可以根據低年級學生特點,以讀代講,激發學生讀的願望。適當運用多媒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激發其想像,加強對語言的感悟。加強環境教育。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生字“泉”。

  2.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3.能說出青蛙為賣泥塘做了哪些事,最後為什麼又不賣泥塘了。

  4.能結合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說一說小鳥、蝴蝶、小兔等說了些什麼話。

  教學重點:1.識記生字詞。2.朗讀課文,能分角色表演故事。

  教學難點:學習課文,理解美好的環境需要我們勤勞的雙手去創造。

  教學方法:談話法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 師:同學們,有一隻小青蛙不願意住在爛泥塘裡(師板書 爛泥塘),準備要賣掉泥塘,究竟他賣掉泥塘了嗎?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青蛙賣泥塘》。

  二、學習課文3~9自然段

  1. 師:青蛙太想賣掉爛泥塘了,我們來幫他吆喝吧!(指名讀)

  2.師:人多力量大,我們一起來幫小青蛙吆喝吧!“賣泥塘嘍,賣泥塘!”這麼賣力的吆喝,真的吸引到小動物啦!請同學們翻開書,快速瀏覽課文3~8自然段,看看是誰被我們的吆喝聲吸引來了!(生答)

  3. 老牛和野鴨來到泥塘邊,說了什麼?請大家用“——”畫出來,青蛙聽了以後做了什麼?在文中找一找,用“~~~~”畫出來。

  4. 生畫出句子,生交流彙報。

  5.學生模仿讀,全班讀。

  6.師:青蛙聽了野鴨的話,去山裡引了水,什麼水?生答。指導生字書寫“泉”。

  6. 師:青蛙的吆喝聲雖然吸引了老牛和野鴨來到泥塘邊,可是他們都沒有買泥塘,我們再來讀讀他們為什麼沒有買泥塘。

  師生合作讀。

  三、學習課文10自然段

  1. 師:老牛和野鴨都覺得泥塘好是好,但就是缺少草地和水,都沒有買泥塘。青蛙聽了以後,分別種了草、引了水。於是,又開始吆喝起來了“賣泥塘嘍,賣泥塘!”賣出去了嗎?

  生模仿小動物回答問題。

  2. 師:聽了小動物們的建議,青蛙是怎麼想的呢?

  全班齊讀。

  四、學習課11~12自然段

  1. 師:這一天,青蛙又站在牌子旁吆喝起來。師範讀。

  2. 師:青蛙說到這裡怎麼不說了?生答,愣住了。

  師講解詞語“愣住”

  3.師生合作讀青蛙的想法。

  三、課堂小結。

  青蛙為了把爛泥塘賣掉搬到城裡去住,根據小動物們指出的問題,一次又一次改造著爛泥塘,爛泥塘漸漸變成了有花有草、鳥飛蝶舞的好地方,最後,青蛙決定留在這個好地方,不再賣泥塘了。透過自己的勞動把爛泥塘,改變成了一個美麗的池塘。在生活中,我們小朋友也要珍惜愛護環境,美好的環境是由我們勤勞的雙手創造的。

  四、以文帶文。

  1.師:有一隻小老鼠,因為偷懶,都餓了好幾天了,我們趕緊去故事《一袋花生米》裡,看看他現在怎麼樣了!

  2.出示自學提示。

  五、作業佈置。

  請同學們自由組合,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一演故事。

  六、板書設計:

  21.青蛙賣泥塘

  蓋房子(……)

  修路 美麗的 池塘

  種花

  栽樹

  引水

  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