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設計>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彙總六篇

教學設計方案

關於教學設計方案彙總六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準備一份具體、詳細、針對性強的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計劃。那麼應當如何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學設計方案6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學設計方案 篇1

  一·匯入:

  由生日歌匯入,師生同唱。

  二·新授:

  1·課文給大家再現了兩個什麼樣的場面?

  2·孩子們為什麼興奮熱鬧起來?他們當時是什麼樣的心理?

  3·孩子們的和自豪主要表現在那一段?

  4·你有這樣的心理嗎?討論

  5·老師也有過這樣的心理,出示自己的受難日禮物,這是我孩子生日時送我的禮物,受難日禮物,你們都送過父母禮物嗎?在什麼日子裡送的?為什麼要送禮物給爸媽?學生回答,並討論

  6·我們來看看這節課上,當老師問誰知道父母生日這一問題是孩子們的表現吧。

  7·孩子們問什麼沉默?

  8·沉默的這一分鐘裡他們在想什麼?小組討論並回答

  9·教室裡沉默之後又熱鬧起來,為什麼?這次的熱鬧和一開始的熱鬧一樣嗎?有什麼不同?小組討論並回答

  10·這節課有效果嗎?從哪裡看出來的?

  11·“極為珍貴的東西”指什麼?你認為孩子們認識到了嗎?討論並回答

  12·“這片沉默給了我多大的享受啊!”這享受指什麼?

  三·課堂反饋

  這片沉默給了老師( )

  這片沉默給了父母( )

  這片沉默給了我們( )

  四·課堂小結

  父母含辛茹苦把我們撫養長大,我們要知恩圖報,齊誦《遊子吟》。

教學設計方案 篇2

  第一課 新社會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指導學生用活潑、熱情的歌聲歌唱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接受)

  2、認識民族打擊樂器“鈸”,學習演奏方法。(掌握、初步學會)

  3、複習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的名稱及時值。

  (掌握)

  技能目標:透過欣賞,感受東北民歌風格及女聲的音色特點。(接受)

  情感目標:透過學唱歌曲培養學生熱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二、教學內容

  1、欣賞歌曲《新東北風》 (女聲獨唱)

  2、學唱歌曲《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

  3、民族打擊樂器——鈸的持法與演奏方法

  4、複習鞏固已學音符,休止符的名稱與時值。(想想劃劃)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用活潑、熱情的歌聲歌唱社會主義的幸福生活。

  難點:

  1、附點節奏的正確演唱

  2、前三局開頭兩小節的演唱要準確,不混淆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目標:學唱《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的曲調

  鞏固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四分、八分休止符的時值及連音線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複習鞏固上學期學過的歌曲

  1、小小牽牛花

  2、夏

  3、黨是太陽我是花

  4、鼓上的小米粒

  5、井底的小青蛙

  6、朗朗朗朗馬來了

  7、張大也把工人當 ……

  三、發聲練習

  2/4 54 32 ┃1─‖

  m

  (哼鳴練習:要求放鬆,用上氣息,連貫自然的演唱)

  四、想想劃劃

  1、複習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2、做幾個魚的頭飾分別在魚上寫上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及四分、八分休止符

  請幾位同學戴上小貓的頭飾按老師的指示釣到相應的魚

  3、做做

  請學生獨立完成P5(1)題

  4、把時值相符的音符(休止符)用線連起來

  5000╙╙OO0000

  555555455

  5

  5000╙╙OO0000

  555555455

  5-------

  五、學唱《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的曲調

  1、學唱1—3句

  出示節奏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的節奏

  (1)說說裡面有幾個四分、八分、二分音符分別是幾拍

  (2)請個別能力較好的學生來拍拍念念,指出他們的好壞

  (3)齊拍

  (4)要求按2/4拍的強弱規律來

  (5)初聽全曲想想這樣的節奏在歌曲共出現幾次

  2、逐一分句聽琴模唱

  6 3 3 │5 3 3 │2 3 2 1 │6 ― ‖

  6 2 2 │1 2 2 │5 3 2 1 │2 ― ‖

  1 3 3 │5 3 3 │2 3 2 1 │3 ― ‖

  3、 學唱第4句

  X X X│X X X │

  2 2 3│ 5 6 5│

  ①按節奏跟讀

  ②讓生初步認識切分節奏

  ③填詞按節奏讀

  ④填曲唱

  4、比比

  6 .5 32 │ 1 . 2│

  6 .5 32 │ 1 ―│

  ①找出不同的地方

  ②認認附點

  4、跟琴試著視唱全曲

  七、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

  X ― 二分音符 二拍

  X 四分音符 一拍

  X 八分音符 半拍

  0 四分休止符 停一拍

  O 八分休止符 停半拍

  5000╙╙OO0000

  555555455

  5

  5000╙╙OO0000

  555555455

  5-------

  X X X │X X X │X X X X │X ― ‖

  第二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二、發生練習

  1 2 3 4 ┃5─┃ 54 32 ┃1─‖

  公雞 怎樣 叫 O

  (按上節課的要求準確、有氣息、自然地歌唱)

  三、認識鈸及它的演奏姿勢

  1、 出示實物介紹外部特徵:鈸,銅製,圓形,中間凸起成碗狀,中間有一孔,穿上一塊紅綢布便於抓拿,兩片成一副。

  2、 鈸的音色及使用場合

  鈸,音色明亮,常用於合奏及表現喜慶熱鬧的場面。

  3、 學習演奏方法

  ①演奏時雙手各持一片,抓住綢子,兩片相擊發音。力不能過猛,兩片稍叉開。

  ②師示範演奏

  ③請個別學生上來示範

  4、 拍拍敲敲

  X X X │X 0│X X X │X 0 ‖( 拍手)

  X X X │XX X │X X X X│X 0 ‖(鈸)

  X 0│ X 0│X 0 │XX X ‖(碰鈴)

  步驟:1、師逐一將節奏拍出,生默背

  2、請個別能力好的學生試拍,其他學生聽辯對錯

  3、齊拍

  4、出示節奏,讓學生分析三條節奏分別有什麼組成

  5、分組,分聲部練習

  6、試著用上鈸和碰鈴讓學生分聲部演奏

  7、放錄音《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為學生的演奏伴奏

  四、繼續學唱歌曲《小朋友愛唱社會主義好》

  1、復聽全曲,感受氣氛 提問: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

  2、複習曲譜

  ①試者跟琴輕唱

  ②分組分句唱

  ③能正確自信地視唱

  3、 唱歌曲

  ①試著跟琴輕唱

  ②逐句對歌曲情緒進行分析

  此歌要帶著歡快、活潑的歌聲來演唱,演唱是速度稍快、音量中等,最後一句可處理成稍強

  ③有感情的齊唱

  ④試著用已學過的前三條節奏為歌曲伴奏

  五、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鈸

  X X X │X 0│X X X │X 0 ‖( 拍手)

  X X X │XX X │X X X X│X 0 ‖(鈸)

  X 0│ X 0│X 0 │XX X ‖(碰鈴)

  第三課時

  內容:複習鞏固歌曲

  欣賞《新東北風》

  繼續拍拍敲敲

  一、組織教學

  二、欣賞《新東北風》

  (一)理解歌詞

  ① 出示掛圖

  問題:說說從服裝上、舞蹈上看出是哪個地方?表達一種怎樣的氣氛?

  ② 揭題

  ③看圖,師朗誦

  ④出示歌詞生齊讀`

  (二)初聽全曲

  提問:歌曲的情緒怎樣?

  表達了怎樣一種場面?

  瞭解:樂曲的風格奔放,有一種北方人獨有的特點熱情奔放粗獷,不同於南方人的細膩

  (三)復聽

  提問:聽了這首樂曲有什麼感覺?

  表達了人們一種怎樣的心情?

  歌曲表達了什麼意思?

  (四)再復聽

  這是哪一種人聲演唱的?

  演唱的聲音有什麼特徵?(學生討論,教師歸納 女高音特點音色明亮、柔美、悅耳、高音區較多

  (五)再次復聽

  教師為歌曲編配幾個動作(秧歌步及甩手絹)隨著教師學生邊聽邊表演

  三、鞏固歌曲

  1、有感情地齊唱

  2、個別檢查,並糾正錯誤

  3、和伴奏演唱

  4、用已學過的打擊樂曲鈸和碰鈴為歌曲伴奏

  ①師示範

  ②師生共同演奏

  ③請個別能力較好的學生來演奏

  ④大面積的參與,讓每位學生都來感受音樂親自動手

  四、課堂小結

  板書設計

  《新東北風》

  (女聲獨唱) 東北民歌

  女高音:音色明亮、柔美、悅耳、高音區較多

教學設計方案 篇3

  教學目標

  1、學會13個生字,讀寫“自言自語”等11個詞語,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

  2、會照樣子用“為什麼”提問題,會讀經過改編的課文句子。

  3、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4、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於提問的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思考、吸引力”說話;會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難點

  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養成敢於提問的習慣;會照樣子用“為什麼”提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片等

  課時: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細讀課文2-4段,憑藉課文內容練習說話。學會相應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揭示課題:(5’)

  1、小朋友都吃過蘋果,蘋果紅紅的,圓圓的。可是,你看到過蘋果長在樹上的樣子嗎?

  (出示課件:幾棵結滿紅蘋果的蘋果樹)看圖說說成熟蘋果的樣子。

  2、我們吃的蘋果就是從蘋果樹上摘下來的,要是不摘蘋果熟透了,會怎樣呢?

  (出示課件:蘋果落地的畫面,並出示課題《蘋果落地》。)

  3、齊讀課題,說說你看到蘋果落地有什麼想法?

  有一位小朋友卻從蘋果落地這個現象中發現了問題,並進行研究,成了一位大科學家。

  二、自學課文:(6’)

  要求:1、輕聲讀課文,讀準字音,記住字形,想想意思。

  2、標上節號,想想課文講了誰,什麼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三、檢查:(5’)

  1、指名分段讀課文,並正音。

  2、討論課文講了誰,什麼事,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四、學習第2-4段:(20’)

  1、那麼,牛頓看到蘋果落地,他是怎麼想的呢?課文是哪幾節?找出來讀一讀,想一想。自由讀課文2-4節。

  2、交流學習:

  1)、師邊敘述,邊出示課件: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忽然發現……

  2)、出示句式說話:

  一天傍晚,牛頓坐在一棵蘋果樹下休息,忽然發現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準備,指名說,並同桌互相說一說。

  3)、朗讀課文第2節。

  4)學習生字“掉”。

  3、再讀課文,思考: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開始怎麼想,後來,他又是怎麼想的?劃出牛頓心裡想的句子。

  4、交流:1)、按要求說話:

  他想:

  他又想:

  同桌互說,指名說一說。

  2)、讀一讀3、4兩節,說說有沒有不懂的地方。

  結合學習生字“言、而”,說說怎麼樣是“自言自語”,齊表演。劃出自言自語說的話,指導朗讀。

  5、指導朗讀這兩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五、指導抄寫生字,並評議。(4’)

  教後感:

  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先看圖說話,再分學習小組學習2-5節課文,要求想一想學會了哪些生字,用“——”劃出想的句子,用“~~”劃出怎麼做的句子。這樣,分組學習時,目標更明確,效果也較好。學文後,小朋友能體會到牛頓從小愛動腦筋,遇事愛問為什麼,並能一直為此努力思考研究,對他們有一定的幫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1-5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這幾節課文,學習生字“總、思、考、吸、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6’)

  1、卡片讀生字,並找朋友。

  2、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主要講了什麼?

  3、指導完成作業本題目4,並讀一讀。

  二、學習課文第一節:(10’)

  1、再讀一讀2-4節課文,說說你從這件事中看出牛頓是個怎樣的人/

  2、課文哪一節告訴我們的,自己讀一讀。

  3、為什麼說“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呢?

  出示句式說話:1)、牛頓從小愛動腦筋,因為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由練說,後指名說。

  2)、這句話還可以怎麼說?

  3)、練習:因為今天下雨,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並換一種說法說一說。

  4、牛頓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麼,說明他

  5、學習生字“總”,練習用總要說話。

  牛頓遇到問題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丁見到老師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做完作業,總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完成作業本題目6。

  7、齊讀課文第一節。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10’)

  1、匯入:牛頓真會動腦筋,遇到問題總要問個為什麼。那蘋果為什麼只向地上落,而不向天上飛,也不向左右拋落呢?這個問題你們想過嗎?牛頓想了以後,又怎樣呢?請小朋友讀課文第五段。說一說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結合指導作業本題目5。

  3、朗讀這一段課文。說說你還有不懂的地方嗎?

  4、結合學習生字“思、考、吸、引”,理解“地球有吸引力”的意思。

  四、朗讀課文1-5節,說一說你有什麼想法?(4’)

  五、複習生字:(10’)

  1、卡片認讀生字,並說一說注意點。

  2、指導抄寫生字,並評議。

  教後感:

  教學時,我重新安排了教學內容,第一課時在初讀課文的基礎上,透過說說自己知道了什麼,學習第一節和第六節。第二課時學習2-5節。同時,在小組學習後交流時,我讓學生回答時找一名夥伴合作一起回答,學生興趣較高。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照樣子用“為什麼”提問題。

  2、學習課文第六段,感受牛頓從非常普通的現象中提出問題,初步培養敢於提問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複習檢查,匯入新課:(10’)

  1、自由讀一讀1-5節課文,說一說你懂得了什麼?

  2、學習用“為什麼‘提問。

  1)、齊讀第一段。

  師:牛頓從小遇事總要問個為什麼,我們也來學習用“為什麼“提問。

  透過上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地球有-吸引力-----。對這句話,我們可以問:地球為什麼會有吸引力?並板書。你們會這樣問嗎?

  2)、出示練習提:蘋果掉下來。蘋果不向天上飛。請小朋友任選一句話練習說話。自由說,指名說。

  3)、誰能說一句話,讓其他同學照樣子用“為什麼“提問呢?

  二、學習第六段:(12’)

  1、自由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麼?

  2、交流:結合學習生字:世、界、著、名、科

  1)、齊讀最後一句,誰能給“牛頓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一句提問?

  2)、誰能根據課文內容回答這個問題?

  牛頓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後來成了世界著名的科學家。

  3、請你再讀一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結合理解:

  “非常普通的現象”在文中指什麼?

  4、按句式說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普通現象。

  5、指導朗讀這一段。

  三、齊讀課文,小結:(8’)

  1、自由讀一讀課文,說說你有什麼體會或想法。

  2、讀一讀課後第五題。師小結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並釋疑。

  四、指導完成作業本:(10’)

  1、抄寫生字,並評議。

  2、讀拼音,寫詞語。

  3、照樣子把詞語分成三類。

  4、書面完成課後題目2、3。

  板書:

  蘋果落地

  普通現象

  看見 想、又想 (提出問題)

  認真思考

  專心研究

  著名科學家

教學設計方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透過觀察、操作、演示,使學生熟練地數出6、7兩數,會讀、會寫這兩個數,並會用這兩個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和位置,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2.在教學過程中,滲透講衛生、愛勞動、愛集體、與他人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思想和情感教育。

  3.透過學生觀察、操作、表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學交流意識。

  4.使學生體會學到的數和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感受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正確數出6、7的物體個數;會寫6、7;會比較6、7的大小。

  教學難點:

  基數和序數的區別;學會寫6、7。

  教具、學具準備:

  電腦課件、計數器。小棒若干、圖片若干、尺子等。

  教學設計:

  一、引入課題

 1.教師提出問題:小朋友,我們以前學習了哪些數字朋友?指一名學生回答,然後課件出示: 0、1、2、3、4、5(學生齊數)。

  2.你想認識更多的數字朋友嗎?你想知道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嗎?猜一猜我們今天學習什麼?(板書:6、7的認識)

  二、探究新知

1. 創設情境,學習數數和認數。

  a.電腦課件動態展示第42頁的主題圖:教室裡,同學們正在大掃除。教室裡擺放著6張桌子、7把椅子,6個同學在打掃衛生,又從外面走進來1個女同學。

  b.引導觀察,啟發思考。

  在學生觀察畫面的基礎上,以二人小組為單位,互相說一說畫面上有哪些人和物,各有多少?(學生討論交流的時候,教師要到各組巡視、傾聽,並加以指導。)

  c.交流、彙報。

  師:圖上有些什麼?他們正在做什麼?

  生:圖上有同學、老師、桌子、椅子等,他們正在搞清潔。

  師:看到這一情景,你有什麼感受?

  生1:教室是我們學習的地方,我們要愛護它,保持清潔衛生。

  生2:我們要愛勞動,講衛生。

  師:同學們說得好,我們從小要做一個講衛生、愛集體、愛勞動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嗎?請同學們再說說圖上有多少桌子、椅子?有多少人?

  生:圖上有6張桌子,7把椅子,7個人。

  師:你是怎樣數教室裡的人數的?(讓學生上來示範數)

  生:先數教室裡面打掃衛生的同學和老師有6人,再數從外面走進來的一位同學,一共是7人;還可以先數學生人數,再數老師,一共7人。

  師:你又是怎樣數椅子的數目的?(讓學生上來示範數)

  生:先數已放好的6把,再數又搬來的1把,一共是7把。

  d.小結。

  師:同學們這樣的數數方法真好,我們大家一起再來數一數吧。(結合數數過程,課件閃動被數的物件,使學生更清楚地發現5、6、7之間的關係。)

  e.抽象出畫面中的數。

  桌子的張數、同學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6表示)板書:6

  椅子的把數、師生的個數用數字幾表示?(用數字7表示)板書:7

  仔細觀察一下數字6和7的形狀分別像什麼? (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鐮刀)閉上眼睛在心裡跟我們的新朋友打個招呼吧:6,你好,7,你好!

  2. 根據6、7的'基數含義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a.數一數主題圖下面的人數和點子的個數。(課件相應演示)

  b.擺一擺:小組合作,用6根和7根小棒分別擺出不同的圖形,並上臺展示,說一說用了多少根小棒擺出了什麼圖形,進一步加強認識。

  c.說一說: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課室有那些物體的數量是6,那些物體的數量是7?, 再說一說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6、7兩數表示。(四人小組)

  3. 教學數序。

  a.出示計數器:讓學生上臺撥5顆珠,再撥一顆是幾顆珠子?(6顆)也就是5添上1是幾?6顆珠再添上幾顆珠是7顆珠?(1顆)也就是6添上幾是7?

  提問:5添上1是幾?6添上1是幾?7去掉1是幾?6去掉1是幾?

  b.透過直尺圖,直觀教學數序。

  將直尺圖利用課件展示出來,只寫出0、1、2、3、4、5、( )、( ),師:你知道5的後面填什麼?6和7應該寫在什麼地方?

  生:填6和7,6寫在5的後面,7寫在6的後面。

  師:誰能從0正數到7,從7倒數到0?

  學生活動:指名數,拍手數。

  師:5的後面是誰?6的後面是誰?7的前面是誰?

  學生活動:6、7、6(搶答)。

  4. 比較大小。

  (1)動手操作比較數的大小:學生同桌合作,將卡片次序打亂,各抽出一張數字卡片比較大小,並在兩張卡片中間用寫有符號的旗幟表示出來。

  教師與一名學生先演示兩人的玩法,然後學生同桌兩人合作,邊比邊擺,直到將8張卡片全比好。教師巡視學生活動,及時糾正、指導。

  (表現好的同桌給予鼓勵表揚)

  (2)反饋:指名學生彙報。

  師:請同桌來比一比,說一說。哪兩位先來?

  生桌1:我出5,我出7,5小於7,7大於5。

  師:說的很清楚,讓大家聽的很明白。

  生桌2:我出4,我出6,6大於4,4小於6。

  生桌3:我們出的是2和7,2小於7。

  生桌4:我們拿出來的都是6,6和6是一樣大的。

  師:如果我先拿出6 〉( ),裡面可以是哪些數字朋友呢?

  學生思考。

  師卡:看誰能一下子想出很多。

  生:可以是0、1、2、3、4、5。

  師:如果是( )〈 7,後面可以是哪些數字朋友?誰最大?

  生:0~6。6最大。

  (3)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43頁的練習

  5○6 6○7 6○5 7○6

  5. 明確6、7的序數意義。

  (1)區分第幾和幾:請第一組第6個同學起立;

  請第一組前面6個同學起立。

  讓學生觀察分析,說一說第6和6個意義上的區別,明確序數的意義。

  (2)出示課本金魚圖,邊觀察邊討論得出正確的答案。

  a.先讓學生找準起點,從第1瓶數到第7瓶,再觀察第6瓶裡有幾條金魚。

  b.認真觀察找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再從左邊數出裝有6條金魚的瓶子是第4瓶。

  c.從左邊數起找到第7瓶,再數一數瓶裡有多少條金魚。

  (3)遊戲:讓全班同學扮演老鼠,指名一位同學扮演貓來抓。

  師:老鼠怎樣叫的?(學生邊做動作邊叫吱吱吱)。

  先找一找老鼠在那裡,抓到的學生按要求扮演老鼠叫。

  師:第一組的6只老鼠叫一叫,從前面數去的第6只老鼠叫一叫;

  第二組的7只老鼠叫一叫,第一排的第7只老鼠叫一叫。

  扮演貓1:請你抓住前面7只老鼠,再抓住從左數第7只。

  扮演貓2:請你抓住第三組前面的6只老鼠,再抓住從右數第6只。

  扮演貓3:請你抓住第三組從前數第6只老鼠,從後數第6只。

  6. 教學6、7的書寫。

  (1)學生觀察6、7,教師做示範(強調起筆、運筆及收筆)。

  6:(中點靠右起筆,緩緩向下,差不多到中線收筆)

  7:(不要頂格,快到邊線轉,在靠右的地方收筆)

  (2)學生在書上寫字格中描出6、7。提醒學生坐姿端正,眼與書之間保持合理的距離,書寫要工整美觀。

  (3)讓學生上臺示範寫,評論比較誰寫得好。

  三、知識回顧,評價體驗

 1.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些什麼?你學會了些什麼?

  2. 評價自己或同學本次教學活動的表現。

教學設計方案 篇5

  教學目標:

  1. 積累6條諺語。

  2. 能用自己的話講述《聞雞起舞》,並從中得到啟發。

  3. 在口語交際中能認真地聽取別人發言,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

  4. 能通順、具體地將自己最感興趣的事寫下來。

  第一課時

  (讀讀背背和閱讀)

  一、教學“讀讀背背”

  (一) 談話匯入,感受諺語

  在生活中我經常聽人們說這樣一句話:“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比如前一陣子,我和一位同事去聽一場報告,我充著自己的記性好,沒帶筆,而同事帶了。回來後,我們交流時,卻發現許多事同事記得一清二楚,而我卻記不清了。這時同事跟我打趣道:“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吧”,就這一句話使我很受啟發。像這樣在人們生活中廣為流傳的有著

  深刻道理的固定語句,我們稱之為諺語。

  (二) 聯絡舊知,親近諺語

  你們平時看到過諺語嗎?(引導學生對《和時間賽跑》一課中出現的和學生自己蒐集的幾句諺語的回憶複習。)

  過渡:諺語有很多,諺語就在我們身邊,你們還想知道其他一些諺語嗎?

  (三) 明確要求,練讀諺語

  1. 今天我們要學習6條與學習方法有關諺語,想把他讀好嗎?

  2. 出示朗讀要求:讀準確,讀流利。

  3. 學生練讀。

  4. 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及時正音。

  5. 如果學生提出疑問,可作適當解釋。

  (四) 激發內需,搶背諺語

  這些諺語對我們的學習都很有幫助,同學們想把它們記住嗎?下面比比看誰最先把它背會。

  參考方法1:誰會背了就站起來,比一比誰的速度快。先站起來的同學可得到老師的獎勵品——諺語資料卡:“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參考方法2:同桌之間比一比,誰最快。對快的同學老師獎勵他一個“諺語資料卡”:(同上)

  參考方法3:老師逐條擦去6諺語,學生抓緊時間在教師擦完之間背會。

  (五) 學以致用,勵學導行

  讓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用毛筆或鋼筆寫下來,貼在自己的寫字檯前,時時刻刻激勵自己進步。也可寫一句諺語送給朋友共勉。

  (六) 課外延伸,擴充積累

  課後蒐集諺語,同學之間可以交流。

  二、教學“閱讀”

  (一)複習舊知,激發興趣

  同學們讀過哪些成語故事?(《坐井觀天》《亡羊補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成語故事——《聞雞起舞》(板書)。

  (二)明確要求,自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注意讀書姿勢,讀準確,讀流利,不理解的地方畫下來。

  2.自己閱讀《聞雞起舞》

  3.檢查自讀情況,解答學生的提問。

  (三)緊扣題目,理清脈絡

  1.你們知道“聞雞起舞”是什麼意思嗎?再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相關的話來解釋。

  2.學生自讀。

  3.根據學生回答出示“從此以後,無論是凜冽的寒冬……起身練武。”指導朗讀。

  4.祖逖和劉琨為什麼要“聞雞起舞”?結果怎樣?帶這個問題,把課文再讀一遍。

  5.小結:作者按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把故事寫得條理分明,讓讀來十分清楚。

  (四)聯絡實際,暢談啟發

  聯絡實際,說說自己從故事中受到什麼啟發?

  (五)激發動機,練講故事

  1. 這樣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好多比你們小的同學還沒聽過呢,說不定你們的爸爸媽媽還沒聽過呢!你們能用自己的話把它講出來嗎?

  2. 提示講的方法,可以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把故事講清楚,講生動。

  3. 一生講,師生聽,並及時提示並指出存在問題,相機提出方法和要求:(1) 說得不流利的地方多說幾遍,爭取說清楚,說流利。

  (2) 故事情節要完整,要讓聽者聽懂。

  (3) 要有感情,努力吸引聽者。

  (4)要求學生像剛才那樣,四人一小組,一人說,其餘人提示存在問題,練說故事。

  (5) 每組推選代表在全班同學面前講,評選最佳“講故事能手”。

教學設計方案 篇6

  教學重點

  一、細緻觀察景物,抓住特點描寫。

  二、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三、領略本文的語言美。

  四、體會在寫景中抒情的寫法。

  五、領略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教學步驟

  一、入境,匯入新課。

  一提到春天,我們眼前就彷彿展現出春光明媚,東風盪漾,綠滿天下的美麗景象,就會覺得有無限的生機,無窮的力量。古往今來,有無數的文人描繪過春天,歌頌過春天。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朱自清的春的世界。

  二、聽讀,感知全文。

  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感知。達到兩個目的:一是讓學生準確的讀出生字的讀音。二是讓學生說說本文描繪了春天的哪些畫面,並透過教師引導概括出春天的三個特點。並及時引導學生欣賞春天的美麗,感受春天的活力,啟迪學生奮發向上。

  環節一、閱讀與欣賞出示多媒體課件,請學生欣賞配樂朗讀。

  環節二、掃障大比拼讓學生準確的讀出螢幕上生字的讀音。可以補充糾正。

  環節三、看誰說的準作者向我們描繪了春天的哪些畫面呢?

  學生回答:春花,春草,春風,春天的人等

  提問:春天有這麼多景物可寫,為什麼偏偏要寫這些景物呢?

  明確:因為這些景物都能表現出春天的特點。

  提問:你能用最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嗎?

  明確:新——力——美

  三、品讀,賞析語言。

  讓學生品味作品語言的準確生動,清新優美,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走上講臺,可使老師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充分的表現自己。

  環節四、請你當老師你認為本文寫春天寫得最好的句子和段落有哪些呢?四人一組,互相說說好的理由。

  四、熟讀,當堂背誦

  如此美的句子和段落,應該讓學生當堂來背誦。可以鍛鍊學生的記憶力和注意力。

  環節五、背誦不示弱三分鐘背誦比賽

  五、銜接,延展課文

  朱自清的散文讓我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引導學生從課文之外尋找春天的足跡。

  環節六、開拓者行動

  你想當作家,請你用文章來讚美春天;你想當音樂家,請你用歌聲來歌頌春天;你想當畫家,請你用畫筆來描繪春天

  自由準備,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