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範文(精選4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使學生在單位時間內能夠學到更多的知識。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曹衝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範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曹衝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1
第二課時
課文特點:
這篇課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了七歲的曹衝想出稱象的好辦法,稱出大象重量的事,從中可以看出曹衝是個聰明。愛動腦筋的孩子。
教學目標:
1、透過曹衝稱象的故事,使學生了解曹衝是個怎樣的孩子,懂得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筋。
2、繼續學習預習課文,邊讀邊電教,並練學生有語氣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曹衝想出的稱象辦法及官員們想出的稱象辦法和曹衝的辦法之間的聯絡。
教學過程:
一、匯入。
現在,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展,要稱一頭活著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問題的,可在古時候,這卻是件很難的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9課:稱象,讓我們看看曹衝想出一個什麼好辦法稱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範讀課文
思考:圍繞著稱象,課文卻寫了什麼?你們有什麼不懂的問題試著提出來。
三、出示目標
透過學生的質疑匯入目標。
四、學習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一自然段。
思考: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麼?
A:稱象這件事的時間:古時候。
B:大象的來歷:人家送給曹操的。
C:人物:曹操,曹衝,官員們。
2 當時曹操什麼心情?誰能試著讀出這種語氣?
過渡:曹操看到的.那頭象是什麼樣子呢?
五、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思考:這頭大象是什麼樣子的?(用––––畫出來)
默讀畫–––––句,這句話是個什麼句?
把什麼比作什麼?說明什麼?
2、課文寫的是稱象的事,可為什麼介紹這頭大象的樣子呢?
3、誰能試著讀出大象的高大?
4、官員們看著這頭象,發出了議論,議論在課文中是什麼意思?
5、官員們議論什麼問題?
6、誰能把議論的語氣讀出來?
過渡:大家都在認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議論,曹操卻提出了問題,官員們是怎樣回答的呢?
六、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
1、默讀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員們想出哪幾種稱象方法?用(–––––)畫出來。
2、曹操聽了他們的'話怎麼樣子,為什麼會這樣?
3、比較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有什麼不同?(體會直的意思)
曹操聽了搖頭--曹操聽了直搖頭
4、誰能試著讀讀這段,看誰體會得最好?
指名讀–––評議––––分角色讀
過渡:曹操聽了官員們的話都不滿意,這時七歲的曹衝站出來說我有個辦法?曹衝的稱象的辦法是怎樣的呢?
七、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
說一說:曹衝所說的辦法,要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還幹什麼?
2、做實驗突破難點
讓學生一邊說稱象的步驟,老師一邊演示。然後對學生提出的不懂問題展開討論。
(1)大象上船後,船為什麼下沉?
(2)象上船後,為什麼沿著水面在,船舷恥面一條線。
(3)象上岸後,往船上裝石頭,為什麼要裝到畫線的地方。
(4)再讀這一段,說說曹衝想出的辦法比官員們提辦法好在哪兒?(透過比較,體會曹衝正是從官員人的辦法中得到啟發)。
3、指名朗讀課文,其他民學看插圖。
過渡:曹衝這樣做對嗎?他到底稱出大象的重量沒有?
八、學習課文第五自然段
1、齊讀第五自然段
思考:從這一自然段中,你從哪兒可以看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
你還從哪個詞當中得知他的辦法好?誰能讀出來?
2、稱象這件事發生在曹衝幾歲時?試比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兒子曹衝七歲--曹操的兒子曹衝才七歲
《曹衝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2
一、激情引趣,匯入新課
1.師:古時候有個大官,叫曹操。有一次,別人送他一頭大象,他很高興,就帶著自己的兒子曹沖和官員們一起看大象。他們看到的大象是什麼樣子的呢?讓我們也去看看吧! (多媒體展示大象圖片)
2.請同學們描述大象的樣子。(注意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順序和方法)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牆,腿像四根柱子。”象這麼大,到底有多重呢?
3.出示課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麼問題要問嗎?(引導學生針對題目提出問題,老師注意疏理、歸納。)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師巡視,瞭解學生初讀情況。讀後請幾位同學分讀課文,師生評價。自讀課文時,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讀,默讀、小聲朗讀、幾個人在一起讀等都可以。)
2.再讀課文,重點讓學生帶著自己前面所提疑問讀課文。(師強調,當我們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時,應該採用哪種方法好呢?使學生明白,帶著問題讀課文時最好採用默讀的方法。)
3.交流解疑。針對前面所提問題師生共同解答。
三、細讀深究,突破難點
師:這個故事發生在古時候,那時科技不發達,只有一種秤,(多媒體展示古時候的秤的圖片)這樣的秤怎麼能稱象呢?
1.找出有關官員稱象方法的句子。(多媒體顯示內容)小組討論:官員們的辦法到底好不好呢?不好在哪裡?彙報交流。
2.曹操聽了是什麼態度呢?(顯示:“曹操聽了直搖頭。”品讀這句話,理解“直”在這句話中的意思,並練習用“直”說話。)
3.瞭解曹衝稱象的過程。
(1)找出寫曹衝稱象方法的句子,讀一讀。
(2)用多媒體課件演示稱象過程。說一說曹衝稱象的方法和步驟。(同桌互相說,再指名說。)
(3)出示填空,加深理解。
把大象()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多少,就沿著(),在船舷上畫()。再把大象(),往船上裝(),裝到船()到()的地方為止。然後,稱一稱船上的(),()有多重,就知道()有多重。
4.小組討論:
(1)曹衝稱象的方法好在哪裡?(引導學生與官員所提方法比較。出示“曹操的兒子曹衝才7歲。”讓學生感受曹衝的聰明。品讀這句話,並用“才”練習說話。)
(2)曹衝是怎樣想出這個辦法的?(引導學生明白曹衝稱象的方法不是憑空想出的。第一,是聽別人議論,受到了啟發;第二,是他平時注意觀察,勤於動腦的結果。)
5.彙報交流。
四、拓展延伸,總結全文
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能說一說嗎?
2.讀讀課文後邊學習夥伴的話,說說要是讓你稱象,你會用什麼辦法?
3.小結。
五、作業:(選擇其中的一項完成)
1.請你寫幾句話誇誇曹衝。
2.用在課文中學到的辦法做一做實驗。
3.把這個故事講給周圍的小朋友們聽。
《曹衝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3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
2、朗讀課文。
3、總結全文,懂得遇到問題要善於動腦筋。
教學過程:
一、複述故事,引入新課
1、出示生字卡片,大家一起讀一讀。
2、誰能把這個故事簡單的說一說。
3、官員們都說了些什麼方法?
4、可是這些方法都不好,這時候,曹衝想了一個好辦法。
二、讀文實驗,瞭解稱象的過程
1、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曹衝所說的辦法,要先幹什麼,再幹什麼,最後幹什麼?
2、指名根據課文內容說一說。
3、引導討論:
(1)曹衝的辦法好嗎?
(2)如果現在讓你們去稱這頭象的重量,你們有什麼方法?
三、總結全文,啟發學生
1、讀文後你覺得曹衝是個怎樣的孩子?
2、應該學他什麼?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1、出示要求書寫的生字,指名讀一讀。
2、用生字組詞。
3、學生書寫,教師巡視,強調雙姿。
《曹衝稱象》第二課時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
2.透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能說出曹衝稱象的辦法好不好,自己還能想出什麼辦法來稱象。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閱讀,理解曹衝稱象的辦法,自己思考其它稱象辦法。教育學生平時要多觀察事物,遇事要開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遊戲匯入,複習生字。
(一)做遊戲。
1.開火車;
2.摘果子;
3.送信(一生把詞卡送給小組成員,拿詞卡的同學認讀);
4.找朋友(為生字找詞朋友,為詞找字朋友)。
[以學生喜聞樂見的遊戲活動匯入新課,激發學習興趣,鞏固記憶。]
師:有人送給曹操一件非同尋常的禮物——(生:一頭大象。)
課文是怎樣描述這頭象的?(生自由讀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話。)練讀,體會象的高大。
指名讀,讀出象的高與大。
問:你們見到這麼高大粗壯的象,想提些什麼問題?
(二)學生質疑。
(它有多重?……)
[透過學生質疑,自然地引出下一步的學習。]
二、學習課文,解決疑問。
(一)對比學習。
問:要想知道大象有多重,必須得稱一稱它。課文介紹了幾種稱象的辦法?你認為哪種好?為什麼?
速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生回答。
[對比學習,生透過自讀、自悟,理解課文內容。]
問:從文中哪句話看出曹衝的辦法好?生讀第5自然段第一句話。[出示課件:曹操微笑著點點頭。]要求:讀出滿意、欣慰的語氣。
(二)學習第4自然段。
師出示課件:
默讀課文,把曹衝稱象的辦法用“——”畫出來。
想一想:稱象分為哪幾步?
說一說:稱象的過程。]
個人自學。
小組討論。
集體交流。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式學習之外,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這樣做,就使得學生的認知不斷得到完善和昇華,最後對課文內容形成初步的自我理解。]
以四人小組形式彙報,師打相應課件:第4自然段曹衝說話的內容。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回答稱象步驟。
3.指名一生再讀,同時放[“曹衝稱象”動畫課件]。
4.生自由讀,邊讀邊想象稱象的過程。
5.這部分內容有些表示時間先後順序的詞,你們找一找,畫出來。
6.用上這幾個詞,和同桌說曹衝稱象的過程。
7.試著用上“先……再……接著……最後”這些表示先後順序的詞說一說曹衝稱象的過程。
生練習後,指名發言。
[在理解、朗讀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認真思考,學會傾聽與合作,有條理地表達,突破課文重難點。]
8.師生接讀:
師:先把大象趕到(生讀)
師:看船身(生讀)
師:就沿著水面(生讀)
師:再把大象(生讀)
師:裝到船下沉到(生讀)
師:然後(生讀)
[用多種形式朗讀,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課文重點內容,訓練他們思維的條理性和邏輯性。]
出示課件:第4段按原文填空。生準備,指名二生填。
[活躍課堂,鞏固所學內容,調動學生學習興趣。]
9.針對這部分內容,學生質疑。
其他生幫同學解決問題。
[讓學生樹立自信心,時時激勵自己,肯定自己。]
三、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一)總結昇華。
問:你們覺得曹衝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曹衝想的辦法超過了那些官員。那時,他才幾歲?
出示課件:
讀一讀,比一比。
曹操的兒子曹衝7歲。
曹操的兒子曹衝才7歲。
生讀這兩句話,比較哪句更能表現曹衝愛動腦筋。
師:曹衝是怎樣想出這個辦法的?生快速讀文。
(如他們找不出來,師:找出不可行的稱象方法。)一生讀。
師:曹操聽了(生:直搖頭。)
出示課件:
結合句子選擇帶點字的意思。
曹操聽了直搖頭。1.從上到下。2.公正的。3.不斷地。
問:為什麼曹操聽了直搖頭?
[降低理解難度,體會“直”在句子中表示的意思。培養正確譴詞造句的能力。]
師生配合讀:男生讀第一種方法,女生讀第二種方法,老師讀第三段開頭、結尾。
師:雖然這兩種辦法不可行,但是曹衝仍認真聽了那兩人的發言。你們認為他又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二)拓展延伸。
問:在當時,曹衝的辦法是最好的嗎?你還能想出什麼稱象辦法?
(不是,可以把石頭換成牛、羊等會走的動物,或換成人)
[拓展延伸,對學生進行發散思維的訓練,調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創造性。]